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琴心不懂,姑娘以前是不肯吃亏的,唯一受过的苦就是在道观里了。“可是以前姑娘你不是这样的,你现在这样不是更让人欺负了嘛,你怎么变了呢。”
是啊,她怎么变了呢,以前她总要去争,别人越不在乎她,她越要出风头,她以为当时的她赢了,其实输得彻底,别人只会更讨厌她,而她还在沾沾自喜。
“琴心,不是我变了,而是我知道这世上总有一些事是强求不来的,也是我无法改变的,我们得学会接受。”以前自己不懂,遇到母亲和祖母偏心会闹脾气,被人误解会大声解释。其实有什么用呢,别人先入为主无非是打心里就觉得你是这样的人,你再怎么解释下次别人还是会误解你。
不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她现在好像有点明白师傅的话了。
等禁足结束,早已是深秋了,早晚冷的像入了冬,都穿上披袄了。寄给表哥的信,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荣茵估摸着回信早就到了,提前求了王氏的应允,今日是特意出门去拿信的。
表哥之前早已和荣茵商量过,私底下调查的事还是避着人好,二人虽是表哥表妹,但难免落人口舌,因此信都是通过罗家在京城的铺子传递。
外祖家在京城的铺子开在四坊街上,专卖文房四宝,这里离贡院不远,做这个买卖最合适,对面又开了一个茶楼,读书人经常往来,生意火热。
徐掌柜的看到荣茵,松了口气,像是等了很久:“表小姐安好!您上次说十五日后来取回信,一晃都一个多月了,小的还以为您出了什么事。”
荣茵笑笑:“生病耽搁了,今天大好了才出来的,害徐掌柜担心了。表哥的信到了吗?”
“早到了,连同信一起到的还有一个掌柜和一个账房先生。”徐掌柜说着领荣茵上了二楼的雅间。
上次寄信时,荣茵写下了刘妈妈勾结掌柜做假账的事,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得先让有经验的账房管着,看来表哥是给她送人来了。
荣茵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在信中表哥详细地讲述了泰兴商号的生意。原来泰兴商号发迹最主要靠的就是丝绸和茶叶生意,泰兴商号丝绸和茶叶的售价比市面上的要低两至三层左右,这么扰乱市场价格,官府竟不过问,看来背后站着的就是官府。
表哥还说,他这次已经有了确切的消息,之前提到的二掌柜就是荣茵的二叔荣江,上半年有罗家的大掌柜在福建遇到过他。
最后表哥还隐晦地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泰兴商行如此贱卖丝绸和茶叶,不知在哪里低价进的货,抑或是背后的主人心善让利百姓。
荣茵本来还处于二叔就是泰兴商号二当家的震惊之中,看到最后立刻就站了起来。
表哥这话明显有其他意思,什么商人会这样做生意,丝绸和茶叶生意外祖家也一直在涉足,有没有低价进货的渠道不会不清楚;再说了,即使让利百姓,这都好几年了,是有多厚的家底亏不完?
低于市面上价格的一层已是难得,更何况低那么多。若不是低价进货,也不是为了让利百姓,那贱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快速吸纳钱财。可泰兴商号是大商行,背后又有官府撑腰,这么急于求财自断前途的事,荣茵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做,直觉有蹊跷。
二叔究竟是搭上了谁,怎么还有官府的人牵扯其中?
想不通,也就不浪费时间了,她出来一趟不容易。荣茵看了看天色,离祖母规定归家的时辰还早,打算先带掌柜和账房去铺子上安置,她还记得铺子的位置,都离得不远。
荣茵走得匆忙,丝毫没有注意到对面茶楼的二楼里,有个人临窗站立,默默地盯着她。
“好你个陆七,说请我们喝茶,怎么到了自己到一直看着窗外,可是看见了什么美人?”说话的人是宋国公冯征明,与陆听澜是至交,说起话来便少了些顾忌。
一旁还坐着武定候府的世子郭兴,他是武将世家,不大与朝中文官来往,与二人的交往不深,今日是在茶楼偶遇,被陆七爷邀请一起喝茶,因此只是笑了笑,并不搭话。
“哪有什么美人,不过是难得来大兴一趟,对繁华的街景入了神而已。”陆听澜走回桌旁坐下,给自己斟了盏茶。
茶一入口,陆听澜便品尝出是苏州的天池茶,茶叶形长而颜色青绿,茶香飘逸,轻轻吸上一口,就知不是凡品,心中一凝,却不动声色:“想不到这种地方还有此等好茶,今日我等可是有口福了。”
“定是那掌柜的见是陆阁老大驾光临,把压箱底的好货给上了。”冯征明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郭兴神色一敛,暗自思忖,不一会儿像是不经意般说道:“陆七爷和国公爷有所不知,这茶楼是江南最大的商行泰兴商号的产业,有好茶不足为奇,怕是有些茶连宫里头都没有。”
冯征明听完有些呆住,郭兴不愧是武夫,连说话都这么直接,让人都接不下去了。
陆听澜低头一笑,直觉郭兴的话似有深意,却不顺着他的话说,岔开了话题。
喝茶不尽兴,冯征明又拉着二人去酒楼喝酒。酒过三巡,散场时已是黄昏。
明日还要早朝,得连夜赶回宛平。陆听澜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酒没喝多少,却还是上头,手指轻轻敲着膝头,沉思着。
他今天当然不是无缘无故请郭兴喝茶,玄夜和宋先生又查到了泰兴商号的猫腻,吴守敬在搜查泰兴商号前,两广总督江淮曾派人阻止过他,这就有意思了,泰兴商号背后不止牵扯了官府还有军队的人。
武定侯当年随着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出其右,如今的两广总督、福建都司、浙江都司都是他的亲信。加之巡抚赵珺又是郭兴的姐夫,是吴守敬一案中重要的一环,很难不让人怀疑,武定侯是不是参与其中。
今日观看郭兴的神色和语气,不像是不知道泰兴商行的事,但又像是极为鄙夷,或许可以先从武定候府查起。
秋风怒号,暗红色的车帘被风卷起又落下,陆七爷微微睁开眼定定地瞧着,一如今日荣茵穿着的绛红色绣花湘裙,随着她行走的步伐不断翻起涟漪,他不过看了一眼,就清晰的记住。
陆七爷想起玄夜的信,荣茵的二叔荣江如今是泰兴商行二当家,荣川已死,荣江哪来的人脉认识这么些人?不过是人前见得光的傀儡罢了,如若泰兴商行真的行了官商勾结之事,损害了朝廷的利益,且证据确凿,荣江这等蝼蚁定会被推出来承担罪责,那时被判砍头都是轻的。
眼前又浮现荣茵满是慌张的脸,眼神还带了责备。他原本不想管,也没打算管,收到信这么久了也没打算要做些什么,他人的生死与自己又有什么干系,宦海沉浮向来如此。
第17章 放下放下
马车到了陆府,陆听澜往前院的书房走去,胸中似被什么东西堵着,让人十分不畅,越走越快。陈冲跟在后头追,没留神陆听澜突然停下的脚步,差点一头撞上去。
“七爷?”
陆听澜抬首,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一点星光也无。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能入内阁,要是心善不知道早死了多少回。可是这次他觉得自己动了恻隐之心,他竟不忍心看到荣茵陷入此等危险境地,实在是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啊。
许久之后幽幽一叹,罢了,荣茵也算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何况自己还给了她一个承诺,理应要帮她的。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你安排人盯着荣江,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禀报于我,再着人好好查查武定候府,连荣府也一并查了。”
陈冲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您之前不是说不用管吗?”
陆七爷斜睨了他一眼,连头都不曾转过,陈冲就觉得十分惊心,不敢再言语,领命去了。
安顿好掌柜和账房先生,荣茵也要赶回荣府了。表哥送来的两位掌柜都曾在外祖家铺子上做过事,为人能干且忠心,能给自己省不少事。
只是铺子上的事解决了,田庄的庄头却还没找到合适的。以前的两位庄头是辞退了,但是新换上的也是无能之辈,听说压不住租地的农户,已经闹了好几场。
当年父亲为了让她方便管理陪嫁,铺子都买在大兴,离得近,而两个田庄却远在通州的香河县,想要实地去查看得想想办法才行。
正想的出神,马车突然剧烈一晃,被逼停了。荣茵吓了一跳,差点撞在车壁上,幸好琴心反应快用手挡着了。车外驾车的小厮永和在骂骂咧咧,好似有人突然冲出来拦车。
琴心气恼,对着车外的永和骂道:“怎么驾车的?”
永和也很冤枉,车赶得好好儿的,怎么还有人不怕死冲出来拦车,委屈道:“琴心姑娘息怒,三小姐无事吧?真不怪小的,这人突然冲出来,差点就撞上了。”
从铺子里出来已经不早了,荣茵怕赶不上王氏规定的时间回去,示意琴心给永和些碎银子,打发拦车的人了事,催促道:“人既然无事就赶紧走吧。”
是啊,她怎么变了呢,以前她总要去争,别人越不在乎她,她越要出风头,她以为当时的她赢了,其实输得彻底,别人只会更讨厌她,而她还在沾沾自喜。
“琴心,不是我变了,而是我知道这世上总有一些事是强求不来的,也是我无法改变的,我们得学会接受。”以前自己不懂,遇到母亲和祖母偏心会闹脾气,被人误解会大声解释。其实有什么用呢,别人先入为主无非是打心里就觉得你是这样的人,你再怎么解释下次别人还是会误解你。
不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她现在好像有点明白师傅的话了。
等禁足结束,早已是深秋了,早晚冷的像入了冬,都穿上披袄了。寄给表哥的信,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荣茵估摸着回信早就到了,提前求了王氏的应允,今日是特意出门去拿信的。
表哥之前早已和荣茵商量过,私底下调查的事还是避着人好,二人虽是表哥表妹,但难免落人口舌,因此信都是通过罗家在京城的铺子传递。
外祖家在京城的铺子开在四坊街上,专卖文房四宝,这里离贡院不远,做这个买卖最合适,对面又开了一个茶楼,读书人经常往来,生意火热。
徐掌柜的看到荣茵,松了口气,像是等了很久:“表小姐安好!您上次说十五日后来取回信,一晃都一个多月了,小的还以为您出了什么事。”
荣茵笑笑:“生病耽搁了,今天大好了才出来的,害徐掌柜担心了。表哥的信到了吗?”
“早到了,连同信一起到的还有一个掌柜和一个账房先生。”徐掌柜说着领荣茵上了二楼的雅间。
上次寄信时,荣茵写下了刘妈妈勾结掌柜做假账的事,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得先让有经验的账房管着,看来表哥是给她送人来了。
荣茵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在信中表哥详细地讲述了泰兴商号的生意。原来泰兴商号发迹最主要靠的就是丝绸和茶叶生意,泰兴商号丝绸和茶叶的售价比市面上的要低两至三层左右,这么扰乱市场价格,官府竟不过问,看来背后站着的就是官府。
表哥还说,他这次已经有了确切的消息,之前提到的二掌柜就是荣茵的二叔荣江,上半年有罗家的大掌柜在福建遇到过他。
最后表哥还隐晦地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泰兴商行如此贱卖丝绸和茶叶,不知在哪里低价进的货,抑或是背后的主人心善让利百姓。
荣茵本来还处于二叔就是泰兴商号二当家的震惊之中,看到最后立刻就站了起来。
表哥这话明显有其他意思,什么商人会这样做生意,丝绸和茶叶生意外祖家也一直在涉足,有没有低价进货的渠道不会不清楚;再说了,即使让利百姓,这都好几年了,是有多厚的家底亏不完?
低于市面上价格的一层已是难得,更何况低那么多。若不是低价进货,也不是为了让利百姓,那贱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快速吸纳钱财。可泰兴商号是大商行,背后又有官府撑腰,这么急于求财自断前途的事,荣茵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做,直觉有蹊跷。
二叔究竟是搭上了谁,怎么还有官府的人牵扯其中?
想不通,也就不浪费时间了,她出来一趟不容易。荣茵看了看天色,离祖母规定归家的时辰还早,打算先带掌柜和账房去铺子上安置,她还记得铺子的位置,都离得不远。
荣茵走得匆忙,丝毫没有注意到对面茶楼的二楼里,有个人临窗站立,默默地盯着她。
“好你个陆七,说请我们喝茶,怎么到了自己到一直看着窗外,可是看见了什么美人?”说话的人是宋国公冯征明,与陆听澜是至交,说起话来便少了些顾忌。
一旁还坐着武定候府的世子郭兴,他是武将世家,不大与朝中文官来往,与二人的交往不深,今日是在茶楼偶遇,被陆七爷邀请一起喝茶,因此只是笑了笑,并不搭话。
“哪有什么美人,不过是难得来大兴一趟,对繁华的街景入了神而已。”陆听澜走回桌旁坐下,给自己斟了盏茶。
茶一入口,陆听澜便品尝出是苏州的天池茶,茶叶形长而颜色青绿,茶香飘逸,轻轻吸上一口,就知不是凡品,心中一凝,却不动声色:“想不到这种地方还有此等好茶,今日我等可是有口福了。”
“定是那掌柜的见是陆阁老大驾光临,把压箱底的好货给上了。”冯征明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郭兴神色一敛,暗自思忖,不一会儿像是不经意般说道:“陆七爷和国公爷有所不知,这茶楼是江南最大的商行泰兴商号的产业,有好茶不足为奇,怕是有些茶连宫里头都没有。”
冯征明听完有些呆住,郭兴不愧是武夫,连说话都这么直接,让人都接不下去了。
陆听澜低头一笑,直觉郭兴的话似有深意,却不顺着他的话说,岔开了话题。
喝茶不尽兴,冯征明又拉着二人去酒楼喝酒。酒过三巡,散场时已是黄昏。
明日还要早朝,得连夜赶回宛平。陆听澜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酒没喝多少,却还是上头,手指轻轻敲着膝头,沉思着。
他今天当然不是无缘无故请郭兴喝茶,玄夜和宋先生又查到了泰兴商号的猫腻,吴守敬在搜查泰兴商号前,两广总督江淮曾派人阻止过他,这就有意思了,泰兴商号背后不止牵扯了官府还有军队的人。
武定侯当年随着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出其右,如今的两广总督、福建都司、浙江都司都是他的亲信。加之巡抚赵珺又是郭兴的姐夫,是吴守敬一案中重要的一环,很难不让人怀疑,武定侯是不是参与其中。
今日观看郭兴的神色和语气,不像是不知道泰兴商行的事,但又像是极为鄙夷,或许可以先从武定候府查起。
秋风怒号,暗红色的车帘被风卷起又落下,陆七爷微微睁开眼定定地瞧着,一如今日荣茵穿着的绛红色绣花湘裙,随着她行走的步伐不断翻起涟漪,他不过看了一眼,就清晰的记住。
陆七爷想起玄夜的信,荣茵的二叔荣江如今是泰兴商行二当家,荣川已死,荣江哪来的人脉认识这么些人?不过是人前见得光的傀儡罢了,如若泰兴商行真的行了官商勾结之事,损害了朝廷的利益,且证据确凿,荣江这等蝼蚁定会被推出来承担罪责,那时被判砍头都是轻的。
眼前又浮现荣茵满是慌张的脸,眼神还带了责备。他原本不想管,也没打算管,收到信这么久了也没打算要做些什么,他人的生死与自己又有什么干系,宦海沉浮向来如此。
第17章 放下放下
马车到了陆府,陆听澜往前院的书房走去,胸中似被什么东西堵着,让人十分不畅,越走越快。陈冲跟在后头追,没留神陆听澜突然停下的脚步,差点一头撞上去。
“七爷?”
陆听澜抬首,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一点星光也无。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能入内阁,要是心善不知道早死了多少回。可是这次他觉得自己动了恻隐之心,他竟不忍心看到荣茵陷入此等危险境地,实在是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啊。
许久之后幽幽一叹,罢了,荣茵也算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何况自己还给了她一个承诺,理应要帮她的。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你安排人盯着荣江,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禀报于我,再着人好好查查武定候府,连荣府也一并查了。”
陈冲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您之前不是说不用管吗?”
陆七爷斜睨了他一眼,连头都不曾转过,陈冲就觉得十分惊心,不敢再言语,领命去了。
安顿好掌柜和账房先生,荣茵也要赶回荣府了。表哥送来的两位掌柜都曾在外祖家铺子上做过事,为人能干且忠心,能给自己省不少事。
只是铺子上的事解决了,田庄的庄头却还没找到合适的。以前的两位庄头是辞退了,但是新换上的也是无能之辈,听说压不住租地的农户,已经闹了好几场。
当年父亲为了让她方便管理陪嫁,铺子都买在大兴,离得近,而两个田庄却远在通州的香河县,想要实地去查看得想想办法才行。
正想的出神,马车突然剧烈一晃,被逼停了。荣茵吓了一跳,差点撞在车壁上,幸好琴心反应快用手挡着了。车外驾车的小厮永和在骂骂咧咧,好似有人突然冲出来拦车。
琴心气恼,对着车外的永和骂道:“怎么驾车的?”
永和也很冤枉,车赶得好好儿的,怎么还有人不怕死冲出来拦车,委屈道:“琴心姑娘息怒,三小姐无事吧?真不怪小的,这人突然冲出来,差点就撞上了。”
从铺子里出来已经不早了,荣茵怕赶不上王氏规定的时间回去,示意琴心给永和些碎银子,打发拦车的人了事,催促道:“人既然无事就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