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两情相悦 第76节
黄意和小鱼两个人手脚麻利在咖啡机面前磨豆,布粉, 压平,萃取……
她一边在收银机上备注下单, 一边在手机上惯性回复:【好的,收到。会尽快送达。】
发送完才意识到这与众不同的一条, 来自陈谨川。
店里几个营业的微信号他都有加,这个手机上给他的备注名是, “陈谨川(冰美)”,和其他熟客的并无二致——名字加上常点的咖啡品类。
她撤回那条,又发过去:【你怎么知道是我?】
并没有质问的意思,只是下意识地好奇。
他对她的了解好像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然后她的私人手机震动,置顶的那个人的回复赫然:【本能。】
爱是本能,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不自觉地看向她,观察她,了解她每一个喜好,记得和她有关的每一个细节。
发朋友圈的字少,emoji多,习惯带“~”的小尾巴。
厨艺不好,不喜欢油烟的味道,但又非常喜爱看做菜的视频。
撒娇的时候,喜欢手脚并用,身体无限靠近他,那是一种非常依赖的姿势,陈谨川很受用。那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被人需要,被人填满。
……
晚上的餐桌。
许云想还在追问这个问题。
陈谨川没有直接回答她,只偏头问她:“不是说尽快送达吗?我的……呢?”
“你的什么?”
“我在想什么,你就送达什么……”
这样弯弯绕绕的情话,被他说出来,有种精妙的求欢感。
而夜晚适合做一些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两个人从床头滚到床尾。
像书里写的那样,“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
窗外的月光洒在她光裸的脊背上,像圣洁的纱,柔美的梦。
床应声轻轻地摇晃,撞动他怀里的月色仙子,他不必再克制。
柔软的身体和婉转的吟哦,契合到极致的欢愉。
是一场满足到无与伦比的夏夜情.事。
衣然在餐厅附近的写字楼拍一部都市爱情轻喜剧。
演一个杂志社的时尚女魔头,非常非常小的配角。时尚是她的底色,至于魔头,西装一穿,脸色一拉,就很有几分资深职场难搞人士的感觉。
下午没有她的戏份,她推开咖啡店的门进来,坐在吧台前和许云想讲笑话:“万一有幸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我想告诉你,魔头一角参考了你老公的表情和神态。”
许云想:“……下次你店里再有卸妆膏来,请先给我留几罐,指导费用结一下。”
衣然最终在在海城的高端商业地带租了一个一百多平的场地,不是临街的铺面,而是在一个商务楼里。
闹中取静,楼下是大牌云集的商场,许云想的餐厅也离得不远。
更恰好的是,那几层都是陈慕舟一个朋友的产业,给了最最优惠的租赁价格。
面积适中,又有前任租客留下的装修。
她只带了许云想送的一樽发财猫过去,再找人调整了下灯光,重新设计了一个logo,就直接开业了。
干脆利落。
买手店的审美忠于老板本人,满满松弛感和高级感。既有上万的大牌单品,也有小几百的小众独立品牌,兼卖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那是衣然几年模特生涯里从后台偷师过来的。
包括卸妆膏,名不见经传,但是膏体香软,卸妆干净快速还不伤皮肤,已然成为她店里的明星产品了。
开业还不足一个月,营业额蒸蒸日上,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
助理小黄提议衣然用自己现在的艺人身份来为新店做宣传。
她现在既以模特身份接国内的走秀和商务活动,也以艺人的身份接影视和综艺资源。
粉丝数不算多,但也有好几十万。
衣然拒绝:“我卖的东西不算便宜,粉丝里有年纪小的,怕影响她们。”
衣服和饰品都是她和梵姐利用之前的人脉,朋友寄,品牌设计师推荐,才最终挑选回来的。——这样的成本不低,再加上品牌本身的溢价,只适合宣传给有固定需求的人群,而不是粉丝。
经历这么多,她更谨慎,也更踏实。
午后的店里人少,夏日骄阳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进来,一室的明晃晃。
两个人一人手上有家店,商讨如何做营销方案。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届和服装届,要先考虑存活,再想发展,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轻易。
两个好朋友的品牌在几天后一起冲上热搜,正是因为衣然在拍的那部戏。
男主角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顶流,他的机场私服照被一个著名的时尚博主夸赞。连t上那句简单的谚语,博主都一改往日毒舌的态度,花式夸他“有想法”。
没有大牌出来认领,倒是顶流本人在对粉丝的回复里说了一句,“朋友的店。”
并贴上了衣然买手店的线上店铺地址。
两人之前在少年宫的时候认识,衣然上模特培训班,顶流那时候也还是素人,在隔壁上艺考培训班,所谓的“相识于微时”。
拍完戏的间隙就多聊了几句,又扫码加了微信。
这一波热度导致衣然的线上线下店都迎来了一波巨大的流量。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扒皮。
顶流的身边哪怕飞过一只蚊子,粉丝都得看看是公是母,何况是“朋友”这样颊齿留香的词汇。
很快有人建起高楼,将幕后老板衣然的信息发了出来。
联想到顶流最近穿衣品味的提升,一时之间“嫂子”的猜测甚嚣尘上。
顶流的经纪人和梵姐都一致同意一起发声明,否认这桩无稽之谈。
只是到了第二天,热搜的话题变得更劲爆了。
【顶流竟成女模豪门垫脚石。】
【惊!豪门密辛,兄夺弟妻,友好相处共住一室。】
【豪门水深,看她如何玩转兄弟之间。】
许云想头一天还在为好友新店的流量而开心,没料到第二天这瓜田的主人就变成了自己。
线上店铺的拍照场地有时候是在买手店的白色拱形窗户边,有时候是咖啡区或者甜品区的一角,或者是洋房里的花园角落。
有懂行的路人信誓旦旦分析,这洋房的背景一看就是在哪条路上,非富即贵,没有一个小目标别想拿下。
一介毫无背景的模特如何能从大牌代言毁约事件里全身而退,又回国签了公司走了影视路线,现在还开了店,指使顶流为她背书。
——绝对有金主在力捧。
顶流从人设崩塌到粉丝路人都怜爱他“被资本绑架”只花了一天时间。
衣然新公司的老板陈慕舟,好友许云想以及和这两人都有关联的陈谨川也一并被扒了出来。
陈谨川上过不少财经新闻的版面,陈慕舟也是圈子里会投胎的典范,加上周旋在两人中间的许云想。
现实生活里的千亿伦理剧情不比演技呆滞模式化的顶流更好看?
吃瓜群众的热情轰轰烈烈燃烧了起来。
网络的力量是伟大的。
一夜时间,许云想和陈慕舟两人更多的同框照片和背景给扒了出来,从幼时到长大成人——
幼儿园时期两人扮演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故事照片,到高中时代学校用她们的照片做招生宣传,大学时期一群好友聚会游玩……很多照片里两人都是开心,他闹他笑,姿态放松,真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然后是陈谨川国外社交账号显示的已婚状态,以及两人在拉斯维加斯提交的结婚申请信息。
加上社交媒体上路人的爆料。
陈慕舟天天开着各色跑车进出花园洋房,招摇醒目……还扰民,附近的住户多少对他有点印象。
至于陈谨川和许云想,两人经常牵手散步顺便遛狗,也曾无意闯入过别人的镜头。
而共同落脚点都在许云想的身上,两兄弟和同一个女人的故事。
妈耶?
妈耶!!!
云坤集团的公关部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以往她们都是和传统媒体打交道,或者是在社交媒体上做企业宣传……没有想到有一天,要处理总裁和总裁弟弟的舆情公关。
还是伦理舆情。
会议室的人垂首听面如寒霜的总裁的指示,只有一个字:删。
相关八卦猜测和涉及个人信息的帖子全部删掉,法务部配合出具律师函。
第67章 第六十七朵云
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尽管八卦从发生到发酵不超过十二小时, 但许云想的家人,包括还在英国的父母亲都打了电话过来,忧心忡忡地问她是否受到很大影响。
影响是有的, 但也没有很大。
公关部发现舆情的第一时间就和陈谨川联系了, 第二天早上许云想起床的闹钟被他按掉, 任由她一觉无忧睡到了九点多。
凭空多出来的休息日, 许云想没有出门。
花园洋房的对面挤了不少明目张胆的长枪短炮, 也有蹭热度的自媒体带着设备过来直播。——连从后门出去采购的保姆阿姨都收到了采访的请求。
她一边在收银机上备注下单, 一边在手机上惯性回复:【好的,收到。会尽快送达。】
发送完才意识到这与众不同的一条, 来自陈谨川。
店里几个营业的微信号他都有加,这个手机上给他的备注名是, “陈谨川(冰美)”,和其他熟客的并无二致——名字加上常点的咖啡品类。
她撤回那条,又发过去:【你怎么知道是我?】
并没有质问的意思,只是下意识地好奇。
他对她的了解好像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然后她的私人手机震动,置顶的那个人的回复赫然:【本能。】
爱是本能,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不自觉地看向她,观察她,了解她每一个喜好,记得和她有关的每一个细节。
发朋友圈的字少,emoji多,习惯带“~”的小尾巴。
厨艺不好,不喜欢油烟的味道,但又非常喜爱看做菜的视频。
撒娇的时候,喜欢手脚并用,身体无限靠近他,那是一种非常依赖的姿势,陈谨川很受用。那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被人需要,被人填满。
……
晚上的餐桌。
许云想还在追问这个问题。
陈谨川没有直接回答她,只偏头问她:“不是说尽快送达吗?我的……呢?”
“你的什么?”
“我在想什么,你就送达什么……”
这样弯弯绕绕的情话,被他说出来,有种精妙的求欢感。
而夜晚适合做一些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两个人从床头滚到床尾。
像书里写的那样,“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
窗外的月光洒在她光裸的脊背上,像圣洁的纱,柔美的梦。
床应声轻轻地摇晃,撞动他怀里的月色仙子,他不必再克制。
柔软的身体和婉转的吟哦,契合到极致的欢愉。
是一场满足到无与伦比的夏夜情.事。
衣然在餐厅附近的写字楼拍一部都市爱情轻喜剧。
演一个杂志社的时尚女魔头,非常非常小的配角。时尚是她的底色,至于魔头,西装一穿,脸色一拉,就很有几分资深职场难搞人士的感觉。
下午没有她的戏份,她推开咖啡店的门进来,坐在吧台前和许云想讲笑话:“万一有幸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我想告诉你,魔头一角参考了你老公的表情和神态。”
许云想:“……下次你店里再有卸妆膏来,请先给我留几罐,指导费用结一下。”
衣然最终在在海城的高端商业地带租了一个一百多平的场地,不是临街的铺面,而是在一个商务楼里。
闹中取静,楼下是大牌云集的商场,许云想的餐厅也离得不远。
更恰好的是,那几层都是陈慕舟一个朋友的产业,给了最最优惠的租赁价格。
面积适中,又有前任租客留下的装修。
她只带了许云想送的一樽发财猫过去,再找人调整了下灯光,重新设计了一个logo,就直接开业了。
干脆利落。
买手店的审美忠于老板本人,满满松弛感和高级感。既有上万的大牌单品,也有小几百的小众独立品牌,兼卖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那是衣然几年模特生涯里从后台偷师过来的。
包括卸妆膏,名不见经传,但是膏体香软,卸妆干净快速还不伤皮肤,已然成为她店里的明星产品了。
开业还不足一个月,营业额蒸蒸日上,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
助理小黄提议衣然用自己现在的艺人身份来为新店做宣传。
她现在既以模特身份接国内的走秀和商务活动,也以艺人的身份接影视和综艺资源。
粉丝数不算多,但也有好几十万。
衣然拒绝:“我卖的东西不算便宜,粉丝里有年纪小的,怕影响她们。”
衣服和饰品都是她和梵姐利用之前的人脉,朋友寄,品牌设计师推荐,才最终挑选回来的。——这样的成本不低,再加上品牌本身的溢价,只适合宣传给有固定需求的人群,而不是粉丝。
经历这么多,她更谨慎,也更踏实。
午后的店里人少,夏日骄阳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进来,一室的明晃晃。
两个人一人手上有家店,商讨如何做营销方案。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届和服装届,要先考虑存活,再想发展,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轻易。
两个好朋友的品牌在几天后一起冲上热搜,正是因为衣然在拍的那部戏。
男主角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顶流,他的机场私服照被一个著名的时尚博主夸赞。连t上那句简单的谚语,博主都一改往日毒舌的态度,花式夸他“有想法”。
没有大牌出来认领,倒是顶流本人在对粉丝的回复里说了一句,“朋友的店。”
并贴上了衣然买手店的线上店铺地址。
两人之前在少年宫的时候认识,衣然上模特培训班,顶流那时候也还是素人,在隔壁上艺考培训班,所谓的“相识于微时”。
拍完戏的间隙就多聊了几句,又扫码加了微信。
这一波热度导致衣然的线上线下店都迎来了一波巨大的流量。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扒皮。
顶流的身边哪怕飞过一只蚊子,粉丝都得看看是公是母,何况是“朋友”这样颊齿留香的词汇。
很快有人建起高楼,将幕后老板衣然的信息发了出来。
联想到顶流最近穿衣品味的提升,一时之间“嫂子”的猜测甚嚣尘上。
顶流的经纪人和梵姐都一致同意一起发声明,否认这桩无稽之谈。
只是到了第二天,热搜的话题变得更劲爆了。
【顶流竟成女模豪门垫脚石。】
【惊!豪门密辛,兄夺弟妻,友好相处共住一室。】
【豪门水深,看她如何玩转兄弟之间。】
许云想头一天还在为好友新店的流量而开心,没料到第二天这瓜田的主人就变成了自己。
线上店铺的拍照场地有时候是在买手店的白色拱形窗户边,有时候是咖啡区或者甜品区的一角,或者是洋房里的花园角落。
有懂行的路人信誓旦旦分析,这洋房的背景一看就是在哪条路上,非富即贵,没有一个小目标别想拿下。
一介毫无背景的模特如何能从大牌代言毁约事件里全身而退,又回国签了公司走了影视路线,现在还开了店,指使顶流为她背书。
——绝对有金主在力捧。
顶流从人设崩塌到粉丝路人都怜爱他“被资本绑架”只花了一天时间。
衣然新公司的老板陈慕舟,好友许云想以及和这两人都有关联的陈谨川也一并被扒了出来。
陈谨川上过不少财经新闻的版面,陈慕舟也是圈子里会投胎的典范,加上周旋在两人中间的许云想。
现实生活里的千亿伦理剧情不比演技呆滞模式化的顶流更好看?
吃瓜群众的热情轰轰烈烈燃烧了起来。
网络的力量是伟大的。
一夜时间,许云想和陈慕舟两人更多的同框照片和背景给扒了出来,从幼时到长大成人——
幼儿园时期两人扮演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故事照片,到高中时代学校用她们的照片做招生宣传,大学时期一群好友聚会游玩……很多照片里两人都是开心,他闹他笑,姿态放松,真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然后是陈谨川国外社交账号显示的已婚状态,以及两人在拉斯维加斯提交的结婚申请信息。
加上社交媒体上路人的爆料。
陈慕舟天天开着各色跑车进出花园洋房,招摇醒目……还扰民,附近的住户多少对他有点印象。
至于陈谨川和许云想,两人经常牵手散步顺便遛狗,也曾无意闯入过别人的镜头。
而共同落脚点都在许云想的身上,两兄弟和同一个女人的故事。
妈耶?
妈耶!!!
云坤集团的公关部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以往她们都是和传统媒体打交道,或者是在社交媒体上做企业宣传……没有想到有一天,要处理总裁和总裁弟弟的舆情公关。
还是伦理舆情。
会议室的人垂首听面如寒霜的总裁的指示,只有一个字:删。
相关八卦猜测和涉及个人信息的帖子全部删掉,法务部配合出具律师函。
第67章 第六十七朵云
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尽管八卦从发生到发酵不超过十二小时, 但许云想的家人,包括还在英国的父母亲都打了电话过来,忧心忡忡地问她是否受到很大影响。
影响是有的, 但也没有很大。
公关部发现舆情的第一时间就和陈谨川联系了, 第二天早上许云想起床的闹钟被他按掉, 任由她一觉无忧睡到了九点多。
凭空多出来的休息日, 许云想没有出门。
花园洋房的对面挤了不少明目张胆的长枪短炮, 也有蹭热度的自媒体带着设备过来直播。——连从后门出去采购的保姆阿姨都收到了采访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