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7节
陈奕不想又吃又拿的,但陈秀云态度坚决,直接塞进了他怀里,连拒绝都拒绝不了。
等人走了,陈秀云狠狠瞪了姜馨玉一眼。
“人家送,你就敢收?你准备拿啥还?”
姜馨玉默默缩起了脖子,“刚才陈奕都说了,别等他走了你就说我。”
陈秀云的手指点到了她脑门上,“你还知道不该收呢?你还知道让他提前替你说话呢?你就没想过,他妈要是知道了,这还没过门你就花她家的钱,以后过了门会给你好脸色?”
姜馨玉:“他要送,我有什么办法?等我有钱了,也送回去呗。”
这要是换一个人吧,姜馨玉就会觉得拿别人东西不好了,可陈奕和她都是几十年后来的,本来就都是衣食无忧的人,一条围巾而已,虽然她买不起,但她真的都没放在眼里。
可在陈秀云眼里,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等你有钱?你啥时候会有钱?张嘴说的挺轻松…”
姜馨玉觉得陈秀云同志今天的脾气有点大,说了十几分钟都没完没了,她是真的惹不起。
第68章 深明大义王寡妇
在陈秀云没完没了的告诫声中,家里开饭了。
野菜饼子配红薯高粱米稀饭,再来一小碗萝卜咸菜丝。
野菜不止可以做野菜团子,它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只要和粗粮的面糊搅在一起,它就能成形。
姜馨玉虽然在国营饭店吃饱了,但怕陈秀云同志发现端倪,还是又喝了一碗稀饭。
“咋不吃饼子?”姜玉珠问,陈秀云也抬眼看了过来。
姜馨玉理直气壮:“吃野菜吃到想吐。”
两人无话可说,谁不是吃野菜吃到想吐呢?
小黑最近都吃野菜糊糊了,眼见着都瘦了一圈呢。
晚上,姜馨玉和姜玉珠挤一个被窝,可暖和呢。
“姐,你这几天在干啥?”
姜玉珠都快睡着了,迷迷瞪瞪的说道:“上工啊。”
姜玉珠睡着的很快,姜馨玉也没精神几分钟,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大队长喊社员们上工的口哨声响起后,母女三吃了野菜饼子后就去上工了。
陈秀云同志虽然是教师,每个月不但有几块钱,每天上课还都给算满工分,但不上课和放假的时候,她也是和大队里的队员们一样去上工的。
再过两个来月,冬小麦就要收了,去年大队刚开出来的一片地队里今年用来种花生和大豆,还有其它没种小麦的地,也要种上玉米红薯这些粮食作物。
这时候的农作物产量普遍不高,因为还是靠天吃饭,也没有各种机械工具,顶多只有一辆来回拉东西、犁地的拖拉机。
大队里的拖拉机还是这两年收成不错后买的,还欠着农机场的钱呢。
姜馨玉拿着锄头挖地,不过一会就直不起腰了。
老天啊,想到这学期高二毕业后有很大的可能回来干农活挣工分,姜馨玉就觉得生无可恋了。
在学校好歹一天只干小半天,在大队里挣工分,每天也就顶多休息中午那两个小时。
阳历三月初的太阳当然不会烈到哪里去,姜馨玉却出了一身汗。
看到有大队的男青年帮苏青青干她那一小片的地,而苏青青坐在田埂上休息,姜馨玉是真的挺羡慕。
陈奕你快来,我需要你!
姜馨玉心中发出无声的呐喊。
只是可惜,直到中午回家,她没等到陈奕来。
姜馨玉拖着沉重的身躯进了院门,小黑兴奋的围着她和姜玉珠打转。
陈秀云说道:“明天你俩别去了。”
姜馨玉的眼睛亮了亮,就又听陈秀云同志继续说:“明天你俩去把自留地翻一下,过几天我要把育好的苗都种下去。”
姜馨玉亮起的眼睛又瞬间暗了下去。
不干集体的活,还要给自己家干活。在这片土地上,就只能被农活包围?
这些年自留地里只能种粮食作物,不能种经济作物,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种的作物基本上都是菜,夏天是不缺茄子辣椒豆角黄瓜这些菜吃的。
种的萝卜和包菜可以腌成咸菜,腌在罐子里可以吃一年,姜馨玉家的罐子里就还有不少咸菜。
“去年留了香瓜、西瓜种子,看今年能接多少瓜。”陈秀云提起瓜种子,语气中也有期待。
中午又是野菜饼子加稀饭咸菜,下午的活还没干完,姜馨玉的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
她的命真的好苦啊。
正在她叫着苦时,陈奕到了地头,手上端着茶缸子,来给王寡妇送水喝。
“陈奕,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有大娘边干活边问。
陈奕拿起锄头,给在喝水的王寡妇把活干了,他说道:“最近我们去采访好人好事以及知错能改的典型了…”
他本来不是话多的人,却故意将这些日子的事说了说。
放电影也不是天天放,只要不放电影,他就能早点回来。
队员们一听就奇了,好人好事她们知道啊,她们村以前就有人被表扬过呢,这知错能改又是啥?
在那边干活的李老太整个人都紧绷了,她埋着头,干的更卖力了。
队员们问的七嘴八舌,陈奕笑说:“下个星期五晚上镇上放电影,想看的都去看,看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一些人遗憾啊,“镇上放电影还要花钱,陈奕,你可是我们大队的,啥时候再来放新电影?你可得顾着咱们自己大队啊。”
陈奕笑说:“我肯定争取,一个月内,肯定让大伙看到新送来的影片。”哪怕是为了让李老太以后夹起尾巴做人,他都要争取让大队众人看到新送来的影片。
李老太的头压的更低了,她满脑子都在想,丢人丢到十里八乡她还咋做人?电影到底有啥好看的,非要看!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就是想害死她老婆子。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哪怕各自都在干着活,姜馨玉都觉得陈奕是被人簇拥着的。
有这说话的空档,就不能来给她干活吗?姜馨玉心里的小人在叉腰。
王寡妇喝完水后,又接过了锄头,不等她开口,就听陈奕先开口说道:“妈,我去给馨玉帮帮忙。”
王寡妇点点头,语气中听不出什么不满,“去吧。”
陈奕走了,有和王寡妇不对付的妇女说道:“这还没结婚,陈奕就对姜家丫头这么好,等进了门,你家陈奕的心不得更偏?”
王寡妇斜眼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男人要是对自己媳妇都不好,还指望着他能对谁好?我家陈奕我知道,是个孝顺的,你眼红也没用。你以为你挑拨两句我就会生那丫头的气?这闹来闹去,是一家人生气,日子能过好?”
挑拨的妇女同志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王寡妇哼了一声,转个身把背部对着那妇女干活。
早上那苏知青对她说陈奕给姜馨玉买了一条围巾,她是有点心疼,但不至于生气,因为陈奕在过年的时候就给她买了一条。
她儿子可孝顺着呢。
回忆起过去被婆母使劲磋磨的画面,王寡妇觉得,她如果对儿媳妇和婆母对她一样,那她和那老太婆又有什么区别?
王寡妇抬眼看到陈奕接过姜馨玉手里的锄头,开始闷头干活,她撇了撇嘴又换了个方向。
眼不看心不烦,还没娶媳妇就这么心疼了,“深明大义”的王寡妇心里还是有一丢丢酸。
第69章 体贴的陈奕
陈奕把活接过去了,姜馨玉能休息当然是迫不及待的休息。她不信有天生就热爱劳动的人。
忙活了一天,就混了五个工分。按照往年大队的年收成算,她这五个工分也不值几个钱。想想她兜里的五毛多钱,也真是一笔巨款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走,陈奕提着锄头走在她身边,从兜里摸出几颗牛轧糖递给她。
姜馨玉接过后给姜玉珠分了俩。
半道上,各回各家,母女三到了家,陈秀云准备煮红薯稀饭,让姐妹俩趁着天还没黑一个去捡柴,一个去挖野菜。
陈秀云同志特意交代,野菜多挖点回来。
姜馨玉脸已经开始发绿了,她挖回来的野菜肯定是做成野菜团子带到学校去吃的。
出了门,碰到了同样提着篮子出来的姜盼娣,俩人一起往南边去。
姜盼娣快结婚了,听姜玉珠说定的是隔壁村的人家,等不到她这学期放假就有可能嫁过去了。
姜盼娣挺瘦的,皮肤也像马美丽,黑中透着红,平日里不但要去地里上工分,还要洗全家的衣裳,挖野菜、捡柴、喂猪也全是她干。除了灶上的活她碰不了,别的活基本上都被她包了。
为什么这灶上的活姜盼娣干不了?那是因为从前没分家时,李老太就把着家里的粮食,每顿做多少饭都是有定量的,就怕哪个儿媳贪了粮食去,把住了灶台,家里的“大权”她就算握在手里了。
至于现在,李老太老两口跟着马美丽家过,依旧把着灶台,马美丽身为儿媳,也没少因为灶台和李老太斗智斗勇。马美丽怕李老太拿家里的好东西去补贴张凤梅家,盯的可紧呢。
姜盼娣看着姜馨玉麻花辫上扎着的彩色头绳,羡慕的问道:“你这头绳是陈奕送的?”
姜馨玉随口说道:“不是,是我妈从沪市带回来的。”
姜盼娣不说话了,她只是在想,为啥姜馨玉没有了爹,日子还能过这么好?
姜盼娣挖野菜离她越来越远,姜馨玉干脆也起身去找野菜更多的地方了。
她提了两个篮子,等天蒙蒙黑了,才彻底把篮子装满。路过牛棚时,想到上次摔倒的那大爷,她脚步一拐,敲了敲门。住在牛棚里的,都是一群可怜人。
周顺义开门后,借着屋里的烛火,见门口地下推着一堆野菜,姜馨玉的背影在黑暗中马上就看不见了。
周顺义蹲下身把野菜都捡起来拿进了屋。
身体的疲累会让觉睡的更沉更香,姜馨玉吃完饭一觉睡到了天亮,半夜肚子饿都没醒。
等她起来时,姜玉珠正往家提水。
水塘离家不远,不洗衣服时,家的得水缸都添满,也能用个两三天。
“等搬去村东头了,咱们提水咋整?”姜馨玉洗着脸问。
姜玉珠说道:“那边有条渠,住村口的人家都去渠里打,比去水塘近一点。”
等人走了,陈秀云狠狠瞪了姜馨玉一眼。
“人家送,你就敢收?你准备拿啥还?”
姜馨玉默默缩起了脖子,“刚才陈奕都说了,别等他走了你就说我。”
陈秀云的手指点到了她脑门上,“你还知道不该收呢?你还知道让他提前替你说话呢?你就没想过,他妈要是知道了,这还没过门你就花她家的钱,以后过了门会给你好脸色?”
姜馨玉:“他要送,我有什么办法?等我有钱了,也送回去呗。”
这要是换一个人吧,姜馨玉就会觉得拿别人东西不好了,可陈奕和她都是几十年后来的,本来就都是衣食无忧的人,一条围巾而已,虽然她买不起,但她真的都没放在眼里。
可在陈秀云眼里,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等你有钱?你啥时候会有钱?张嘴说的挺轻松…”
姜馨玉觉得陈秀云同志今天的脾气有点大,说了十几分钟都没完没了,她是真的惹不起。
第68章 深明大义王寡妇
在陈秀云没完没了的告诫声中,家里开饭了。
野菜饼子配红薯高粱米稀饭,再来一小碗萝卜咸菜丝。
野菜不止可以做野菜团子,它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只要和粗粮的面糊搅在一起,它就能成形。
姜馨玉虽然在国营饭店吃饱了,但怕陈秀云同志发现端倪,还是又喝了一碗稀饭。
“咋不吃饼子?”姜玉珠问,陈秀云也抬眼看了过来。
姜馨玉理直气壮:“吃野菜吃到想吐。”
两人无话可说,谁不是吃野菜吃到想吐呢?
小黑最近都吃野菜糊糊了,眼见着都瘦了一圈呢。
晚上,姜馨玉和姜玉珠挤一个被窝,可暖和呢。
“姐,你这几天在干啥?”
姜玉珠都快睡着了,迷迷瞪瞪的说道:“上工啊。”
姜玉珠睡着的很快,姜馨玉也没精神几分钟,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大队长喊社员们上工的口哨声响起后,母女三吃了野菜饼子后就去上工了。
陈秀云同志虽然是教师,每个月不但有几块钱,每天上课还都给算满工分,但不上课和放假的时候,她也是和大队里的队员们一样去上工的。
再过两个来月,冬小麦就要收了,去年大队刚开出来的一片地队里今年用来种花生和大豆,还有其它没种小麦的地,也要种上玉米红薯这些粮食作物。
这时候的农作物产量普遍不高,因为还是靠天吃饭,也没有各种机械工具,顶多只有一辆来回拉东西、犁地的拖拉机。
大队里的拖拉机还是这两年收成不错后买的,还欠着农机场的钱呢。
姜馨玉拿着锄头挖地,不过一会就直不起腰了。
老天啊,想到这学期高二毕业后有很大的可能回来干农活挣工分,姜馨玉就觉得生无可恋了。
在学校好歹一天只干小半天,在大队里挣工分,每天也就顶多休息中午那两个小时。
阳历三月初的太阳当然不会烈到哪里去,姜馨玉却出了一身汗。
看到有大队的男青年帮苏青青干她那一小片的地,而苏青青坐在田埂上休息,姜馨玉是真的挺羡慕。
陈奕你快来,我需要你!
姜馨玉心中发出无声的呐喊。
只是可惜,直到中午回家,她没等到陈奕来。
姜馨玉拖着沉重的身躯进了院门,小黑兴奋的围着她和姜玉珠打转。
陈秀云说道:“明天你俩别去了。”
姜馨玉的眼睛亮了亮,就又听陈秀云同志继续说:“明天你俩去把自留地翻一下,过几天我要把育好的苗都种下去。”
姜馨玉亮起的眼睛又瞬间暗了下去。
不干集体的活,还要给自己家干活。在这片土地上,就只能被农活包围?
这些年自留地里只能种粮食作物,不能种经济作物,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种的作物基本上都是菜,夏天是不缺茄子辣椒豆角黄瓜这些菜吃的。
种的萝卜和包菜可以腌成咸菜,腌在罐子里可以吃一年,姜馨玉家的罐子里就还有不少咸菜。
“去年留了香瓜、西瓜种子,看今年能接多少瓜。”陈秀云提起瓜种子,语气中也有期待。
中午又是野菜饼子加稀饭咸菜,下午的活还没干完,姜馨玉的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
她的命真的好苦啊。
正在她叫着苦时,陈奕到了地头,手上端着茶缸子,来给王寡妇送水喝。
“陈奕,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有大娘边干活边问。
陈奕拿起锄头,给在喝水的王寡妇把活干了,他说道:“最近我们去采访好人好事以及知错能改的典型了…”
他本来不是话多的人,却故意将这些日子的事说了说。
放电影也不是天天放,只要不放电影,他就能早点回来。
队员们一听就奇了,好人好事她们知道啊,她们村以前就有人被表扬过呢,这知错能改又是啥?
在那边干活的李老太整个人都紧绷了,她埋着头,干的更卖力了。
队员们问的七嘴八舌,陈奕笑说:“下个星期五晚上镇上放电影,想看的都去看,看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一些人遗憾啊,“镇上放电影还要花钱,陈奕,你可是我们大队的,啥时候再来放新电影?你可得顾着咱们自己大队啊。”
陈奕笑说:“我肯定争取,一个月内,肯定让大伙看到新送来的影片。”哪怕是为了让李老太以后夹起尾巴做人,他都要争取让大队众人看到新送来的影片。
李老太的头压的更低了,她满脑子都在想,丢人丢到十里八乡她还咋做人?电影到底有啥好看的,非要看!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就是想害死她老婆子。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哪怕各自都在干着活,姜馨玉都觉得陈奕是被人簇拥着的。
有这说话的空档,就不能来给她干活吗?姜馨玉心里的小人在叉腰。
王寡妇喝完水后,又接过了锄头,不等她开口,就听陈奕先开口说道:“妈,我去给馨玉帮帮忙。”
王寡妇点点头,语气中听不出什么不满,“去吧。”
陈奕走了,有和王寡妇不对付的妇女说道:“这还没结婚,陈奕就对姜家丫头这么好,等进了门,你家陈奕的心不得更偏?”
王寡妇斜眼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男人要是对自己媳妇都不好,还指望着他能对谁好?我家陈奕我知道,是个孝顺的,你眼红也没用。你以为你挑拨两句我就会生那丫头的气?这闹来闹去,是一家人生气,日子能过好?”
挑拨的妇女同志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王寡妇哼了一声,转个身把背部对着那妇女干活。
早上那苏知青对她说陈奕给姜馨玉买了一条围巾,她是有点心疼,但不至于生气,因为陈奕在过年的时候就给她买了一条。
她儿子可孝顺着呢。
回忆起过去被婆母使劲磋磨的画面,王寡妇觉得,她如果对儿媳妇和婆母对她一样,那她和那老太婆又有什么区别?
王寡妇抬眼看到陈奕接过姜馨玉手里的锄头,开始闷头干活,她撇了撇嘴又换了个方向。
眼不看心不烦,还没娶媳妇就这么心疼了,“深明大义”的王寡妇心里还是有一丢丢酸。
第69章 体贴的陈奕
陈奕把活接过去了,姜馨玉能休息当然是迫不及待的休息。她不信有天生就热爱劳动的人。
忙活了一天,就混了五个工分。按照往年大队的年收成算,她这五个工分也不值几个钱。想想她兜里的五毛多钱,也真是一笔巨款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走,陈奕提着锄头走在她身边,从兜里摸出几颗牛轧糖递给她。
姜馨玉接过后给姜玉珠分了俩。
半道上,各回各家,母女三到了家,陈秀云准备煮红薯稀饭,让姐妹俩趁着天还没黑一个去捡柴,一个去挖野菜。
陈秀云同志特意交代,野菜多挖点回来。
姜馨玉脸已经开始发绿了,她挖回来的野菜肯定是做成野菜团子带到学校去吃的。
出了门,碰到了同样提着篮子出来的姜盼娣,俩人一起往南边去。
姜盼娣快结婚了,听姜玉珠说定的是隔壁村的人家,等不到她这学期放假就有可能嫁过去了。
姜盼娣挺瘦的,皮肤也像马美丽,黑中透着红,平日里不但要去地里上工分,还要洗全家的衣裳,挖野菜、捡柴、喂猪也全是她干。除了灶上的活她碰不了,别的活基本上都被她包了。
为什么这灶上的活姜盼娣干不了?那是因为从前没分家时,李老太就把着家里的粮食,每顿做多少饭都是有定量的,就怕哪个儿媳贪了粮食去,把住了灶台,家里的“大权”她就算握在手里了。
至于现在,李老太老两口跟着马美丽家过,依旧把着灶台,马美丽身为儿媳,也没少因为灶台和李老太斗智斗勇。马美丽怕李老太拿家里的好东西去补贴张凤梅家,盯的可紧呢。
姜盼娣看着姜馨玉麻花辫上扎着的彩色头绳,羡慕的问道:“你这头绳是陈奕送的?”
姜馨玉随口说道:“不是,是我妈从沪市带回来的。”
姜盼娣不说话了,她只是在想,为啥姜馨玉没有了爹,日子还能过这么好?
姜盼娣挖野菜离她越来越远,姜馨玉干脆也起身去找野菜更多的地方了。
她提了两个篮子,等天蒙蒙黑了,才彻底把篮子装满。路过牛棚时,想到上次摔倒的那大爷,她脚步一拐,敲了敲门。住在牛棚里的,都是一群可怜人。
周顺义开门后,借着屋里的烛火,见门口地下推着一堆野菜,姜馨玉的背影在黑暗中马上就看不见了。
周顺义蹲下身把野菜都捡起来拿进了屋。
身体的疲累会让觉睡的更沉更香,姜馨玉吃完饭一觉睡到了天亮,半夜肚子饿都没醒。
等她起来时,姜玉珠正往家提水。
水塘离家不远,不洗衣服时,家的得水缸都添满,也能用个两三天。
“等搬去村东头了,咱们提水咋整?”姜馨玉洗着脸问。
姜玉珠说道:“那边有条渠,住村口的人家都去渠里打,比去水塘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