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完饭,母女三把院门锁上,去看了新院子。
  新院子门口,姜有福和马美丽正在清理大粪。
  马美丽家里头,姜盼娣在给李老太洗沾了粪的衣裳,可吐了两回了。
  陈奕昨天出声及时,李老太被吓了一跳,手一哆嗦,粪倒是没泼到院门上,都在院门口。
  院门口被大粪污染的地面铲干净后就算清理干净了,陈秀云见院墙和门上都没有,心情才好点。
  半中午,李老太被吴秀莲带去了镇上接受公社妇联的教育。
  李老太昨天把沾了粪的衣裳脱了,手和脸是洗了,但隐隐约约的,吴秀莲觉得还是有味。
  李老太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人,又有姚家的事在前,出门在外,那是怂的比谁都快,接受教育、喊口号时,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态度看起来可端正了,看起来一点毛病都没有。
  公社妇联主任对吴秀莲说:“我看这老太太不像是你说的那种思想有问题的人,态度还是挺端正的嘛。”
  吴秀莲都佩服里老太了,也顾不得给李老太留脸,把李老太干的奇葩事全说了。
  公社妇联主任都惊了,这老太太看起来老实,竟然是个又泼又缺德的,还极端的重年轻女,能把孙女卖给身体有缺陷的城里人家给家里换好处。
  公社妇联主任觉得,要好好教育李老太的思想。
  于是,接下来一周的时间,李老太每天都要来回去镇上接受教育,教育她的人态度相当严厉,李老太压根不敢和人对视,一对视就心虚气短的。去的时候耷拉着眉眼,回来的时候也耷拉着眉眼,活像是谁欠了她钱不还。当然,这都是后话。
  十五这天,姐妹俩还被陈秀云要求去多挖些野菜回来。
  野菜的作用可多了,喂兔子、鸡、猪,人也能吃。
  姜馨玉本觉得挖野菜是为了家里这些张嘴的牲畜,却没想到陈秀云今天竟然全部做了野菜团子。
  野菜团子择干净洗干净后下锅焯水,捞出后再把野菜剁碎,再放点盐,混上棒子面,加点水团成一团,再放进锅里蒸。
  陈秀云同志晚上蒸了两大锅出来,姜馨玉尝了尝这个野菜团子的味,不难吃,有点涩,也没多好吃,放在几十年后,绝对是减肥的好东西。
  晚上母女三吃的野菜团子配烤好的红薯,姐妹俩又泡了麦乳精喝。
  “妈,我们家没钱了?”姜馨玉直言不讳。
  昨天还大鱼大肉,今天十五,说好的鱼没有了不说,连肉都没混上。她可是知道家里还有两条腊肉呢,这是要放到明年吃吗?
  陈秀云说:“一会我再给你蒸点玉米面饼子,配上这些野菜团子,再用罐头瓶子装点咸菜,一个星期应该够吃了。”
  天气还冷,野菜团子放个三四天也不会坏,至于玉米面饼子,做干点,坏的更慢。
  姜馨玉:“…”!
  原来今天的野菜是为她上学准备的!
  上学真的好苦啊!
  看到姜馨玉的表情,陈秀云又说:“你要是不满意也没办法,咱家现在就这条件。”
  “不然我再你给炒点面,里面放点糖,早上用热水一冲,也香着哩。”
  姜馨玉能说啥?满不满意以前的姜馨玉都是这么去的学校,家里现在就是这条件,她能咋办呢?
  她心里默默的想着,黑市什么时候再次开张,她要搞点钱改善生活!
  第65章 开学啦
  十五过后的第二天上午,姜馨玉包里带着玉米面饼子、野菜团子、咸菜和炒面往学校去了。
  陈秀云跟她一起去报道,给姜馨玉报完到还要去县里看看黑市什么情况。
  家里没余粮了,给姜馨玉交完费用,手里的钱更少了,陈秀云也有危机感了。
  姜馨玉上衣穿着军大衣,虽然不太合身,但是暖和,腿上穿着陈秀云新做好的裤子。自己做的裤子也就是直筒的,没有什么形状,不过一看起来就是新的。
  给姜馨玉交完费用,陈秀云又和相熟的老师聊了一会儿才往县里去。
  报道第一天,姜馨玉就响应学校的号召去学校周围植树了。
  是的,植树!
  在原本的姜馨玉的记忆里,就算是上学,也是要干活的,开荒种地也是干过的,农忙时还有农忙假,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时间有三分之二都不错了,更别提因为某些情况还停过课,不过这两年情况好多了。
  报道第一天,除了打扫教室卫生,大家都被安排去了植树,一个二个的脸上都洋溢热情。
  姜馨玉心里半死不活,但面上也一副积极的模样。让她吃好的肯定是万分积极的,让她干活,她就想偷懒。
  她不信有天生就爱干农活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心里阴暗了。
  干了大半天的活,晚上吃的野菜团子加咸菜,又用热水冲了陈秀云同志给她炒的面,面炒成了焦黄色,加了糖,冲出来香香甜甜的,喝进嘴里有股子麦香味。
  姜馨玉顿时惊为天人,她之前还在想,泡炒面有什么好喝的,现在觉得那是自己没见识了。
  她喝着炒面冲的甜面水,同寝室的女生李小甜啃着窝窝头羡慕的说道:“你妈对你真好,还给你炒面带来学校。”
  这面一看就是白面炒的,白面可是细粮,姜馨玉带的一小罐那也有小半斤了。
  第二天,学校开始正式上课,上午是上了课,下午老师组织着大家去学校开荒的地方耕地松土,要春种了,这些活可不能耽搁了呢。
  姜馨玉在拿着铲子翻土时,一眼就看到了和学校的队伍隔的不远的另一支队伍里的李老太!
  李老太正干着和她一样的工作。
  李老太不是正在妇联接受教育吗?所以她重新做人的改造活动和她这个高中生干的一样的活?
  姜馨玉不再看李老太,她怕这老太太要是看到了她,会闹出别的事,让她成为学校的笑话。
  姜馨玉虽然是二十多岁的心理年龄,但在外也是要脸面的。
  姜馨玉怕李老太看到她,但李老太接受教育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老腰都要直不起来了,心里正在骂娘呢,哪有空看她。
  星期三中午,放学了,姜馨玉和同学正要回去吃饭时,有同学快速追过来说有人找她,就在学校外面的大树那。
  学校连个围墙都没有,路边的大树有些年头了,还是挺显眼的。
  姜馨玉到了近前,本来以为是陈奕,到了近前发现是大姐姜珍珍和姐夫张华,俩人身边停着一辆自行车,正往学校里张望。
  “你们咋来了?”
  姜珍珍把从国营饭店买的肉包递给她,“这是国营饭店的,我特意给你买的。”
  肉包是用油纸包着的,隔着油纸姜馨玉都闻到了香味,摸起来还是热的呢。
  姜馨玉完全不吝啬用言语表达现在激动的心情,“姐,你真是太好了。”
  话说,每天上半天课,下午再去干几个小时的农活,天天吃野菜团子、玉米饼加咸菜,她晚上几乎天天会被饿醒。
  这可是肉包啊!姜馨玉没出息的口水都要流下来啦。
  姜珍珍笑说:“之前妈说要起新院子,我还想着不会太快,没成想今天回来,院子已经盖好了。”
  姜珍珍和张华回来是给陈秀云送钱的,但陈秀云坚持不肯要大闺女给的钱,还嘴硬的说家里还有钱。
  陈秀云是不想让自己闺女在婆家难做,当然不肯收这钱。
  姜珍珍说着话,张华从前胸背着的布包里捧出一把散糖递给姜馨玉,“拿着,每天甜甜嘴。”
  姜馨玉的军大衣口袋不小,完全装的下,接过后笑眯眯的说:“欢迎你俩下次再来看我。”
  小算盘打的明晃晃的。
  三人又说了会话,姜珍珍挥挥手说道:“行了,回去吃饭吧。”
  姜馨玉愉快的揣着糖,抱着肉包回宿舍。
  同宿舍的人见到她吃肉包,可真是羡慕坏了。当然,也只是羡慕罢了。
  学校里的同学,大都挺淳朴的,心眼远没有后世学校那么多,也不搞歧视那一套,因为大部分人家里都是地里刨食的,就算不是地里刨食的,贫富差距也并不大,谁又比谁高贵?
  肉包是大葱肉馅的,肉多菜少,肥瘦相间的肉吃起来并不腻,只有香的。
  姜馨玉吃了一个,剩下一个留着下午回来再吃。
  话说回陈奕这头,成了临时电影放映员后,他到县里又去学习了基本的电影放映技术,完成了电影放映学习班的考试,很轻松的拿到了电影放映学习证,现在也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电影放映员。
  现在县里文化局的宣传部门布置了工作,要采访杰出的好人好事,他这几天都和许南下乡去采访了。
  采访来的内容会写成稿子,用来表彰好人好事。县里文化局的宣传员同志会把采访来的内容专门制作成幻灯片,各个公社的电影放映员都领到了采访的任务,汇总过后会择优选出几个出色的事迹进行表彰。
  这些采访来制作成幻灯片的内容会在电影放映前播放,为的就是以此激烈人民群众要向这些人看齐,提高人民群众的品德和素质。
  陈奕从乡下回来,就在办公室和许南忙活,忙着总结的间隙,公社书记去县上学习回来了。
  书记都学习回来了,自然要号召公社的所有人一起来开会学习。
  紧接着,书记还要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进行的怎么样了。
  电影放映队一共没几个人,加上陈奕这个临时工,一共才四个人。
  书记还看了看准备的好人好事的宣传内容,中规中矩的,没问题但也不出挑,县里这么多公社,被挑上的可能并不高。
  第66章 整治李老太
  看到书记检查工作的脸色,陈奕开口说道:“王书记,我觉得写好人好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一方面,也可以把某些品德败坏在接受教育改造后重新做人的进步事件也宣传一下。”
  没错,陈奕是想整整李老太,让这老太太学学怎么做人。
  李老太太泼了,他觉得,只接受一次妇联的教育,可能回到村里也压不住她。她就该被树成远近闻名的典/型。
  “继续说。”
  书记觉得陈奕说的有意思,中规中矩很有可能泯然于众公社之中,搞点不一样的好歹还能露露脸,进步事件还是不丢人的。
  陈奕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的说:“光表彰好人好事固然有鼓励群众跟随的作用,但把某些品德败坏的人在人民群众里宣传宣传,也可以给某些犯了同样错误的人警醒。因为好人好事受到宣传,被表扬那是荣誉,因为坏的德行被批评那是耻辱,但她们知错能改,过后依然是好同志。有了对比,我相信犯过错的人不会再轻易犯错,而群众们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德行…”
  陈奕担心书记觉得这种事说出去丢人,所以把批评事件改成了进步事件,这样会让人好接受的多。
  他就不信,如果李老太成为了知错能改的典型人物,她以后还会去找姜馨玉家的麻烦。
  陈奕说完,书记赞赏的点点头,“说的不错,还是年轻的同志有思想,稿子写好了拿来我看看。”
  电影谁不爱看?借着看电影也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表彰和批评都是手段的一种。
  等书记离开后,许南拍拍他的肩,“可以啊陈奕,点子不错,但好人好事好找,这典型我们去哪找?又该从哪方面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