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的清冷男主他黑化了 第65节
真不
愧是一家人。
小岳心中感叹,摆手道:“月白郎君客气了。”
沈月白浅笑颔首,抬步朝着里面走去。
室内很整洁,但也和外面一样,架上违和地摆放了不少新鲜的梅花。
而青年正低眉颔首地缠着几株半开的梅花。
沈月白曾是在丹阳出家,所以对迦南寺的这位佛子一直甚是倾慕。
而他亦应该早些时候来见兄长的,但这些时日,他都在外面忙着退婚事宜,所以今日还是第一次见。
如今终于得缘一见,他只在心中叹息。
兄长比想象中要温柔和善,一如传闻,尤其是兄长面容生得俊秀出尘,哪怕是身着毫无装饰的素净僧袍,也丝毫不减骨相之优越。
“兄长恭安。”沈月白屈身跪在蒲垫上,行叩首礼。
头顶很快传来青年温润如玉的声线。
“请起。”
“多谢兄长。”沈月白起身双膝并坐,掌心搭在膝上,望着不远处怀抱红梅的青年道:“伯父对兄长甚至想念,而月白此次刚好来丹阳寻人,所以特地前来向兄长问好。”
沈氏家风甚严,规矩众多,但凡是庶出,皆要向嫡系问安,不可有轻视之心,所以他才会前来问安。
“一切甚好。”青年回答。
两人第一次相见,本应陌生而无话的,但闻见檀香的沈月白,目光循着落在他腰间的香囊上,骤然停下。
他静默片晌,忽然道:“兄长腰上之物瞧着花色有些特殊。”
沈听肆闻声看向腰间。
他身上除了佛珠,便只有前不久谢观怜亲手做的香囊了。
只是很普通的莲花纹,没什么特殊的,唯一特殊的便是香囊下,她用金色丝线绣了梵文‘悟’的字。
沈听肆掀眸浅笑地看向他:“嗯?你也有见过相似的吗?”
沈月白随着他的动作,看见了那个字体,神情难掩失魂落魄地摇头:“许是我认错了。”
沈听肆目光平静,没说什么,而是例问:“之前你说来丹阳找人,可找到了人?”
沈月白点头,语气中含有遗憾:“回兄长,已经找到了,不过我现在暂时没有要与她叙旧之意。”
沈听肆放下怀中的梅花,长睫微垂,漫不经心地道:“因为许久未见了吗?”
沈月白摇头:“非也,是我之前还在秦河便遇见她的旧友,听说她在迦南寺另有人,我想等那人离开,我再去挽留她。”
话音甫一落下,埋头插花的青年薄薄的眼皮微抬,漆黑的眼珠定定地看着他,道:“似乎非君子所为。”
沈月白轻叹:“我知晓是小人行径,但我不想她落入选择之难。”
“是吗?”沈听肆神情淡淡,没顺着问为何会有选择之难。
而沈月白凝看他半晌没反应,心中不禁生疑,但面上维持温和,没再继续议论此事。
他转言问:“兄长何时动身回秦河?家主身体如今不容乐观,他希望兄长早些归家。”
说着,他竭力克制的目光,还是忍不住落在兄长喉咙的那颗痣上。
心中希望兄长能尽快动身,如此他才有机会与心上人再续前缘。
幸而兄长并为令他失望,慈悲的眉眼轻弯,气息温和地开口。
“应该是这一两日罢。”
听见兄长如此说,沈月白脸上的神态真挚了些。
两人本就过多话要说,所以沈月白闻见想听的,并没在此多逗留,很快便离去了。
小岳将人送出去,心中又感叹着这位二郎君风光霁月之姿。
小岳从外面进来,只见郎君没在缠花了,而是若有所思地低垂乌睫,沾染梅枝的手还没净就兀自抚摸着喉结。
甚至郎君还开口无端问道:“你瞧这颗痣,可和他的位置一样?”
痣……什么痣?
小岳神情微滞,呆了片刻便反应过来,郎君说的是喉结上的那颗黑痣。
因为月白郎君的模样生得好,所以他一直都有在打量,仔细想想,似乎脖子上是有一颗相似的黑痣,不过位置不同。
但郎君只是问黑痣像不像,小岳回答道:“月白郎君的那颗痣和郎君的不像,他的瞧着是后面点上去的。”
“嗯。”沈听肆放下手,继续摆弄瓶中的红梅,淡声吩咐:“去准备,隔日动身。”
小岳听见郎君忽然的吩咐,颇有些摸不着头脑:“郎君要奴去与怜娘子说吗?”
“再等等,还有一事尚未安排好。”他淡淡地道。
小岳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应下后便离开了。
待室内无人后。
青年神情冷清地放下手中的花瓶,转眸望向周围鲜艳的花。
她真的喜欢这些吗?
亦或者只是因为是花,所以她才喜欢,无论内里是什么。
第43章 咬住纤细的带子
昨日送走了月娘,今日谢观怜心中空落无趣。
用完午膳后便去找沈听肆,还没走上山恰好碰上小岳。
小岳见她双眼一亮,上前揖礼:“怜娘子,奴正要去找您呢。”
因昨儿下半日下过缠绵细雨,谢观怜穿了身素紫绫罗衫裙,领口与袖口系着纯白绒毛,衬得脸庞白皙,连讲话也轻柔似水:“他没在山上吗?”
小岳听得心酥了半边,遂又急忙在心中默念数遍‘怜娘子是郎君的’才红着脸道:“郎君刚才与奴分开,现在在罗汉塔会见空余法师,所以郎君先让奴来请娘子也去一趟。”
沈听肆要见空余法师,为何让小岳来找她?
谢观怜黛眉微蹙,先打听问道:“不知要我去作何?”
小岳摇头道:“奴也不知,郎君只说是空余法师要见娘子。”
空余法师找她作何?
莫不是与他之间的事被空余法师发现了,先缉拿他诘问,然后再找她?
谢观怜心跳一滞,有瞬间颇有些慌乱,但很快见眼前的小岳面容带笑,不像是私情被人发现的模样。
她眼尾低垂,犹豫要不要去罗汉塔。
虽然她与空余法师没见过几面,但沈听肆却是自幼在空余法师身边长大的,这也致使她每每见到空余法师便很心虚。
现在过去,万一……
她在心中乱想一番,最后还是随小岳过去了。
空余法师腿脚不便,没有住在禅院,而是常年住在罗汉塔中,方便出门打坐念经。
谢观怜来时,发现今儿罗汉塔里没有僧人,像是专门为了她,而将其余僧人遣散。
偌大的佛塔很空荡,罗汉佛们眉目慈悲,居高临下地睥睨众生,而台上屈膝跪坐的老法师佝偻身子,手持木鱼,袈裟上的金线似隐约折射着佛光,令人不自觉心生敬畏之情。
而他对面的青年指尖轻拈佛珠,长腿盘坐,面如冠玉,周身透出温泽世人的清雅。
小和尚将谢观怜带进来便退了出去。
谢观怜局促地屈身跪坐在蒲垫上,双手搭于膝上,姿势乖巧地垂着头。
空余法师掀开浑浊的眼眸,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女郎身上,面上露出回忆往事的空。
他与岩王自幼一起长大,只是后来他坠入空门,而岩王却选择争夺王位,最后不仅败了,连唯一的子嗣也被人偷盗走,至今才有消息。
空余想到岩王弥留之际,口中还神志不清地念叨尚未见过的孩子,看向谢观怜的眼神越发柔和。
“孩子过来些。”他开口传唤。
听闻法师如此慈祥的传唤,谢观怜讶然地抬起头。
老法师神情悲悯,空寂的眸中似有因情绪波动出的水光。
而他身边的青年也侧首,眉眼含柔地望着她,两道如出一辙的视线落在身上很是古怪。
虽然不解其意,谢观怜还是起身,上前跪坐在空余法师的面前。
空余凝着她的脸,企图从中找故人的影子,问道:“谢檀越今年多大了?”
谢观怜如实道:“年方二十。”
空余捻指算,颔首道:“是也,你不知道自己年岁,理应该按照谢氏赐予的。”
什么她不知?
谢观怜
听得云里雾里,启唇正欲问,空余缓缓开口将她打断。
“孩子,可否唤我一句叔伯吗?”
叔……叔伯?
谢观怜怔愣,下意识看向一旁事不关己,唇边噙笑的青年。
空余法师让她这般叫,难道是因为他真的坦白了,甚至空余法师还同意了。
但是……如何就能同意呢?
谢观怜心中微弱的情意霎如遇上了苍茫的大雪,被覆在皑皑白雪下,称呼压在喉咙如何都出不来,脑中此时一片空白。
空余见眼前的女郎露出复杂之色,心中顿感失落,面上仍笑道:“抱歉,只是檀越有几分故人之女的相貌,僧无意冒犯。”
原是如此。
愧是一家人。
小岳心中感叹,摆手道:“月白郎君客气了。”
沈月白浅笑颔首,抬步朝着里面走去。
室内很整洁,但也和外面一样,架上违和地摆放了不少新鲜的梅花。
而青年正低眉颔首地缠着几株半开的梅花。
沈月白曾是在丹阳出家,所以对迦南寺的这位佛子一直甚是倾慕。
而他亦应该早些时候来见兄长的,但这些时日,他都在外面忙着退婚事宜,所以今日还是第一次见。
如今终于得缘一见,他只在心中叹息。
兄长比想象中要温柔和善,一如传闻,尤其是兄长面容生得俊秀出尘,哪怕是身着毫无装饰的素净僧袍,也丝毫不减骨相之优越。
“兄长恭安。”沈月白屈身跪在蒲垫上,行叩首礼。
头顶很快传来青年温润如玉的声线。
“请起。”
“多谢兄长。”沈月白起身双膝并坐,掌心搭在膝上,望着不远处怀抱红梅的青年道:“伯父对兄长甚至想念,而月白此次刚好来丹阳寻人,所以特地前来向兄长问好。”
沈氏家风甚严,规矩众多,但凡是庶出,皆要向嫡系问安,不可有轻视之心,所以他才会前来问安。
“一切甚好。”青年回答。
两人第一次相见,本应陌生而无话的,但闻见檀香的沈月白,目光循着落在他腰间的香囊上,骤然停下。
他静默片晌,忽然道:“兄长腰上之物瞧着花色有些特殊。”
沈听肆闻声看向腰间。
他身上除了佛珠,便只有前不久谢观怜亲手做的香囊了。
只是很普通的莲花纹,没什么特殊的,唯一特殊的便是香囊下,她用金色丝线绣了梵文‘悟’的字。
沈听肆掀眸浅笑地看向他:“嗯?你也有见过相似的吗?”
沈月白随着他的动作,看见了那个字体,神情难掩失魂落魄地摇头:“许是我认错了。”
沈听肆目光平静,没说什么,而是例问:“之前你说来丹阳找人,可找到了人?”
沈月白点头,语气中含有遗憾:“回兄长,已经找到了,不过我现在暂时没有要与她叙旧之意。”
沈听肆放下怀中的梅花,长睫微垂,漫不经心地道:“因为许久未见了吗?”
沈月白摇头:“非也,是我之前还在秦河便遇见她的旧友,听说她在迦南寺另有人,我想等那人离开,我再去挽留她。”
话音甫一落下,埋头插花的青年薄薄的眼皮微抬,漆黑的眼珠定定地看着他,道:“似乎非君子所为。”
沈月白轻叹:“我知晓是小人行径,但我不想她落入选择之难。”
“是吗?”沈听肆神情淡淡,没顺着问为何会有选择之难。
而沈月白凝看他半晌没反应,心中不禁生疑,但面上维持温和,没再继续议论此事。
他转言问:“兄长何时动身回秦河?家主身体如今不容乐观,他希望兄长早些归家。”
说着,他竭力克制的目光,还是忍不住落在兄长喉咙的那颗痣上。
心中希望兄长能尽快动身,如此他才有机会与心上人再续前缘。
幸而兄长并为令他失望,慈悲的眉眼轻弯,气息温和地开口。
“应该是这一两日罢。”
听见兄长如此说,沈月白脸上的神态真挚了些。
两人本就过多话要说,所以沈月白闻见想听的,并没在此多逗留,很快便离去了。
小岳将人送出去,心中又感叹着这位二郎君风光霁月之姿。
小岳从外面进来,只见郎君没在缠花了,而是若有所思地低垂乌睫,沾染梅枝的手还没净就兀自抚摸着喉结。
甚至郎君还开口无端问道:“你瞧这颗痣,可和他的位置一样?”
痣……什么痣?
小岳神情微滞,呆了片刻便反应过来,郎君说的是喉结上的那颗黑痣。
因为月白郎君的模样生得好,所以他一直都有在打量,仔细想想,似乎脖子上是有一颗相似的黑痣,不过位置不同。
但郎君只是问黑痣像不像,小岳回答道:“月白郎君的那颗痣和郎君的不像,他的瞧着是后面点上去的。”
“嗯。”沈听肆放下手,继续摆弄瓶中的红梅,淡声吩咐:“去准备,隔日动身。”
小岳听见郎君忽然的吩咐,颇有些摸不着头脑:“郎君要奴去与怜娘子说吗?”
“再等等,还有一事尚未安排好。”他淡淡地道。
小岳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应下后便离开了。
待室内无人后。
青年神情冷清地放下手中的花瓶,转眸望向周围鲜艳的花。
她真的喜欢这些吗?
亦或者只是因为是花,所以她才喜欢,无论内里是什么。
第43章 咬住纤细的带子
昨日送走了月娘,今日谢观怜心中空落无趣。
用完午膳后便去找沈听肆,还没走上山恰好碰上小岳。
小岳见她双眼一亮,上前揖礼:“怜娘子,奴正要去找您呢。”
因昨儿下半日下过缠绵细雨,谢观怜穿了身素紫绫罗衫裙,领口与袖口系着纯白绒毛,衬得脸庞白皙,连讲话也轻柔似水:“他没在山上吗?”
小岳听得心酥了半边,遂又急忙在心中默念数遍‘怜娘子是郎君的’才红着脸道:“郎君刚才与奴分开,现在在罗汉塔会见空余法师,所以郎君先让奴来请娘子也去一趟。”
沈听肆要见空余法师,为何让小岳来找她?
谢观怜黛眉微蹙,先打听问道:“不知要我去作何?”
小岳摇头道:“奴也不知,郎君只说是空余法师要见娘子。”
空余法师找她作何?
莫不是与他之间的事被空余法师发现了,先缉拿他诘问,然后再找她?
谢观怜心跳一滞,有瞬间颇有些慌乱,但很快见眼前的小岳面容带笑,不像是私情被人发现的模样。
她眼尾低垂,犹豫要不要去罗汉塔。
虽然她与空余法师没见过几面,但沈听肆却是自幼在空余法师身边长大的,这也致使她每每见到空余法师便很心虚。
现在过去,万一……
她在心中乱想一番,最后还是随小岳过去了。
空余法师腿脚不便,没有住在禅院,而是常年住在罗汉塔中,方便出门打坐念经。
谢观怜来时,发现今儿罗汉塔里没有僧人,像是专门为了她,而将其余僧人遣散。
偌大的佛塔很空荡,罗汉佛们眉目慈悲,居高临下地睥睨众生,而台上屈膝跪坐的老法师佝偻身子,手持木鱼,袈裟上的金线似隐约折射着佛光,令人不自觉心生敬畏之情。
而他对面的青年指尖轻拈佛珠,长腿盘坐,面如冠玉,周身透出温泽世人的清雅。
小和尚将谢观怜带进来便退了出去。
谢观怜局促地屈身跪坐在蒲垫上,双手搭于膝上,姿势乖巧地垂着头。
空余法师掀开浑浊的眼眸,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女郎身上,面上露出回忆往事的空。
他与岩王自幼一起长大,只是后来他坠入空门,而岩王却选择争夺王位,最后不仅败了,连唯一的子嗣也被人偷盗走,至今才有消息。
空余想到岩王弥留之际,口中还神志不清地念叨尚未见过的孩子,看向谢观怜的眼神越发柔和。
“孩子过来些。”他开口传唤。
听闻法师如此慈祥的传唤,谢观怜讶然地抬起头。
老法师神情悲悯,空寂的眸中似有因情绪波动出的水光。
而他身边的青年也侧首,眉眼含柔地望着她,两道如出一辙的视线落在身上很是古怪。
虽然不解其意,谢观怜还是起身,上前跪坐在空余法师的面前。
空余凝着她的脸,企图从中找故人的影子,问道:“谢檀越今年多大了?”
谢观怜如实道:“年方二十。”
空余捻指算,颔首道:“是也,你不知道自己年岁,理应该按照谢氏赐予的。”
什么她不知?
谢观怜
听得云里雾里,启唇正欲问,空余缓缓开口将她打断。
“孩子,可否唤我一句叔伯吗?”
叔……叔伯?
谢观怜怔愣,下意识看向一旁事不关己,唇边噙笑的青年。
空余法师让她这般叫,难道是因为他真的坦白了,甚至空余法师还同意了。
但是……如何就能同意呢?
谢观怜心中微弱的情意霎如遇上了苍茫的大雪,被覆在皑皑白雪下,称呼压在喉咙如何都出不来,脑中此时一片空白。
空余见眼前的女郎露出复杂之色,心中顿感失落,面上仍笑道:“抱歉,只是檀越有几分故人之女的相貌,僧无意冒犯。”
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