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句话如平地一声雷,惊住了众人,他要负责?怎么负责?
居士林里张昂小心地用冰帕子敷在荣茵红肿的脸上,她还是呆呆地一动不动,自从被罗氏当众打了之后就是这样,失魂落魄的。
“我小时候也经常被我父亲动用家法,军棍都打折了好几根,严重的时候好几天都下不了床,你这明天就好了……”张昂懊恼地“啧”了一声,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荣茵笑了笑,张昂是真的不会安慰人,不过她不介意,知道他不是成心的,从他手里接过帕子自己敷着,轻声道:“要是真的有人去找弘一法师对质怎么办?”
张昂像是做对事等着被夸的京巴狗一样,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吃一堑长一智,你以为我还会像之前一样莽撞么,要你去藏经楼之前我就已经安排好了,你放心,我救过弘一法师的命,他不会出卖我的。”
荣茵低下头回避他的眼神,冷下声:“小将军回去吧,你今日最后说的话,我就当没听见过。”
又是没听见,荣茵真是懂得怎么捅他心窝子。张昂觉得自己都要被气出内伤来,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站起身拉开门:“你说没听见就能当没听见了?今日多少人在场,他们可都听见了,我要做的事,谁又能拦得住,你等着就是。”
“姑娘……”张昂一走,禅房里安静下来,琴心望着荣茵红肿的脸,欲言又止。
荣茵摇摇头,示意琴心什么话都别说,她现在脑子很乱,只想静一静。
下午耽误了时间,今日的法事直到亥时才结束。
荣茵在罗氏的禅房外踌躇许久,她明白,有些话永远也不该问出口,说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可是她也想要一个答案,她不能永远地自欺欺人下去。
“三小姐!”秋燕为荣茵撩开帘子,请她进去。
“母亲……”
罗氏头也不抬,只看着手中的佛经:“别叫我母亲,我可没有你这么辩口利辞的女儿。”
第35章 灯楼灯楼
荣茵指尖轻颤,小心翼翼地为自己解释:“今日的事您也看见了,我若不辩驳,所有人都会误以为是我,可那不是我做的,我不能让别人误解我,我也只是想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
“他人的成见犹如高山,你以为你轻易就能撼动?你若从小就像你二姐姐一样,别人又怎么会对你有偏见,你看看你这样还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吗?”罗氏扔掉手里的佛经,一脸嫌弃地看着荣茵。
荣茵定定站住,一瞬不瞬地盯着罗氏,害怕错过她脸上的丝毫动容。她做了这么多,她这么努力想要获得母亲的原谅,为什么母亲就是不肯给她一个机会?为什么母亲宁愿相信表妹都不相信她?为什么?
“您说他人之偏见如高山不可撼动分毫,我今日想告诉您,他人如何想我,我可以不在乎……您的成见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高山,是不是无论我怎么做,在您眼里都不如二姐姐?是不是我穷尽一生,您都认为我还是从前的我?”
罗氏被荣茵的眼神刺痛,转过身语气越发冰冷:“我的答案,你是知道的,在我眼里,你无论怎样都比不上你二姐姐。今日你非但不认错还攀扯你表妹,你让莹姐儿如何自处?这事关系到荣府的名声,你让你祖母如何自处?”
“那我呢?您要我如何自处?”眼泪大颗大颗地从眼中滑落,荣茵第一次知道还有比撕心裂肺更痛苦的事,“母亲,就算您讨厌我,您身为女子难道不知道今日的事一旦做实,我将无颜存活于世吗?您这是要阿茵死啊!”
背对荣茵的罗氏身形一僵,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喃喃:“我就是要你死。你可知道这几年我是怎么过的?我每一天都在后悔,无时无刻不在祈祷时间能倒退回你出生的那天,我一定听你祖母的吩咐将你溺死。”
心中一直压制的念头终于破土而出,她忽而转头恶狠狠地瞪着荣茵:“你怎么不去死,我恨我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生下你,没有你你父亲也不会死!”
荣茵宛遭雷击,脸色几近惨白,心里最后的堡垒也土崩瓦解,她再也无法自我蒙蔽。她清楚地知道,她在四年前失去的不仅是父亲,还有母亲。她得面对这个现实,她的母亲,不爱她了。
“……母亲要我死,直说就是,何须如此煞费苦心。阿茵的这条命是您给的,既然您后悔,现在还您就是。”荣茵咬牙哽咽,不想让痛苦溢出分毫,一字一句,说得十分艰难,从头上拔下簪子,直直刺向脖颈。
秋燕和琴心不敢走远,听到动静不对,立马冲进屋内拦下了荣茵:“姑娘,您这是何苦……”罗氏再也忍受不住,崩溃大哭:“你滚,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我再也不愿看见你,滚!”
荣茵看着崩溃痛哭的母亲,眼里的光彩一点一点暗淡,整个人摇摇欲坠。禅房房门大开,风卷着大雪刮在荣茵身上,天地之间一片茫然,她万念俱灰地看了母亲一眼,笑得痛苦万分,头也不回地冲进雪夜里。
冰碴刮得她脸颊生疼,她忘记自己跑了多久,她就一直这样跑着。她心中一直坚持着的信念在母亲的字字泣声中轰然倒塌。
在道观四年,雷雨夜她被静心关在大殿睁着眼不敢睡觉的时候没有哭,她被众人联手欺负从山脚清扫落叶到山顶、手心全是水泡的时候没有哭,她被抢了吃食饿上好几天的时候没有哭,冬天被泼冷水生病发烧差点死了的时候没有哭。因为她一直相信母亲和哥哥在家里等她,等她受了足够多的惩罚就会原谅她,她们还会像以前一样。
只是她错了,没有人在原地等她,这四年的坚持就是一个笑话,她——没有家了,早就没有了。
“七爷,雪大了,我们还是回吧。”陆随撑
着伞,看着越来越大的雪道。
陆听澜点完最后一盏长明灯,扫了扫飘到衣袖上的雪花,刚想开口,却听到一阵哭声,他不着痕迹地看了陆随一眼。陆随也听到了,真是奇怪,寒冷的雪夜谁又会跑到灯楼来哭。
陆听澜循着哭声往东边走去,远远地就看见荣茵抱着双膝蹲在灯楼的楼台上,大雪纷纷给灯火通明的灯楼披了件朦胧的纱衣,如梦似幻。她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哭,大氅的衣摆拖在雪地里,肩上、头上都落了不少的雪,哭得很是伤心,像极了他年少时在雪地里捡到的被人遗弃的那只小猫。
哭什么呢。他仰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好像,又动了侧影之心。
他接过陆随的伞走过去罩在荣茵头上,也蹲下来,嗓音轻柔:“在迎风口哭,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眼泪被寒风一刮,凝在脸上,可是会长冻疮的。”
荣茵抬起头,看到陆听澜温和的眉眼,慌忙擦干净自己脸上的泪水,她不想狼狈的一面被他看见,想要走,可是蹲了太长时间,脚早被冻僵了,根本站不起来。
“陆随。”
陆随听话的上前,以为陆听澜要他抱荣茵回去,张开手刚要有所动作,陆听澜却把油纸伞递给他,嘱咐道:“去找知客师父煎一碗浓浓的姜汤来。”自己则弯下腰抱起荣茵朝偏殿走去。
荣茵小小的一只窝在陆听澜的怀里,陆听澜的肩很宽厚,遮挡住了漫天的风雪,怀抱很暖,热气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上传出温暖着她,茫然的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他们。就这样吧,荣茵迷蒙地想,被人看到了也没关系,她太累了,也想不管不顾。
陆听澜住在方丈室东面的偏殿,离灯楼很近,比居士林的禅房大了许多,新刷了红漆,一应用具都很齐全,里面烧了地龙。陆听澜觉得不够,又叫知客师父端了炭盆进来,是上好的银霜炭,没有一丝烟味。
他把荣茵放在炕上,抬起她的脚亲手为她褪下被雪沾湿的鞋袜。荣茵轰地红了脸颊,收回脚想自己弄,可是陆听澜却不放手,牢牢地握着却动作轻柔,直到洁白莹润的脚趾露出来。
他顿了顿,垂下眼眸,眼神晦暗不明,站起身背对着荣茵道:“把脚塞到被子里暖和暖和,一会儿再好好泡个热水。”
殿中安静下来,陆听澜坐在炭盆边地替荣茵烘烤着鞋袜,眼神专注,好像在做什么很重要的事,手中握着的不是女子的鞋袜,而是官员上呈的奏折,红色的火光映在他的脸上,让人觉得安稳平和。
荣茵悄悄地看着,心想原来陆听澜不笑得时候也是显得很冷峻的,大概是位高权重久了,身上自带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过了会儿陆随端着个托盘进来,是才煎好的姜汤,热气腾腾。
荣茵挪到炕边小口小口地喝着,姜汤很辣,可她也不敢拒绝,面对陆听澜她总是不自觉地紧张。
陆听澜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刚才抱着荣茵时就觉得她很轻,此刻衣袖随着荣茵抬起的手腕滑到肘弯,露出纤细的手臂。他忍不住皱眉,怎么又瘦了,手腕纤细如柴,连碧绿的手镯都快戴不住,看起来也精神不济,下着大雪又一个人跑到灯楼哭泣,身边连丫鬟婆子也没有,之前就听陈冲说她在荣府并不受宠,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
居士林里张昂小心地用冰帕子敷在荣茵红肿的脸上,她还是呆呆地一动不动,自从被罗氏当众打了之后就是这样,失魂落魄的。
“我小时候也经常被我父亲动用家法,军棍都打折了好几根,严重的时候好几天都下不了床,你这明天就好了……”张昂懊恼地“啧”了一声,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荣茵笑了笑,张昂是真的不会安慰人,不过她不介意,知道他不是成心的,从他手里接过帕子自己敷着,轻声道:“要是真的有人去找弘一法师对质怎么办?”
张昂像是做对事等着被夸的京巴狗一样,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吃一堑长一智,你以为我还会像之前一样莽撞么,要你去藏经楼之前我就已经安排好了,你放心,我救过弘一法师的命,他不会出卖我的。”
荣茵低下头回避他的眼神,冷下声:“小将军回去吧,你今日最后说的话,我就当没听见过。”
又是没听见,荣茵真是懂得怎么捅他心窝子。张昂觉得自己都要被气出内伤来,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站起身拉开门:“你说没听见就能当没听见了?今日多少人在场,他们可都听见了,我要做的事,谁又能拦得住,你等着就是。”
“姑娘……”张昂一走,禅房里安静下来,琴心望着荣茵红肿的脸,欲言又止。
荣茵摇摇头,示意琴心什么话都别说,她现在脑子很乱,只想静一静。
下午耽误了时间,今日的法事直到亥时才结束。
荣茵在罗氏的禅房外踌躇许久,她明白,有些话永远也不该问出口,说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可是她也想要一个答案,她不能永远地自欺欺人下去。
“三小姐!”秋燕为荣茵撩开帘子,请她进去。
“母亲……”
罗氏头也不抬,只看着手中的佛经:“别叫我母亲,我可没有你这么辩口利辞的女儿。”
第35章 灯楼灯楼
荣茵指尖轻颤,小心翼翼地为自己解释:“今日的事您也看见了,我若不辩驳,所有人都会误以为是我,可那不是我做的,我不能让别人误解我,我也只是想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
“他人的成见犹如高山,你以为你轻易就能撼动?你若从小就像你二姐姐一样,别人又怎么会对你有偏见,你看看你这样还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吗?”罗氏扔掉手里的佛经,一脸嫌弃地看着荣茵。
荣茵定定站住,一瞬不瞬地盯着罗氏,害怕错过她脸上的丝毫动容。她做了这么多,她这么努力想要获得母亲的原谅,为什么母亲就是不肯给她一个机会?为什么母亲宁愿相信表妹都不相信她?为什么?
“您说他人之偏见如高山不可撼动分毫,我今日想告诉您,他人如何想我,我可以不在乎……您的成见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高山,是不是无论我怎么做,在您眼里都不如二姐姐?是不是我穷尽一生,您都认为我还是从前的我?”
罗氏被荣茵的眼神刺痛,转过身语气越发冰冷:“我的答案,你是知道的,在我眼里,你无论怎样都比不上你二姐姐。今日你非但不认错还攀扯你表妹,你让莹姐儿如何自处?这事关系到荣府的名声,你让你祖母如何自处?”
“那我呢?您要我如何自处?”眼泪大颗大颗地从眼中滑落,荣茵第一次知道还有比撕心裂肺更痛苦的事,“母亲,就算您讨厌我,您身为女子难道不知道今日的事一旦做实,我将无颜存活于世吗?您这是要阿茵死啊!”
背对荣茵的罗氏身形一僵,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喃喃:“我就是要你死。你可知道这几年我是怎么过的?我每一天都在后悔,无时无刻不在祈祷时间能倒退回你出生的那天,我一定听你祖母的吩咐将你溺死。”
心中一直压制的念头终于破土而出,她忽而转头恶狠狠地瞪着荣茵:“你怎么不去死,我恨我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生下你,没有你你父亲也不会死!”
荣茵宛遭雷击,脸色几近惨白,心里最后的堡垒也土崩瓦解,她再也无法自我蒙蔽。她清楚地知道,她在四年前失去的不仅是父亲,还有母亲。她得面对这个现实,她的母亲,不爱她了。
“……母亲要我死,直说就是,何须如此煞费苦心。阿茵的这条命是您给的,既然您后悔,现在还您就是。”荣茵咬牙哽咽,不想让痛苦溢出分毫,一字一句,说得十分艰难,从头上拔下簪子,直直刺向脖颈。
秋燕和琴心不敢走远,听到动静不对,立马冲进屋内拦下了荣茵:“姑娘,您这是何苦……”罗氏再也忍受不住,崩溃大哭:“你滚,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我再也不愿看见你,滚!”
荣茵看着崩溃痛哭的母亲,眼里的光彩一点一点暗淡,整个人摇摇欲坠。禅房房门大开,风卷着大雪刮在荣茵身上,天地之间一片茫然,她万念俱灰地看了母亲一眼,笑得痛苦万分,头也不回地冲进雪夜里。
冰碴刮得她脸颊生疼,她忘记自己跑了多久,她就一直这样跑着。她心中一直坚持着的信念在母亲的字字泣声中轰然倒塌。
在道观四年,雷雨夜她被静心关在大殿睁着眼不敢睡觉的时候没有哭,她被众人联手欺负从山脚清扫落叶到山顶、手心全是水泡的时候没有哭,她被抢了吃食饿上好几天的时候没有哭,冬天被泼冷水生病发烧差点死了的时候没有哭。因为她一直相信母亲和哥哥在家里等她,等她受了足够多的惩罚就会原谅她,她们还会像以前一样。
只是她错了,没有人在原地等她,这四年的坚持就是一个笑话,她——没有家了,早就没有了。
“七爷,雪大了,我们还是回吧。”陆随撑
着伞,看着越来越大的雪道。
陆听澜点完最后一盏长明灯,扫了扫飘到衣袖上的雪花,刚想开口,却听到一阵哭声,他不着痕迹地看了陆随一眼。陆随也听到了,真是奇怪,寒冷的雪夜谁又会跑到灯楼来哭。
陆听澜循着哭声往东边走去,远远地就看见荣茵抱着双膝蹲在灯楼的楼台上,大雪纷纷给灯火通明的灯楼披了件朦胧的纱衣,如梦似幻。她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哭,大氅的衣摆拖在雪地里,肩上、头上都落了不少的雪,哭得很是伤心,像极了他年少时在雪地里捡到的被人遗弃的那只小猫。
哭什么呢。他仰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好像,又动了侧影之心。
他接过陆随的伞走过去罩在荣茵头上,也蹲下来,嗓音轻柔:“在迎风口哭,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眼泪被寒风一刮,凝在脸上,可是会长冻疮的。”
荣茵抬起头,看到陆听澜温和的眉眼,慌忙擦干净自己脸上的泪水,她不想狼狈的一面被他看见,想要走,可是蹲了太长时间,脚早被冻僵了,根本站不起来。
“陆随。”
陆随听话的上前,以为陆听澜要他抱荣茵回去,张开手刚要有所动作,陆听澜却把油纸伞递给他,嘱咐道:“去找知客师父煎一碗浓浓的姜汤来。”自己则弯下腰抱起荣茵朝偏殿走去。
荣茵小小的一只窝在陆听澜的怀里,陆听澜的肩很宽厚,遮挡住了漫天的风雪,怀抱很暖,热气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上传出温暖着她,茫然的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他们。就这样吧,荣茵迷蒙地想,被人看到了也没关系,她太累了,也想不管不顾。
陆听澜住在方丈室东面的偏殿,离灯楼很近,比居士林的禅房大了许多,新刷了红漆,一应用具都很齐全,里面烧了地龙。陆听澜觉得不够,又叫知客师父端了炭盆进来,是上好的银霜炭,没有一丝烟味。
他把荣茵放在炕上,抬起她的脚亲手为她褪下被雪沾湿的鞋袜。荣茵轰地红了脸颊,收回脚想自己弄,可是陆听澜却不放手,牢牢地握着却动作轻柔,直到洁白莹润的脚趾露出来。
他顿了顿,垂下眼眸,眼神晦暗不明,站起身背对着荣茵道:“把脚塞到被子里暖和暖和,一会儿再好好泡个热水。”
殿中安静下来,陆听澜坐在炭盆边地替荣茵烘烤着鞋袜,眼神专注,好像在做什么很重要的事,手中握着的不是女子的鞋袜,而是官员上呈的奏折,红色的火光映在他的脸上,让人觉得安稳平和。
荣茵悄悄地看着,心想原来陆听澜不笑得时候也是显得很冷峻的,大概是位高权重久了,身上自带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过了会儿陆随端着个托盘进来,是才煎好的姜汤,热气腾腾。
荣茵挪到炕边小口小口地喝着,姜汤很辣,可她也不敢拒绝,面对陆听澜她总是不自觉地紧张。
陆听澜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刚才抱着荣茵时就觉得她很轻,此刻衣袖随着荣茵抬起的手腕滑到肘弯,露出纤细的手臂。他忍不住皱眉,怎么又瘦了,手腕纤细如柴,连碧绿的手镯都快戴不住,看起来也精神不济,下着大雪又一个人跑到灯楼哭泣,身边连丫鬟婆子也没有,之前就听陈冲说她在荣府并不受宠,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