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萧王妃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萧王:“那你是什么意思?就不管我们女儿的死活了吗?”
萧王摆手道:“自然不是,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先认下来,安抚住那个人再说了。至于后面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王妃,若是今后我们……入了迷途,希望你能带着女儿,远离纷争……”
说完萧王的眼圈儿便红了,背过身去不再言语。
萧王妃上前,从背后抱住他,哽咽道:“王爷,我们一家人,生死不分开。”
入夜,皇宫,再一次被从睡梦中拉起来的皇帝一脑门子起床气。
他看着手上萧王的自白信敲了敲桌子,雷霆震怒道:“你怎么一会儿一出的?上回你被香凝开了瓢,口口声声跟我说那夏卿不是你的儿子!如今却又跑来跟我说你弄错了,夏卿真是你儿子!你到底有没有个准信儿?这儿子你生没生,你跟别人睡没睡过,你心里一点儿数都没有吗?”
看得出,皇帝是真的气极了。
指着萧王的鼻子骂道:“我生了那么多,我都能记清楚,你这一个就记不明白了吗?啊?”
萧王心道你有起居注,我可是没有的,……不对,我特么也没睡过!
但他什么都不能说,只憋着一股子劲儿道:“臣弟犯下了大错,如今也不敢奢求皇上的原谅。您要不把我的封号废了吧!这个萧王,臣弟也不当了。”
皇帝听了以后更生气了:“你当这封号是说废就废,说贬就能贬的?要是别人知道我是因为你有了儿子,就废了你世袭罔替的亲王封号,那文武百官和天下臣民会怎么看朕?说朕小肚鸡肠,容不下亲弟弟和亲侄子吗?简直荒天下之大谬!”
萧王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那么给他写信的夏卿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皇帝迫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他这个私生子。
说来说去,萧王板上钉钉要被这个夏卿利用了。
萧王跪在那里不发一言,皇帝气的脸红脖子粗,却突然想到了那天收到的那封密信。
信封平平无奇,里面是一张空白的信纸,却有一枚十分熟悉的印章。
那个印章上是一个漂亮的夏字,不属于任何字体,而是夏言暖当初为了好玩,给自己的刺绣设计的记号。
只要是她亲手绣制的东西,上面都会有这个标记,年轻时她淘气,还在自己的亵衣上绣过。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上前扶起了萧王,开口道:“弟弟啊!其实如果你一开始就好好和我承认,说你有了儿子,你萧王有后了,我当哥哥的也不会发那么大的脾气。但你这一会儿一个样,弄的我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这不光对你,对我们长孙家来说也是天大的喜讯。”
说完他便吩咐身边的太监道:“拟旨,封萧王之子夏卿为萧王世子,至于辞官的事……你再考虑考虑。朝中诸事需要仰仗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休息,暂时也可以休息。只是休息完了,记得回来把你该做的事了了。”
说完他咔嚓盖上一个玉玺,将圣旨交给了萧王,说道:“去吧!安抚好你的王妃和郡主,别让她们难做,也别让她们心里不舒服。男人嘛,受些委屈也是理所应当的。”
萧王整个人都麻了,手上拿着圣旨心里直骂娘:你能不能有点儿底线?这可是私生子!识相点快把圣旨收回去!
皇帝却不生气,也不骂他了,反而开始安抚他:“想必因为这件事,你也没少受王妃挤兑吧?男人么,大度一点,日子还是要过的。不过萧王妃向来识大体,为了萧王府的未来,她肯定能够理解你。”
萧王:她理解,我他妈不理解,皇兄你给我醒醒行吗?
你知道你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亲自把那个叫夏卿的送进了夺嫡阵营,今后朝局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然而皇帝清醒是不可能清醒了,因为他知道,封夏卿为萧王世子,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第172章 你何时回答过我
朝局有多乱,皇帝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他有自己的眼线,也有自己的爪牙,四面八方也会时有消息传来。
北疆这条线有多热闹,长孙煜比谁都清楚,而且他也知道此时立储是平息这次动乱最好的方法,但他并不想这么做。
曾经有长孙清明这么优秀的太子珠玉在前,看着其他几个草包儿子他就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长孙清明刚出事的时候,他一直在等他回来亲自向自己说明,只要是他说的,自己都会相信,可是他却一直都没回来。
皇帝闭了闭眼睛,看着萧王离开的背影问值守的小太监:“你说,朕封夏卿为萧王世子,谁的头会更大一些?”
小太监笑的一脸讨好,胆怯的说道:“奴才……奴才听不懂。”
皇帝缓声道:“听不懂啊?听不懂也没关系,你只要一字不落的把这些消息传给皇后就可以了。”
小太监的笑容消失在脸上,两股战战扑通一声跌坐到地上:“奴才该死,皇上饶命啊!”
皇帝不耐烦的说道:“知道该死还喊什么饶命?来人,给朕拖下去!”
几名侍卫从殿外冲了进来,直接将那小太监给拖了出去,大太监也是吓的脸色惨白,跪到皇帝面前认错:“都是奴才没教好,奴才有罪,皇上您罚我吧!”
皇帝捏了捏手腕,说道:“罚你?罚你有什么用吗?平日里你们一个个收点后宫娘娘们的贿赂,在牌子上动点手脚也便罢了。水至清则无鱼,朕是不是够体晾你们的了?如今竟还把前廷的消息传到中宫,我看你们一个个的活腻歪了。”
大太监跪伏在地上,吓的战战兢兢,颤抖着声音道:“奴才定会教好那些不长眼的狗东西,若是再有人敢犯,便打断他们的狗腿!”
皇帝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说道:“你下去吧!朕有些乏了,想一个人静静。”
大太监立即退了出去,但今晚是别想睡了,伴君如伴虎,今夜他若不给下面那些小鬼紧紧皮,下次掉脑袋的可能就是自己。
北疆,西风村,经过了两天两夜八百里加急的奔骑,新的秘信也送到了长孙清明的手上。
长孙清明的唇角勾了起来,上前搂住周疏宁的腰,蹭了蹭他的脸颊道:“萧王世子配宁安县主,你觉得这个身份你还满意吗?”
周疏宁一脸无语的看着他:“在你还是护院的时候我嫌弃过你吗?”
长孙清明搂着他的腰,让他面向自己,问道:“那你看上的是我这个人吗?”
周疏宁想了想,答道:“那倒也不全是。”
长孙清明皱眉:“那还因为什么?”
周疏宁顾左右而言他:“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你了,能不能换一个?”
长孙清明不解:“你何时回答过我?”
周疏宁小声在他耳边道:“就是……有一次,你我在田间地头,你也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回答过你,你再仔细想想。”
长孙清明猛然想起来了,他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周疏宁,却见周疏宁转身红着一张老脸跑掉了。
别追了,他妈的,要脸!
长孙清明犹刻当初周疏宁回答他的是四个字:器大活好。
当初只觉得这小女子疯了,整天满嘴谎话不说,竟还在外面抹黑我的名声。
我何是……过了,她怎能如此胡言乱语?
如今想来,只觉得他俏皮中还透着那么几分可爱,更是透着活命不易的辛酸。
嗯,太子殿下就是这样双标。
只是今日想到这个答案,长孙清明的脸颊也是忍不住的红了。
他倒也无从去比较,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基本都是太监,金梧卫们也没跟他一起上过厕所,再说在皇储面前小解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长孙清明忍不住往下看了一眼,心道真的有那么……与众不同吗?
金虎的声音从身边传来:“主子,您在看什么?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长孙清明猛然回过神来,欲盖弥彰的说道:“没有,太子妃给我新做的衣服,我欣赏一下。”
金虎皱眉:“不是三天前做的吗?您都炫耀过好几遍了。”
长孙清明:“嘶,你别说话。”
金虎:“好类,主子。”
长孙清明:“找我什么事?”
金虎问道:“听说京城那边有消息了?”
长孙清明点头:“对,这是圣旨,你把这件事在北疆传扬出去。”
金虎应道:“您放心,保证明天一早,整个北疆都会知道这件事。”
关于请水军这件事,金虎在周疏宁那里学来个精髓,网罗了整个北疆的说书先生,以那位常驻戍戎郡的说书老者为中心,织了一张弥天大网。
只要有消息,他们便会通过这些说书先生放出去。
在茶馆听书的基本都是些文人墨客,他们胸有文墨,从事的职业也较为轻闲,只要他们掌握了消息,基本上就会传遍整个北疆。
萧王摆手道:“自然不是,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先认下来,安抚住那个人再说了。至于后面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王妃,若是今后我们……入了迷途,希望你能带着女儿,远离纷争……”
说完萧王的眼圈儿便红了,背过身去不再言语。
萧王妃上前,从背后抱住他,哽咽道:“王爷,我们一家人,生死不分开。”
入夜,皇宫,再一次被从睡梦中拉起来的皇帝一脑门子起床气。
他看着手上萧王的自白信敲了敲桌子,雷霆震怒道:“你怎么一会儿一出的?上回你被香凝开了瓢,口口声声跟我说那夏卿不是你的儿子!如今却又跑来跟我说你弄错了,夏卿真是你儿子!你到底有没有个准信儿?这儿子你生没生,你跟别人睡没睡过,你心里一点儿数都没有吗?”
看得出,皇帝是真的气极了。
指着萧王的鼻子骂道:“我生了那么多,我都能记清楚,你这一个就记不明白了吗?啊?”
萧王心道你有起居注,我可是没有的,……不对,我特么也没睡过!
但他什么都不能说,只憋着一股子劲儿道:“臣弟犯下了大错,如今也不敢奢求皇上的原谅。您要不把我的封号废了吧!这个萧王,臣弟也不当了。”
皇帝听了以后更生气了:“你当这封号是说废就废,说贬就能贬的?要是别人知道我是因为你有了儿子,就废了你世袭罔替的亲王封号,那文武百官和天下臣民会怎么看朕?说朕小肚鸡肠,容不下亲弟弟和亲侄子吗?简直荒天下之大谬!”
萧王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那么给他写信的夏卿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皇帝迫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他这个私生子。
说来说去,萧王板上钉钉要被这个夏卿利用了。
萧王跪在那里不发一言,皇帝气的脸红脖子粗,却突然想到了那天收到的那封密信。
信封平平无奇,里面是一张空白的信纸,却有一枚十分熟悉的印章。
那个印章上是一个漂亮的夏字,不属于任何字体,而是夏言暖当初为了好玩,给自己的刺绣设计的记号。
只要是她亲手绣制的东西,上面都会有这个标记,年轻时她淘气,还在自己的亵衣上绣过。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上前扶起了萧王,开口道:“弟弟啊!其实如果你一开始就好好和我承认,说你有了儿子,你萧王有后了,我当哥哥的也不会发那么大的脾气。但你这一会儿一个样,弄的我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这不光对你,对我们长孙家来说也是天大的喜讯。”
说完他便吩咐身边的太监道:“拟旨,封萧王之子夏卿为萧王世子,至于辞官的事……你再考虑考虑。朝中诸事需要仰仗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休息,暂时也可以休息。只是休息完了,记得回来把你该做的事了了。”
说完他咔嚓盖上一个玉玺,将圣旨交给了萧王,说道:“去吧!安抚好你的王妃和郡主,别让她们难做,也别让她们心里不舒服。男人嘛,受些委屈也是理所应当的。”
萧王整个人都麻了,手上拿着圣旨心里直骂娘:你能不能有点儿底线?这可是私生子!识相点快把圣旨收回去!
皇帝却不生气,也不骂他了,反而开始安抚他:“想必因为这件事,你也没少受王妃挤兑吧?男人么,大度一点,日子还是要过的。不过萧王妃向来识大体,为了萧王府的未来,她肯定能够理解你。”
萧王:她理解,我他妈不理解,皇兄你给我醒醒行吗?
你知道你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亲自把那个叫夏卿的送进了夺嫡阵营,今后朝局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然而皇帝清醒是不可能清醒了,因为他知道,封夏卿为萧王世子,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第172章 你何时回答过我
朝局有多乱,皇帝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他有自己的眼线,也有自己的爪牙,四面八方也会时有消息传来。
北疆这条线有多热闹,长孙煜比谁都清楚,而且他也知道此时立储是平息这次动乱最好的方法,但他并不想这么做。
曾经有长孙清明这么优秀的太子珠玉在前,看着其他几个草包儿子他就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长孙清明刚出事的时候,他一直在等他回来亲自向自己说明,只要是他说的,自己都会相信,可是他却一直都没回来。
皇帝闭了闭眼睛,看着萧王离开的背影问值守的小太监:“你说,朕封夏卿为萧王世子,谁的头会更大一些?”
小太监笑的一脸讨好,胆怯的说道:“奴才……奴才听不懂。”
皇帝缓声道:“听不懂啊?听不懂也没关系,你只要一字不落的把这些消息传给皇后就可以了。”
小太监的笑容消失在脸上,两股战战扑通一声跌坐到地上:“奴才该死,皇上饶命啊!”
皇帝不耐烦的说道:“知道该死还喊什么饶命?来人,给朕拖下去!”
几名侍卫从殿外冲了进来,直接将那小太监给拖了出去,大太监也是吓的脸色惨白,跪到皇帝面前认错:“都是奴才没教好,奴才有罪,皇上您罚我吧!”
皇帝捏了捏手腕,说道:“罚你?罚你有什么用吗?平日里你们一个个收点后宫娘娘们的贿赂,在牌子上动点手脚也便罢了。水至清则无鱼,朕是不是够体晾你们的了?如今竟还把前廷的消息传到中宫,我看你们一个个的活腻歪了。”
大太监跪伏在地上,吓的战战兢兢,颤抖着声音道:“奴才定会教好那些不长眼的狗东西,若是再有人敢犯,便打断他们的狗腿!”
皇帝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说道:“你下去吧!朕有些乏了,想一个人静静。”
大太监立即退了出去,但今晚是别想睡了,伴君如伴虎,今夜他若不给下面那些小鬼紧紧皮,下次掉脑袋的可能就是自己。
北疆,西风村,经过了两天两夜八百里加急的奔骑,新的秘信也送到了长孙清明的手上。
长孙清明的唇角勾了起来,上前搂住周疏宁的腰,蹭了蹭他的脸颊道:“萧王世子配宁安县主,你觉得这个身份你还满意吗?”
周疏宁一脸无语的看着他:“在你还是护院的时候我嫌弃过你吗?”
长孙清明搂着他的腰,让他面向自己,问道:“那你看上的是我这个人吗?”
周疏宁想了想,答道:“那倒也不全是。”
长孙清明皱眉:“那还因为什么?”
周疏宁顾左右而言他:“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你了,能不能换一个?”
长孙清明不解:“你何时回答过我?”
周疏宁小声在他耳边道:“就是……有一次,你我在田间地头,你也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回答过你,你再仔细想想。”
长孙清明猛然想起来了,他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周疏宁,却见周疏宁转身红着一张老脸跑掉了。
别追了,他妈的,要脸!
长孙清明犹刻当初周疏宁回答他的是四个字:器大活好。
当初只觉得这小女子疯了,整天满嘴谎话不说,竟还在外面抹黑我的名声。
我何是……过了,她怎能如此胡言乱语?
如今想来,只觉得他俏皮中还透着那么几分可爱,更是透着活命不易的辛酸。
嗯,太子殿下就是这样双标。
只是今日想到这个答案,长孙清明的脸颊也是忍不住的红了。
他倒也无从去比较,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基本都是太监,金梧卫们也没跟他一起上过厕所,再说在皇储面前小解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长孙清明忍不住往下看了一眼,心道真的有那么……与众不同吗?
金虎的声音从身边传来:“主子,您在看什么?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长孙清明猛然回过神来,欲盖弥彰的说道:“没有,太子妃给我新做的衣服,我欣赏一下。”
金虎皱眉:“不是三天前做的吗?您都炫耀过好几遍了。”
长孙清明:“嘶,你别说话。”
金虎:“好类,主子。”
长孙清明:“找我什么事?”
金虎问道:“听说京城那边有消息了?”
长孙清明点头:“对,这是圣旨,你把这件事在北疆传扬出去。”
金虎应道:“您放心,保证明天一早,整个北疆都会知道这件事。”
关于请水军这件事,金虎在周疏宁那里学来个精髓,网罗了整个北疆的说书先生,以那位常驻戍戎郡的说书老者为中心,织了一张弥天大网。
只要有消息,他们便会通过这些说书先生放出去。
在茶馆听书的基本都是些文人墨客,他们胸有文墨,从事的职业也较为轻闲,只要他们掌握了消息,基本上就会传遍整个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