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8节
薛承曦扔下行李,直挺挺的跪在老人跟前。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这些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奶奶担心见不到他最后一面,他难道就不担心吗?他比老人家更担心,但国家缺少像他这样的人,很多事情一个人不做还有其他人去做,科研不行,这一行太看天分了,不去做就只能暂时搁浅。
薛承曦不能不去,只能对不起家里人。他和父母亲,对得起党国人民,却对不起眼前的三位老人。
“起来,快起来,承曦啊,奶奶不怪你,我们都不怪你,我的孙儿上电视了,奶奶看见了,我的孙儿是好样的。”
木年和薛爷爷一同扶起薛承曦,向来稳重的薛爷爷也激动得红了眼,夸了孙子几句。
“先回家,开祠堂,告慰先祖。”木年还算镇定,但仅仅是开祠堂就代表了她的态度,对孙子是极为满意的。
木家堡的祠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他地方的祠堂供奉着自家血脉相连的先祖,而木家堡专门建立的祠堂里供奉的,却是建寨以来所有的大当家和为了寨子做出大贡献或者牺牲的人。
没有做出大贡献和牺牲的人,哪怕是大当家的儿女丈夫,也是进不去这个祠堂的,只能在各家的小祠堂里放牌位。
这个祠堂平时有人打理,七月鬼节的时候,大当家会亲自开祠堂迎接跪拜,接英灵回家。而除了七月半,便只有寨子里出了大事的时候才会开。
上一次开祠堂,是修路成功的时候,木年带着白露开祠堂告慰先灵,这代表着,白露以后就算离开了木家堡,在她去世后,木家堡也会为她供奉一个牌位,只要木家堡在一天,便会有人给她祭拜。
外人理解不了,但是对于木家堡的众人来说,能开祠堂,是他们毕生追求的荣耀。哪怕解放了很多年,但很多木家堡的人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老思想,他们不想也不愿意做出改变。
如果白露没有来到这里,那么木家堡也许会因为不能耕种,在国家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后迫于生存,不得不去打工或者迁移分散安排,逐渐没落,自然没了这些意识传承。
但白露到了这里,给木家堡注入了新的活力,寨子里的人家每年靠着分红便能活得很好。年幼的孤儿有人抚养,无后的老人有人赡养,寨子里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一家有事百家帮。大当家的存在保证了寨子里的公平公正,那种一户人家人没了亲戚朋友抢夺孤儿财产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木家堡。而寨子里的规矩又限制了大当家不能压迫村民。
这种集体制度大家觉得非常舒服,没人想改变。
而政府这边呢,他们本来就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普通百姓觉得木家堡以前干黑活的难管理,但是对于姚县政府来说,没有比木家堡更好管理的地方了。
他们的人口清清楚楚的登记在册,每年死亡的人口里面,都是生老病死自然死亡的,没有各种意外。其他大队还有什么偷摸拐骗找到公安局去,但木家堡没有,其他大队穷的时候找政府要粮要钱,木家堡没有,其他大队偶尔有人闹事上访,木家堡都没有。
他们是猎户的时候,虽然不能上交粮食,但是人家猎物换粮食从来大大方方,不缺斤少两。办厂子之后,人家的税收清清楚楚,十年运动时期,没有死过一个知青,没有去过一次公安局,连调解都不用,除了木家堡,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
至于人家的大队长,也就是大当家这位子要世袭,那很多宗族势力的族长不也是世袭的吗?如同赵家,世袭不说,手还伸遍了整个公社,欺压外地人,这种才是让领导头疼的抱团。
所以对于木家堡的这些事儿,姚县这边乃至云省,基本都是默认的。
薛承曦开祠堂这事儿木年和族里的老人们商议过,没有人反对,到了看好的日子这天,木家堡张灯结彩,所有村民穿上了最华丽的衣裳,四个大门的瞭望塔上都有人吹响长号,木年引着薛承曦进入供奉了几千牌位的祠堂,对着列祖列宗宣扬了他的功绩。
薛承曦看着高台上的牌位,他父母的牌位很显眼,这一刻,他仿佛看到照片上的人活过来,对着他说:“孩子,你做得不错。”
薛承曦在木家堡待了一个多月,除了去工厂参观过一天外,其他时间都在陪三位老人,帮妹妹带孩子,劝说薛家爷爷奶奶跟他去京城。
他知道,木年是不会离开木家堡的,木家人在享受了大当家待遇的同时,责任也把她们焊死在寨子里。木清当年能带着人离开去打仗,是因为她只是小当家,还没有继位。
大当家的职责便是保护寨子里的所有人,一旦有战争和危险来临,她们要站在寨子里所有人前面,她们一生都不会离开木家堡。但薛承曦以为薛家爷奶很好劝说,毕竟他们之前便是住在城里的,如今他在京城工作,他们定然愿意跟过去。
但薛承曦被拒绝了,且劝说了好多天都不管用。
“寨子里很好,我们在这里什么都能买到,还能定期去疗养院做检查,以前身上的一些老毛病都治好了。望舒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还要和你奶奶管着寨子里的事情,我们得留在这里给她看孩子。我们要在这里养着多活几年,等以后彦安和宁宁大了能去上学了,你有了娃再去给你看娃。”
成吧,如今有了重孙子,大孙子已经不是两位老人最重要的心头肉了。
薛承曦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前往京城。不过用孤零零似乎也不对,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木家堡制药厂销售部的一群人,包括了何北平一家。
白露在京城选好了办公地点,开拓市场这件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她该大方的时候大方,攒了好多年的黑玉草种子和配方说给就给出去了。但该小气的时候她又小气,仓库里那些成品黑玉草她可没给。
国家的厂子建设得再快,找地盖房子招工什么的也要一两年吧,这期间刚好他们种下的黑玉草能采收一部分做到自给自足,而这两年时间,国内市场上的空白自然是留给白露的,她要用带了黑玉草的这些神药来打开木家堡制药厂的市场,站稳了基本盘。
这样等以后生产经营的变成了国家那边的厂子,白露的其他药品也能靠这个基本盘继续经营下去。
作者有话说:
第147章 激情与老夫老妻
薛承曦返回京城后,白露和他正式开始了撒狗粮的日子。
多年的分别让薛承曦越发珍惜这一段感情,他没有恋爱经验,但他知道学习看书。别人看言情小说是看故事,他是看男主角怎么对女主角好,然后剔除那些他觉得不行的霸总或者渣男行为,把他认为可行的认真做笔记。
他自己制作了烟花,买了戒指,夜晚租下公园跪在地上跟她求婚。国内刚刚恢复生机,但这时候的婚礼大多还是简单的摆个酒宴,最多年轻人们闹闹洞房,像这样花样复杂的求婚根本没有人搞,若不是一开始就清场选择了晚上,怕是要造成轰动。
但但凡当天到场了的,都被薛承曦感动得落泪,白露也笑中带泪的任他戴了戒指。
知道白露喜欢四合院,薛承曦便用多年积蓄买了一套四合院,按照白露的喜好去装修。
两人的亲人大多在木家堡,所以商量好不管是订婚下聘还是婚礼,都会在木家堡举行。由于如今两人都忙,日子便看在了明年开春。
白露低调的和薛承曦领了结婚证住到了一起,她不是不矜持,对于白露来说,婚礼很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两人分开那么多年,她接下来会越来越忙,如果在这样难得相处的时候还因为矜持而等到婚礼之后,对于白露来说是在浪费感情。
住在一起后,薛承曦每天早上会起来做早餐,给白露烧好洗漱用的热水,挤号牙膏才会叫她起床。中午他不能回家,会在下午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去买菜,菜色全是白露爱吃的,如果下班时间早,便给她煲鸡汤或者做红烧牛肉。如果下班晚,便做简单的小炒肉。白露喜欢吃凉拌菜,桌上每一餐都会有凉拌。
白露一般要忙到晚上才会回家,吃完饭,两人一个洗碗一个扫地,洗完澡之后,他们会一起洗衣服。薛承曦负责搓,白露负责漂。夜里他会撒着娇跟她求欢,然后在得到白露的同意后化身为狼,最后又在把人折腾太狠生气后委屈巴巴的道歉,又撩又会,白露完全拿他没办法。
他们的相处和谐而自然,既有新婚夫妻的激情,又有老夫老妻的默契。
檀逸舟在暗地里看着这一切,很长时间都沉浸在阴郁的情绪里。
他自认为是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外形外貌还是家世学识,他都比同龄人强。刚认识那会儿,他对她感情不深,她没察觉到的时候,也曾夸过他尊重女性,以后谁嫁给他一定幸福。
所以檀逸舟不懂,为什么他在她身边默默看着她八年,都得不到她的注目。他知道薛承曦这个人,但他曾经以为两人既然都没开始,能有多深的感情,她早晚有一天会看到他的好。
事实证明他低看了她的感情也高看了自己,她对他没有超脱朋友的感情,那个人一出现,便吸引了她全部的心神。他只用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便比他们做一百件一千件事情还有用。
她一直在疏远对她有感情的男人,把他拒之千里。以前还能共事,但在高考之后,她几乎断绝了他们的来往。路上遇见了她也会笑着打招呼,询问他过得好不好,可但凡有事情,她会找出席江,会找秦宇甚至找过她的堂妹檀逸芸,却一次都没有找过他。
他近乎自虐的关注着她的一切,看着她和那个男人出双入对,看着她在他跟前展现出从来没有见过的娇俏,檀逸舟不得不承认,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而他,好像输了。
可是,真的很不甘心呢。
“逸舟,别看了,他们都结婚了,你放手吧。”楚席江实在看不得兄弟这样子自虐,在他心里,檀逸舟永远是淡定的,不该是这样颓废的样子。
“放手,像你对木月一样放手吗?”檀逸舟心情不好,几乎脱口而出,然后又后悔。
“对不起阿江,我不该这样说。”看着楚席江黑下去的脸,檀逸舟忽然捧住了脸,他最近,真的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我也有问题,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劝你呢。”楚席江没有生气,而是露出一个苦笑。
他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那个黑俏的姑娘,听说她和木黑子要结婚了,心里难过得像刀割一样。楚席江知道木月不可能喜欢木黑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亲兄妹一样,不可能发展成爱情,但是她怎么就不能等等他呢。他已经很努力的在找平衡点了啊。
他让逸舟放弃,可是,感情这种事,怎么可能说放就放呢?他怎么甘心把她交给别人?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白露和白晨体会不到楚席江他们的爱而不得,兄妹两人如今在爱情上都是浓情蜜意,但却没有放松事业方面的发展。
海城那边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如今各国和华国的贸易交流主要还是集中在京城,西方国家媒体发达,消息传播得很快,霜露如今正火,几乎每周白露都能接到各国地区打来询问的电话。
白露给出去的代理权大多以国家为界,甚至有些地方只是某些城市片区,只这些代理就为白露挣回来大笔利益。
她也不仅仅要钱,霜露的质量比起国外大牌护肤品是不差的,但是包装确实不如那边,白露借着代理权的商谈,顺利购买了回来十几套生产线,有药厂用的也有日化厂用的。
这些机器和以前西方国家忽悠华国的旧机器不一样,都是全新的,廖杰如今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方面的东西,他亲自去港口接了一趟货,又带着专家回到木家堡。
有了这些设备,木家堡制药厂和霜露日化厂简直如虎添翼,解放出大量的人工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加上这一年吸收的退役军人,产量翻了一翻。
何北平确实是个人才,她在木家堡的时候只是跟着老师们学习。到了京城后,她成了温润的副手,两个人共同发掘市场。
白露在京城买了一个铺面,开了一个大药房,里面出售所有木家堡制药厂的药品。但京城这么大,如今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只一个药店自然是不够的,只是白露刚刚拿下了京城的厂子和十几条生产线,后面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实在没有余力再购买更多的铺面。
但这个时代和后世不一样,几十年后,你要售卖药品,得开专门的药店,还要有药师坐堂。
而在八十年代,老百姓们购买药品最主要的场所既不是医院也不是药店,而是小卖部。
没错,就是村里售卖零食烟酒的小卖部,他们也售卖药物,一千粒一大瓶的安乃近、去痛片等药品购买回去分散卖,是眼下这些刚刚开起来的小卖部的特色。
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其实很害怕去医院,百姓们不只不相信中医,他们对西医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是这个时候很多地区都发生过注射药物造成残疾、死亡的例子,去医院又需要花费大笔钱,他们宁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身体出现的不舒服是感冒了还是吃坏肚子了,然后自己去买药吃。只有在情况比起严重的时候才会前往医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成年人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调整过来。在这个时候,白露也只能用这种随大流的方式来推广木家堡制药厂出品的药物。
温润和何北平兵分两路,温润去各大医院、卫生院、诊所谈木家堡制药厂生产的处方药,这些存在禁忌的药物白露只在医院和华安堂出售,怕大家滥用药物。
而何北平就去这些新开起来的小卖部,谈日常用药和保健用药,这些药品的安全性要高一些。
在这个关口,大领导的私人秘书忽然找到了白露。
“您是说,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会议室里只有三人,给白露颁发奖状的大领导,国安部的一位领导和白露。
“对,就这个月,几乎所有黑玉草生长过的地方,都有倭国商人去洽谈投资,且都是医药相关的项目。”
国安部的领导面色难看,中倭建交比中国和漂亮国建交还早,所以对于他们的商人到国内来投资,华国只能持欢迎的态度,但谁都晓得,这些商人说是投资,其实狼子野心,全是冲着黑玉草来的。
“已经灭绝过一次了,他们这次绝对不敢再像如以前那样行事,咱们不怕他们来硬的。种植基地里面的防卫怎么样?”
白露也没想到对方速度这么快就能找来,她最担心的便是种植基地,倭国对于黑玉草执着了几千年,且他们在入侵前很多年便勘测了华国地图,对华国的地貌怕是比大多数华国人都熟悉。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点不用担心,基地都在深山里,每个基地都驻扎着我们的军队,陆军战士、高炮团、空军战士联合守卫,外人,尤其是外国人,上天入地都进不去。”
“那两位领导找我来是为了?”白露不解,她是很相信国家的,这件事国家有了防备,她相信他们能做好。
“现在往这些地方投资建厂的不仅有倭国人,哪里的人都有,且不少都盯上了药材加工厂,我们的人得到的消息,他们的加工厂不是生产成品药,而是打算聘请当地人把中药材炮制粗加工后,出口运到国外去。”
这句话让白露立马坐直了身子。
“我去年请张成达司令交上来的,需要到国际上申请专利的药品和药物清单,咱们这边提交上去了吗?”
作者有话说:
第148章 她必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一刻,白露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后世900多种被倭寇注册了专利的“汉方药”,他们偷走了我们的配方,偷偷注册专利之后又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中药材加工生产,最后高价卖到各国,甚至我国。
为什么旁边两个国家不遗余力的想把我们的文明据为己有,除了名以外,那必然是看中了利益啊。
窃取文明、窃取文化,这是所有中医药传人心中最大的痛。重来一次,白露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
看着白露瞬间苍白的脸色和陡然攥紧的拳头,大领导倒是没有多想,对于倭国,历史因素在那里呢,隔着国仇家恨,年轻人控制不住情绪是正常的。
“你放心,资料提交上去,已经经过了第一轮审核,且我们国家的专利法草案已经拟好,很快便会面世。”
大领导安慰白露,他坐这个位置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最开始确实没事考虑到中医的问题,那会儿大家的信念都是要开办工厂,要研发武器,要发展商业......
但黑玉草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另外一条路,如今黑玉草为国家换来无数资金,白露给大领导的文件里也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工业要发展,但应该紧着我们国内需要的东西去钻研,去发展。
如果只是做西方的代加工厂,所有的一切都是消耗自己的资源去为西方服务的话,那是得不偿失的。之前我们没有赚取外汇的东西,可是如今黑玉草生产出来的几样产品在西方国家能卖到天价,那么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是白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我们走过的歪路里总结出来的。大领导的总体思路是对的,我们现在科技落后武器落后要发展。但白露觉得不应该再变成别人加工会造成大污染产品的加工地。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这些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奶奶担心见不到他最后一面,他难道就不担心吗?他比老人家更担心,但国家缺少像他这样的人,很多事情一个人不做还有其他人去做,科研不行,这一行太看天分了,不去做就只能暂时搁浅。
薛承曦不能不去,只能对不起家里人。他和父母亲,对得起党国人民,却对不起眼前的三位老人。
“起来,快起来,承曦啊,奶奶不怪你,我们都不怪你,我的孙儿上电视了,奶奶看见了,我的孙儿是好样的。”
木年和薛爷爷一同扶起薛承曦,向来稳重的薛爷爷也激动得红了眼,夸了孙子几句。
“先回家,开祠堂,告慰先祖。”木年还算镇定,但仅仅是开祠堂就代表了她的态度,对孙子是极为满意的。
木家堡的祠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他地方的祠堂供奉着自家血脉相连的先祖,而木家堡专门建立的祠堂里供奉的,却是建寨以来所有的大当家和为了寨子做出大贡献或者牺牲的人。
没有做出大贡献和牺牲的人,哪怕是大当家的儿女丈夫,也是进不去这个祠堂的,只能在各家的小祠堂里放牌位。
这个祠堂平时有人打理,七月鬼节的时候,大当家会亲自开祠堂迎接跪拜,接英灵回家。而除了七月半,便只有寨子里出了大事的时候才会开。
上一次开祠堂,是修路成功的时候,木年带着白露开祠堂告慰先灵,这代表着,白露以后就算离开了木家堡,在她去世后,木家堡也会为她供奉一个牌位,只要木家堡在一天,便会有人给她祭拜。
外人理解不了,但是对于木家堡的众人来说,能开祠堂,是他们毕生追求的荣耀。哪怕解放了很多年,但很多木家堡的人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老思想,他们不想也不愿意做出改变。
如果白露没有来到这里,那么木家堡也许会因为不能耕种,在国家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后迫于生存,不得不去打工或者迁移分散安排,逐渐没落,自然没了这些意识传承。
但白露到了这里,给木家堡注入了新的活力,寨子里的人家每年靠着分红便能活得很好。年幼的孤儿有人抚养,无后的老人有人赡养,寨子里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一家有事百家帮。大当家的存在保证了寨子里的公平公正,那种一户人家人没了亲戚朋友抢夺孤儿财产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木家堡。而寨子里的规矩又限制了大当家不能压迫村民。
这种集体制度大家觉得非常舒服,没人想改变。
而政府这边呢,他们本来就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普通百姓觉得木家堡以前干黑活的难管理,但是对于姚县政府来说,没有比木家堡更好管理的地方了。
他们的人口清清楚楚的登记在册,每年死亡的人口里面,都是生老病死自然死亡的,没有各种意外。其他大队还有什么偷摸拐骗找到公安局去,但木家堡没有,其他大队穷的时候找政府要粮要钱,木家堡没有,其他大队偶尔有人闹事上访,木家堡都没有。
他们是猎户的时候,虽然不能上交粮食,但是人家猎物换粮食从来大大方方,不缺斤少两。办厂子之后,人家的税收清清楚楚,十年运动时期,没有死过一个知青,没有去过一次公安局,连调解都不用,除了木家堡,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
至于人家的大队长,也就是大当家这位子要世袭,那很多宗族势力的族长不也是世袭的吗?如同赵家,世袭不说,手还伸遍了整个公社,欺压外地人,这种才是让领导头疼的抱团。
所以对于木家堡的这些事儿,姚县这边乃至云省,基本都是默认的。
薛承曦开祠堂这事儿木年和族里的老人们商议过,没有人反对,到了看好的日子这天,木家堡张灯结彩,所有村民穿上了最华丽的衣裳,四个大门的瞭望塔上都有人吹响长号,木年引着薛承曦进入供奉了几千牌位的祠堂,对着列祖列宗宣扬了他的功绩。
薛承曦看着高台上的牌位,他父母的牌位很显眼,这一刻,他仿佛看到照片上的人活过来,对着他说:“孩子,你做得不错。”
薛承曦在木家堡待了一个多月,除了去工厂参观过一天外,其他时间都在陪三位老人,帮妹妹带孩子,劝说薛家爷爷奶奶跟他去京城。
他知道,木年是不会离开木家堡的,木家人在享受了大当家待遇的同时,责任也把她们焊死在寨子里。木清当年能带着人离开去打仗,是因为她只是小当家,还没有继位。
大当家的职责便是保护寨子里的所有人,一旦有战争和危险来临,她们要站在寨子里所有人前面,她们一生都不会离开木家堡。但薛承曦以为薛家爷奶很好劝说,毕竟他们之前便是住在城里的,如今他在京城工作,他们定然愿意跟过去。
但薛承曦被拒绝了,且劝说了好多天都不管用。
“寨子里很好,我们在这里什么都能买到,还能定期去疗养院做检查,以前身上的一些老毛病都治好了。望舒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还要和你奶奶管着寨子里的事情,我们得留在这里给她看孩子。我们要在这里养着多活几年,等以后彦安和宁宁大了能去上学了,你有了娃再去给你看娃。”
成吧,如今有了重孙子,大孙子已经不是两位老人最重要的心头肉了。
薛承曦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前往京城。不过用孤零零似乎也不对,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木家堡制药厂销售部的一群人,包括了何北平一家。
白露在京城选好了办公地点,开拓市场这件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她该大方的时候大方,攒了好多年的黑玉草种子和配方说给就给出去了。但该小气的时候她又小气,仓库里那些成品黑玉草她可没给。
国家的厂子建设得再快,找地盖房子招工什么的也要一两年吧,这期间刚好他们种下的黑玉草能采收一部分做到自给自足,而这两年时间,国内市场上的空白自然是留给白露的,她要用带了黑玉草的这些神药来打开木家堡制药厂的市场,站稳了基本盘。
这样等以后生产经营的变成了国家那边的厂子,白露的其他药品也能靠这个基本盘继续经营下去。
作者有话说:
第147章 激情与老夫老妻
薛承曦返回京城后,白露和他正式开始了撒狗粮的日子。
多年的分别让薛承曦越发珍惜这一段感情,他没有恋爱经验,但他知道学习看书。别人看言情小说是看故事,他是看男主角怎么对女主角好,然后剔除那些他觉得不行的霸总或者渣男行为,把他认为可行的认真做笔记。
他自己制作了烟花,买了戒指,夜晚租下公园跪在地上跟她求婚。国内刚刚恢复生机,但这时候的婚礼大多还是简单的摆个酒宴,最多年轻人们闹闹洞房,像这样花样复杂的求婚根本没有人搞,若不是一开始就清场选择了晚上,怕是要造成轰动。
但但凡当天到场了的,都被薛承曦感动得落泪,白露也笑中带泪的任他戴了戒指。
知道白露喜欢四合院,薛承曦便用多年积蓄买了一套四合院,按照白露的喜好去装修。
两人的亲人大多在木家堡,所以商量好不管是订婚下聘还是婚礼,都会在木家堡举行。由于如今两人都忙,日子便看在了明年开春。
白露低调的和薛承曦领了结婚证住到了一起,她不是不矜持,对于白露来说,婚礼很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两人分开那么多年,她接下来会越来越忙,如果在这样难得相处的时候还因为矜持而等到婚礼之后,对于白露来说是在浪费感情。
住在一起后,薛承曦每天早上会起来做早餐,给白露烧好洗漱用的热水,挤号牙膏才会叫她起床。中午他不能回家,会在下午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去买菜,菜色全是白露爱吃的,如果下班时间早,便给她煲鸡汤或者做红烧牛肉。如果下班晚,便做简单的小炒肉。白露喜欢吃凉拌菜,桌上每一餐都会有凉拌。
白露一般要忙到晚上才会回家,吃完饭,两人一个洗碗一个扫地,洗完澡之后,他们会一起洗衣服。薛承曦负责搓,白露负责漂。夜里他会撒着娇跟她求欢,然后在得到白露的同意后化身为狼,最后又在把人折腾太狠生气后委屈巴巴的道歉,又撩又会,白露完全拿他没办法。
他们的相处和谐而自然,既有新婚夫妻的激情,又有老夫老妻的默契。
檀逸舟在暗地里看着这一切,很长时间都沉浸在阴郁的情绪里。
他自认为是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外形外貌还是家世学识,他都比同龄人强。刚认识那会儿,他对她感情不深,她没察觉到的时候,也曾夸过他尊重女性,以后谁嫁给他一定幸福。
所以檀逸舟不懂,为什么他在她身边默默看着她八年,都得不到她的注目。他知道薛承曦这个人,但他曾经以为两人既然都没开始,能有多深的感情,她早晚有一天会看到他的好。
事实证明他低看了她的感情也高看了自己,她对他没有超脱朋友的感情,那个人一出现,便吸引了她全部的心神。他只用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便比他们做一百件一千件事情还有用。
她一直在疏远对她有感情的男人,把他拒之千里。以前还能共事,但在高考之后,她几乎断绝了他们的来往。路上遇见了她也会笑着打招呼,询问他过得好不好,可但凡有事情,她会找出席江,会找秦宇甚至找过她的堂妹檀逸芸,却一次都没有找过他。
他近乎自虐的关注着她的一切,看着她和那个男人出双入对,看着她在他跟前展现出从来没有见过的娇俏,檀逸舟不得不承认,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而他,好像输了。
可是,真的很不甘心呢。
“逸舟,别看了,他们都结婚了,你放手吧。”楚席江实在看不得兄弟这样子自虐,在他心里,檀逸舟永远是淡定的,不该是这样颓废的样子。
“放手,像你对木月一样放手吗?”檀逸舟心情不好,几乎脱口而出,然后又后悔。
“对不起阿江,我不该这样说。”看着楚席江黑下去的脸,檀逸舟忽然捧住了脸,他最近,真的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我也有问题,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劝你呢。”楚席江没有生气,而是露出一个苦笑。
他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那个黑俏的姑娘,听说她和木黑子要结婚了,心里难过得像刀割一样。楚席江知道木月不可能喜欢木黑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亲兄妹一样,不可能发展成爱情,但是她怎么就不能等等他呢。他已经很努力的在找平衡点了啊。
他让逸舟放弃,可是,感情这种事,怎么可能说放就放呢?他怎么甘心把她交给别人?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白露和白晨体会不到楚席江他们的爱而不得,兄妹两人如今在爱情上都是浓情蜜意,但却没有放松事业方面的发展。
海城那边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如今各国和华国的贸易交流主要还是集中在京城,西方国家媒体发达,消息传播得很快,霜露如今正火,几乎每周白露都能接到各国地区打来询问的电话。
白露给出去的代理权大多以国家为界,甚至有些地方只是某些城市片区,只这些代理就为白露挣回来大笔利益。
她也不仅仅要钱,霜露的质量比起国外大牌护肤品是不差的,但是包装确实不如那边,白露借着代理权的商谈,顺利购买了回来十几套生产线,有药厂用的也有日化厂用的。
这些机器和以前西方国家忽悠华国的旧机器不一样,都是全新的,廖杰如今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方面的东西,他亲自去港口接了一趟货,又带着专家回到木家堡。
有了这些设备,木家堡制药厂和霜露日化厂简直如虎添翼,解放出大量的人工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加上这一年吸收的退役军人,产量翻了一翻。
何北平确实是个人才,她在木家堡的时候只是跟着老师们学习。到了京城后,她成了温润的副手,两个人共同发掘市场。
白露在京城买了一个铺面,开了一个大药房,里面出售所有木家堡制药厂的药品。但京城这么大,如今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只一个药店自然是不够的,只是白露刚刚拿下了京城的厂子和十几条生产线,后面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实在没有余力再购买更多的铺面。
但这个时代和后世不一样,几十年后,你要售卖药品,得开专门的药店,还要有药师坐堂。
而在八十年代,老百姓们购买药品最主要的场所既不是医院也不是药店,而是小卖部。
没错,就是村里售卖零食烟酒的小卖部,他们也售卖药物,一千粒一大瓶的安乃近、去痛片等药品购买回去分散卖,是眼下这些刚刚开起来的小卖部的特色。
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其实很害怕去医院,百姓们不只不相信中医,他们对西医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是这个时候很多地区都发生过注射药物造成残疾、死亡的例子,去医院又需要花费大笔钱,他们宁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身体出现的不舒服是感冒了还是吃坏肚子了,然后自己去买药吃。只有在情况比起严重的时候才会前往医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成年人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调整过来。在这个时候,白露也只能用这种随大流的方式来推广木家堡制药厂出品的药物。
温润和何北平兵分两路,温润去各大医院、卫生院、诊所谈木家堡制药厂生产的处方药,这些存在禁忌的药物白露只在医院和华安堂出售,怕大家滥用药物。
而何北平就去这些新开起来的小卖部,谈日常用药和保健用药,这些药品的安全性要高一些。
在这个关口,大领导的私人秘书忽然找到了白露。
“您是说,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会议室里只有三人,给白露颁发奖状的大领导,国安部的一位领导和白露。
“对,就这个月,几乎所有黑玉草生长过的地方,都有倭国商人去洽谈投资,且都是医药相关的项目。”
国安部的领导面色难看,中倭建交比中国和漂亮国建交还早,所以对于他们的商人到国内来投资,华国只能持欢迎的态度,但谁都晓得,这些商人说是投资,其实狼子野心,全是冲着黑玉草来的。
“已经灭绝过一次了,他们这次绝对不敢再像如以前那样行事,咱们不怕他们来硬的。种植基地里面的防卫怎么样?”
白露也没想到对方速度这么快就能找来,她最担心的便是种植基地,倭国对于黑玉草执着了几千年,且他们在入侵前很多年便勘测了华国地图,对华国的地貌怕是比大多数华国人都熟悉。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点不用担心,基地都在深山里,每个基地都驻扎着我们的军队,陆军战士、高炮团、空军战士联合守卫,外人,尤其是外国人,上天入地都进不去。”
“那两位领导找我来是为了?”白露不解,她是很相信国家的,这件事国家有了防备,她相信他们能做好。
“现在往这些地方投资建厂的不仅有倭国人,哪里的人都有,且不少都盯上了药材加工厂,我们的人得到的消息,他们的加工厂不是生产成品药,而是打算聘请当地人把中药材炮制粗加工后,出口运到国外去。”
这句话让白露立马坐直了身子。
“我去年请张成达司令交上来的,需要到国际上申请专利的药品和药物清单,咱们这边提交上去了吗?”
作者有话说:
第148章 她必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一刻,白露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后世900多种被倭寇注册了专利的“汉方药”,他们偷走了我们的配方,偷偷注册专利之后又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中药材加工生产,最后高价卖到各国,甚至我国。
为什么旁边两个国家不遗余力的想把我们的文明据为己有,除了名以外,那必然是看中了利益啊。
窃取文明、窃取文化,这是所有中医药传人心中最大的痛。重来一次,白露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
看着白露瞬间苍白的脸色和陡然攥紧的拳头,大领导倒是没有多想,对于倭国,历史因素在那里呢,隔着国仇家恨,年轻人控制不住情绪是正常的。
“你放心,资料提交上去,已经经过了第一轮审核,且我们国家的专利法草案已经拟好,很快便会面世。”
大领导安慰白露,他坐这个位置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最开始确实没事考虑到中医的问题,那会儿大家的信念都是要开办工厂,要研发武器,要发展商业......
但黑玉草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另外一条路,如今黑玉草为国家换来无数资金,白露给大领导的文件里也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工业要发展,但应该紧着我们国内需要的东西去钻研,去发展。
如果只是做西方的代加工厂,所有的一切都是消耗自己的资源去为西方服务的话,那是得不偿失的。之前我们没有赚取外汇的东西,可是如今黑玉草生产出来的几样产品在西方国家能卖到天价,那么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是白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我们走过的歪路里总结出来的。大领导的总体思路是对的,我们现在科技落后武器落后要发展。但白露觉得不应该再变成别人加工会造成大污染产品的加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