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宋夏聊工作呢,没想到话题能绕到这里来,一时失笑,忍不住顺着苏停云的话认真回想了一下……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过他仍旧为季明川找了很好的理由:“他现在进入毕业季,平时不在学校,见面的时间少,所以有时间就尽量见一下。”
“……呵。”苏停云不满地冷笑了一声,低声嘀咕,“那些小事我都忍了,但现在是工作啊!只有他的事最重要吗?这个孵化计划学长你花了很多心思吧?这毕竟是你最初提出来的项目,他倒好,说不让你去就不让你去,还搞个所谓的vt计划!”
“我敢赌,他就是故意的!”
如果换做别人,宋夏不会安静地听这么多季明川的坏话。
不过因为季明川私下也没少在他面前吐槽苏停云,有时候话里话外的酸气都快溢出来了。
所以这件事放在他这里,微妙地扯平了。
听到苏停云的抱怨,宋夏不但没生气,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心想,这两人还真是有点冤家路窄的感觉。
“这也是一次历练的机会。”宋夏笑着安抚道,“我跟你再把具体事项核对一下,相信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他想了想,又道:“万一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我。”
苏停云微微皱眉,显然还是不太高兴,但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
两人一直交换信息到很晚。
夜色沉沉,季明川从公司下班后,径直拐进嘉德学院,把人接走。
苏停云在宋夏面前还算很勇,但当着季明川的面,倒是不敢再多说什么,乖乖地让人走了。
两人走进电梯,季明川微微侧目,看了宋夏一眼,似笑非笑地说:“他对我似乎有几分敌意?”
宋夏并不为苏停云遮掩:“谁让你时机找的太巧了?我不去,他得多出不少活。”
季明川淡淡地说:“多历练,等习惯就好了。”
宋夏没再说什么。
他其实心里清楚,季明川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推进跟vt的合作,更多的……
或许真的是为了制造更多让他们独处的机会。
他进入大四以来,两人聚少离多,相处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
所以他并不觉得季明川在逼他做什么,反而像是另一种弥补——用成年人的方式,找机会把彼此绑定在一起。
当然,从功利目的来看,如果能借此机会与vt建立联系,对他的个人发展来说,也是一次极佳的机遇。
无论是事业,还是他们的关系,参加这次见面,似乎都是最好的选择。
宋夏晚上回去后,与季明川一起“临时抱佛脚”,连夜研究了这位vt代表的背景资料和核心关注点,并针对对方的诉求制定了一套周全的应对方案。
第二天的会面进行得格外顺利。
vt代表在短暂的交谈后,对宋夏的表现相当满意,甚至在会谈的后半段,主动提出推进合作,并希望尽快敲定合约细节。
两人还与这位代表共进晚餐,气氛融洽,整个过程顺畅得让人难以置信。
离开餐厅时,宋夏忍不住有些恍惚。
他原本预想,这场谈判至少需要几轮拉锯战,可能得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最坏的情况是直接被否决。
实际上,对方却在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谈后便轻易让步,合作推进得比他想象中顺利得多,甚至顺利得……
有些不真实。
这就是季明川所说的瓶颈和波折吗?总觉得自己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效率未免也太快了。
他一度有些怀疑季明川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不过,既然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宋夏便也没有深究。
只是,在他沉浸于这场成功带来的短暂满足感时,另一边,苏停云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孵化计划的推进进行到关键阶段,他们需要与一位核心投资方进行最后一轮洽谈,以确保资金到位、合作正式落地。
然而,这位客户却相当谨慎,迟迟没有松口,始终在关键问题上犹豫不决。
苏停云最初还以为,是不是他们的方案没有完全符合对方的需求,便带着团队加班优化,进行了一轮针对性的调整。
然而,即便他们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合作计划,客户依旧没有明确的答复,态度依然模棱两可。
对方偶尔会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的改进意见,看似很感兴趣,却始终没有正式点头。
得知情况后,宋夏决定亲自跑一趟,陪苏停云一起去见客户,弄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双方会面时,对方对宋夏的态度明显更加友善,比之前见苏停云时要热情得多,言语间对他们的方案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肯定。
然而,当他们正式提出合作方案时,对方却并未直接给出肯定的答复,反而话锋一转,状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们这个项目……季少怎么看?”
空气微妙地停滞了一瞬。
宋夏抬眸看向对方,眉心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的第一反应是想解释清楚,这个项目是由精英计划主导,独立策划与推进的,与季明川没有直接关系。
但话到嘴边,却忽然意识到——
对方真正关心的,并不是项目本身。
他们在意的,从来都不是方案的可行性,不是预期的收益,不是执行团队的能力……
而是“季明川的态度。”
换句话说,整个合作能否落地,取决的并不是宋夏的努力,而是季明川点不点头。
宋夏的心头,倏然浮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事无巨细地策划、推进,将整个项目一步步落实,确保它能够顺利落地。
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然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他才发现,自己的努力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他原以为自己是踌躇满志的主导者,实际上,不过是被资本衡量价值的附属品。
而讽刺的是,他竟然直到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
第106章
宋夏仿佛被人当头敲醒。
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 或许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出色,而仅仅是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季明川。
然而, 他并不会因此自怨自艾。
宋夏向来是个实用主义者,认清现实的同时, 也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
他很清楚,这不过是社会的潜规则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 所有的合作、资源、人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交换。他不会天真地觉得,自己能在这个年纪拥有如今的成就, 仅仅是因为足够优秀。
只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顺利, 难免有些忘形了。
不可否认的是, 他确实也凭借这层关系, 获得了比旁人更多的机会。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面对客户的询问, 宋夏只是微微一笑,平静地回应:“精英计划的每一个项目,季少都是支持的。”
这个回答不卑不亢, 滴水不漏。
客户也显然听懂了他的意思, 并没有再多问, 轻轻颔首,随后话题一转,继续讨论项目的执行细节。
但宋夏心里明白, 如果季明川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这个项目就很难真正推进。
如果单以结果为导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去求助季明川,让他开个口, 项目自然能水到渠成。
可当他从客户所在的大厦走出来,站在街头,看着眼前高耸的摩天大楼,心里却升起了一丝陌生的抗拒感。
他不甘心。
或者说,某种不服输的执拗。
他不想接受这样的结局。
他想知道,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究竟能不能撬动这块磐石?
于是,他没有向季明川求助,而是带着团队加班调整方案。
他们重新梳理客户的需求,优化了资金流向,让客户看到更大的收益点,同时规避了原本可能存在的风险漏洞。
第二次见面时,宋夏带着精益求精的方案,再次进行了深入的谈判。
这一次,客户终于松口,同意合作。
这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会议结束后,宋夏轻吐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放松的笑意。
他主动对苏停云提议:“走吧,叫上其他人一起,去庆祝一下。”
“去吃烧烤?”苏停云眼睛一亮,“学长请客?”
“可以。”宋夏心情愉悦。
两人有说有笑地往外走,到电梯口时,宋夏摸了摸口袋,发现手机好像遗落在会议室里了。
“你先去订位置,我去拿一下。”他随口交代,转身折返回去。
走到会议室门口时,他正要推门,却听见里面传来一阵低沉的说话声。
他本不打算偷听,正准备回避,紧接着飘进耳朵里的对话,却让他脚步一顿。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过他仍旧为季明川找了很好的理由:“他现在进入毕业季,平时不在学校,见面的时间少,所以有时间就尽量见一下。”
“……呵。”苏停云不满地冷笑了一声,低声嘀咕,“那些小事我都忍了,但现在是工作啊!只有他的事最重要吗?这个孵化计划学长你花了很多心思吧?这毕竟是你最初提出来的项目,他倒好,说不让你去就不让你去,还搞个所谓的vt计划!”
“我敢赌,他就是故意的!”
如果换做别人,宋夏不会安静地听这么多季明川的坏话。
不过因为季明川私下也没少在他面前吐槽苏停云,有时候话里话外的酸气都快溢出来了。
所以这件事放在他这里,微妙地扯平了。
听到苏停云的抱怨,宋夏不但没生气,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心想,这两人还真是有点冤家路窄的感觉。
“这也是一次历练的机会。”宋夏笑着安抚道,“我跟你再把具体事项核对一下,相信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他想了想,又道:“万一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我。”
苏停云微微皱眉,显然还是不太高兴,但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
两人一直交换信息到很晚。
夜色沉沉,季明川从公司下班后,径直拐进嘉德学院,把人接走。
苏停云在宋夏面前还算很勇,但当着季明川的面,倒是不敢再多说什么,乖乖地让人走了。
两人走进电梯,季明川微微侧目,看了宋夏一眼,似笑非笑地说:“他对我似乎有几分敌意?”
宋夏并不为苏停云遮掩:“谁让你时机找的太巧了?我不去,他得多出不少活。”
季明川淡淡地说:“多历练,等习惯就好了。”
宋夏没再说什么。
他其实心里清楚,季明川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推进跟vt的合作,更多的……
或许真的是为了制造更多让他们独处的机会。
他进入大四以来,两人聚少离多,相处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
所以他并不觉得季明川在逼他做什么,反而像是另一种弥补——用成年人的方式,找机会把彼此绑定在一起。
当然,从功利目的来看,如果能借此机会与vt建立联系,对他的个人发展来说,也是一次极佳的机遇。
无论是事业,还是他们的关系,参加这次见面,似乎都是最好的选择。
宋夏晚上回去后,与季明川一起“临时抱佛脚”,连夜研究了这位vt代表的背景资料和核心关注点,并针对对方的诉求制定了一套周全的应对方案。
第二天的会面进行得格外顺利。
vt代表在短暂的交谈后,对宋夏的表现相当满意,甚至在会谈的后半段,主动提出推进合作,并希望尽快敲定合约细节。
两人还与这位代表共进晚餐,气氛融洽,整个过程顺畅得让人难以置信。
离开餐厅时,宋夏忍不住有些恍惚。
他原本预想,这场谈判至少需要几轮拉锯战,可能得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最坏的情况是直接被否决。
实际上,对方却在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谈后便轻易让步,合作推进得比他想象中顺利得多,甚至顺利得……
有些不真实。
这就是季明川所说的瓶颈和波折吗?总觉得自己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效率未免也太快了。
他一度有些怀疑季明川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不过,既然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宋夏便也没有深究。
只是,在他沉浸于这场成功带来的短暂满足感时,另一边,苏停云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孵化计划的推进进行到关键阶段,他们需要与一位核心投资方进行最后一轮洽谈,以确保资金到位、合作正式落地。
然而,这位客户却相当谨慎,迟迟没有松口,始终在关键问题上犹豫不决。
苏停云最初还以为,是不是他们的方案没有完全符合对方的需求,便带着团队加班优化,进行了一轮针对性的调整。
然而,即便他们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合作计划,客户依旧没有明确的答复,态度依然模棱两可。
对方偶尔会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的改进意见,看似很感兴趣,却始终没有正式点头。
得知情况后,宋夏决定亲自跑一趟,陪苏停云一起去见客户,弄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双方会面时,对方对宋夏的态度明显更加友善,比之前见苏停云时要热情得多,言语间对他们的方案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肯定。
然而,当他们正式提出合作方案时,对方却并未直接给出肯定的答复,反而话锋一转,状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们这个项目……季少怎么看?”
空气微妙地停滞了一瞬。
宋夏抬眸看向对方,眉心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的第一反应是想解释清楚,这个项目是由精英计划主导,独立策划与推进的,与季明川没有直接关系。
但话到嘴边,却忽然意识到——
对方真正关心的,并不是项目本身。
他们在意的,从来都不是方案的可行性,不是预期的收益,不是执行团队的能力……
而是“季明川的态度。”
换句话说,整个合作能否落地,取决的并不是宋夏的努力,而是季明川点不点头。
宋夏的心头,倏然浮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事无巨细地策划、推进,将整个项目一步步落实,确保它能够顺利落地。
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然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他才发现,自己的努力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他原以为自己是踌躇满志的主导者,实际上,不过是被资本衡量价值的附属品。
而讽刺的是,他竟然直到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
第106章
宋夏仿佛被人当头敲醒。
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 或许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出色,而仅仅是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季明川。
然而, 他并不会因此自怨自艾。
宋夏向来是个实用主义者,认清现实的同时, 也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
他很清楚,这不过是社会的潜规则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 所有的合作、资源、人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交换。他不会天真地觉得,自己能在这个年纪拥有如今的成就, 仅仅是因为足够优秀。
只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顺利, 难免有些忘形了。
不可否认的是, 他确实也凭借这层关系, 获得了比旁人更多的机会。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面对客户的询问, 宋夏只是微微一笑,平静地回应:“精英计划的每一个项目,季少都是支持的。”
这个回答不卑不亢, 滴水不漏。
客户也显然听懂了他的意思, 并没有再多问, 轻轻颔首,随后话题一转,继续讨论项目的执行细节。
但宋夏心里明白, 如果季明川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这个项目就很难真正推进。
如果单以结果为导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去求助季明川,让他开个口, 项目自然能水到渠成。
可当他从客户所在的大厦走出来,站在街头,看着眼前高耸的摩天大楼,心里却升起了一丝陌生的抗拒感。
他不甘心。
或者说,某种不服输的执拗。
他不想接受这样的结局。
他想知道,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究竟能不能撬动这块磐石?
于是,他没有向季明川求助,而是带着团队加班调整方案。
他们重新梳理客户的需求,优化了资金流向,让客户看到更大的收益点,同时规避了原本可能存在的风险漏洞。
第二次见面时,宋夏带着精益求精的方案,再次进行了深入的谈判。
这一次,客户终于松口,同意合作。
这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会议结束后,宋夏轻吐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放松的笑意。
他主动对苏停云提议:“走吧,叫上其他人一起,去庆祝一下。”
“去吃烧烤?”苏停云眼睛一亮,“学长请客?”
“可以。”宋夏心情愉悦。
两人有说有笑地往外走,到电梯口时,宋夏摸了摸口袋,发现手机好像遗落在会议室里了。
“你先去订位置,我去拿一下。”他随口交代,转身折返回去。
走到会议室门口时,他正要推门,却听见里面传来一阵低沉的说话声。
他本不打算偷听,正准备回避,紧接着飘进耳朵里的对话,却让他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