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这情况,他不得不去找黄为民,但就跟他想的一样,姚县怎么可能放弃这么一块肉,黄文明在知道他的来意之后,竟然也用到了拖字诀,说木家堡制药厂关系甚大,必须等他们厂长回来才能商谈这件事。
  作者有话说:
  第135章 白露动怒
  阮为民在黄文明这里碰了壁,打电话回省城告状。但省城的领导并不想和木家堡闹得太僵,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注意,军区需要注意,他们也是要脸面的人。
  “为民啊,我知道你想做实事,但对方说的也有道理,这么大的时事情,等人家厂长回来是应该的,我们这边也不好太过强硬。你完全可以灵活一点嘛,厂子是集体的,群众意见很重要,你可以一边等白厂长一边和群众沟通。”
  领导让他不要着急,但阮为民怎么可能不急,他联系的船票已经定了时间,那白露定然是个难缠的。至于大队长和群众,他哪里好意思和领导说他连大队长的面都没见到,群众把他当成了土匪,大门都进不去。
  一个省里的副主任,搞不定一个山村大队长,这说出去谁都要怀疑他的能力问题。这话要是出了口,怕是省里马上就能派人来“协助”他。
  阮为民只能继续去磨黄文明。
  “黄县长,木家堡的人可以说不识字不认识我,但我的身份你说知道的,任命也下来了,升级的时期我可以等,但在等待的时间里,我要先看看木家堡材料这总可以吧。”
  “对不起啊阮主任,咱们这儿也没外人,木家堡往军区供药这事儿你是知道的,所以他们厂里的资料是有保密性质的,按照规定您得打申请才能看。”
  阮为民气得黄牙咬碎,但他偏偏反驳不了。姚县的这群人,简直就是目中无人无法无天!阮为民被激起了怒火,竟然想出了一个毒计。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阮为民忍痛拿钱找了一群地痞流氓,又通过他们找了一批对木家堡有意见的人去败坏白露的。
  白露虽然声望高,但也有些人恨她恨得要死。
  柳河大队的赵家就不说了,还有些想进制药厂或者想从木家堡谋取好处,但因为自身问题进不了的。甚至是进了木家堡制药厂后,因为品德问题、作风问题、工作态度问题被辞退的。
  这些人看不到自身错误,把罪责怪到了白露身上,如今有人给钱让他们去整白露,甚至还许诺成功以后他们可以进厂上班,这些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连夜就出发。
  不过两天时间,“省里有意把木家堡变成正规工厂,运功可以转正,但白露兄妹因为不放权而抵制”这个谣言便传遍了木家堡制药厂内部和周围大队。
  制药厂如今员工太多,难免吸收进来一些心思活络的。在他们心里升级省城直属管辖=制药厂搬迁到省城,他们变成了省城的工人。
  这个吸引力度不小,尤其是那些高考失利的,不可避免动心了。
  宿舍、食堂、车间都在讨论这件事,大部分人念着白露的好,不该诋毁白露。但收了钱的和那些偏激的人战斗力不可小嘘,张着嘴巴什么都敢说,不断有人拱火。
  “都说木家堡好,可再好这也是大山区里啊,咱们这里有多少人几年都回不了一趟家。厂长要是真的为了咱们好,她为什么不答应?”
  “对,这么好的事情不同意,这里头肯定有猫腻,说不定咱们累死累活的钱,全进了人家腰包里,这会儿不敢升级呢!”
  有人带头,一群脑子不清醒的人便罢工要厂里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白露为了权利利益不顾大家死活。
  白露不在,如今厂里是木月和还没有离开的温润几人管理着。这要是几年前,木月早就一鞭子甩过去了,她这些年沉稳了些。匆匆赶过来后,没打人,只掀了食堂的桌子。
  “一群没良心的白眼狼,白露平时就是对你们太好了,这是我们木家堡的厂子,谁要是不想干,就给我滚!黑子,把刚刚带头闹事的都给我丢出去!”
  眼看就要闹起来,白露就是这个时间回来的。
  知道阮为民来的目的后,白露便开始朝厂里赶,等知道厂里有人闹事后,白露更是拖拉机都不坐了,提气一溜烟就跑。
  进了工厂食堂,刚好碰上这场闹剧。站在外围的人忽热被人敲肩膀,回过头就看见白露,又惊又喜,连忙让开位置。白露一路走到中心,握住了木月的手。
  “月儿,你先消消气。”
  “白露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木月的虽然大大咧咧,但她其实和木年很像,喜欢正面杠,以实力服人。对于木家堡的组成结构来说,一把手这样的性子很好,压得住下面的人也反击得了外人。
  但对于制药厂来说,这是不适合的,所以木月这段时间很吃力。
  白露视线从左到右,扫了扫在闹事的人,大部分都眼熟但不熟,这些人刚刚还很狂,但在面对她视线的时候又忍不住避开。
  “黑子,把带头闹事的名字记下来,让人事部给他们发辞退通知。”
  “你凭什么这么辞退我们?”
  那些人一听说辞退,立马慌了。
  白露慢条斯理的转头看过去:“厂里呆久了,你们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吧,我是什么,你们是什么?我是知青,你们都是知青!我们是来下乡插队的!木家堡制药厂是属于木家堡集体的财产,就算升级了,上面给了工人名额,那也是给木家堡的村民,你们凭什么认为,这名额该落到你们头上?
  当初我拿出配方创办这个厂子是为什么?是为了让周围的百姓和知青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我创办医院是为什么?是因为主席他老人家说医生都是城里老爷的医生。
  因为制药厂,木家堡富裕起来了,姚县富裕起来了,我们楚州的几个县富裕起来了,可要是制药厂搬走了,你们让这些老百姓们怎么办?整个姚县百分之八十的有人活动山林都在给我们提供药材,我们走了,这些老百姓能安心吗?
  升级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你们说了也不算,只要木家堡的村民和合作大队的村民不同意,木家堡就不可能升级。想留下的,好好回去上班,不想留下的,收拾东西走人。”
  白露留下这句话后转身就走,她一直都明白,人是多样性的,人是会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感恩之心,工人们想要工作指标是人之常情........
  但是她心里还是很愤怒。她自认为对厂里的员工很好,从家庭宿舍到医保再到各色福利,很多后世都没有的福利,木家堡制药厂的工人们都享受到了。
  白露不生气他们有想法,但没想到他们竟然连几天都等不得,有人收了钱闹事就把他们牵着鼻子走,竟然还想罢工!
  高考走了那么多人,军区那边目前只有八百多人到位,他们清楚的知道厂里最近压了多少订单。而这些订单,又有多少是病人在等着的药。
  为了私欲,可以不管不顾,这样的行为,白露容忍不了。如今只是辞退了闹事的,但这上百个跟着闹的人,以后的路也就那样了。
  面无表情的走了一路,待到会客厅外的时候,白露已经挂上了优雅的笑容,会客厅里等着的,正是得了白露吩咐后银花请过来的阮为民。
  “阮主任想要升级木家堡制药厂,这也不是不行,不过阮主任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白露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是满满当当的文件袋,白露随意拿出一份递给阮为民。
  阮为民此刻神色还算平静:“这是什么?木家堡和小河村的种植收购协议?这和工厂升级有什么关系?”
  “阮主任翻到第三页看看第28条。”白露拿出雨水后采集的茶叶,气定神闲的给阮为民泡了一杯。
  阮为民翻开第三页,视线落到了白露的说的条款,就看见上面写着:“木家堡制药厂若要升级管辖,必须得经过小河村大队同意。”
  “这样的协议书,我柜子里还有一百多份,只要阮主任能说通这一百多个大队同意,或者给他们相应的赔偿,我这边完全没问题,立马就能交接。”
  签协议的时候白露把能想的都想到了,这一条便是防着省里和市里要升级工厂。升级后,木家堡制药厂必然会搬迁,对于制药厂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周围大队的百姓来说,影响太巨大了好吗?
  制药厂在这里,来往的运输队就要到姚县来,这几年,不少大队都开辟了服务于这些运输队的业务,村民们也能通过这些司机换到很多大城市才有的东西。
  这是互利互惠的,一旦药厂搬走,谁知道以后是什么样子?大队长和村民们不会愿意,一个两个大队没问题,跨越几个县上百个大队,别说软为民了,就是省长来了都得仔细掂量。
  就算省里真的拿出魄力满足这些老百姓的要求,但这个谈判的过程就不会短,再有10个月,可就改革开放了。到时候白露手里还有和木年签订的一系列合同呢!
  五年前白露还会害怕别人摘桃子,到了今天,可没那么容易了。
  阮为民的到来,根本不足为惧,他甚至都影响不了白露的心情,如果他没有设计工人罢工事件的话。
  第136章 受伤退役的兵王
  白露有那样一个父亲,她的童年经历了很多苦难、难堪。这些经历造就了她性格上和这时代许多人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个人作风这一块上,她是苛刻的。
  制药厂的人都晓得,厂里非常看重作风问题,没结婚的还好,但如果是结了婚的与其他人厮混,或者是明知道对方有家庭与人纠缠不清,不论男女,不论职位,都会被开除。
  只是这个时候还有“流氓罪”,外面比厂里抓得更严,未婚夫妻在街上走得太近都会被教育,所以工人们并不觉得厂里的制度有什么问题。
  阮惜彤是白露的徒弟,他们姐妹的经历白露也知道一些,对于阮为民这样的渣男白露本就厌恶。只是大家不在一个地方,白露也不至于专门跑省城去找人麻烦。
  但眼下,这人竟然跑来找白露不痛快,还闹出了这么多事,白露自然不会放过他。在徒弟心里,可对这个男人没有感情。
  “木谦,你跑一趟厂里,帮我请这位叫梁振兴的同志来一趟。”
  白露吩咐身后跟着的男孩子。这是木雄去厂里挑大梁后,木月帮她找来当助手的小伙子,学习成绩一般考不上大学,但人机灵听话。
  给退役军人,尤其是身体有伤残的退役军人提供岗位,对于军区和制药厂来说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每年都有大批战士退下来,能安排的工作岗位不多,尤其是农村的战士,很多只能回家种地,或者在村委安排个工作。
  但有伤残的战士本就不适合下地操劳,首长们看着自己手下的人拖着病体下地劳作心痛得很,但国家困难,补助金也只能给那么多。
  而木家堡制药厂这边呢,现在的工人是知青和应届毕业生,但知青这个时代的产物马上就要没了,后续扩张的工人要怎么办呢?
  当地的村民们如今和厂里签订了种植协议,药材越种越多,这些管理得好的话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但离不开劳动力。白露也不希望从签订了协议的村民里选拔工人。
  如果原材料的产出者和工厂加工者之间太过亲密,会衍生出很多很多问题,给厂子管理带来困难,白露想把这种困境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白露主动和张司令提起可以提供岗位给农村退役军人、伤残退役军人这件事,木家堡制药厂的工资超过许多大厂,有单身宿舍也可以租家庭宿舍,军人们稳定下来后还可以接家人过来。
  张成达感念白露的仁义,在送人来的时候,便把这些战士们的特长整理成了资料一并送过来。
  这个梁振兴以前是个侦查战士,军功章比娃都高的那种,后来在一处任务当中受伤,左臂不灵活无法待在前线。
  按照他的履历是可以安排转业文职工作的,但军人退役的时候,如果选择放弃工作可以得到一笔安置金,梁振兴有个战友牺牲了,留下四个女儿,他的父母领了抚恤金后拿去盖房子给小儿子娶媳妇。
  婆家重男轻女,烈士遗孀和四个孩子在家的日子不好过,村委和当地武装部介入调解几次,但钱已经花完了,这家人当面说得好好的,背地里变本加厉。
  偏偏他们也是烈士的父母,不能强来。梁振兴便放弃了工作拿了安置金给孤儿寡母几个从新起了房子,又把那家几个儿子收拾了一顿。自己回家种地了。
  白露这边说要招人后,张成达最先想起来的就是梁振兴。
  “厂长,您找我。”
  和想象中的兵王不同,梁振兴是个中等偏瘦身材的汉子,外表上和兵王两个字完全不搭。
  他来了木家堡后白露也没有埋没他的才能,如今是刘猛的副手,学校孩子们和巡逻队的队员都归他们训练。
  梁振兴在知道木家堡还在招人后,还通知了几位战友过来考试,等人都考进来了,有人看见他们一起吃饭,才晓得人家是认识的。
  “最近厂里发生的事情,都知道了吧。工人们罢工肯定不是他们自发的,背后组织的人不用我多说,咱们木家堡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别人都打脸了,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侦查方面你是强项,我想把这件事交给你,去调查姓阮的,他要是没问题,那我吃了这个哑巴亏,可他要是有问题,咱们就得把这个蛀虫揪出来报告给领导。你愿意吗?”
  梁振兴沉默了一会儿,这种私下调查官员的事情,按理说是违反规定的,虽然他如今不在部队了,但一天是军人,一辈子就是军人。可是木家堡制药厂确实很好。他一沉默,白露也反应过来,军人,哪怕是退役了,但原则性还是很强,这是好事。
  “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和姚县政府、派出所这边商讨,咱们调查的方向是制药厂工人罢工的主要原因。”
  至于在调查中会不会查出什么问题,那就不是白露能控制的了。
  梁振兴是明面上的,白露也没有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但没想到梁振兴竟然这么强。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不过两天时间,梁振兴就查出了工厂罢工后面的黑手果然是阮为民,拿到了铁证。但梁振兴并没有停止,他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阮为民策划罢工,可以说是为了升级工厂,为了政绩。但在失败后,这人竟然没有回省城,而是频繁的联系配药班的成员和出入黑市。虽然每次都会变装,但这根本瞒不过梁振兴的眼睛。
  最可疑的是,梁振兴作为一个省里的干部,他打电话完全可以用政府的电话,但他每天都会早早出发去邮局打一个电话。到了第四天,阮为民到木家堡办事处附近,和一个做吃食的大队订购了一批食物,都是出远门用得到的干粮。
  军人的直觉告诉梁振兴,阮为民不对劲,他立刻给军区的老领导打电话,通报了这件事。
  “你先盯着人,我去打申请。”老领导相信兵王的直觉,当天就和上面汇报了这件事,给出了梁振兴记录的阮为民通话时间,申请调查通话地址。
  这一查不得了,电话全是往海边一个小镇打的,虽然距离云省很远,但提起这个地方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国内有名的偷渡村!
  一个省级的副主任,和偷渡村有联系,这件事怎么看都不对劲。省城这边立马调查了阮为民的亲属,阮惜珍的阮惜彤姐妹两人与阮为民已经几年没有联系了。阮为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在阮为民出发前往云省的时候便说要回娘家探亲,可那边的同志去核实,人根本就没有回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