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38节
眼睛直勾勾地看向保温桶里的把子肉等菜,嘴里开始报:“两块把子肉、一个虎皮鸡蛋、一个虎皮青椒;饭嘛,就要一份吧。”
见沈三元打完菜后,舀了一勺汤汁就要往饭上浇,被李洋慌忙叫住了:“诶——老板,这勺汤能不能给我另外打包?留着晚上拌面条,绝对好吃!”
第32章 谁说把子肉盒饭好吃的?真是没吃过好东西!
沈三元来到菜市场,顺着“红肉/白肉”的指示牌,脚步一转来到红肉区域。
她想买点儿猪板油回去炼猪油。
左看看右看看,最后选中一家。摊主是个身高近一米八的大块头,中年男人,看着很和蔼,一边给沈三元挑好的猪板油分割、装袋,一边闲聊道:“小姑娘,还是你有眼光,我这里啊都是自家养的猪,从小喂到大。猪板油也是我媳妇亲自收拾的,看看,洗得多干净,买回去能省不少功夫!”
沈三元点点头。他这里的猪板油确实新鲜,白花花的一大片,又肥又润。
沈三元往案板上瞅了瞅,又指着一块满是肥膘的猪脊背道:“那个我也要了。”
摊主看了一眼,劝了一句:“猪脊背上的肥膘可不好熬猪油,不仅熬得慢,还不容易熬透。”
沈三元摆摆手:“没事,拿来做猪油渣,质地硬的才更香。”
摊主恍然大悟,同时看着沈三元的眼神也变了变:“行家啊。”
-
带着一大袋子猪板油和一块猪脊背肥膘回了家,沈三元又把猪板油简单清洗了一遍。
白花花的猪板油堆成堆,肥润润的,沈三元将它们切成了小孩拳头般的大小,放在铁锅里慢慢地熬。
不一会儿,在热火的作用下,猪板油开始滋滋地滲出了油,厨房里顿时弥漫起了一股肥腻的气味;接着,锅里的油多了起来,慢慢蚕食着中间开始变得金黄的猪油块,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中也渐渐多了一丝不容忽视的荤香。
随着猪油块变硬、缩小,最后成了一条金色的小鱼浮在透明的猪油上,脂肪的香味也跟着溢散开来,变得越发浓郁诱人。
熬好的猪油,沈三元拿了个大大的搪瓷盆盛了起来,放在窗台上。随着气温降低,猪油慢慢凝结,颜色也由透明变成了奶白。要用的时候拿勺子一勺就是了,方便得很。
猪脊背的肥膘用来熬猪油渣。无需熬得太透,留一点儿油脂,这样的猪油渣吃起来才更香。
趁热蘸盐吃,在牙齿的夹击下,一股温热的油脂随即喷涌而出,那叫一个外脆里酥、满口留香。
-
在沈三元忙着熬制猪油的时候,工地里最近也流传开来一个消息:
附近有个盒饭摊子,卖的把子肉特别好吃,切得大块,炖得软烂,肥不腻、瘦不柴,筷子夹起来duangduang地跳,吃进嘴里口口留香,扎实又满足。那汤汁往白米饭里一拌,再嚼上两口入了味的虎皮青椒,更是香得没边了。
这天中午,临近饭点,几个工人聚在一起偷个懒、闲聊着等待下班。
有人问:“那什么把子肉真有这么好吃?听他们吹得神乎其神的。”
“你说的是在门口摆摊的那家?我知道,一个女的,骑个三轮车。他们说的可夸张了,什么‘入口即化’‘一勺汤汁可以吃掉一整碗大米饭’‘闻着味道都能多下两碗饭’,我是不太信。”
“一个盒饭能好吃到哪里去?我看是他们没吃过好东西,才把一盒再普通不过的盒饭当作少有的美味。”
这时,正好有一个戴着安全帽的男人蒙头从前面走过,其中一人便叫住他:“刘明,走啊,下饭馆子去,难得去一次嘛、吃顿好的。瞧你天天在工地上吃得,人都……诶?怎么好像还胖了?看上去红光满面的,最近遇到什么好事了?”
其他人也打趣道:“难道是老板给你涨工资了?”
刘明摸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笑:“难能啊,可能是最近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气就足了吧。”
方才叫住他那人闻言瞬间不高兴了:“好你个刘明,不厚道,之前一直喊你下馆子你不去,合着是自己躲起来偷偷吃好吃的。”
刘明赶紧摆了摆手,慌忙解释:“不是不是,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哪有这么多闲钱下馆子。是门口一个卖盒饭的,卖的把子肉,又便宜又好吃,份量还大,我这几天都在她那里买的盒饭。”
“把子肉盒饭?”
“是啊,就门口骑个三轮车的那家。”
几人对视一眼,神情中都有些蠢蠢欲动:那什么把子肉盒饭,真有这么好吃?
好不容易捱到吃午饭的点,工人们顿时一窝蜂往门口涌去。
那里有着不少盒饭摊点。有的立了把大伞、支了个木板,端着放了满满当当打包盒的泡沫箱子往木板上一放,就开始吆喝起来:“番茄炒蛋”“青椒炒肉丝”……;有的骑三轮车,盒饭就摆在后面的车板上;也有的骑个电动车就来了,装着盒饭的泡沫箱放在车头和座位中间空着的地方。
摆摊摆久了,摊主们大多已经有了固定的熟客或是提前预定好了的工人,有人来问,就把泡沫箱的盖子一开,从里面取出一盒盛好了饭和菜的盒饭递过去,收钱、找钱,全程不超过三秒,看的就是效率。
黄山带着一群年轻小伙子从这些盒饭摊点前走过,放在以前,他们看都不会往那边看一眼。
他们这些年轻人,没有家庭的负累,自己赚钱自己花,有空闲时间了,最爱的就是抽点小烟,晚上找个烧烤摊子吃烧烤、喝啤酒,中午则一伙人找个小饭馆下馆子。省钱是什么?不存在的。
而那些盒饭摊点,卖点是量大、便宜,味道则是其次,他们根本不是受众。
但今天因着最近颇有盛名的把子肉盒饭,他们还真在平时瞧不上眼的摊子前站了好一会儿。
“黄哥,他们说的把子肉盒饭就是那个摊。”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一辆亮红色的三轮车,车板上同样摆着白色的泡沫箱,两大箱盖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女人半歪着身体倚靠在车把上,正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工人。
“怎么样黄哥,去看看不?”
“到底什么样的盒饭这么好吃,工地里人人都在夸。”
黄山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挥手:“走,就让我去看看这家的盒饭是不是有名无实。”
“哇,不愧是黄哥,连成语都会说!”
一行五人各要了一盒盒饭,也没走远,就在旁边一个人少的地方,就地一蹲,就准备开吃了。
盖子一揭,嗬,份量确实很满,都快溢出来了。
众人全都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把子肉,刚要放进嘴里,“吧嗒”一声,把子肉被夹断掉在了地上,已经沾上了不少沙土。
那人看着地上的把子**哭无泪,正可惜呢,抬起头,就见周围的几个兄弟全都皱着眉,一脸怪异的表情。黄山更是“呸”的一声吐出了嘴里的肉,啐了一句:“什么玩意儿!”
“怎么了,不好吃吗?”
旁边几个人回道:
“难吃死了!”
“又肥又咸。”
“到底是谁说把子肉盒饭好吃的?真是没吃过好东西!”
那掉了肉的小伙子听到他们这么说,心里有些好奇,也想尝尝,结果握着筷子翻来翻去,也没翻到第二块肉。
合着这盒饭满,是饭满啊,肉根本没有几块!盖在饭上的,除了片得薄薄的五花肉,就是几块油炸豆腐,皱巴巴的,筷子一夹还有油汪汪的油水滋出来。
往嘴里扒拉了一口米饭,又干又硬,居然还泛生。
小伙子很奇怪:“这把子肉盒饭怎么和他们说的不一样?”
黄山更是不满地看着之前提议的人:“你确定没找错地方?”
那人同样也是一脸皱巴巴:“没错啊,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女人,卖的把子肉盒饭。这地方难道还有第二个吗?”
几个人正说着话,突然见安全帽都没来得及摘下的刘明匆匆走过,只见他走到他们面前,然后往三轮车右边一拐就不见了身影。
几人面面相觑,跟着刘明走的方向往三轮车后走了几步,嚯,还真又看到了一个女人、一辆三轮车。
女人很年轻,三轮车很破旧,车板上没有白色的泡沫箱,只有两个容量很大的不锈钢保温桶。
刘明走到那个摊主面前,很熟络地说了几句话,接着提过打包盒就低头走了。
被黄山几人叫住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你们怎么在这?”
黄山不好意思说自己来买盒饭,就指着沈三元和她的三轮车问:“那个摊,是卖把子肉盒饭的?”
刘明摇了摇头。
黄山也没再问,对盒饭失去了兴趣,几个人很是不爽地又跑去饭馆里吃了一顿。
回来的时候,还有些气急败坏:
“现在的商家,商品不好好做,只知道打广告、搞营销,像之前网上很火的那个沈什么,卖的是肉燕还是燕饺什么来的,之前到处都是那家的广告,现在不也没消息了?更可恶的是,连地摊盒饭都有人搞这套的,还搞到工地里来了!”
“就是,爷虽然不缺钱,但也不能白白花个十几块钱吃一顿很难吃的饭吧?”
“什么把子肉盒饭,就和黄哥说的那样,有气无力!”
“什么‘有气无力’,那叫无能为力!”
黄山默默看了他们一眼:“听你们说话真的挺无能为力的。”
“什么意思?”
“不知道,大概是夸咱们吧!”
“嘿嘿,都是黄哥教得好。”
黄山:……
几人一路骂着回到工地,见还没到下午上班的时间,就四处溜达了会儿。
没走几步,就在漫天的水泥味中闻到一股猪油香。
那味道,真是浓郁又诱人,几个人里面年纪最小的杨川更是一下红了眼眶:“多熟悉的味道啊,小时候我姥姥经常给我弄猪油拌饭吃,加点酱油就香得不得了。不过现在家里已经不熬猪油了,嫌麻烦。”
黄山也觉得那味道香,不过猪油而已,又不是吃不起,不能在小弟面前丢脸,于是故作淡定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瞧你那样,喜欢的话咱下次下馆子问问老板能不能做,给你做一份。”
杨川顿时喜笑颜开:“哎,谢谢黄哥!黄哥你真好!”
这时,又听闻某个方向传来“嘎嘣”一声,随后便是“咯吱咯吱”的脆响。
不仅杨川,其他人也都眼巴巴看着黄山:“黄哥,也叫老板整点儿这个呗?听起来酥脆酥脆的,闻起来又焦又香,肯定好吃得很!”
黄山扯了扯嘴角:你当我是厨子、还是老板是王八,搁这就开始许愿呢?
脆响过后,很快又响起了一阵“吨吨吨吨”喝汤的声音,紧跟着就是一声餍足的喟叹——“哎,好喝!”
其他人听着,闻着周边传来的浓郁的香味,顿时又感觉饥肠辘辘起来。
黄山按捺不住了,快走几步越过面前的小土堆,刚张开嘴准备说话,看见蹲在那里的熟悉的身影,顿时惊讶地瞪大了眼:“刘明,怎么是你?”
第33章 猪油拌饭:简单的食材,不简单的美味
刘明提着猪油拌饭,欢欢喜喜找了个背靠土堆的角落享受午饭。
吃到一半,突然见面前跳出个人,大喊一声:“刘明,怎么是你?”
刘明愣了愣,差点以为自己抓了别人师傅要被收了。
见沈三元打完菜后,舀了一勺汤汁就要往饭上浇,被李洋慌忙叫住了:“诶——老板,这勺汤能不能给我另外打包?留着晚上拌面条,绝对好吃!”
第32章 谁说把子肉盒饭好吃的?真是没吃过好东西!
沈三元来到菜市场,顺着“红肉/白肉”的指示牌,脚步一转来到红肉区域。
她想买点儿猪板油回去炼猪油。
左看看右看看,最后选中一家。摊主是个身高近一米八的大块头,中年男人,看着很和蔼,一边给沈三元挑好的猪板油分割、装袋,一边闲聊道:“小姑娘,还是你有眼光,我这里啊都是自家养的猪,从小喂到大。猪板油也是我媳妇亲自收拾的,看看,洗得多干净,买回去能省不少功夫!”
沈三元点点头。他这里的猪板油确实新鲜,白花花的一大片,又肥又润。
沈三元往案板上瞅了瞅,又指着一块满是肥膘的猪脊背道:“那个我也要了。”
摊主看了一眼,劝了一句:“猪脊背上的肥膘可不好熬猪油,不仅熬得慢,还不容易熬透。”
沈三元摆摆手:“没事,拿来做猪油渣,质地硬的才更香。”
摊主恍然大悟,同时看着沈三元的眼神也变了变:“行家啊。”
-
带着一大袋子猪板油和一块猪脊背肥膘回了家,沈三元又把猪板油简单清洗了一遍。
白花花的猪板油堆成堆,肥润润的,沈三元将它们切成了小孩拳头般的大小,放在铁锅里慢慢地熬。
不一会儿,在热火的作用下,猪板油开始滋滋地滲出了油,厨房里顿时弥漫起了一股肥腻的气味;接着,锅里的油多了起来,慢慢蚕食着中间开始变得金黄的猪油块,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中也渐渐多了一丝不容忽视的荤香。
随着猪油块变硬、缩小,最后成了一条金色的小鱼浮在透明的猪油上,脂肪的香味也跟着溢散开来,变得越发浓郁诱人。
熬好的猪油,沈三元拿了个大大的搪瓷盆盛了起来,放在窗台上。随着气温降低,猪油慢慢凝结,颜色也由透明变成了奶白。要用的时候拿勺子一勺就是了,方便得很。
猪脊背的肥膘用来熬猪油渣。无需熬得太透,留一点儿油脂,这样的猪油渣吃起来才更香。
趁热蘸盐吃,在牙齿的夹击下,一股温热的油脂随即喷涌而出,那叫一个外脆里酥、满口留香。
-
在沈三元忙着熬制猪油的时候,工地里最近也流传开来一个消息:
附近有个盒饭摊子,卖的把子肉特别好吃,切得大块,炖得软烂,肥不腻、瘦不柴,筷子夹起来duangduang地跳,吃进嘴里口口留香,扎实又满足。那汤汁往白米饭里一拌,再嚼上两口入了味的虎皮青椒,更是香得没边了。
这天中午,临近饭点,几个工人聚在一起偷个懒、闲聊着等待下班。
有人问:“那什么把子肉真有这么好吃?听他们吹得神乎其神的。”
“你说的是在门口摆摊的那家?我知道,一个女的,骑个三轮车。他们说的可夸张了,什么‘入口即化’‘一勺汤汁可以吃掉一整碗大米饭’‘闻着味道都能多下两碗饭’,我是不太信。”
“一个盒饭能好吃到哪里去?我看是他们没吃过好东西,才把一盒再普通不过的盒饭当作少有的美味。”
这时,正好有一个戴着安全帽的男人蒙头从前面走过,其中一人便叫住他:“刘明,走啊,下饭馆子去,难得去一次嘛、吃顿好的。瞧你天天在工地上吃得,人都……诶?怎么好像还胖了?看上去红光满面的,最近遇到什么好事了?”
其他人也打趣道:“难道是老板给你涨工资了?”
刘明摸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笑:“难能啊,可能是最近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气就足了吧。”
方才叫住他那人闻言瞬间不高兴了:“好你个刘明,不厚道,之前一直喊你下馆子你不去,合着是自己躲起来偷偷吃好吃的。”
刘明赶紧摆了摆手,慌忙解释:“不是不是,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哪有这么多闲钱下馆子。是门口一个卖盒饭的,卖的把子肉,又便宜又好吃,份量还大,我这几天都在她那里买的盒饭。”
“把子肉盒饭?”
“是啊,就门口骑个三轮车的那家。”
几人对视一眼,神情中都有些蠢蠢欲动:那什么把子肉盒饭,真有这么好吃?
好不容易捱到吃午饭的点,工人们顿时一窝蜂往门口涌去。
那里有着不少盒饭摊点。有的立了把大伞、支了个木板,端着放了满满当当打包盒的泡沫箱子往木板上一放,就开始吆喝起来:“番茄炒蛋”“青椒炒肉丝”……;有的骑三轮车,盒饭就摆在后面的车板上;也有的骑个电动车就来了,装着盒饭的泡沫箱放在车头和座位中间空着的地方。
摆摊摆久了,摊主们大多已经有了固定的熟客或是提前预定好了的工人,有人来问,就把泡沫箱的盖子一开,从里面取出一盒盛好了饭和菜的盒饭递过去,收钱、找钱,全程不超过三秒,看的就是效率。
黄山带着一群年轻小伙子从这些盒饭摊点前走过,放在以前,他们看都不会往那边看一眼。
他们这些年轻人,没有家庭的负累,自己赚钱自己花,有空闲时间了,最爱的就是抽点小烟,晚上找个烧烤摊子吃烧烤、喝啤酒,中午则一伙人找个小饭馆下馆子。省钱是什么?不存在的。
而那些盒饭摊点,卖点是量大、便宜,味道则是其次,他们根本不是受众。
但今天因着最近颇有盛名的把子肉盒饭,他们还真在平时瞧不上眼的摊子前站了好一会儿。
“黄哥,他们说的把子肉盒饭就是那个摊。”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一辆亮红色的三轮车,车板上同样摆着白色的泡沫箱,两大箱盖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女人半歪着身体倚靠在车把上,正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工人。
“怎么样黄哥,去看看不?”
“到底什么样的盒饭这么好吃,工地里人人都在夸。”
黄山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挥手:“走,就让我去看看这家的盒饭是不是有名无实。”
“哇,不愧是黄哥,连成语都会说!”
一行五人各要了一盒盒饭,也没走远,就在旁边一个人少的地方,就地一蹲,就准备开吃了。
盖子一揭,嗬,份量确实很满,都快溢出来了。
众人全都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把子肉,刚要放进嘴里,“吧嗒”一声,把子肉被夹断掉在了地上,已经沾上了不少沙土。
那人看着地上的把子**哭无泪,正可惜呢,抬起头,就见周围的几个兄弟全都皱着眉,一脸怪异的表情。黄山更是“呸”的一声吐出了嘴里的肉,啐了一句:“什么玩意儿!”
“怎么了,不好吃吗?”
旁边几个人回道:
“难吃死了!”
“又肥又咸。”
“到底是谁说把子肉盒饭好吃的?真是没吃过好东西!”
那掉了肉的小伙子听到他们这么说,心里有些好奇,也想尝尝,结果握着筷子翻来翻去,也没翻到第二块肉。
合着这盒饭满,是饭满啊,肉根本没有几块!盖在饭上的,除了片得薄薄的五花肉,就是几块油炸豆腐,皱巴巴的,筷子一夹还有油汪汪的油水滋出来。
往嘴里扒拉了一口米饭,又干又硬,居然还泛生。
小伙子很奇怪:“这把子肉盒饭怎么和他们说的不一样?”
黄山更是不满地看着之前提议的人:“你确定没找错地方?”
那人同样也是一脸皱巴巴:“没错啊,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女人,卖的把子肉盒饭。这地方难道还有第二个吗?”
几个人正说着话,突然见安全帽都没来得及摘下的刘明匆匆走过,只见他走到他们面前,然后往三轮车右边一拐就不见了身影。
几人面面相觑,跟着刘明走的方向往三轮车后走了几步,嚯,还真又看到了一个女人、一辆三轮车。
女人很年轻,三轮车很破旧,车板上没有白色的泡沫箱,只有两个容量很大的不锈钢保温桶。
刘明走到那个摊主面前,很熟络地说了几句话,接着提过打包盒就低头走了。
被黄山几人叫住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你们怎么在这?”
黄山不好意思说自己来买盒饭,就指着沈三元和她的三轮车问:“那个摊,是卖把子肉盒饭的?”
刘明摇了摇头。
黄山也没再问,对盒饭失去了兴趣,几个人很是不爽地又跑去饭馆里吃了一顿。
回来的时候,还有些气急败坏:
“现在的商家,商品不好好做,只知道打广告、搞营销,像之前网上很火的那个沈什么,卖的是肉燕还是燕饺什么来的,之前到处都是那家的广告,现在不也没消息了?更可恶的是,连地摊盒饭都有人搞这套的,还搞到工地里来了!”
“就是,爷虽然不缺钱,但也不能白白花个十几块钱吃一顿很难吃的饭吧?”
“什么把子肉盒饭,就和黄哥说的那样,有气无力!”
“什么‘有气无力’,那叫无能为力!”
黄山默默看了他们一眼:“听你们说话真的挺无能为力的。”
“什么意思?”
“不知道,大概是夸咱们吧!”
“嘿嘿,都是黄哥教得好。”
黄山:……
几人一路骂着回到工地,见还没到下午上班的时间,就四处溜达了会儿。
没走几步,就在漫天的水泥味中闻到一股猪油香。
那味道,真是浓郁又诱人,几个人里面年纪最小的杨川更是一下红了眼眶:“多熟悉的味道啊,小时候我姥姥经常给我弄猪油拌饭吃,加点酱油就香得不得了。不过现在家里已经不熬猪油了,嫌麻烦。”
黄山也觉得那味道香,不过猪油而已,又不是吃不起,不能在小弟面前丢脸,于是故作淡定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瞧你那样,喜欢的话咱下次下馆子问问老板能不能做,给你做一份。”
杨川顿时喜笑颜开:“哎,谢谢黄哥!黄哥你真好!”
这时,又听闻某个方向传来“嘎嘣”一声,随后便是“咯吱咯吱”的脆响。
不仅杨川,其他人也都眼巴巴看着黄山:“黄哥,也叫老板整点儿这个呗?听起来酥脆酥脆的,闻起来又焦又香,肯定好吃得很!”
黄山扯了扯嘴角:你当我是厨子、还是老板是王八,搁这就开始许愿呢?
脆响过后,很快又响起了一阵“吨吨吨吨”喝汤的声音,紧跟着就是一声餍足的喟叹——“哎,好喝!”
其他人听着,闻着周边传来的浓郁的香味,顿时又感觉饥肠辘辘起来。
黄山按捺不住了,快走几步越过面前的小土堆,刚张开嘴准备说话,看见蹲在那里的熟悉的身影,顿时惊讶地瞪大了眼:“刘明,怎么是你?”
第33章 猪油拌饭:简单的食材,不简单的美味
刘明提着猪油拌饭,欢欢喜喜找了个背靠土堆的角落享受午饭。
吃到一半,突然见面前跳出个人,大喊一声:“刘明,怎么是你?”
刘明愣了愣,差点以为自己抓了别人师傅要被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