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6节
专业卷子再加上报名表上的个人表现得出综合分,根据综合分来录取。比如有个男知青卷面分很高,但是脾气暴躁,一天之内就与人发生数次争吵,且还学了不少骂人的脏话,这样的人,白露绝对不会放去教孩子。
还有的知青满身都是负能量,什么事都要抱怨,抱怨木家堡太远,饭菜不好吃,甚至抱怨让几个孩子做监考是对他们的不重视等等。白露看着都烦,直接定了遣返。
第二天早上,录取名额用红榜粘贴到了住宿的院子里,看着上面的20的名字。知青们一头雾水,不是说招收27个吗?怎么才20个。
“昨天的考试,有很多人水平差不多,为了公平,校长决定对部分知青进行二次考试。对于没选上也不能参加二次考试的知青们我们也表达抱歉,念到名字的知青过来领一份礼物,村口有各个生产队过来卖药的马帮带大家回去。”
说是一批,其实最后只走了八个人,这些是看着就能闹事的。当场就有人抱怨,但今早白露特意把木月拉过来压场子,鞭子一甩,立刻就安静了,佩兰又递出礼物:一只腊兔,八个三合面窝窝头。行吧,反正没白来一趟,形势比人强,不走又能怎么样?
第二次考试相当于面试,这部分人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也没看出什么缺点,成绩在及格及格和八十分中间,由白露面试,最后选出七人。这时大家才发现,还有一部分人没点到名字。
“是不是录满了,不要我们了?”柳河大队有个没念到名字的女知青哭出来,她一哭,周围几人也跟着哭,场面一时有些难看。
温润挤开人群,过来找白露:“沈知青,听说木家堡今年要种植药材,马上就要入秋采集药种了,你们想必也缺人手,大家来一趟不容易,你看能不能把大家留下来做短工工钱少一些也无所谓。”
白露看着眼前的男知青没说话,温润以为她不想答应,也管不了那么多,把柳河公社的事情缓缓道出来:“这次大家过来也是没办法,上个月有个女知青落单的时候被欺负了,她闹出来后,欺负她的那个人渣说是女知青自己勾引他,还找了一群人出来做伪证。最后那个大队长要女知青嫁给那人,不然就送她去游街。我们面对那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得了这个机会大家都跑出来,和公社彻底撕破了脸,如果再回去肯定,怕是要被这些人折腾死。
沈知青我知道这样说有些不要脸,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如果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不要工钱,只要能有个住的地方,大家愿意跟着去打猎自己找吃的。”
白露也没想到柳河公社的人这样嚣张不要脸!这些知青是真的可怜,那边的村民这几年搞运动搞上瘾,对这一套非常的熟悉。还精通法不责众的,多数人占理这些手段,就算知青办和县里去调查,十几个知青和上百个村民证词不一样,你让领导怎么看?领导敢说他们撒谎,他们就敢去举报说领导偏帮知青和知青有不正当关系。
据木月的小道消息,这地方县里不是不想管,这五六年来,大队长都换了好几茬了,但每一任上任后还是会变成上一任的鬼样子,上面如果任命,村民们又不同意,闹得厉害,领导们也头疼。
“最近厂里积压了很多药材,确实需要人手,你告诉大家,不愿意回去的,从明天开始去广场洗药材,前一个月算试用期,厂子里包三餐,一个月也是五块钱,试用期结束后再次考试,成绩好的可以进入木家堡制药厂。但干活必须认真,如果毁坏药材超标了,那就只能跟村民们去挖窑盖房子了修路了。”
“谢谢沈知青,我这就回去和大家说,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白露看着走远了的清秀男人,心下满意。他自己已经入职了学校,但却没有忘记其他知青,虽然卖了惨但是要求也不算过分,够不上道德绑架。这人聪明又有野心,此后必然不是池中之物。同样有能力的还有廖杰,他这次考试不太理想,64分,而且报的是政治,单科目排在第十二位。
但白露没打算把他放在学校,至于具体放哪里,白露打算观察几天再和薛承曦商量商量。
薛承曦今天跟着木多在南面废墟忙活了一天,就着图纸一点一点的给木多讲解,终于确定下来大致需要的木材数量,等明天便能叫村民开始入山砍树。见太阳西沉,他便往白露那里走,过去陪她吃晚饭,顺便聊一聊工作进度。
“我打算吧制药厂分成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药物清洗筛选,由今天这些知青和老乡们负责,这一块儿交给何月月来管理。第二部分是简单的药材炮制,目前大部分能用的药材,木家堡的知青们都学得不错,这一块交给张梅来负责,最后成品药加工和毒物药类炮制,继续由小霜和最熟悉的知青负责。”
今天制药厂加班,白霜在那边吃了,白露打算做个面条,薛承曦在一旁帮她拣葱。
“这样分开不错,沈白霜同志就不用这么忙。”薛承曦点点头,这段时间因为原材料猛然增加,制药厂都急着炮制去了,极大的减缩了成品药材的制造时间。
“那个温知青和廖杰在管理方面有一手,但是不能让他们来管理这批知青,明天我把人叫去给你帮忙,你带着去瓦窑厂和疗养院那边看看,木喜和银花性子太老实了些,给他们加个副手慢慢培养。”
木喜是何月月的男人,银花是木黑子的姐姐,这两人干活踏实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今带着村民和其他村来的短工干活。
“这想法不错,尤其银花姐,她很聪明,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薛承曦点头。
“怎么样温哥,沈知青怎么说?”成绩出来之后,没有一个知青离开,从温润出门,他们就盯着大门,心里是既害怕又期盼,
温润把沈白露答应的话一说,柳河大队的知青们喜极而泣,其他大队的也很兴奋。虽然钱不多,但是坐在那里洗药材可比下地舒服多了,而且还有上升空间,以后好好干,成了制药厂的正式员工那不晓得多少人羡慕呢。想到小道消息透露出来木家堡那群知青们的待遇,大家心头火热,那些人跟沈知青最多学习了半年,他们又不笨,早晚也能学到他们那些技术。
知青们以为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没想到第二天又听到一个让他们心花怒放的消息。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又去正了一次骨,那个师傅是练铁砂掌的,力气太大了,我以为我颈椎问题大,结果他告诉我颈椎不算严重,盆骨问题比较大,掰得骨肉啪啪响,做完肌肉很痛。
大家如果做这个一定要谨慎,正骨很危险,我也是问了很久才找到一个真正有技术的。这两天因为疼,打字蜗牛速度,过几天我就支棱起来
第58章 知青和木家堡的希望
“这两位是我的徒弟陈业华和梅云华,他们每十天会过来授课一次,收费两角钱可以去听一节大课,自愿原则。业华讲按摩推拿,云华讲基础医理。每半年我们会进行一次考试。看到那边在动工的地方了吗那是木家堡疗养院,优秀的学员可以进去疗养院工作,有天赋特别优秀的,我们会考虑收徒,大家努力。”
这两毛钱是白露和两个徒弟商量后制定出来的,每次取十分之二交给木家堡大队做场地费,其余的两个徒弟自己分,他们倒是想分一些给白露,但白露哪里会要徒弟这点辛苦钱。这个措施一是为了现在建设的疗养院,以后的连锁按摩店做准备,另一个就是寻找人才收徒弟,不仅知青们可以去学,孩子们也可以。
在开工前的动员会上,白露爆出了这么以后消息,散会后,知青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不看好的:“一节要就要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毛,这上课怎么还要收费啊?”
“瞧你这话说的,上课不收费那你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啊,干嘛拿工资!”廖芳刚好在附近,张嘴就怼回去,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叹了口气:“你们的目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制药厂的工资都超过一块钱一天了,疗养院会低吗?那可是手艺,放在以前不外传的东西,到了如今的年景,你想学这些东西,要么得到推荐去工农兵大学,要么找个师父让人家看上眼学了给人养老送终,如今人家授课还心疼那两毛钱,是昨天吃菌子吃坏了脑子吧。”
廖芳反正高兴得很,他们兄妹都准备报名,而且她昨晚就写了信准备请木月带出去寄,让姨妈和舅舅家的表弟妹如果必须下乡的,一定要来木家堡,不止是她,黄安安几个也是这样做的。
“我可没有心疼钱,一早就准备要去的,原来说只要招老师,但沈知青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也没让我们走,在这里比在原来的大队舒服多了。沈知青心地善良才做这么多好事,怀疑她那是丧良心。”
说这话的人是柳河大队的知青吴珊珊,她是好几年的老知青了,因为不愿意嫁人,在柳河公社受了很多苦楚。这次没考上老师,知道能留下来做工后,激动得哭了一晚上,如今彻底成了白露的小迷妹。
两人的话一出,其他知青也想起这茬,那些听了抱怨心里起了埋怨的忍不住暗骂自己小人之心,这下更是下了决定要好好学习。何月月和佩兰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我是木家堡小学的校长梅佩兰,27位老师请跟我走,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孩子们分班并选拔班主任。”
孩子们会分成十人一个的小班,班长的人选是佩兰亲自定的,大部分是木家堡的孩子,有两个是小河村的。这次的小班并不是按照大队来,孩子们被打散了,佩兰也希望队里的孩子起带头作用,把有坏毛病的孩子性子拧过来。如今年纪都还不大,虽然有些孩子受家长影响有些小毛病,但根子都不坏,还来得及。
“剩下的知青跟我走,我们这几天的任务很重,白露说了,干得好她自掏腰包给大家加餐。”
何月月是爽朗的性子,见人三分笑,听了这话胆子大的便跟她打趣起来,一群人说说笑笑往广场那边走。何月月说任务重可不是夸张。消息传得越来越远,这几天来卖药材的人不减反增,广场上积压了大量药材,好在老乡们怕药材坏了白忙活,这些药材都是晾干的。只是不干净,他们如今要进行清洗加工。
“力气大的能用铡刀的两人一组自己组队去铡药材,力气小的过来清洗,这些药材我们收的时候都是按品种堆放的,你们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杂草杂物,必须全部清理出来。这可是入口的东西,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何月月现在是管理,白露特地交代过她,自己不用干,盯好这些知青,把控好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们第一天上工,干劲满满,尤其是柳河大队来的知青,生怕做不好被退回去,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毕竟坐着洗药材这事儿比挖地收粮食什么可舒服多了,木家堡的人在广场这一片搭了棚子,连太阳都晒不到,角落里有食堂送过来的凉茶,旁边放着竹筒,渴了就去喝一杯。大家注意到老知青们还有写了名字自己专用的,暗地里想,等下工后他们也去弄一个。长时间坐小板凳对腰不好,何月月便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会提醒大家起来走动走动,练一练白露教体操又继续干活。
木家堡没有通电,太阳落山大家便下工了,今天的成果很不错,白露也做到了早上的诺言。用粮食和狩猎队换了一批猎物送过去食堂,知青们下工便见到了今天的晚饭,每人两个拳头大的杂粮窝头,一碗飘香四溢的干香覃(xun)野鸡汤,里面有四五块鸡肉,一勺香辣兔丁,一勺蒜香灰灰菜。
这个分量够男知青们吃饱了,女知青们如果吃不完还能剩下一个窝窝头做宵夜,许多家境一般的知青们下乡后便没有吃这么饱过。尤其是肉,其他大队可不像木家堡有那么多野物,当初柳河公社那杀千刀的国军头子驱赶野兽,那种用枪炮人力的方式,野鸡兔子松鼠这些小型食草动物也会跟着跑,虽然这些年漏网之鱼又繁衍出来一些。但是山头上没有野兽的威胁,村民们放飞自我,有点时间就往山上跑,等知青们来了,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味。
知青们想吃肉,只能等年底生产队杀猪分一点或者去水里摸鱼,平时能打一条蛇或者老鼠都能抢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吴珊珊原本不太能吃辣,但此刻她却顾不得这些,就着鸡汤和窝头,把香辣兔丁吃得干干净净。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睛,她来得早,母亲是印刷厂工会的干事,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哥哥和姐姐也有工作,因为对她下乡的愧疚,家里经常给她寄包裹,甚至母亲和大哥还来看过她一次。
也是家里的这份疼爱让柳河大队的人不敢过分,但追在她身后打主意的人从不不少,甚至因为家底还更多。那些人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肥肉,她永远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信件和包裹是给了邮局的人钱,请他每次亲自送到她手里,夜里上厕所买了痰盂盆,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年,经常做噩梦被惊醒。
吴珊珊是老知青,和她一批来的,在她之后来的,有十一个女知青都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被逼嫁。她们在认命后,说得最多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嫁过去好歹能吃饱,可以有条活路。如果木家堡制药厂早一点出现多好啊,食堂的姐姐说以后肯定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中午那才是日常饭菜,可是中午也是两个窝窝头,一勺炒青菜,还有不限量的腌菜红豆汤。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吴珊珊在此刻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守护好木家堡制药厂,只有制药厂越来越好,以后来姚县下乡的同志们就不用再去吃她们吃过的苦。
寨子里的事情基本稳定,白露要去姚县一趟。
“去一趟要好几天呢,我好几天见不到你了。”薛承曦听说后眼巴巴的看着白露。
“你这腿别想折腾了,我尽快回来。现在我不过是出去几天,等你假期结束去工作了你要怎么办?”白露这话一出,眼前的男人更忧郁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不开心。
“就是因为假期少才想和你多待一会儿。”薛承曦就是太明白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才会更加患得患失,一去几年,连信件都受管制,他的前辈们定了亲被悔婚,甚至家人以为失踪死亡了妻子直接再嫁的都不少。
这委屈的小眼神看得白露差点心软,但想到水电站的事情,她不得不硬下心来:“我保证,办完事就回来,在你假期结束前哪里都不去。”白露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话:男人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果然有道理啊,这还没订婚甚至没和任何人说处对象的事,只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暧昧呢,就这样粘人了。偏偏白露这人吃软不吃硬,特别受不了这种委屈的小眼神,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哎哟喂,心都给你看酥了。如果薛承曦没有这个工作,而是一直待在寨子里,那,算了,没边的事情不想。
薛承曦也晓得事关重大,得了这句话便很高兴了。
“那你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在家里给你做监工。”
去县政府,白露找的人还是王晓霞。
“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是有这么个事,昨儿个刚开完会,成家坝确定搬迁了,地址已经选好,村民们这会儿差不多都在开大会收拾家当了。你来问这个,是木家堡想通电?这可不容易。”
王晓霞给白露倒了杯水,白露不是第一个来打听消息的,实际上从电站选址开始,那些消息灵通的队长就像闻着鱼腥味的猫儿,每次来开会办事都要问一问,但这个电站主要的供给姚县和周边几个县城工厂用电的,村里要想通电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有些地方电线杆要经过村集体的田地,政府也要考虑百姓的想法,但大面积不可能,一个电站每年最多就是两三个大队,算是给百姓们一个希望。
按照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只这个名额的问题就够大队公社和政府吵上小半年了。
“昨天领导透了点风声,这次会采用报名后投票的方式来选。你们自己先写申请书,里面阐明必须通电的理由和已经做好的准备,最后再由所有的大队长一起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三个大队。”王晓霞说到这里,冲白露眨眨眼睛,白露秒懂,这就是大队的人缘关系了。毕竟现在是大队求着通电,所有修路啊,竖电线杆啊这些事情都要由大队自己解决。
不是所有大队都团结一心能召集这么多劳动力在干活的同时还要去修路的,尤其有些村子地势问题,修路又辛苦又危险,受伤都是小事,人命都出过不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分配原则,政府需要平衡,一旦你拿了这个通电的名额,那接下来几年的拖拉机、工农兵大学等等你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同理,去年前年分到拖拉机的大队也没有竞争力,这些大队就成了可以团结的大队。
借着政府额纸笔,白露把申请书写好交给王晓霞,木家堡有制药厂,又要盖学校额疗养院。这些年没得过拖拉机也没得过工农兵推荐名额,竞争的优势非常大。
“你能找到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科书吗?”白露问王晓霞。
“我这没有,书本贵,我们这边家里上学孩子多的基本都是传家的,我还没毕业姨妈就来问,一毕业就拿走了。”王晓霞跟白露说,这年头大家都穷,送孩子去上学的家庭不多,像他们这样的山区,学校为了鼓励家长送孩子受教育,并不会要求每个孩子都买新的书本,相反老师还会教育孩子们要爱惜课本,所以想找旧书不容易。
看来只能跟老厂长和胡家求助了,在厂区上学的孩子家庭都不错,倒也没到用旧书的份上,应该能找到,刚好许久没有给老厂子打电话了。上回她发了电报给那个收了她五十块钱的小牛,过去了这么久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正好问问老厂长。
作者有话说:
呜呜呜,这个肌肉疼影响太大了,这一章码了四个多小时,简直是乌龟速度。明天还要去正一次骨,但愿能治好。
第59章 沈满仓的身世曝光
“露露啊,你们姐俩那边怎么样了?钱和粮票够不够用?有没有人欺负你们?”
老厂长一听是白露的电话,片刻不等的往传达室走,生怕去晚了赶不上,过来后也不等白露打过来,自己播了电话让接线胎帮他转接姚县邮局,电话费贵,姚县这边打电话的人比发电报的人还少,一接就通,经常收到白露零食野味的小伙子连忙叫白露接。
“陈叔,我们都挺好的,给您寄的药您用了没有?最近身体如何。对了,我给您寄的信是不是还没到,要跟您说个好消息,我哥哥调过来木家堡找我们了,现在我们兄妹三人在一起,木家堡建了制药厂,我给人家看病,小霜和哥哥都在制药厂上班,每个月都能挣三十块呢,您别担心我们,多顾着些身体,给您寄的东西千万别省着,该吃就吃。”
现在交通不方便,信件走得很慢,白晨到了姚县后白露就给陈刚寄信过去,但如今不满一个月,也不晓得陈刚收到没有。
“信还没到呢,白晨也去了,哎哟这可真好,你们三个在一起,我们也能放心些。我一会儿就去运输队找老何,把这好消息告诉他。那老家伙吃了你寄过来的药腿脚恢复得很好,如今拐杖都用不上了,成天跛着脚到处晃悠,上回见了我还说就怕你们报喜不报忧。”
长辈的关心让白露心**贴,不由得佩服母亲,母亲一生,除了被沈建设坑了一场,不得已嫁给他,其他时候都没有看错人。听说木家堡要弄个学校,孩子们缺书,老厂长一口答应给白露找了寄过来,现在是运动时期,打电话人多嘴杂,白露便没有告诉他们制药厂和学校都是她一手创办的,陈刚便想着多找些书过去,孩子做的贡献大,在村子里也能过得舒服些。
陈刚夫妻只有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有工作,孙辈们还小,家里没人去下乡如今惦记着的就是这姐弟几个。也不怪陈刚惦记,听话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别看信件包裹走得慢,可白露每个月不管有没有收到信都会给陈刚和何主任还有胡家寄包裹,胡家倒是账单算得清楚,算是双方交换有无,但他们两家,孩子非说要孝敬他们,每次寄来的都是吃的,药品、山珍野味,因着这,陈家一个月能吃好几次肉。
那腊味还好吃得很,几个孙子孙女来了一回便惦记上,一有空就说来看老两口,其实都是惦记着吃的,儿子儿媳也是,回来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几倍。倒不是孩子们不孝顺,而是媳妇家里也是城里的,总不能厚此薄彼,再加上孩子爱玩,经常有个假期还要吵着父母带去公园,来老人这的时间就少了。如今孩子们惦记着吃的,亲家那边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孩子们也不是吃白食的,每次回来都会带些东西回来让寄给这两个小妹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需要多走动沟通来维系的,这段时间不仅陈刚一家感情越来越好。几个孩子也感念白露兄妹的不容易,大儿子甚至提出来认干亲的事情。就陈刚所知,不仅他们家是这样,运输队老何家也是一样的,白同志牺牲的时候,老何那大儿子都十来岁了,经常得白薇薇的糖吃呢,不然那小子会这么积极,但凡有点好东西都给姐妹两个寄去。
两人又话了些家常,陈刚生怕白露进山冒险,几次交待白露不要再给他们寄野味,他们不缺吃的,兄妹几人多吃些。白露嘴上答应着,解释这些都是和本地人换的,顺手把邮局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包裹单子填了,几个包裹里面,腊兔子腊鸡占了大多数。长辈对她好是一回事,可再好的感情也是要双方去维护的。听老厂长说得差不多,白露便打听起沈家的事。
陈刚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他本来不想拿这些事叫孩子心烦的,按白露既然问了他也不会瞒着:“露露啊,有个事要给你说一下,沈满仓他是你爸亲生的,马家那边来闹,说马宝来的死跟沈建设和梁媛有关系,公安这些天正调查呢。”
沈家经历过白露姐妹和沈满仓的事情,着实乱了一阵子,但梁媛是个狠茬子,沈满仓闹得那么厉害是因为陈芳家给她相看。梁媛便找了一个跟沈满仓喜欢的姑娘陈芳有矛盾的姑娘,让那小姑娘在澡堂子里观察陈芳身上有没有胎记。刚好陈芳在大腿根上有一颗痣,没几天纺织厂便爆出了陈芳和沈满仓睡过了这八卦来,几个长舌的人说得有模有样的,一颗痣的事情还被他们添油加醋说得香艳无比,不少人都相信了,正跟陈芳相看的人家和媒婆上陈家骂了一场。
陈芳这小姑娘吧,有点虚荣,她长得漂亮追求的人多,那套不主动不拒绝玩得炉火纯青,跟人家睡倒是真没有。但是谁买东西,谁带她去吃喝玩乐都去,偶尔拉个小手什么的也只是意思意思的拒绝一下。勾得大院里好几个愣头青给她花钱,沈满仓只是其中一个,偏偏人家手段高超,跟这些愣头青说家里亏待她,要高彩礼她一点办法没有,而这几人家里都拿不出那么多彩礼。所以不管是沈白露事件还是陈家相看,都叫陈芳给糊弄过去了。
梁媛爆出消息后,这几个愣头青都炸了,一边怀疑沈满仓强迫陈芳,一边又觉得自己脑袋有点绿。几人来找沈满仓闹,还刚好遇到了一起,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一边打一边爆料,这个说摸了小手,那个说亲了嘴巴,比唱大戏还吸引人。打到最后,几人气也消了,人也冷静了,躺在地上就开始诉苦,最后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被陈芳给骗了。
陈芳在沈满仓眼里的滤镜彻底碎了,这也是梁媛计划里的一环,她早就从出卖陈芳那个小姑娘嘴里晓得陈芳这些事情。如今陈芳没了名声,这事情还是她和沈建设瞄准了机会,设计吸引了一个大嘴巴子,让对方以为她是偷听,然后听到这么个劲爆消息。那大嘴巴子完全不知道当人人家的枪,还在得意运气好偷听到这个大秘密,一转身就透露出去。这一番操作,陈芳想说沈家造谣都没办法,想说是真的吧,没证人没证据的,都是别人说的谣言,陈家想告沈满仓耍流氓都告不了。如果沈满仓还想娶她,就是陈家求着沈家,娶过来沈满仓心里有了隔阂,不怕他娶了媳妇忘了娘。如果沈满仓不想娶,那更好。梁媛这一手如意算盘可以说是打得非常好。
因为这件事,沈满仓消沉下去了,沈家终于安生下来。好日子没过几天,马家接到一封信,这信还是从梁媛娘家那个镇子寄过来的,言之凿凿的说沈满仓兄妹是沈建设的种,他们弟弟也是被沈建设夫妻害了的。这个消息在马家不亚于惊雷,马家姐妹几个聚在一起讨论几回,决定查一查再说,姐妹几个齐心合力,最后找到了梁媛和沈建设的同学,两人上学时期的那点儿事被曝光出来。又从马宝来的邻居那里问到,当初确实在家附近见过沈建设。
沈满仓兄妹长得和梁媛一个模子,所以以前他们没怀疑,如今把沈满仓兄妹、马宝来的照片对着沈建设看,便能看出两人身上还是有些沈建设的影子,先说身高,梁媛一米六,马宝来一米六二,都不算高,高的是沈建设,一米七九,沈满仓却有一米七八,沈满满一米六五。其次马宝来是大酒糟鼻,沈满仓和沈建设一样鼻梁高挺,这一对比,马家姐妹几人心都凉了。
一旦他们相信了沈满仓兄妹是奸生子,马家姐妹便对两人害死马宝来的事情深信不疑,独苗弟弟被害死,她们疼了十几年的人竟然是别人的种,马家彻底绝了后。这对被洗脑了的姐妹几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几人恨不得把两人生啃了。
她们不仅报了公安,还去纺织厂大闹,梁媛被几人抓住狠打了一顿,牙齿都掉了两颗,差点衣不蔽体。这还不算,姐妹几人又在几个厂区和梁媛老家贴了大字报,闹得林市沸沸扬扬,成了年度八卦。纺织厂这边的员工,但凡认识沈家人的,听到这个说法竟然没人怀疑是谣言,她们聚在一起聊着沈家的事情,列举出诸如沈建设苛待沈白露兄妹三人疼沈满仓兄妹的事情来证实这个说法。
“如果不是亲生的,怎们会对他们比亲生的好。”群众信誓旦旦,一家子出门就被指指点点,还有那流氓二流子来问梁媛马宝来是不是不能生,还是她瘾太大马宝来喂不饱,直把梁媛气得晕过去。他们的解释惨白无力,这都是他们的业力回馈。
而谣言的威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可怕,人的思维是最容易发散的东西,尤其在这种没有任何娱乐,丢根葱都能议论三天的年代。大家一点一点的扒沈建设家的事情,用事实加想象,最后流传出来许多的版本,情节可能很多地方不一样,但中心思想就一个:沈建设和梁媛两个很早就搅合在一起,他们黑心黑肝,为了做城里人,一个设计了白薇薇,一个嫁给了身体残疾的马宝来,然后两人合谋谋夺白家跟马家的财产,留给他们的孩子。
白露打电话来的时候正是谣言发散最快的时候:“沈建设和梁媛都去公安局做了笔录,虽然还没有证据,但厂里以影响恶劣为由,开除了沈建设沈满仓两个人,你走之前跟他断绝了关系,这次便有人提议沈建设没有房子不能住在厂里,把他们一家子赶出去了。”
陈刚倒是庆幸当初白露当着众人跟沈建设断绝了父女关系,现在就算沈建设真的有事情也影响不到她们姐妹几个。
白露听了来龙去脉,事情的走向跟她想像的一样,沈建设一家成了过街老鼠,沈满满的亲事被退了,一家人互相埋怨,此时的他们,根本没空找沈白露兄妹三人的麻烦。
“马家摆明了不会放手,如果查出来马宝来的死真的和这两个人有关系,那他们大概率要判死刑吧。”毕竟这事情影响太大,如今已经成了全城八卦。而按照两个人的性子,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互相推责,毕竟这事情太久远了,如果只有一个主犯,另一个咬死了不知情,大概率是不用死的。
还有的知青满身都是负能量,什么事都要抱怨,抱怨木家堡太远,饭菜不好吃,甚至抱怨让几个孩子做监考是对他们的不重视等等。白露看着都烦,直接定了遣返。
第二天早上,录取名额用红榜粘贴到了住宿的院子里,看着上面的20的名字。知青们一头雾水,不是说招收27个吗?怎么才20个。
“昨天的考试,有很多人水平差不多,为了公平,校长决定对部分知青进行二次考试。对于没选上也不能参加二次考试的知青们我们也表达抱歉,念到名字的知青过来领一份礼物,村口有各个生产队过来卖药的马帮带大家回去。”
说是一批,其实最后只走了八个人,这些是看着就能闹事的。当场就有人抱怨,但今早白露特意把木月拉过来压场子,鞭子一甩,立刻就安静了,佩兰又递出礼物:一只腊兔,八个三合面窝窝头。行吧,反正没白来一趟,形势比人强,不走又能怎么样?
第二次考试相当于面试,这部分人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也没看出什么缺点,成绩在及格及格和八十分中间,由白露面试,最后选出七人。这时大家才发现,还有一部分人没点到名字。
“是不是录满了,不要我们了?”柳河大队有个没念到名字的女知青哭出来,她一哭,周围几人也跟着哭,场面一时有些难看。
温润挤开人群,过来找白露:“沈知青,听说木家堡今年要种植药材,马上就要入秋采集药种了,你们想必也缺人手,大家来一趟不容易,你看能不能把大家留下来做短工工钱少一些也无所谓。”
白露看着眼前的男知青没说话,温润以为她不想答应,也管不了那么多,把柳河公社的事情缓缓道出来:“这次大家过来也是没办法,上个月有个女知青落单的时候被欺负了,她闹出来后,欺负她的那个人渣说是女知青自己勾引他,还找了一群人出来做伪证。最后那个大队长要女知青嫁给那人,不然就送她去游街。我们面对那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得了这个机会大家都跑出来,和公社彻底撕破了脸,如果再回去肯定,怕是要被这些人折腾死。
沈知青我知道这样说有些不要脸,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如果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不要工钱,只要能有个住的地方,大家愿意跟着去打猎自己找吃的。”
白露也没想到柳河公社的人这样嚣张不要脸!这些知青是真的可怜,那边的村民这几年搞运动搞上瘾,对这一套非常的熟悉。还精通法不责众的,多数人占理这些手段,就算知青办和县里去调查,十几个知青和上百个村民证词不一样,你让领导怎么看?领导敢说他们撒谎,他们就敢去举报说领导偏帮知青和知青有不正当关系。
据木月的小道消息,这地方县里不是不想管,这五六年来,大队长都换了好几茬了,但每一任上任后还是会变成上一任的鬼样子,上面如果任命,村民们又不同意,闹得厉害,领导们也头疼。
“最近厂里积压了很多药材,确实需要人手,你告诉大家,不愿意回去的,从明天开始去广场洗药材,前一个月算试用期,厂子里包三餐,一个月也是五块钱,试用期结束后再次考试,成绩好的可以进入木家堡制药厂。但干活必须认真,如果毁坏药材超标了,那就只能跟村民们去挖窑盖房子了修路了。”
“谢谢沈知青,我这就回去和大家说,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白露看着走远了的清秀男人,心下满意。他自己已经入职了学校,但却没有忘记其他知青,虽然卖了惨但是要求也不算过分,够不上道德绑架。这人聪明又有野心,此后必然不是池中之物。同样有能力的还有廖杰,他这次考试不太理想,64分,而且报的是政治,单科目排在第十二位。
但白露没打算把他放在学校,至于具体放哪里,白露打算观察几天再和薛承曦商量商量。
薛承曦今天跟着木多在南面废墟忙活了一天,就着图纸一点一点的给木多讲解,终于确定下来大致需要的木材数量,等明天便能叫村民开始入山砍树。见太阳西沉,他便往白露那里走,过去陪她吃晚饭,顺便聊一聊工作进度。
“我打算吧制药厂分成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药物清洗筛选,由今天这些知青和老乡们负责,这一块儿交给何月月来管理。第二部分是简单的药材炮制,目前大部分能用的药材,木家堡的知青们都学得不错,这一块交给张梅来负责,最后成品药加工和毒物药类炮制,继续由小霜和最熟悉的知青负责。”
今天制药厂加班,白霜在那边吃了,白露打算做个面条,薛承曦在一旁帮她拣葱。
“这样分开不错,沈白霜同志就不用这么忙。”薛承曦点点头,这段时间因为原材料猛然增加,制药厂都急着炮制去了,极大的减缩了成品药材的制造时间。
“那个温知青和廖杰在管理方面有一手,但是不能让他们来管理这批知青,明天我把人叫去给你帮忙,你带着去瓦窑厂和疗养院那边看看,木喜和银花性子太老实了些,给他们加个副手慢慢培养。”
木喜是何月月的男人,银花是木黑子的姐姐,这两人干活踏实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今带着村民和其他村来的短工干活。
“这想法不错,尤其银花姐,她很聪明,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薛承曦点头。
“怎么样温哥,沈知青怎么说?”成绩出来之后,没有一个知青离开,从温润出门,他们就盯着大门,心里是既害怕又期盼,
温润把沈白露答应的话一说,柳河大队的知青们喜极而泣,其他大队的也很兴奋。虽然钱不多,但是坐在那里洗药材可比下地舒服多了,而且还有上升空间,以后好好干,成了制药厂的正式员工那不晓得多少人羡慕呢。想到小道消息透露出来木家堡那群知青们的待遇,大家心头火热,那些人跟沈知青最多学习了半年,他们又不笨,早晚也能学到他们那些技术。
知青们以为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没想到第二天又听到一个让他们心花怒放的消息。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又去正了一次骨,那个师傅是练铁砂掌的,力气太大了,我以为我颈椎问题大,结果他告诉我颈椎不算严重,盆骨问题比较大,掰得骨肉啪啪响,做完肌肉很痛。
大家如果做这个一定要谨慎,正骨很危险,我也是问了很久才找到一个真正有技术的。这两天因为疼,打字蜗牛速度,过几天我就支棱起来
第58章 知青和木家堡的希望
“这两位是我的徒弟陈业华和梅云华,他们每十天会过来授课一次,收费两角钱可以去听一节大课,自愿原则。业华讲按摩推拿,云华讲基础医理。每半年我们会进行一次考试。看到那边在动工的地方了吗那是木家堡疗养院,优秀的学员可以进去疗养院工作,有天赋特别优秀的,我们会考虑收徒,大家努力。”
这两毛钱是白露和两个徒弟商量后制定出来的,每次取十分之二交给木家堡大队做场地费,其余的两个徒弟自己分,他们倒是想分一些给白露,但白露哪里会要徒弟这点辛苦钱。这个措施一是为了现在建设的疗养院,以后的连锁按摩店做准备,另一个就是寻找人才收徒弟,不仅知青们可以去学,孩子们也可以。
在开工前的动员会上,白露爆出了这么以后消息,散会后,知青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不看好的:“一节要就要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毛,这上课怎么还要收费啊?”
“瞧你这话说的,上课不收费那你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啊,干嘛拿工资!”廖芳刚好在附近,张嘴就怼回去,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叹了口气:“你们的目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制药厂的工资都超过一块钱一天了,疗养院会低吗?那可是手艺,放在以前不外传的东西,到了如今的年景,你想学这些东西,要么得到推荐去工农兵大学,要么找个师父让人家看上眼学了给人养老送终,如今人家授课还心疼那两毛钱,是昨天吃菌子吃坏了脑子吧。”
廖芳反正高兴得很,他们兄妹都准备报名,而且她昨晚就写了信准备请木月带出去寄,让姨妈和舅舅家的表弟妹如果必须下乡的,一定要来木家堡,不止是她,黄安安几个也是这样做的。
“我可没有心疼钱,一早就准备要去的,原来说只要招老师,但沈知青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也没让我们走,在这里比在原来的大队舒服多了。沈知青心地善良才做这么多好事,怀疑她那是丧良心。”
说这话的人是柳河大队的知青吴珊珊,她是好几年的老知青了,因为不愿意嫁人,在柳河公社受了很多苦楚。这次没考上老师,知道能留下来做工后,激动得哭了一晚上,如今彻底成了白露的小迷妹。
两人的话一出,其他知青也想起这茬,那些听了抱怨心里起了埋怨的忍不住暗骂自己小人之心,这下更是下了决定要好好学习。何月月和佩兰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我是木家堡小学的校长梅佩兰,27位老师请跟我走,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孩子们分班并选拔班主任。”
孩子们会分成十人一个的小班,班长的人选是佩兰亲自定的,大部分是木家堡的孩子,有两个是小河村的。这次的小班并不是按照大队来,孩子们被打散了,佩兰也希望队里的孩子起带头作用,把有坏毛病的孩子性子拧过来。如今年纪都还不大,虽然有些孩子受家长影响有些小毛病,但根子都不坏,还来得及。
“剩下的知青跟我走,我们这几天的任务很重,白露说了,干得好她自掏腰包给大家加餐。”
何月月是爽朗的性子,见人三分笑,听了这话胆子大的便跟她打趣起来,一群人说说笑笑往广场那边走。何月月说任务重可不是夸张。消息传得越来越远,这几天来卖药材的人不减反增,广场上积压了大量药材,好在老乡们怕药材坏了白忙活,这些药材都是晾干的。只是不干净,他们如今要进行清洗加工。
“力气大的能用铡刀的两人一组自己组队去铡药材,力气小的过来清洗,这些药材我们收的时候都是按品种堆放的,你们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杂草杂物,必须全部清理出来。这可是入口的东西,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何月月现在是管理,白露特地交代过她,自己不用干,盯好这些知青,把控好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们第一天上工,干劲满满,尤其是柳河大队来的知青,生怕做不好被退回去,活儿干得又快又好。毕竟坐着洗药材这事儿比挖地收粮食什么可舒服多了,木家堡的人在广场这一片搭了棚子,连太阳都晒不到,角落里有食堂送过来的凉茶,旁边放着竹筒,渴了就去喝一杯。大家注意到老知青们还有写了名字自己专用的,暗地里想,等下工后他们也去弄一个。长时间坐小板凳对腰不好,何月月便看着时间差不多就会提醒大家起来走动走动,练一练白露教体操又继续干活。
木家堡没有通电,太阳落山大家便下工了,今天的成果很不错,白露也做到了早上的诺言。用粮食和狩猎队换了一批猎物送过去食堂,知青们下工便见到了今天的晚饭,每人两个拳头大的杂粮窝头,一碗飘香四溢的干香覃(xun)野鸡汤,里面有四五块鸡肉,一勺香辣兔丁,一勺蒜香灰灰菜。
这个分量够男知青们吃饱了,女知青们如果吃不完还能剩下一个窝窝头做宵夜,许多家境一般的知青们下乡后便没有吃这么饱过。尤其是肉,其他大队可不像木家堡有那么多野物,当初柳河公社那杀千刀的国军头子驱赶野兽,那种用枪炮人力的方式,野鸡兔子松鼠这些小型食草动物也会跟着跑,虽然这些年漏网之鱼又繁衍出来一些。但是山头上没有野兽的威胁,村民们放飞自我,有点时间就往山上跑,等知青们来了,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味。
知青们想吃肉,只能等年底生产队杀猪分一点或者去水里摸鱼,平时能打一条蛇或者老鼠都能抢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吴珊珊原本不太能吃辣,但此刻她却顾不得这些,就着鸡汤和窝头,把香辣兔丁吃得干干净净。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睛,她来得早,母亲是印刷厂工会的干事,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哥哥和姐姐也有工作,因为对她下乡的愧疚,家里经常给她寄包裹,甚至母亲和大哥还来看过她一次。
也是家里的这份疼爱让柳河大队的人不敢过分,但追在她身后打主意的人从不不少,甚至因为家底还更多。那些人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肥肉,她永远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信件和包裹是给了邮局的人钱,请他每次亲自送到她手里,夜里上厕所买了痰盂盆,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年,经常做噩梦被惊醒。
吴珊珊是老知青,和她一批来的,在她之后来的,有十一个女知青都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被逼嫁。她们在认命后,说得最多自我安慰的话就是,嫁过去好歹能吃饱,可以有条活路。如果木家堡制药厂早一点出现多好啊,食堂的姐姐说以后肯定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中午那才是日常饭菜,可是中午也是两个窝窝头,一勺炒青菜,还有不限量的腌菜红豆汤。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吴珊珊在此刻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活,守护好木家堡制药厂,只有制药厂越来越好,以后来姚县下乡的同志们就不用再去吃她们吃过的苦。
寨子里的事情基本稳定,白露要去姚县一趟。
“去一趟要好几天呢,我好几天见不到你了。”薛承曦听说后眼巴巴的看着白露。
“你这腿别想折腾了,我尽快回来。现在我不过是出去几天,等你假期结束去工作了你要怎么办?”白露这话一出,眼前的男人更忧郁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不开心。
“就是因为假期少才想和你多待一会儿。”薛承曦就是太明白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才会更加患得患失,一去几年,连信件都受管制,他的前辈们定了亲被悔婚,甚至家人以为失踪死亡了妻子直接再嫁的都不少。
这委屈的小眼神看得白露差点心软,但想到水电站的事情,她不得不硬下心来:“我保证,办完事就回来,在你假期结束前哪里都不去。”白露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话:男人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果然有道理啊,这还没订婚甚至没和任何人说处对象的事,只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暧昧呢,就这样粘人了。偏偏白露这人吃软不吃硬,特别受不了这种委屈的小眼神,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哎哟喂,心都给你看酥了。如果薛承曦没有这个工作,而是一直待在寨子里,那,算了,没边的事情不想。
薛承曦也晓得事关重大,得了这句话便很高兴了。
“那你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在家里给你做监工。”
去县政府,白露找的人还是王晓霞。
“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是有这么个事,昨儿个刚开完会,成家坝确定搬迁了,地址已经选好,村民们这会儿差不多都在开大会收拾家当了。你来问这个,是木家堡想通电?这可不容易。”
王晓霞给白露倒了杯水,白露不是第一个来打听消息的,实际上从电站选址开始,那些消息灵通的队长就像闻着鱼腥味的猫儿,每次来开会办事都要问一问,但这个电站主要的供给姚县和周边几个县城工厂用电的,村里要想通电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有些地方电线杆要经过村集体的田地,政府也要考虑百姓的想法,但大面积不可能,一个电站每年最多就是两三个大队,算是给百姓们一个希望。
按照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只这个名额的问题就够大队公社和政府吵上小半年了。
“昨天领导透了点风声,这次会采用报名后投票的方式来选。你们自己先写申请书,里面阐明必须通电的理由和已经做好的准备,最后再由所有的大队长一起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三个大队。”王晓霞说到这里,冲白露眨眨眼睛,白露秒懂,这就是大队的人缘关系了。毕竟现在是大队求着通电,所有修路啊,竖电线杆啊这些事情都要由大队自己解决。
不是所有大队都团结一心能召集这么多劳动力在干活的同时还要去修路的,尤其有些村子地势问题,修路又辛苦又危险,受伤都是小事,人命都出过不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分配原则,政府需要平衡,一旦你拿了这个通电的名额,那接下来几年的拖拉机、工农兵大学等等你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同理,去年前年分到拖拉机的大队也没有竞争力,这些大队就成了可以团结的大队。
借着政府额纸笔,白露把申请书写好交给王晓霞,木家堡有制药厂,又要盖学校额疗养院。这些年没得过拖拉机也没得过工农兵推荐名额,竞争的优势非常大。
“你能找到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科书吗?”白露问王晓霞。
“我这没有,书本贵,我们这边家里上学孩子多的基本都是传家的,我还没毕业姨妈就来问,一毕业就拿走了。”王晓霞跟白露说,这年头大家都穷,送孩子去上学的家庭不多,像他们这样的山区,学校为了鼓励家长送孩子受教育,并不会要求每个孩子都买新的书本,相反老师还会教育孩子们要爱惜课本,所以想找旧书不容易。
看来只能跟老厂长和胡家求助了,在厂区上学的孩子家庭都不错,倒也没到用旧书的份上,应该能找到,刚好许久没有给老厂子打电话了。上回她发了电报给那个收了她五十块钱的小牛,过去了这么久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正好问问老厂长。
作者有话说:
呜呜呜,这个肌肉疼影响太大了,这一章码了四个多小时,简直是乌龟速度。明天还要去正一次骨,但愿能治好。
第59章 沈满仓的身世曝光
“露露啊,你们姐俩那边怎么样了?钱和粮票够不够用?有没有人欺负你们?”
老厂长一听是白露的电话,片刻不等的往传达室走,生怕去晚了赶不上,过来后也不等白露打过来,自己播了电话让接线胎帮他转接姚县邮局,电话费贵,姚县这边打电话的人比发电报的人还少,一接就通,经常收到白露零食野味的小伙子连忙叫白露接。
“陈叔,我们都挺好的,给您寄的药您用了没有?最近身体如何。对了,我给您寄的信是不是还没到,要跟您说个好消息,我哥哥调过来木家堡找我们了,现在我们兄妹三人在一起,木家堡建了制药厂,我给人家看病,小霜和哥哥都在制药厂上班,每个月都能挣三十块呢,您别担心我们,多顾着些身体,给您寄的东西千万别省着,该吃就吃。”
现在交通不方便,信件走得很慢,白晨到了姚县后白露就给陈刚寄信过去,但如今不满一个月,也不晓得陈刚收到没有。
“信还没到呢,白晨也去了,哎哟这可真好,你们三个在一起,我们也能放心些。我一会儿就去运输队找老何,把这好消息告诉他。那老家伙吃了你寄过来的药腿脚恢复得很好,如今拐杖都用不上了,成天跛着脚到处晃悠,上回见了我还说就怕你们报喜不报忧。”
长辈的关心让白露心**贴,不由得佩服母亲,母亲一生,除了被沈建设坑了一场,不得已嫁给他,其他时候都没有看错人。听说木家堡要弄个学校,孩子们缺书,老厂长一口答应给白露找了寄过来,现在是运动时期,打电话人多嘴杂,白露便没有告诉他们制药厂和学校都是她一手创办的,陈刚便想着多找些书过去,孩子做的贡献大,在村子里也能过得舒服些。
陈刚夫妻只有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有工作,孙辈们还小,家里没人去下乡如今惦记着的就是这姐弟几个。也不怪陈刚惦记,听话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别看信件包裹走得慢,可白露每个月不管有没有收到信都会给陈刚和何主任还有胡家寄包裹,胡家倒是账单算得清楚,算是双方交换有无,但他们两家,孩子非说要孝敬他们,每次寄来的都是吃的,药品、山珍野味,因着这,陈家一个月能吃好几次肉。
那腊味还好吃得很,几个孙子孙女来了一回便惦记上,一有空就说来看老两口,其实都是惦记着吃的,儿子儿媳也是,回来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几倍。倒不是孩子们不孝顺,而是媳妇家里也是城里的,总不能厚此薄彼,再加上孩子爱玩,经常有个假期还要吵着父母带去公园,来老人这的时间就少了。如今孩子们惦记着吃的,亲家那边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孩子们也不是吃白食的,每次回来都会带些东西回来让寄给这两个小妹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需要多走动沟通来维系的,这段时间不仅陈刚一家感情越来越好。几个孩子也感念白露兄妹的不容易,大儿子甚至提出来认干亲的事情。就陈刚所知,不仅他们家是这样,运输队老何家也是一样的,白同志牺牲的时候,老何那大儿子都十来岁了,经常得白薇薇的糖吃呢,不然那小子会这么积极,但凡有点好东西都给姐妹两个寄去。
两人又话了些家常,陈刚生怕白露进山冒险,几次交待白露不要再给他们寄野味,他们不缺吃的,兄妹几人多吃些。白露嘴上答应着,解释这些都是和本地人换的,顺手把邮局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包裹单子填了,几个包裹里面,腊兔子腊鸡占了大多数。长辈对她好是一回事,可再好的感情也是要双方去维护的。听老厂长说得差不多,白露便打听起沈家的事。
陈刚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他本来不想拿这些事叫孩子心烦的,按白露既然问了他也不会瞒着:“露露啊,有个事要给你说一下,沈满仓他是你爸亲生的,马家那边来闹,说马宝来的死跟沈建设和梁媛有关系,公安这些天正调查呢。”
沈家经历过白露姐妹和沈满仓的事情,着实乱了一阵子,但梁媛是个狠茬子,沈满仓闹得那么厉害是因为陈芳家给她相看。梁媛便找了一个跟沈满仓喜欢的姑娘陈芳有矛盾的姑娘,让那小姑娘在澡堂子里观察陈芳身上有没有胎记。刚好陈芳在大腿根上有一颗痣,没几天纺织厂便爆出了陈芳和沈满仓睡过了这八卦来,几个长舌的人说得有模有样的,一颗痣的事情还被他们添油加醋说得香艳无比,不少人都相信了,正跟陈芳相看的人家和媒婆上陈家骂了一场。
陈芳这小姑娘吧,有点虚荣,她长得漂亮追求的人多,那套不主动不拒绝玩得炉火纯青,跟人家睡倒是真没有。但是谁买东西,谁带她去吃喝玩乐都去,偶尔拉个小手什么的也只是意思意思的拒绝一下。勾得大院里好几个愣头青给她花钱,沈满仓只是其中一个,偏偏人家手段高超,跟这些愣头青说家里亏待她,要高彩礼她一点办法没有,而这几人家里都拿不出那么多彩礼。所以不管是沈白露事件还是陈家相看,都叫陈芳给糊弄过去了。
梁媛爆出消息后,这几个愣头青都炸了,一边怀疑沈满仓强迫陈芳,一边又觉得自己脑袋有点绿。几人来找沈满仓闹,还刚好遇到了一起,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一边打一边爆料,这个说摸了小手,那个说亲了嘴巴,比唱大戏还吸引人。打到最后,几人气也消了,人也冷静了,躺在地上就开始诉苦,最后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被陈芳给骗了。
陈芳在沈满仓眼里的滤镜彻底碎了,这也是梁媛计划里的一环,她早就从出卖陈芳那个小姑娘嘴里晓得陈芳这些事情。如今陈芳没了名声,这事情还是她和沈建设瞄准了机会,设计吸引了一个大嘴巴子,让对方以为她是偷听,然后听到这么个劲爆消息。那大嘴巴子完全不知道当人人家的枪,还在得意运气好偷听到这个大秘密,一转身就透露出去。这一番操作,陈芳想说沈家造谣都没办法,想说是真的吧,没证人没证据的,都是别人说的谣言,陈家想告沈满仓耍流氓都告不了。如果沈满仓还想娶她,就是陈家求着沈家,娶过来沈满仓心里有了隔阂,不怕他娶了媳妇忘了娘。如果沈满仓不想娶,那更好。梁媛这一手如意算盘可以说是打得非常好。
因为这件事,沈满仓消沉下去了,沈家终于安生下来。好日子没过几天,马家接到一封信,这信还是从梁媛娘家那个镇子寄过来的,言之凿凿的说沈满仓兄妹是沈建设的种,他们弟弟也是被沈建设夫妻害了的。这个消息在马家不亚于惊雷,马家姐妹几个聚在一起讨论几回,决定查一查再说,姐妹几个齐心合力,最后找到了梁媛和沈建设的同学,两人上学时期的那点儿事被曝光出来。又从马宝来的邻居那里问到,当初确实在家附近见过沈建设。
沈满仓兄妹长得和梁媛一个模子,所以以前他们没怀疑,如今把沈满仓兄妹、马宝来的照片对着沈建设看,便能看出两人身上还是有些沈建设的影子,先说身高,梁媛一米六,马宝来一米六二,都不算高,高的是沈建设,一米七九,沈满仓却有一米七八,沈满满一米六五。其次马宝来是大酒糟鼻,沈满仓和沈建设一样鼻梁高挺,这一对比,马家姐妹几人心都凉了。
一旦他们相信了沈满仓兄妹是奸生子,马家姐妹便对两人害死马宝来的事情深信不疑,独苗弟弟被害死,她们疼了十几年的人竟然是别人的种,马家彻底绝了后。这对被洗脑了的姐妹几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几人恨不得把两人生啃了。
她们不仅报了公安,还去纺织厂大闹,梁媛被几人抓住狠打了一顿,牙齿都掉了两颗,差点衣不蔽体。这还不算,姐妹几人又在几个厂区和梁媛老家贴了大字报,闹得林市沸沸扬扬,成了年度八卦。纺织厂这边的员工,但凡认识沈家人的,听到这个说法竟然没人怀疑是谣言,她们聚在一起聊着沈家的事情,列举出诸如沈建设苛待沈白露兄妹三人疼沈满仓兄妹的事情来证实这个说法。
“如果不是亲生的,怎们会对他们比亲生的好。”群众信誓旦旦,一家子出门就被指指点点,还有那流氓二流子来问梁媛马宝来是不是不能生,还是她瘾太大马宝来喂不饱,直把梁媛气得晕过去。他们的解释惨白无力,这都是他们的业力回馈。
而谣言的威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可怕,人的思维是最容易发散的东西,尤其在这种没有任何娱乐,丢根葱都能议论三天的年代。大家一点一点的扒沈建设家的事情,用事实加想象,最后流传出来许多的版本,情节可能很多地方不一样,但中心思想就一个:沈建设和梁媛两个很早就搅合在一起,他们黑心黑肝,为了做城里人,一个设计了白薇薇,一个嫁给了身体残疾的马宝来,然后两人合谋谋夺白家跟马家的财产,留给他们的孩子。
白露打电话来的时候正是谣言发散最快的时候:“沈建设和梁媛都去公安局做了笔录,虽然还没有证据,但厂里以影响恶劣为由,开除了沈建设沈满仓两个人,你走之前跟他断绝了关系,这次便有人提议沈建设没有房子不能住在厂里,把他们一家子赶出去了。”
陈刚倒是庆幸当初白露当着众人跟沈建设断绝了父女关系,现在就算沈建设真的有事情也影响不到她们姐妹几个。
白露听了来龙去脉,事情的走向跟她想像的一样,沈建设一家成了过街老鼠,沈满满的亲事被退了,一家人互相埋怨,此时的他们,根本没空找沈白露兄妹三人的麻烦。
“马家摆明了不会放手,如果查出来马宝来的死真的和这两个人有关系,那他们大概率要判死刑吧。”毕竟这事情影响太大,如今已经成了全城八卦。而按照两个人的性子,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互相推责,毕竟这事情太久远了,如果只有一个主犯,另一个咬死了不知情,大概率是不用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