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2节
“常年干身体负担不了的重活,又得不到好的休息,也补充不到营养,身体不出问题才怪。”白露语气有些不好,当医生的最见不得病人不爱惜身体,但她也知道这怪不得赵龙,国家现在难,大环境就是这样,三里大队村民们还只是留下暗伤,在全国各地搞建设的,不知道多少无名英雄累死在岗位上。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的付出,才有几十年后的好日子过。
赵龙和前任队长的初衷只是想要三里大队富裕起来。
赵龙沉默下来,他开始想这些年村里生病和去世的老人,不算不知道,这一算,那些寿数没有超过六十的老人,的确不少到了晚年都是这里疼那里痛,腰伤的最多。不仅仅是采石场干活的男人,女人们也一样,男人去采石场干活,田地里的重活便是女人撑着,就连犁地这样的,也是媳妇子们在干。
赵龙使劲搓搓脸,感到迷茫,难道说他和小叔一直以来的坚持错了吗?他们村的确比其他村过得好,整个姚县就他们村的大瓦房最多,工分最高也是他们,骡子数量仅次于木家堡,但他们有自行车!连县城周围的几个大队都羡慕呢。可如果这是拿乡亲们的身体甚至寿数来换的,那值得吗?三里大队是最先个木家堡签订购药合同的,他当时甚至都没怎么讲价,不就是因为木家堡的那个去痹丸流传到队里以后,村民们都说好用,一提要集体购买,人人都支持吗?
“沈医生,那你看这怎么办,这些病了的......”
“腰痛去痹丸也能用,出现了亏空的可以吃养身丸,平时饭食也要跟得上,多注意补钙。这点你要和村民们说,身体是自己的,挣了钱别总惦记着大瓦房自行车,肉难买就多吃点鸡蛋和鱼。平时干活不是说完全不能干,但要有个度,感觉累极了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千万别想撑着一口气也能干完。今天撑一口气明天撑一口气,那身体能好得了吗?按说这些道理应该大家都明白啊,哪里用我们医生来说。”
腰痛就难治了,再加上骨质疏松,这些人老人不后悔才怪。
赵龙苦笑,哪里不明白呢,以前村里人虽然勤奋,却也没这么疯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的呢?好像是第一家盖了大瓦房后吧。那户人家是整个大队他最讨厌的人家,因为他家爱惹事。奈何儿子多家族大,性格虽然讨厌但吃得了苦,家里富裕。偏偏娶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性子,平日里掐尖要强惯了,和不少人都有矛盾。自从他家盖了房子之后,每次吵架就奚落人家没房子。次数多了谁受得了,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硬干,有了大瓦房又想着自行车,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为了这些东西每天累死累活,下工的时间越来越晚。明明挣的钱不少,但为了这些东西,家里别说补身子了,节衣缩食,有几个鸡蛋都赶紧拿去卖了。
可身体是自己的啊,病了疼了受不了,花钱买药的时候倒是大方了,这简直是自作孽。赵龙越想越不得劲,整个人都阴郁了不少。
“先看病吧,严重的那些除了去痹丸外还得用其他的药,我开好方子到时候你们自己去木家堡取。”
赵龙哪有不应的,生怕病人多白露嫌辛苦不干了,还派了两个小子来给白露使唤,饭菜也做得丰盛。整整四天时间,白露都在看病,三里大队的劳动力和老人基本都来了一圈。好在大队离县城近,严重的病症家里都送医院去了,不用白露来处理。
看完了村民们,最后才是知青,几个月不见,廖芳几人黑了不止一个度,天知道她第一天来看得时候,瞧着坐在那里白的发光的沈白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沈白露太忙了,他们便没有过来打招呼。
“你们过得还好吗?”都是熟人,白露招呼木雄给知青们倒茶,还拿了一包小河村知青送的果干出来招待几人。
“还行,队长对我们不错,村民们也好相处,倒是你,真让人想不到,这才几个月,我们隔这么远都知道木家堡沈医生的大名。”廖芳说的是实话,赵龙虽然是个生产狂,但是这人对读书人比较尊重,而且三里大队之所以人人搞生产,说白了是村民自己愿意的,他们是为了挣工分挣钱,不是为了业绩名声什么的。所以不管是村民还是队长,都没有强求知青们去采石场干活或者在地里加班。反正你干多少活就分多少东西,你不干别人还能多分一点。
比起村民们的疯狂,知青们就淡定了很多。不淡定也没办法啊,采石场的活他们确实干不动不是。廖杰是知青点的负责人,这人有想法有能力和赵龙处得很好,这些年三里大队挑选知青都是廖杰一起去的,带回来的知青大多是那种老实听话的,所以三里大队的知青点是白露跑了这几个大队里唯一一个知青们集体开伙的。老知青们带着新来的知青干农活,能干的就在地里多干点,地里干不动的就在家里多干点,平时还去山上整点野货,二十几个人竟然相处得非常和谐。
人才啊!
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重度社恐的姑娘
几人叙旧结束,白露便挨个给知青们把脉。廖杰是真的厉害,在三里大队人均劳模的大环境下,他却能和大队长打好关系护住这些知青,让他们只干力所能及的农活。鲁国荣是多正直的一个人,村里还有两个身体亏损的知青呢,但三里大队这些除了营养不良外,竟然都没有什么毛病,连脸色都比其他人红润些。
“其实我们过来找沈知青,是有事想请沈知青帮忙。”廖杰开口就是三分笑,说话的同时,打开提着的篮子,里头两个铝饭盒装满了洗得干干净净的“雀米”,也就是野生的蓝莓,还有几个大石榴和火把梨,桃子。廖杰招呼大家一起吃,顺手递了个石榴过来给白露。
“是什么样的事要我帮忙?”怎么一个个的都找她帮忙,她也不是知青办主任啊。但伸手不打笑脸人,白露接过石榴,掰开分了一半给云华,别说,这石榴不错,又大又甜不说,竟然还是软籽的,比木家堡的好吃,等明年清明节前后可以过来剪点枝条回去插。
“这事儿有些唐突,我是前些日子听说沈知青的兄长转户籍落户到了木家堡大队,猜测木家堡的大队长好说话,才想着请沈知青帮忙问一问她能不能接收一个女知青。”
不等白露细问,廖杰就主动说了这个女知青的情况,人叫陈可,是三年前来的,这人非常非常胆小,不敢见生人,听说就是从沪市到三里大队这一路,人就吓得病了一场。到了三里大队之后,每天干活都比别人去得早,收工也比别人收得晚,除了干活都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从不和村民们交流,只有在一起住了几年的知青们跟前还好些。
好在这个知青只是胆子小,因着这性格问题,家里怕她被欺负,小时候送去军营操练过,还练了咏春拳。她干活有一把子力气不比当地人差。平时从不惹事,谁有点什么事求到她那里也会帮忙。她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每个月都给她寄包裹,还不止一个人寄,压缩饼干肉罐头这些外头买不到的东西陈可经常能收到,她从不吃独食,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还有衣裳也是,女知青们要去姚县上街或者相亲,跟陈可借衣裳,陈可每次都大方借出去,去年有知青结婚,陈可甚至把家里寄来的新军装借给了人家去照相。正是因为这样,廖杰这些老知青才愿意一直护着她。
谁不喜欢长得好看不惹事还大方的小妹妹呢。如果一直这样相安无事到好说,但事情就是那么不凑巧。
“陈可三年都没去过县城,上个月有事情去邮局给家里打电话,什么都没做竟然都能惹到一只癞丨蛤丨蟆,那人特别不要脸,再这样下去,陈可非得被她逼疯了。”
白露挑挑眉头,这不就是重度社恐嘛。八卦的基因上线,一边吃石榴一边听廖杰讲故事。
姚县有个火柴厂,这癞丨蛤丨蟆就是火柴厂厂长的儿子,年纪轻轻的不学好,整天领着几个街溜子人五人六的在姚县乱晃荡。好在他胆子不大,那些什么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事情不敢做,顶多就是看见漂亮姑娘吹个口哨什么的。陈可长得可爱,也不知道是哪个动作挑动了这人的神经,反正就是远远看了一眼,照面都没打一个,这人就陷入爱河了,先是到处打听陈可,等找到了地方,竟然就请了说媒的上门。
陈可家里交待过不能在这边结婚,她也不喜欢那男的,房门都不敢出隔着墙把媒婆拒绝了。一般来说,女方拒绝了,这事儿就不成了。
但这人脑回路有问题,先是觉得陈可欲拒还迎,后面又觉得是陈可不了解他,或者觉得他诚意不够。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人不信陈可不喜欢他,听不懂拒绝,见天儿的往三里大队跑。不是等在路上搭讪就是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偷看陈可,他到底是有家底的人,每次来找人,见陈可害怕也就是隔着远远的自说自话,夸耀自己身世什么的,够不上耍流氓,大队也不好管。但陈可是重度社恐啊,三天两头这样被人骚扰她哪里受得了,吓得晚上做噩梦,整个知青点都听见小姑娘尖叫的声音,廖芳心疼得不行。
真是个可怜姑娘啊,社恐和抑郁症一样,是一种心理疾病,引发的因素很多。在这个时代得这种病尤为可怜,因为别人不会觉得你病了,只会觉得你装模作样,觉得你矫情,觉得你在演戏。陈可得了这种病之后,还要离开熟悉的地方来下乡,这对她而言无疑是很可怕的事情,能遇到廖杰这样的朋友也算是幸运。
“火柴厂每年都有不少次品,厂长人还行,这些次品都低价卖给了周围的大队,三里大队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今年火柴厂盖新楼,和是三里大队定了不少石头。因为这些原因,村民们其实更希望陈可能嫁给孙辉,大队长倒是不同意,只是对方的行为够不上耍流氓,他也不好和人撕破脸。我和他商量后,想把陈可调去其他大队,最好是离姚县远一些的地方,但是她性子这样,不熟悉的人大家也不放心。”
木家堡的当家人是女人,那边整个寨子都是女人当家,赵龙去过木家堡,也了解知青们在那边过得不错,尤其是今年开了制药厂,可以说木家堡谁知青们最好的去处了。只是他跟陈可无亲无故的,不好贸然开这个口,便由廖杰来说这事儿。
这不是什么难事,白露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廖杰这人不是池中物,卖他一个人情不亏。白露便问了小姑娘的学历,听说是高中毕业后,白露便道:“寨子里如今要弄小学,正缺个老师,老知青们都不适合,大队长原本打算来新知青的时候让我去挑一个,她既然是高中生,那我直接带回去。先落了户再说,如果她连孩子也害怕我在跟木月说让她去做别的。”
白露能做木家堡大队的主这事儿他们自己人和几个大队长知道就行,和其他人尤其是知青们还是要保留两分,她也不想以后一群人来找她帮忙。
事情说好,廖杰便带着这位重度社恐的陈可姑娘出来见白露。人一出来,白露就挑眉,难怪会惹上癞丨蛤丨蟆,这长得也太可爱了吧,婴儿肥的脸蛋,眼睛又大又圆,鼻子和嘴巴小巧可爱,配上一头天然卷的黑发,跟孩子们玩的洋娃娃成精似的,尤其是她躲在廖杰身后,小心翼翼的跟白露微笑打招呼,两个酒窝一出来,妈呀,白露保证她是直女,可眼下都想把人抱过来撸一把。
也就是陈可社恐严重自己避着人,不然这得扰乱多少人的春心啊。白露猜的也没错,陈可来三里大队几年,她再怎么躲着人也不可能完全没人见过她,这村里就有不少暗恋陈可的。刚开始也不是没人想追求,不过谁让三十多岁的鳏夫大队长赵龙也暗恋人家呢,这人本就因为丧偶带娃自卑不敢表白,又从廖杰那里知道陈可不愿意在村里结婚后就彻底歇了心思。只是暗地里关注着陈可,顺便把村里那些小伙子都敲打了一遍,陈可才能过得这样舒心。但这次的人,赵龙也没办法,他不是没有拦过对方,但实在拦不住。自己大队又求着人家,来硬的肯定不行,私底下嘴都急起几个燎泡了。
陈可只是社恐,但人聪明,晓得大家为了让他避开那人想了多少办法,廖芳和黄安安大清早的就去摘“雀米”,她不能浪费大家的一片心意,鼓起勇气跟白露打招呼,表示自己去了那边会好好干活。说着话,还掏出来一个手帕,打开递过来:“沈知青吃糖。”
哟,华侨商店才能买到的巧克力,看来这位陈可陈知青家里确实不错啊,连外汇都能弄到。这个时代几乎家家都有人下乡,但并不是说所有下乡的知青都是像白露这种不得家里疼爱的。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越容易被那些搞运动的人盯着,如果刚好是家里的大孩子,下面的还没毕业,或者家里的前面的孩子工作了入伍了,后面的孩子还小,那么就必须得下去。就是不知道陈可属于什么情况。
白露拿了一块便叫对方收起来,笑着跟她介绍木家堡的情况。
“咱们回去的时候可得走路或者骑骡子,我带着你,敢上骡子吗?”云华不满十岁,木雄也还是个少年,白露打算问问云华愿不愿意让木雄带她,如果不愿意那他们就慢慢走回去。
“我自己会骑马的。”陈可倒也没有被人看轻的恼怒,认真和白露解释。事情说好,白露便让陈可去收拾东西和知青们道别,走的时候一起走,她还要去找一趟赵龙。
三里大队之所以能开采石场,是因为这个大队多石头山,树木资源很少,这样的地方不适合种植药材,但并不代表三里大队和木家堡就不能合作。
“滑石、炉甘石、石膏这几种都是可以入药的,你们开采矿石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千万别当废石处理了。”正是因为在木家堡见过这几种矿石,白露才会交待赵龙。
赵龙看着眼前几块不起眼的石头,再次双手揉脸,感觉错过了几个亿,心痛得无法呼吸。这些石头他们都见过啊,开采出不少,县里没人收,除了偶尔给卖豆腐的送几块石膏,其他的还真就像白露说的,当废石给处理了。虽然白露给的价格不高,但那是石头啊,压秤着呢,呜呜呜,想起那些石头都敲碎填地基去了,赵龙快自闭了。
白露乐得看了一回赵龙的笑话,答应对方等回去了给他整理一本矿物药材叫人捎出来。三里大队的事情处理完了,白露便要返程,她原来的计划是去姚县一趟,看看供销社有什么新补给,但既然带上陈可,就直接返乡吧,万一在县城里遇见癞丨蛤丨蟆,把小姑娘吓到。
云华这些天跟木雄熟得不得了,白露只是问一声,这孩子竟然欢天喜地的答应了,缠着木雄教她骑骡子,在路上还对着木雄发号施令,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完全是两个孩子。看着她那活泼的样子,白露也高兴,这孩子太聪慧了,古人说慧极必伤是有道理的。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太多的事情,要操心母亲要操心姐姐,日思夜想的,也就是孩子豁达才没有郁结于心。
白露刚进木家堡就从木昆阿爷那里得知一个消息,骨折了的薛承曦,他竟然回来木家堡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两年上班,太久没有码字,日万几天腱鞘炎竟然有要复发的趋势,昨晚去针灸热敷了一回。最近几天保底一章12点更,加更看能不能写完。
第49章 害羞的薛承曦
白露带着陈可等人在路上风餐露宿往木家堡赶的时候,寨子里正在为白露的一时疏忽收拾烂摊子。
薛承曦坐在轮椅上看着姐姐在院子里走了十来圈,嘴里碎碎念气压越来越低,好奇开口道:“那位沈姑娘不像是这么没谱的人啊。”
木月有一肚子牢骚要吐槽,先前顾忌着弟弟工作辛苦又受伤,不好烦他。但谁让弟弟主动借口了呢,张嘴就抱怨道:“她确实有谱,她的谱就是给我写了封信,让我把这些小崽子分成十个一组安排到空房子里去住,至于上课,先把人安排到制药厂去让知青们认识药材,让佩兰趁着这个时间选几个老师出来先带着,只要有小学文凭识字就行,可她不知道咱们那些空房子里没床啊,寨子里这么潮,我总不能让人家孩子把床铺地上吧,再说老师,寨子里识字的人就那么几个,鞍子这家伙前天去带了半天孩子就躲到山里去了,那些知青们忙得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这找谁去啊我。”
这事情以如说是白露算漏了,其实她对寨子里的事情了解程度不够。白露来木家堡去的第一站是知青点,当时她们的床是早早打好的。后来不管是制药厂还是新家,甚至在梅家姐妹来了之后,几座院子里都是有床的。她便以为那些空着的房子里都带了家具,心里盘算着孩子们到了寨子里后,可以现在空房子里安置一段时间,等木匠们把上下床做好了再搬进学校宿舍。
但白露不知道的是,当初木家堡的年轻人去打仗,柳河公社的那个国民党把野兽赶到木家堡后山的时候,因为刚开始野兽们不习惯,拼命想回到自己的地盘,便白天黑夜的来袭击寨子里的围墙。那些围墙都是木头做的,木年怕出事,连夜叫剩下的老人孩子们把各家暂时用不上的床和柜子都拆了木板拿来加固围墙,想着等年轻人回来了再打家具。
但年轻人没有再回来,也不需要再打那么多床了。所以寨子里大部分房子,它是空的啊,别说木板了,连草席子都没有。
木月和白露的计划里这一次是先招小河村大队的孩子。这批孩子学个小半年会些东西,消息传出去了,其他大队不用说都会主动找上来,到时候木家堡便能占据谈判的有利条件。木月合计着二三十个小娃子,寨子里还是能安置下来的,便也没想起来跟白露说寨子里其他院子没床这事儿。但谁晓得梅子树会忽然出这样的事,白露舍不得放弃这次机会便把人招来了。
“人都到寨子里了总不能把人撵回去吧,可这一时半会儿的,我去哪里找那么些床铺出来。”木月想到那一堆扛着铺盖的小崽子就头疼。
“这有什么难的,床没了,那些院子里的门板不是还在吗。也不用把孩子们分开,就你们收拾好做宿舍的那两座院子,把各家的长条凳借过去,拆了门板做成大通铺,先这么将就一段时间,再喊几个小子去各大队,把木生祖爷的那些徒子徒孙请过来加急做架子床。反正寨子里四处都有门,空院子里有门没门影响不大。”
薛承曦觉得姐姐就是被这些孩子烦得焦躁了,才会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木生阿爷便是当初建造木家堡这些院子的老木匠,清末那会儿在全国都有名气,后来他遭仇人暗害,机缘巧合之下来了木家堡。祖爷爷帮他报了仇,他便留下来,一辈子收了不少徒弟,解放后都到其他大队讨生活了。匠人最注重师承,这些小木匠们每年清明节都会来给木生阿爷扫墓,薛承曦遇见好几次,浩浩荡荡的热闹得很,把他们叫回来,别说床了,就是想盖学校都能给你盖出一座新的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门板当床板,反正都是板,没毛病,到底是上过大学的人,我阿弟就是聪明。那你再说说,老师怎么办?”
在白露出发之前,木家堡制药厂的工作并不繁重,去痹丸因为原材料减少的问题产量锐减。而其他药品,签约时大队长们已经带走了一批,制药厂的订单很少,知青们除了值班的几个,其他人都能上山找菌子。从她们里面抽出一部分人来暂时管孩子是可以的。
但这里面白露又算少了一件事,雨季地里活少,云省人人上山找菌子。大队长们回去把药材收购的价格一公布,村民们就像打了鸡血,男女老少上山都带着锄头,见了药材就挖。白露走后第六天,就有其他村的骡马帮驮着药材来卖,雨季采收的药材放不住,大队上收了之后立马送过来,药上面都沾着泥,需要清洗之后立马炮制。
一个大队的人驮着上千斤药材过来,十几个大队的人那就是上万斤啊,寨子里几个院子都堆满了。湿漉漉的药材不处理就得遭殃,白霜急得红了眼,好在木家堡以前是干黑活的,还有城墙,众所周知,攻城战里守城一方必备的东西便是大锅,烧热岁泼淋热油泼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战术。解放后这些大锅就就在仓库里闲着,杀猪的时候才抬一口出来用。如今全部派上了药材,白霜让人在制药厂屋子里打了十几个灶台,又在院子里砌了八个烤房,知青们两个人负责一个灶台,该烤的烤该蒸的蒸,木家堡所有人家的簸箕篱笆都收了过来,整个院子都是药香。
如今知青点基本不开火了,紫菀的手艺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白霜做主在制药厂里办了个食堂,由紫菀带着几个寨子里的小姑娘们每天给大家做饭。知青们从早忙到晚,白霜加了工资大家才没有抱怨,哪里有空来管教这些孩子。
鲁国荣来那会儿木月是真的挺高兴的,送孩子们来的家属们听说留下来做短工一天能有一块钱,谁都不想走,全部留下来做短工。木家堡的人散漫惯了,他们喜欢去山上跑,尤其是出菌子的时节,这段时间被木月抓着来洗药材,虽然能挣钱,可这些二愣子非抱怨不自在,如今有了人手,木月也不用天天抽签抓壮丁。
这里顺便说一下,鲁明月夫妻跟着鲁国荣一起过来,她丈夫李锴说想先来这边熟悉熟悉情况,治疗的时候方便一点,除了他们两口子外还有鲁全,都是来木家堡养病长期居住的。李锴虽然没上过学,但村里办过扫盲班,他特别努力,扫盲班结束后,这人买了一本语录回来,语录这东西大家都会背,他就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认识的字,两年时间,竟然也学个七七八八,这人又跟鲁明月的哥哥找了明月的小学课本来自学,如今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鲁明月喜欢和小孩子玩,李锴看佩兰几个照顾这么多孩子忙不过来,便自告奋勇出来给孩子们上一年级识字班,他以前做过民兵队长,时不时在村里巡逻,小河村的孩子们怕他。有他管着乖觉得很,不管是上课还是学习药材都认真。他上课的时候,鲁明月就坐在教室里一起听,下午也跟着一起处理药材,她虽然病了,但学得比其他人还快,这两口子算是帮里大忙。
但这些人加起来也只能照管木家堡和小河村的孩子,等梅子树的孩子们一到,木月看着白露的信立马抓瞎,她去哪里找人管这些孩子哦。人多就算了,梅子树大队的这些孩子没有小河村大队的听话。马晓蕊一个高中毕业生放那里,哪怕怀着孕木月也想抓壮丁来管几天,谁想到那些孩子里竟然有人敢当面羞辱马晓蕊。木月当场气得把那个孩子给退走了,谁求情都没用。但有了这事儿在,马晓蕊也不愿意管这些孩子。
所以木月眼瞎才会这么焦躁,又要解决这些孩子的住宿问题,又要找人管着她们,她又变不出人手来。烦得想把人全赶走。
“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来办,你看好制药厂,现在寨子里外人多,别让他们生出事端。”
薛承曦坐着轮椅亲自上阵,他虽然是搞研究的,但其实是军校毕业,别人看长得又白又俊斯斯文文,真板起脸来,那锐利的眼神连木月都害怕。他有自己的想法,既然这些孩子学的都是医药,又是为了姚县父老乡亲服务的,以后少不得要翻山越岭去各大队看病和进山采药,身体素质非常重要。老师还没到位怕什么,先搞军训,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磨一磨这些熊孩子的性子。
至于老师,寨子里的人肯定不行,但这件事更容易,整个姚县那么多知青,不是初中毕业就是高中毕业,还能找不出几个老师?只要木家堡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多的是来报名的人。
薛承曦把寨子里几个从战场上全身而退回来的爷爷奶奶请过来做教官,将这些孩子分成三个班,就在寨子中心广场上教他们打拳。上午练拳,下午也不用挪地方,就在这里洗药材。孩子们洗的时候,薛承曦就拿着医书在旁边大声的阅读他们清洗的药材名称,药效,习性采收办法等等,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佩兰和苏美娜对孩子温柔体贴,可几个老战士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木家堡土生土长的人,小的时候正是木家堡辉煌时期,时不时就出去血拼一场,寨子里的孩子会走路就要拿刀,不好好练习长辈们的扫堂腿和马鞭可不留情。他们信奉的道理便是适者生存,在自家家里挨打总比上了战场上丧命好。几位沿袭了前辈风格的爷爷奶奶们把自己压箱底的武器都给找出来,甩着鞭子扛着大刀站在旁边盯着。哭都没用,谁要是哭了拉出去罚站,再哭就得挨鞭子。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哭丧着脸干活干得非快,梅子树大队的孩子们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会落在这群恶霸手里,他们当初都能把马晓蕊当祖宗,她说东绝对不往西。同时对家里人也起了埋怨,要不是家里人说马晓蕊不要脸,不能和她相处,他们怎么会去找她霉头啊!
白露骑着骡子经过广场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上百个小萝卜头兢兢业业的洗药材,旁边五个老人家扛着武器来回走动,正中间的c位上,薛承曦拿着一本书用和缓严肃的语气念到:“半夏,别名地文、守田、蝎子草......”
薛承曦人聪明,念上两遍都能背出来,手里虽然拿着书,眼神却飘远了。听见马玲响,转头看过去,四目相对,就见英姿飒爽的骑在马背上,长发用两根银簪子盘起,身上穿着民族特色的绣花马褂,褂子上娇颜的山茶花衬得她越发唇红齿白,明明只是普通打招呼的一个微笑,薛承曦念书的声音忽然打了结巴,狼狈的低垂下眉眼,不敢再看她。
白露在省城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男孩子看着清风朗月,其实非常容易害羞,给他针灸他会害羞,给他按摩他会害羞,甚至连多说几句话对他笑一笑都会害羞。偏偏又长了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两颊泛着桃花耳尖红若滴血的样子实在太犯规了,白露都不敢多看,生怕自己生出什么禽兽的想法。白露遥遥打个招呼,调转马头朝家里走,心里想着还是把怀里的小可爱安顿好吧,并没有看见身后失落的目光。
人是走了,但脑子里还在想着薛承曦的事,按时间算,薛承曦这会儿才拆石膏不久吧,怎么就折腾着跑回来了,山高路远,就不怕这腿彻底留下后遗症。那么好看的一张脸,如果以后变成跛子,哎哟,脑海里出现的画面让白露拒绝想下去。
“陈可,知青点人比较多你住过去大概不习惯,云华她们的院子里只有五个人,就在我家旁边,你和云华她们住怎么样?”
“我都听你的。”三里大队的知青点是二十几人住的,陈可这一路虽然害怕,但也观察了木家堡,房子都这么大,六个人住非常宽敞了。
“陈可姐姐,你放心,我姐姐们都很好相处,以后你不想出门就在院子里,摘菜之类的事情可以叫我们帮忙。”
陈可出手大方,在路上这几天,小姑娘又是罐头又是饼干,还送了云华几个好看的头花,听说木雄家里有个刚出生的弟弟后,给了木雄两张奶粉票,木雄受宠若惊,这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啊。原本陈可想着白露经常在外面行走,想给白露一个军用水壶的,但白露不缺这东西,又怕小姑娘多想,想起家里的白霜,便要了几块巧克力过来。
陈可在他们收下东西后,肉眼可见的没那么紧张了。但白露并不觉得这小姑娘傻或者瞎大方,要真傻她也不可能在三里大队好好的活了三年,她如今的送礼行为,只是因为去了木家堡,白露几人便是她最熟悉的人,且白露能直接带走她,可见在木家堡的地位,陈可大概是想给自己找个靠山。
木雄嘴上没说什么,但这边梅家姐妹几人才帮陈可把行李拿进房间,东西都还没收拾。那边木雄就带着哥哥嫂子过来敲门了,云华一打开门,瞧见这人肩膀上挑着的柴火,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怕我不给陈可姐姐柴烧还是怎么的?”
“嘿嘿,我是想着你们几个都是小姑娘,砍柴不容易。不像我,力气多的使不完,路上吃了陈可姐那么多东西,总不能只出不进吧。”
他不仅挑了柴火,何月月夫妻还带来了一只野鸡、两条鱼、一篮子青菜和几个木雄爹自己编的竹篮竹筐。
“是叫陈可吧,我是木雄的嫂子何月月,也是知青。阿娘得了两那张奶粉票可高兴了,让我们一定过来谢谢你。这恩情我们家记着,你刚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就去找我们,我家人多呢。”
何月月在路上已经晓得这姑娘怕人的毛病,就站在院子门口把东西递给云华,给完了东西两口子便说要去隔壁找白露,这就走了。
陈可看着那只绑了脚活蹦乱跳的野鸡,篮子里绿油油的青菜和劈好的柴火,眼睛酸涩。再次痛恨自己这个毛病,人家对她这么好,她连声谢谢都没说,人家还怕吓到她先走了。她这样子会不会很没礼貌?
陈可很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性子,家里人为此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好在老天爷待她不错,她虽然胆子小,但能分辨出别人对她是善意还是恶意,家人便教她对抱着善意的人大方些,人家得了好处便不会计较她的性子。遇上人特别好的,还能给她提供帮助。虽然这样看上去有点功利,但陈可也靠着这个方法顺顺当当的过了这么些年。
白露这边刚回来歇口气,正在跟白晨聊这一趟的见闻,木月就风风火火的上门了。
“你今天没进山带队?”大中午的,今天还罕见的没下雨,正是打猎的好时候,白露没想到木月竟然在寨子里。
“带队有木黑子呢,你还问我呢,你人不在寨子里,弄回来这么多小崽子,把我和佩兰吓得够呛,要不是阿阳出来帮忙,我这会儿已经被你累死了。”
赵龙和前任队长的初衷只是想要三里大队富裕起来。
赵龙沉默下来,他开始想这些年村里生病和去世的老人,不算不知道,这一算,那些寿数没有超过六十的老人,的确不少到了晚年都是这里疼那里痛,腰伤的最多。不仅仅是采石场干活的男人,女人们也一样,男人去采石场干活,田地里的重活便是女人撑着,就连犁地这样的,也是媳妇子们在干。
赵龙使劲搓搓脸,感到迷茫,难道说他和小叔一直以来的坚持错了吗?他们村的确比其他村过得好,整个姚县就他们村的大瓦房最多,工分最高也是他们,骡子数量仅次于木家堡,但他们有自行车!连县城周围的几个大队都羡慕呢。可如果这是拿乡亲们的身体甚至寿数来换的,那值得吗?三里大队是最先个木家堡签订购药合同的,他当时甚至都没怎么讲价,不就是因为木家堡的那个去痹丸流传到队里以后,村民们都说好用,一提要集体购买,人人都支持吗?
“沈医生,那你看这怎么办,这些病了的......”
“腰痛去痹丸也能用,出现了亏空的可以吃养身丸,平时饭食也要跟得上,多注意补钙。这点你要和村民们说,身体是自己的,挣了钱别总惦记着大瓦房自行车,肉难买就多吃点鸡蛋和鱼。平时干活不是说完全不能干,但要有个度,感觉累极了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千万别想撑着一口气也能干完。今天撑一口气明天撑一口气,那身体能好得了吗?按说这些道理应该大家都明白啊,哪里用我们医生来说。”
腰痛就难治了,再加上骨质疏松,这些人老人不后悔才怪。
赵龙苦笑,哪里不明白呢,以前村里人虽然勤奋,却也没这么疯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的呢?好像是第一家盖了大瓦房后吧。那户人家是整个大队他最讨厌的人家,因为他家爱惹事。奈何儿子多家族大,性格虽然讨厌但吃得了苦,家里富裕。偏偏娶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性子,平日里掐尖要强惯了,和不少人都有矛盾。自从他家盖了房子之后,每次吵架就奚落人家没房子。次数多了谁受得了,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硬干,有了大瓦房又想着自行车,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为了这些东西每天累死累活,下工的时间越来越晚。明明挣的钱不少,但为了这些东西,家里别说补身子了,节衣缩食,有几个鸡蛋都赶紧拿去卖了。
可身体是自己的啊,病了疼了受不了,花钱买药的时候倒是大方了,这简直是自作孽。赵龙越想越不得劲,整个人都阴郁了不少。
“先看病吧,严重的那些除了去痹丸外还得用其他的药,我开好方子到时候你们自己去木家堡取。”
赵龙哪有不应的,生怕病人多白露嫌辛苦不干了,还派了两个小子来给白露使唤,饭菜也做得丰盛。整整四天时间,白露都在看病,三里大队的劳动力和老人基本都来了一圈。好在大队离县城近,严重的病症家里都送医院去了,不用白露来处理。
看完了村民们,最后才是知青,几个月不见,廖芳几人黑了不止一个度,天知道她第一天来看得时候,瞧着坐在那里白的发光的沈白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沈白露太忙了,他们便没有过来打招呼。
“你们过得还好吗?”都是熟人,白露招呼木雄给知青们倒茶,还拿了一包小河村知青送的果干出来招待几人。
“还行,队长对我们不错,村民们也好相处,倒是你,真让人想不到,这才几个月,我们隔这么远都知道木家堡沈医生的大名。”廖芳说的是实话,赵龙虽然是个生产狂,但是这人对读书人比较尊重,而且三里大队之所以人人搞生产,说白了是村民自己愿意的,他们是为了挣工分挣钱,不是为了业绩名声什么的。所以不管是村民还是队长,都没有强求知青们去采石场干活或者在地里加班。反正你干多少活就分多少东西,你不干别人还能多分一点。
比起村民们的疯狂,知青们就淡定了很多。不淡定也没办法啊,采石场的活他们确实干不动不是。廖杰是知青点的负责人,这人有想法有能力和赵龙处得很好,这些年三里大队挑选知青都是廖杰一起去的,带回来的知青大多是那种老实听话的,所以三里大队的知青点是白露跑了这几个大队里唯一一个知青们集体开伙的。老知青们带着新来的知青干农活,能干的就在地里多干点,地里干不动的就在家里多干点,平时还去山上整点野货,二十几个人竟然相处得非常和谐。
人才啊!
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重度社恐的姑娘
几人叙旧结束,白露便挨个给知青们把脉。廖杰是真的厉害,在三里大队人均劳模的大环境下,他却能和大队长打好关系护住这些知青,让他们只干力所能及的农活。鲁国荣是多正直的一个人,村里还有两个身体亏损的知青呢,但三里大队这些除了营养不良外,竟然都没有什么毛病,连脸色都比其他人红润些。
“其实我们过来找沈知青,是有事想请沈知青帮忙。”廖杰开口就是三分笑,说话的同时,打开提着的篮子,里头两个铝饭盒装满了洗得干干净净的“雀米”,也就是野生的蓝莓,还有几个大石榴和火把梨,桃子。廖杰招呼大家一起吃,顺手递了个石榴过来给白露。
“是什么样的事要我帮忙?”怎么一个个的都找她帮忙,她也不是知青办主任啊。但伸手不打笑脸人,白露接过石榴,掰开分了一半给云华,别说,这石榴不错,又大又甜不说,竟然还是软籽的,比木家堡的好吃,等明年清明节前后可以过来剪点枝条回去插。
“这事儿有些唐突,我是前些日子听说沈知青的兄长转户籍落户到了木家堡大队,猜测木家堡的大队长好说话,才想着请沈知青帮忙问一问她能不能接收一个女知青。”
不等白露细问,廖杰就主动说了这个女知青的情况,人叫陈可,是三年前来的,这人非常非常胆小,不敢见生人,听说就是从沪市到三里大队这一路,人就吓得病了一场。到了三里大队之后,每天干活都比别人去得早,收工也比别人收得晚,除了干活都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从不和村民们交流,只有在一起住了几年的知青们跟前还好些。
好在这个知青只是胆子小,因着这性格问题,家里怕她被欺负,小时候送去军营操练过,还练了咏春拳。她干活有一把子力气不比当地人差。平时从不惹事,谁有点什么事求到她那里也会帮忙。她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每个月都给她寄包裹,还不止一个人寄,压缩饼干肉罐头这些外头买不到的东西陈可经常能收到,她从不吃独食,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还有衣裳也是,女知青们要去姚县上街或者相亲,跟陈可借衣裳,陈可每次都大方借出去,去年有知青结婚,陈可甚至把家里寄来的新军装借给了人家去照相。正是因为这样,廖杰这些老知青才愿意一直护着她。
谁不喜欢长得好看不惹事还大方的小妹妹呢。如果一直这样相安无事到好说,但事情就是那么不凑巧。
“陈可三年都没去过县城,上个月有事情去邮局给家里打电话,什么都没做竟然都能惹到一只癞丨蛤丨蟆,那人特别不要脸,再这样下去,陈可非得被她逼疯了。”
白露挑挑眉头,这不就是重度社恐嘛。八卦的基因上线,一边吃石榴一边听廖杰讲故事。
姚县有个火柴厂,这癞丨蛤丨蟆就是火柴厂厂长的儿子,年纪轻轻的不学好,整天领着几个街溜子人五人六的在姚县乱晃荡。好在他胆子不大,那些什么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事情不敢做,顶多就是看见漂亮姑娘吹个口哨什么的。陈可长得可爱,也不知道是哪个动作挑动了这人的神经,反正就是远远看了一眼,照面都没打一个,这人就陷入爱河了,先是到处打听陈可,等找到了地方,竟然就请了说媒的上门。
陈可家里交待过不能在这边结婚,她也不喜欢那男的,房门都不敢出隔着墙把媒婆拒绝了。一般来说,女方拒绝了,这事儿就不成了。
但这人脑回路有问题,先是觉得陈可欲拒还迎,后面又觉得是陈可不了解他,或者觉得他诚意不够。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人不信陈可不喜欢他,听不懂拒绝,见天儿的往三里大队跑。不是等在路上搭讪就是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偷看陈可,他到底是有家底的人,每次来找人,见陈可害怕也就是隔着远远的自说自话,夸耀自己身世什么的,够不上耍流氓,大队也不好管。但陈可是重度社恐啊,三天两头这样被人骚扰她哪里受得了,吓得晚上做噩梦,整个知青点都听见小姑娘尖叫的声音,廖芳心疼得不行。
真是个可怜姑娘啊,社恐和抑郁症一样,是一种心理疾病,引发的因素很多。在这个时代得这种病尤为可怜,因为别人不会觉得你病了,只会觉得你装模作样,觉得你矫情,觉得你在演戏。陈可得了这种病之后,还要离开熟悉的地方来下乡,这对她而言无疑是很可怕的事情,能遇到廖杰这样的朋友也算是幸运。
“火柴厂每年都有不少次品,厂长人还行,这些次品都低价卖给了周围的大队,三里大队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今年火柴厂盖新楼,和是三里大队定了不少石头。因为这些原因,村民们其实更希望陈可能嫁给孙辉,大队长倒是不同意,只是对方的行为够不上耍流氓,他也不好和人撕破脸。我和他商量后,想把陈可调去其他大队,最好是离姚县远一些的地方,但是她性子这样,不熟悉的人大家也不放心。”
木家堡的当家人是女人,那边整个寨子都是女人当家,赵龙去过木家堡,也了解知青们在那边过得不错,尤其是今年开了制药厂,可以说木家堡谁知青们最好的去处了。只是他跟陈可无亲无故的,不好贸然开这个口,便由廖杰来说这事儿。
这不是什么难事,白露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廖杰这人不是池中物,卖他一个人情不亏。白露便问了小姑娘的学历,听说是高中毕业后,白露便道:“寨子里如今要弄小学,正缺个老师,老知青们都不适合,大队长原本打算来新知青的时候让我去挑一个,她既然是高中生,那我直接带回去。先落了户再说,如果她连孩子也害怕我在跟木月说让她去做别的。”
白露能做木家堡大队的主这事儿他们自己人和几个大队长知道就行,和其他人尤其是知青们还是要保留两分,她也不想以后一群人来找她帮忙。
事情说好,廖杰便带着这位重度社恐的陈可姑娘出来见白露。人一出来,白露就挑眉,难怪会惹上癞丨蛤丨蟆,这长得也太可爱了吧,婴儿肥的脸蛋,眼睛又大又圆,鼻子和嘴巴小巧可爱,配上一头天然卷的黑发,跟孩子们玩的洋娃娃成精似的,尤其是她躲在廖杰身后,小心翼翼的跟白露微笑打招呼,两个酒窝一出来,妈呀,白露保证她是直女,可眼下都想把人抱过来撸一把。
也就是陈可社恐严重自己避着人,不然这得扰乱多少人的春心啊。白露猜的也没错,陈可来三里大队几年,她再怎么躲着人也不可能完全没人见过她,这村里就有不少暗恋陈可的。刚开始也不是没人想追求,不过谁让三十多岁的鳏夫大队长赵龙也暗恋人家呢,这人本就因为丧偶带娃自卑不敢表白,又从廖杰那里知道陈可不愿意在村里结婚后就彻底歇了心思。只是暗地里关注着陈可,顺便把村里那些小伙子都敲打了一遍,陈可才能过得这样舒心。但这次的人,赵龙也没办法,他不是没有拦过对方,但实在拦不住。自己大队又求着人家,来硬的肯定不行,私底下嘴都急起几个燎泡了。
陈可只是社恐,但人聪明,晓得大家为了让他避开那人想了多少办法,廖芳和黄安安大清早的就去摘“雀米”,她不能浪费大家的一片心意,鼓起勇气跟白露打招呼,表示自己去了那边会好好干活。说着话,还掏出来一个手帕,打开递过来:“沈知青吃糖。”
哟,华侨商店才能买到的巧克力,看来这位陈可陈知青家里确实不错啊,连外汇都能弄到。这个时代几乎家家都有人下乡,但并不是说所有下乡的知青都是像白露这种不得家里疼爱的。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越容易被那些搞运动的人盯着,如果刚好是家里的大孩子,下面的还没毕业,或者家里的前面的孩子工作了入伍了,后面的孩子还小,那么就必须得下去。就是不知道陈可属于什么情况。
白露拿了一块便叫对方收起来,笑着跟她介绍木家堡的情况。
“咱们回去的时候可得走路或者骑骡子,我带着你,敢上骡子吗?”云华不满十岁,木雄也还是个少年,白露打算问问云华愿不愿意让木雄带她,如果不愿意那他们就慢慢走回去。
“我自己会骑马的。”陈可倒也没有被人看轻的恼怒,认真和白露解释。事情说好,白露便让陈可去收拾东西和知青们道别,走的时候一起走,她还要去找一趟赵龙。
三里大队之所以能开采石场,是因为这个大队多石头山,树木资源很少,这样的地方不适合种植药材,但并不代表三里大队和木家堡就不能合作。
“滑石、炉甘石、石膏这几种都是可以入药的,你们开采矿石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千万别当废石处理了。”正是因为在木家堡见过这几种矿石,白露才会交待赵龙。
赵龙看着眼前几块不起眼的石头,再次双手揉脸,感觉错过了几个亿,心痛得无法呼吸。这些石头他们都见过啊,开采出不少,县里没人收,除了偶尔给卖豆腐的送几块石膏,其他的还真就像白露说的,当废石给处理了。虽然白露给的价格不高,但那是石头啊,压秤着呢,呜呜呜,想起那些石头都敲碎填地基去了,赵龙快自闭了。
白露乐得看了一回赵龙的笑话,答应对方等回去了给他整理一本矿物药材叫人捎出来。三里大队的事情处理完了,白露便要返程,她原来的计划是去姚县一趟,看看供销社有什么新补给,但既然带上陈可,就直接返乡吧,万一在县城里遇见癞丨蛤丨蟆,把小姑娘吓到。
云华这些天跟木雄熟得不得了,白露只是问一声,这孩子竟然欢天喜地的答应了,缠着木雄教她骑骡子,在路上还对着木雄发号施令,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完全是两个孩子。看着她那活泼的样子,白露也高兴,这孩子太聪慧了,古人说慧极必伤是有道理的。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太多的事情,要操心母亲要操心姐姐,日思夜想的,也就是孩子豁达才没有郁结于心。
白露刚进木家堡就从木昆阿爷那里得知一个消息,骨折了的薛承曦,他竟然回来木家堡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两年上班,太久没有码字,日万几天腱鞘炎竟然有要复发的趋势,昨晚去针灸热敷了一回。最近几天保底一章12点更,加更看能不能写完。
第49章 害羞的薛承曦
白露带着陈可等人在路上风餐露宿往木家堡赶的时候,寨子里正在为白露的一时疏忽收拾烂摊子。
薛承曦坐在轮椅上看着姐姐在院子里走了十来圈,嘴里碎碎念气压越来越低,好奇开口道:“那位沈姑娘不像是这么没谱的人啊。”
木月有一肚子牢骚要吐槽,先前顾忌着弟弟工作辛苦又受伤,不好烦他。但谁让弟弟主动借口了呢,张嘴就抱怨道:“她确实有谱,她的谱就是给我写了封信,让我把这些小崽子分成十个一组安排到空房子里去住,至于上课,先把人安排到制药厂去让知青们认识药材,让佩兰趁着这个时间选几个老师出来先带着,只要有小学文凭识字就行,可她不知道咱们那些空房子里没床啊,寨子里这么潮,我总不能让人家孩子把床铺地上吧,再说老师,寨子里识字的人就那么几个,鞍子这家伙前天去带了半天孩子就躲到山里去了,那些知青们忙得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这找谁去啊我。”
这事情以如说是白露算漏了,其实她对寨子里的事情了解程度不够。白露来木家堡去的第一站是知青点,当时她们的床是早早打好的。后来不管是制药厂还是新家,甚至在梅家姐妹来了之后,几座院子里都是有床的。她便以为那些空着的房子里都带了家具,心里盘算着孩子们到了寨子里后,可以现在空房子里安置一段时间,等木匠们把上下床做好了再搬进学校宿舍。
但白露不知道的是,当初木家堡的年轻人去打仗,柳河公社的那个国民党把野兽赶到木家堡后山的时候,因为刚开始野兽们不习惯,拼命想回到自己的地盘,便白天黑夜的来袭击寨子里的围墙。那些围墙都是木头做的,木年怕出事,连夜叫剩下的老人孩子们把各家暂时用不上的床和柜子都拆了木板拿来加固围墙,想着等年轻人回来了再打家具。
但年轻人没有再回来,也不需要再打那么多床了。所以寨子里大部分房子,它是空的啊,别说木板了,连草席子都没有。
木月和白露的计划里这一次是先招小河村大队的孩子。这批孩子学个小半年会些东西,消息传出去了,其他大队不用说都会主动找上来,到时候木家堡便能占据谈判的有利条件。木月合计着二三十个小娃子,寨子里还是能安置下来的,便也没想起来跟白露说寨子里其他院子没床这事儿。但谁晓得梅子树会忽然出这样的事,白露舍不得放弃这次机会便把人招来了。
“人都到寨子里了总不能把人撵回去吧,可这一时半会儿的,我去哪里找那么些床铺出来。”木月想到那一堆扛着铺盖的小崽子就头疼。
“这有什么难的,床没了,那些院子里的门板不是还在吗。也不用把孩子们分开,就你们收拾好做宿舍的那两座院子,把各家的长条凳借过去,拆了门板做成大通铺,先这么将就一段时间,再喊几个小子去各大队,把木生祖爷的那些徒子徒孙请过来加急做架子床。反正寨子里四处都有门,空院子里有门没门影响不大。”
薛承曦觉得姐姐就是被这些孩子烦得焦躁了,才会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木生阿爷便是当初建造木家堡这些院子的老木匠,清末那会儿在全国都有名气,后来他遭仇人暗害,机缘巧合之下来了木家堡。祖爷爷帮他报了仇,他便留下来,一辈子收了不少徒弟,解放后都到其他大队讨生活了。匠人最注重师承,这些小木匠们每年清明节都会来给木生阿爷扫墓,薛承曦遇见好几次,浩浩荡荡的热闹得很,把他们叫回来,别说床了,就是想盖学校都能给你盖出一座新的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门板当床板,反正都是板,没毛病,到底是上过大学的人,我阿弟就是聪明。那你再说说,老师怎么办?”
在白露出发之前,木家堡制药厂的工作并不繁重,去痹丸因为原材料减少的问题产量锐减。而其他药品,签约时大队长们已经带走了一批,制药厂的订单很少,知青们除了值班的几个,其他人都能上山找菌子。从她们里面抽出一部分人来暂时管孩子是可以的。
但这里面白露又算少了一件事,雨季地里活少,云省人人上山找菌子。大队长们回去把药材收购的价格一公布,村民们就像打了鸡血,男女老少上山都带着锄头,见了药材就挖。白露走后第六天,就有其他村的骡马帮驮着药材来卖,雨季采收的药材放不住,大队上收了之后立马送过来,药上面都沾着泥,需要清洗之后立马炮制。
一个大队的人驮着上千斤药材过来,十几个大队的人那就是上万斤啊,寨子里几个院子都堆满了。湿漉漉的药材不处理就得遭殃,白霜急得红了眼,好在木家堡以前是干黑活的,还有城墙,众所周知,攻城战里守城一方必备的东西便是大锅,烧热岁泼淋热油泼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战术。解放后这些大锅就就在仓库里闲着,杀猪的时候才抬一口出来用。如今全部派上了药材,白霜让人在制药厂屋子里打了十几个灶台,又在院子里砌了八个烤房,知青们两个人负责一个灶台,该烤的烤该蒸的蒸,木家堡所有人家的簸箕篱笆都收了过来,整个院子都是药香。
如今知青点基本不开火了,紫菀的手艺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白霜做主在制药厂里办了个食堂,由紫菀带着几个寨子里的小姑娘们每天给大家做饭。知青们从早忙到晚,白霜加了工资大家才没有抱怨,哪里有空来管教这些孩子。
鲁国荣来那会儿木月是真的挺高兴的,送孩子们来的家属们听说留下来做短工一天能有一块钱,谁都不想走,全部留下来做短工。木家堡的人散漫惯了,他们喜欢去山上跑,尤其是出菌子的时节,这段时间被木月抓着来洗药材,虽然能挣钱,可这些二愣子非抱怨不自在,如今有了人手,木月也不用天天抽签抓壮丁。
这里顺便说一下,鲁明月夫妻跟着鲁国荣一起过来,她丈夫李锴说想先来这边熟悉熟悉情况,治疗的时候方便一点,除了他们两口子外还有鲁全,都是来木家堡养病长期居住的。李锴虽然没上过学,但村里办过扫盲班,他特别努力,扫盲班结束后,这人买了一本语录回来,语录这东西大家都会背,他就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认识的字,两年时间,竟然也学个七七八八,这人又跟鲁明月的哥哥找了明月的小学课本来自学,如今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鲁明月喜欢和小孩子玩,李锴看佩兰几个照顾这么多孩子忙不过来,便自告奋勇出来给孩子们上一年级识字班,他以前做过民兵队长,时不时在村里巡逻,小河村的孩子们怕他。有他管着乖觉得很,不管是上课还是学习药材都认真。他上课的时候,鲁明月就坐在教室里一起听,下午也跟着一起处理药材,她虽然病了,但学得比其他人还快,这两口子算是帮里大忙。
但这些人加起来也只能照管木家堡和小河村的孩子,等梅子树的孩子们一到,木月看着白露的信立马抓瞎,她去哪里找人管这些孩子哦。人多就算了,梅子树大队的这些孩子没有小河村大队的听话。马晓蕊一个高中毕业生放那里,哪怕怀着孕木月也想抓壮丁来管几天,谁想到那些孩子里竟然有人敢当面羞辱马晓蕊。木月当场气得把那个孩子给退走了,谁求情都没用。但有了这事儿在,马晓蕊也不愿意管这些孩子。
所以木月眼瞎才会这么焦躁,又要解决这些孩子的住宿问题,又要找人管着她们,她又变不出人手来。烦得想把人全赶走。
“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来办,你看好制药厂,现在寨子里外人多,别让他们生出事端。”
薛承曦坐着轮椅亲自上阵,他虽然是搞研究的,但其实是军校毕业,别人看长得又白又俊斯斯文文,真板起脸来,那锐利的眼神连木月都害怕。他有自己的想法,既然这些孩子学的都是医药,又是为了姚县父老乡亲服务的,以后少不得要翻山越岭去各大队看病和进山采药,身体素质非常重要。老师还没到位怕什么,先搞军训,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磨一磨这些熊孩子的性子。
至于老师,寨子里的人肯定不行,但这件事更容易,整个姚县那么多知青,不是初中毕业就是高中毕业,还能找不出几个老师?只要木家堡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多的是来报名的人。
薛承曦把寨子里几个从战场上全身而退回来的爷爷奶奶请过来做教官,将这些孩子分成三个班,就在寨子中心广场上教他们打拳。上午练拳,下午也不用挪地方,就在这里洗药材。孩子们洗的时候,薛承曦就拿着医书在旁边大声的阅读他们清洗的药材名称,药效,习性采收办法等等,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佩兰和苏美娜对孩子温柔体贴,可几个老战士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木家堡土生土长的人,小的时候正是木家堡辉煌时期,时不时就出去血拼一场,寨子里的孩子会走路就要拿刀,不好好练习长辈们的扫堂腿和马鞭可不留情。他们信奉的道理便是适者生存,在自家家里挨打总比上了战场上丧命好。几位沿袭了前辈风格的爷爷奶奶们把自己压箱底的武器都给找出来,甩着鞭子扛着大刀站在旁边盯着。哭都没用,谁要是哭了拉出去罚站,再哭就得挨鞭子。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哭丧着脸干活干得非快,梅子树大队的孩子们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会落在这群恶霸手里,他们当初都能把马晓蕊当祖宗,她说东绝对不往西。同时对家里人也起了埋怨,要不是家里人说马晓蕊不要脸,不能和她相处,他们怎么会去找她霉头啊!
白露骑着骡子经过广场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上百个小萝卜头兢兢业业的洗药材,旁边五个老人家扛着武器来回走动,正中间的c位上,薛承曦拿着一本书用和缓严肃的语气念到:“半夏,别名地文、守田、蝎子草......”
薛承曦人聪明,念上两遍都能背出来,手里虽然拿着书,眼神却飘远了。听见马玲响,转头看过去,四目相对,就见英姿飒爽的骑在马背上,长发用两根银簪子盘起,身上穿着民族特色的绣花马褂,褂子上娇颜的山茶花衬得她越发唇红齿白,明明只是普通打招呼的一个微笑,薛承曦念书的声音忽然打了结巴,狼狈的低垂下眉眼,不敢再看她。
白露在省城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男孩子看着清风朗月,其实非常容易害羞,给他针灸他会害羞,给他按摩他会害羞,甚至连多说几句话对他笑一笑都会害羞。偏偏又长了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两颊泛着桃花耳尖红若滴血的样子实在太犯规了,白露都不敢多看,生怕自己生出什么禽兽的想法。白露遥遥打个招呼,调转马头朝家里走,心里想着还是把怀里的小可爱安顿好吧,并没有看见身后失落的目光。
人是走了,但脑子里还在想着薛承曦的事,按时间算,薛承曦这会儿才拆石膏不久吧,怎么就折腾着跑回来了,山高路远,就不怕这腿彻底留下后遗症。那么好看的一张脸,如果以后变成跛子,哎哟,脑海里出现的画面让白露拒绝想下去。
“陈可,知青点人比较多你住过去大概不习惯,云华她们的院子里只有五个人,就在我家旁边,你和云华她们住怎么样?”
“我都听你的。”三里大队的知青点是二十几人住的,陈可这一路虽然害怕,但也观察了木家堡,房子都这么大,六个人住非常宽敞了。
“陈可姐姐,你放心,我姐姐们都很好相处,以后你不想出门就在院子里,摘菜之类的事情可以叫我们帮忙。”
陈可出手大方,在路上这几天,小姑娘又是罐头又是饼干,还送了云华几个好看的头花,听说木雄家里有个刚出生的弟弟后,给了木雄两张奶粉票,木雄受宠若惊,这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啊。原本陈可想着白露经常在外面行走,想给白露一个军用水壶的,但白露不缺这东西,又怕小姑娘多想,想起家里的白霜,便要了几块巧克力过来。
陈可在他们收下东西后,肉眼可见的没那么紧张了。但白露并不觉得这小姑娘傻或者瞎大方,要真傻她也不可能在三里大队好好的活了三年,她如今的送礼行为,只是因为去了木家堡,白露几人便是她最熟悉的人,且白露能直接带走她,可见在木家堡的地位,陈可大概是想给自己找个靠山。
木雄嘴上没说什么,但这边梅家姐妹几人才帮陈可把行李拿进房间,东西都还没收拾。那边木雄就带着哥哥嫂子过来敲门了,云华一打开门,瞧见这人肩膀上挑着的柴火,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怕我不给陈可姐姐柴烧还是怎么的?”
“嘿嘿,我是想着你们几个都是小姑娘,砍柴不容易。不像我,力气多的使不完,路上吃了陈可姐那么多东西,总不能只出不进吧。”
他不仅挑了柴火,何月月夫妻还带来了一只野鸡、两条鱼、一篮子青菜和几个木雄爹自己编的竹篮竹筐。
“是叫陈可吧,我是木雄的嫂子何月月,也是知青。阿娘得了两那张奶粉票可高兴了,让我们一定过来谢谢你。这恩情我们家记着,你刚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就去找我们,我家人多呢。”
何月月在路上已经晓得这姑娘怕人的毛病,就站在院子门口把东西递给云华,给完了东西两口子便说要去隔壁找白露,这就走了。
陈可看着那只绑了脚活蹦乱跳的野鸡,篮子里绿油油的青菜和劈好的柴火,眼睛酸涩。再次痛恨自己这个毛病,人家对她这么好,她连声谢谢都没说,人家还怕吓到她先走了。她这样子会不会很没礼貌?
陈可很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性子,家里人为此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好在老天爷待她不错,她虽然胆子小,但能分辨出别人对她是善意还是恶意,家人便教她对抱着善意的人大方些,人家得了好处便不会计较她的性子。遇上人特别好的,还能给她提供帮助。虽然这样看上去有点功利,但陈可也靠着这个方法顺顺当当的过了这么些年。
白露这边刚回来歇口气,正在跟白晨聊这一趟的见闻,木月就风风火火的上门了。
“你今天没进山带队?”大中午的,今天还罕见的没下雨,正是打猎的好时候,白露没想到木月竟然在寨子里。
“带队有木黑子呢,你还问我呢,你人不在寨子里,弄回来这么多小崽子,把我和佩兰吓得够呛,要不是阿阳出来帮忙,我这会儿已经被你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