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阵风吹过,窗外飘来栀子花的香气,荣荨看着墙角花盆里雪白的栀子花,内心触动,她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的人,可她不后悔,她也要为自己打算的。
荣荨拭去眼角的泪,慢慢抬眸,盯着荣茵:“三姐姐你早就猜到了吧,小将军的荷包是我拿的。”
荣茵点了点头,觉得她有些不对劲,她思慕张昂已久,如今得偿所愿怎么半点不见开心的样子。
“要是没有我,你会答应嫁给小将军的,对吧?”荣荨想起张昂说到要娶荣茵时脸上满足的笑和眼里的期待,她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想娶荣茵,只怕现在已经恨透了自己。
“别哭了四妹妹,你是为了救我,我知道的。”荣茵抱住荣荨,不许她自责,“这件事跟你没关系,小将军也不是真的欢喜我,他只是没被人拒绝过,以为我对他是特殊的,其实不是的。”
荣茵心疼地看着荣荨,以荣家的家世,荣荨即便是庶出,但要嫁个家世清白的读书人做正妻根本就不是难事,现在却只能委屈做妾了,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三日后,荣荨是从荣府的侧门出去的,将军府来接的人也不多,放了一串鞭炮就走了。荣茵远远地站在角门里看,心里滋味难明。
成国公家的裴老夫人是在次日上的门,王氏亲自到影壁迎接。虽然知道陆听澜不会出尔反尔,**茵还是一直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之中,如今裴老夫人登门提亲,心才算落到了实处。只是婚期定得太急了,算下来两个月都不到她就要嫁过去了。
荣府也在裴老夫人离开后立即忙开了,王氏把荣江、李氏和罗氏都叫了过去。“茵姐儿本就和府里不亲,要是在嫁妆上再薄待了,只怕更没什么情义了。”
荣江深以为然,他还指望着能搭上陆听澜呢,面子可得做足了,于是道:“大哥之前留给茵姐儿的嫁妆太少了,近几年福建铺子的收益还不错,我再拿三千两出来给茵姐儿压箱底,然后大兴的铺子也给茵姐儿拨两个。”
李氏也没什么好说的,陆听澜那种身份,别人想巴结都找不到门路。众人商量下来,决定给荣茵的嫁妆弄足七十二担,再加上三千两压箱底的钱,面子上怎么都过得去了。
罗氏在旁不知道想什么,帕子都快拧烂了,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说好还是不好。王氏不满地睨了她一眼,真不是个聪明的,这种时候就是装也要装出对荣茵的亲近来,她可倒好,还拿着架子。王氏撇撇嘴,随她去了。
提亲的事传开,冯征明不干了,闹着要陆听澜请吃酒。“好你个陆七,那日是谁跟我说‘老牛吃嫩草,以为耻也’的?我可打听过了,荣家三小姐才二八年华呢。”与他二人交好的几位同僚也在边上起哄。
陆听澜笑着摆手:“非也,五月就满十七了,比你妻妹还要大上两岁。”
“呸!”冯征明咬牙,“那也是老牛吃嫩草。”一行人笑骂着往聚德轩吃酒去了,誓要痛宰陆听澜一顿。
聚德轩二楼最豪华的雅间内,齐元亨带着齐天扬给在座的诸位大人敬酒。酒敬到大理寺卿王纶的面前,王纶拍了拍齐天扬的肩膀:“嘉和二十一年的探花郎,果然仪表不凡,要不是你早已婚配,我定把你抢了做女婿。”
齐天扬看着酒杯中荡开的波纹,丰满醇厚的酒香直扑入鼻,笑了笑:“无缘与大人做翁婿实在可惜,听闻大理寺少卿丁大人即将告老还乡,若蒙大人垂青,云廷甘愿为大人解忧。”(云廷是齐天扬的表字。)
屋子中气氛蓦地凝滞,今日来吃席的人都是严党一派的,早已得知齐元亨在替齐天扬谋吏部主事的缺,齐天扬冷不丁一开口,倒叫王纶不知如何接话,偷偷拿眼覷严怀山。
齐元亨肃着脸咳了一嗓子:“官员调动吏部早有定夺,岂是你想去就去的?还不退下。”
“唉,不可动怒。”严怀山抬手制止齐元亨的叱骂,看向齐天扬问:“你在翰林院三年之久,上次偶然间听江大人提起你似有外放之意,今儿为何又改了主意?”
齐天扬垂下头,起身作揖,恭敬地回道:“云廷天真,在翰林院整日工读文章,研究圣人语录,自觉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无实用之途。以为七品知县直面百姓疾苦,能施展抱负,在家父一番苦心教诲下幡然醒悟,大理寺少卿审案件、定刑法、保公正,于朝廷和天下百姓而言,才是经世致用正途。”
严怀山颔首,颇为赞赏地道:“江大人还与我说你有状元之才,今日看来其所言非虚。你勿要担忧,待丁大人致仕,我亲自替你上疏请旨。”
齐天扬大喜过望,连敬酒三杯。
这时厢房门开,伶人进来奏乐,店小二领着一群人来到对面厢房,只听一道调侃之音传来:“陆七,你羞也不羞,二八娇妻也娶,还敢大言不惭,今日定要多灌你几口黄汤。”
原来是陆听澜和冯征明几人也来聚德轩吃席。王纶看了眼,询问严怀山:“是陆大人携几名同僚,可要请来一同进席?”
严怀山笑着摇头:“那几人皆是陆大人的至交,前几日陆大人遣媒人上荣府提亲,想必是来为他祝贺的,不好打扰。”
王纶大腿一拍,笑得不怀好意:“听闻陆大人提亲的还是云廷夫人的妹子,荣家三小姐。这下可好了,堂堂陆阁老成了云廷的妹夫。”说完又看向齐天扬,继续道:“云廷,你说说,三小姐果真国色天香?连一向不近女色的陆阁老都动了凡心。”
王纶才调回京城没多久,对许多事还不清楚。孙至诚戏谑出声:“王大人有所不知,陆大人可不是你出京前的陆大人了,美妾早已收入府中,眼下又要迎娶娇妻,齐人之福尽可享也。不过荣家三小姐我也挺好奇的,云廷,不是说你与三小姐青梅竹马?给我们好好讲讲。”
齐天扬与荣府换亲的事不是秘密,在座的各位大人也早有耳闻,这是借机踩陆听澜呢。齐天扬立时明白了他的用意,只淡淡地道:“大人听错了,我与二小姐才是青梅竹马,所以聘了她为夫人,与三小姐并不怎么往来,至于三小姐的容貌……”齐天扬仰头饮尽了杯中酒,继续道:“荣家女儿就没有不美的。”
严怀山接过酒壶亲自给齐天扬斟酒,齐天扬诚惶诚恐地接过,只听他缓缓说道:“传言添油加醋居多,不可尽
信,不过以后你和陆大人是连襟,多些来往总不会出错。”
齐天扬恭敬称是。
第54章 亲迎亲迎
伶人弹琴唱曲不断,彩袖翩飞,齐天扬一手执壶,一手端杯,一杯接一杯地吃酒,偶有人过来与他笑谈,他也甚是开怀,直到喝得脸红。齐元亨看不下去,按住他还要倒酒的手,压低了嗓音道:“我知你心中不痛快……”
“父亲想岔了,不日就要高升,我心里很是得意。”齐天扬垂下眼眸,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月上中天,宴席才散,昌吉赶着马车径直奔向齐府。齐天扬一上车就闭目假寐,黑夜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更夫的打更声。
“今日在宴席上你怎突然提出要去大理寺,连升三级会不会太急功近利了?就怕严大人觉着你不稳重,心比天高。”齐元亨骤然出声。
齐天扬偏过头去,从车帘子的缝隙处往下看,青石板路面在行人日积月累的踩踏下边缘已被磨得光滑,反射着月亮清冷的光。突然想起了荣茵曾经对他抱怨:“你以后参加科举能不能考得差一点啊?我不想要你当大官,我父亲才四品官呢,整天都忙的不见人影,我都好久没见过他了。你以后要是也这么忙,那我就不嫁你了。”
她才吃了自己从国子监回来时在路边买的糖葫芦,嘴巴红艳艳的还覆了一层糖霜,晶莹剔透,嘟着嘴像是索吻的样子,他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只盯着她的唇看。那时他马上十六岁,就要参加科举,当时的太阳很刺眼,他记得自己慢慢闭上了眼睛,缓缓地靠过去,一如想象中的甜。
齐天扬深深吸了口气再慢慢吐出来,过了很久才说:“父亲,我已等不及了。”
五月的第一天,会试放榜了,荣清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五月二十是荣川的忌日。因为再有半个月荣茵就要出嫁了,王氏就不许府里像往年一样兴师动众,只在祠堂里烧了佛经,点了香烛。起身时罗氏没有站稳,身子晃动,荣茵伸手去扶,却被荣清拦住了,二人相携着离开祠堂,未曾往荣茵的方向扫过一眼。
荣茵回去后念了一天的经,饭食都不曾用,只喝了少许的熟水。
入夜,琴心伺候荣茵梳洗,悄悄拿出一个锦盒来,含笑道:“这是姑爷叫人递进来的,姑娘打开看看。”
荣茵皱皱鼻子,无奈地嗔怪道:“琴心,你怎么也打趣我!”还没成亲呢,竟也不害臊地开口叫姑爷了,要是让别人听见,还以为她等不及要嫁了。
锦盒不大,方方正正的躺在荣茵手心,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是一个青花墨玉的玉镯,色重质腻,紧致温润,边缘剔透,一看就知道不是凡物。玉镯下面还压了张字条,徐徐展开,只见上面用馆阁体写了四个字“生辰喜乐”。
荣荨拭去眼角的泪,慢慢抬眸,盯着荣茵:“三姐姐你早就猜到了吧,小将军的荷包是我拿的。”
荣茵点了点头,觉得她有些不对劲,她思慕张昂已久,如今得偿所愿怎么半点不见开心的样子。
“要是没有我,你会答应嫁给小将军的,对吧?”荣荨想起张昂说到要娶荣茵时脸上满足的笑和眼里的期待,她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想娶荣茵,只怕现在已经恨透了自己。
“别哭了四妹妹,你是为了救我,我知道的。”荣茵抱住荣荨,不许她自责,“这件事跟你没关系,小将军也不是真的欢喜我,他只是没被人拒绝过,以为我对他是特殊的,其实不是的。”
荣茵心疼地看着荣荨,以荣家的家世,荣荨即便是庶出,但要嫁个家世清白的读书人做正妻根本就不是难事,现在却只能委屈做妾了,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三日后,荣荨是从荣府的侧门出去的,将军府来接的人也不多,放了一串鞭炮就走了。荣茵远远地站在角门里看,心里滋味难明。
成国公家的裴老夫人是在次日上的门,王氏亲自到影壁迎接。虽然知道陆听澜不会出尔反尔,**茵还是一直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之中,如今裴老夫人登门提亲,心才算落到了实处。只是婚期定得太急了,算下来两个月都不到她就要嫁过去了。
荣府也在裴老夫人离开后立即忙开了,王氏把荣江、李氏和罗氏都叫了过去。“茵姐儿本就和府里不亲,要是在嫁妆上再薄待了,只怕更没什么情义了。”
荣江深以为然,他还指望着能搭上陆听澜呢,面子可得做足了,于是道:“大哥之前留给茵姐儿的嫁妆太少了,近几年福建铺子的收益还不错,我再拿三千两出来给茵姐儿压箱底,然后大兴的铺子也给茵姐儿拨两个。”
李氏也没什么好说的,陆听澜那种身份,别人想巴结都找不到门路。众人商量下来,决定给荣茵的嫁妆弄足七十二担,再加上三千两压箱底的钱,面子上怎么都过得去了。
罗氏在旁不知道想什么,帕子都快拧烂了,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说好还是不好。王氏不满地睨了她一眼,真不是个聪明的,这种时候就是装也要装出对荣茵的亲近来,她可倒好,还拿着架子。王氏撇撇嘴,随她去了。
提亲的事传开,冯征明不干了,闹着要陆听澜请吃酒。“好你个陆七,那日是谁跟我说‘老牛吃嫩草,以为耻也’的?我可打听过了,荣家三小姐才二八年华呢。”与他二人交好的几位同僚也在边上起哄。
陆听澜笑着摆手:“非也,五月就满十七了,比你妻妹还要大上两岁。”
“呸!”冯征明咬牙,“那也是老牛吃嫩草。”一行人笑骂着往聚德轩吃酒去了,誓要痛宰陆听澜一顿。
聚德轩二楼最豪华的雅间内,齐元亨带着齐天扬给在座的诸位大人敬酒。酒敬到大理寺卿王纶的面前,王纶拍了拍齐天扬的肩膀:“嘉和二十一年的探花郎,果然仪表不凡,要不是你早已婚配,我定把你抢了做女婿。”
齐天扬看着酒杯中荡开的波纹,丰满醇厚的酒香直扑入鼻,笑了笑:“无缘与大人做翁婿实在可惜,听闻大理寺少卿丁大人即将告老还乡,若蒙大人垂青,云廷甘愿为大人解忧。”(云廷是齐天扬的表字。)
屋子中气氛蓦地凝滞,今日来吃席的人都是严党一派的,早已得知齐元亨在替齐天扬谋吏部主事的缺,齐天扬冷不丁一开口,倒叫王纶不知如何接话,偷偷拿眼覷严怀山。
齐元亨肃着脸咳了一嗓子:“官员调动吏部早有定夺,岂是你想去就去的?还不退下。”
“唉,不可动怒。”严怀山抬手制止齐元亨的叱骂,看向齐天扬问:“你在翰林院三年之久,上次偶然间听江大人提起你似有外放之意,今儿为何又改了主意?”
齐天扬垂下头,起身作揖,恭敬地回道:“云廷天真,在翰林院整日工读文章,研究圣人语录,自觉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无实用之途。以为七品知县直面百姓疾苦,能施展抱负,在家父一番苦心教诲下幡然醒悟,大理寺少卿审案件、定刑法、保公正,于朝廷和天下百姓而言,才是经世致用正途。”
严怀山颔首,颇为赞赏地道:“江大人还与我说你有状元之才,今日看来其所言非虚。你勿要担忧,待丁大人致仕,我亲自替你上疏请旨。”
齐天扬大喜过望,连敬酒三杯。
这时厢房门开,伶人进来奏乐,店小二领着一群人来到对面厢房,只听一道调侃之音传来:“陆七,你羞也不羞,二八娇妻也娶,还敢大言不惭,今日定要多灌你几口黄汤。”
原来是陆听澜和冯征明几人也来聚德轩吃席。王纶看了眼,询问严怀山:“是陆大人携几名同僚,可要请来一同进席?”
严怀山笑着摇头:“那几人皆是陆大人的至交,前几日陆大人遣媒人上荣府提亲,想必是来为他祝贺的,不好打扰。”
王纶大腿一拍,笑得不怀好意:“听闻陆大人提亲的还是云廷夫人的妹子,荣家三小姐。这下可好了,堂堂陆阁老成了云廷的妹夫。”说完又看向齐天扬,继续道:“云廷,你说说,三小姐果真国色天香?连一向不近女色的陆阁老都动了凡心。”
王纶才调回京城没多久,对许多事还不清楚。孙至诚戏谑出声:“王大人有所不知,陆大人可不是你出京前的陆大人了,美妾早已收入府中,眼下又要迎娶娇妻,齐人之福尽可享也。不过荣家三小姐我也挺好奇的,云廷,不是说你与三小姐青梅竹马?给我们好好讲讲。”
齐天扬与荣府换亲的事不是秘密,在座的各位大人也早有耳闻,这是借机踩陆听澜呢。齐天扬立时明白了他的用意,只淡淡地道:“大人听错了,我与二小姐才是青梅竹马,所以聘了她为夫人,与三小姐并不怎么往来,至于三小姐的容貌……”齐天扬仰头饮尽了杯中酒,继续道:“荣家女儿就没有不美的。”
严怀山接过酒壶亲自给齐天扬斟酒,齐天扬诚惶诚恐地接过,只听他缓缓说道:“传言添油加醋居多,不可尽
信,不过以后你和陆大人是连襟,多些来往总不会出错。”
齐天扬恭敬称是。
第54章 亲迎亲迎
伶人弹琴唱曲不断,彩袖翩飞,齐天扬一手执壶,一手端杯,一杯接一杯地吃酒,偶有人过来与他笑谈,他也甚是开怀,直到喝得脸红。齐元亨看不下去,按住他还要倒酒的手,压低了嗓音道:“我知你心中不痛快……”
“父亲想岔了,不日就要高升,我心里很是得意。”齐天扬垂下眼眸,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月上中天,宴席才散,昌吉赶着马车径直奔向齐府。齐天扬一上车就闭目假寐,黑夜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更夫的打更声。
“今日在宴席上你怎突然提出要去大理寺,连升三级会不会太急功近利了?就怕严大人觉着你不稳重,心比天高。”齐元亨骤然出声。
齐天扬偏过头去,从车帘子的缝隙处往下看,青石板路面在行人日积月累的踩踏下边缘已被磨得光滑,反射着月亮清冷的光。突然想起了荣茵曾经对他抱怨:“你以后参加科举能不能考得差一点啊?我不想要你当大官,我父亲才四品官呢,整天都忙的不见人影,我都好久没见过他了。你以后要是也这么忙,那我就不嫁你了。”
她才吃了自己从国子监回来时在路边买的糖葫芦,嘴巴红艳艳的还覆了一层糖霜,晶莹剔透,嘟着嘴像是索吻的样子,他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只盯着她的唇看。那时他马上十六岁,就要参加科举,当时的太阳很刺眼,他记得自己慢慢闭上了眼睛,缓缓地靠过去,一如想象中的甜。
齐天扬深深吸了口气再慢慢吐出来,过了很久才说:“父亲,我已等不及了。”
五月的第一天,会试放榜了,荣清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五月二十是荣川的忌日。因为再有半个月荣茵就要出嫁了,王氏就不许府里像往年一样兴师动众,只在祠堂里烧了佛经,点了香烛。起身时罗氏没有站稳,身子晃动,荣茵伸手去扶,却被荣清拦住了,二人相携着离开祠堂,未曾往荣茵的方向扫过一眼。
荣茵回去后念了一天的经,饭食都不曾用,只喝了少许的熟水。
入夜,琴心伺候荣茵梳洗,悄悄拿出一个锦盒来,含笑道:“这是姑爷叫人递进来的,姑娘打开看看。”
荣茵皱皱鼻子,无奈地嗔怪道:“琴心,你怎么也打趣我!”还没成亲呢,竟也不害臊地开口叫姑爷了,要是让别人听见,还以为她等不及要嫁了。
锦盒不大,方方正正的躺在荣茵手心,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是一个青花墨玉的玉镯,色重质腻,紧致温润,边缘剔透,一看就知道不是凡物。玉镯下面还压了张字条,徐徐展开,只见上面用馆阁体写了四个字“生辰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