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每天想上位 第78节
沈淑宜入了坤宁宫,沈皇后便又交代了几句,嘱咐沈淑宜一定要争取笼络住太子,想办法得到太子的心,又询问了大婚事宜,确定不会出任何差错,这才稍稍宽心。
沈皇后滔滔不绝,并未察觉沈淑宜兴致缺缺,左耳进右耳出。
她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季泽川。
他会来她的生辰宴吗?
沈淑宜应付了沈皇后几句,便称身体不适出宫回府。
还有十日便是她的生辰,礼部已经定下了和太子成婚的日子,
就选在三月初一这天。
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季泽川,她很期待与他重逢的日子。
*
远在清河县的季明瑶不知,就在三天前,季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季明瑶的堂兄季兰辞近日被调入了督察院,成了一名御史,虽说是升了官,
但都知道御史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儿。
英王小姨子家的表兄宋奇在近郊侵占良田,还打死了一名佃农,不仅如此,还强行放印子钱给庄子上的佃农,佃农被反复压榨,本就连填饱肚子都难,又背负着欠了巨额外债,很多都卖儿卖女,被逼上了绝路。
季兰辞身为御史,自然不能对宋奇欺压百姓的行为置之不理,他便向上级御史中丞回禀要上书弹劾。
御史中丞也说一定会支持他,可却暗暗将消息透露给英王。
季兰辞得罪了英王,英王在皇帝面前说了不少坏话。皇帝下令将季兰辞贬官至岭南去当一名县丞。
岭南多瘴气密林,以往那些南下赴任岭南的官多因水土不服,不少人竟然病死在任上。
季兰辞本就是个病秧子,此去岭南必定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周氏为儿子的事不知哭晕过多少回,四处使钱找关系找门路。
季老太公也将昔日的好友找了个遍,甚至不顾脸面,到处下跪求人。
老友见他年过七十,还为了孙子的事四处奔走,同情他可怜,才将实情透露那御史中丞是长公主的人,因为季家得罪了长公主,联合御史中丞给季兰辞下套。
而大理寺去查案,发现那佃农根本就没事,只是酒后与宋家表哥起了冲突,诈死骗
过众人。
至于放印子钱,更是没有的事,庄头还将账本拿了出来,上面还有佃农们领钱的签名。
自从季明瑶退婚后,长公主和世子已经恨上了季家,当初沈国公上门提亲,长公主顾及沈国公和沈皇后,未对季家动手,季明瑶又再次拒绝了陆文瑾。
季明瑶是圣上亲封的清河县主,圣上做主她的亲事由自己做主,长公主动不了她,便对付季家人。
季家被陆文瑾恨上,焉能还有好日子过!
季明瑶带着母亲和阿弟离开了季家,季老太公用来威逼季明瑶的那一套都行不通了,不仅如此,还因为这清河县主的身份,他不得不对季明瑶低头,季老太公是既憋屈又恼恨。
季明瑶不好对付,他便打算先捡软柿子捏,先去找个尤氏,想要说服尤氏回京。
季明瑶得知母亲去见了祖父,担心母亲会答应回到季家,急忙追了出去,
尤氏急切地问道:“公公当真知晓开朗的下落吗?”
季老太公点了点头,“是,我一直派人去寻季开朗,终于在钟南山的一处村落中得知了他的消息,有人见过他和那个女人。”
尤氏眼圈一红,滚下泪来,“那他还好吗?”
季老太公板起脸,冷声道:“抛妻弃子有什么好不好,不过…”季老太公话锋一转,又道:“你和明瑶先回家吧,我让周氏将管家权交给你。从前周氏对你们不好,我也已经罚过她了,以后在季家没人再敢欺大房,等到找到季开朗,我会让他向你赔罪。”
季明瑶打断了季老太公的话,“祖父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婶母吗?”
周氏固然又蠢又坏,但究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季老太公在背后推波助澜,纵容周氏苛待大房。
“难道祖父便一点错都没有吗?”
季老太公拧眉不悦,“季明瑶,你如今虽是县主,但依然是晚辈,对长辈最基本的礼仪尊卑教养都不懂吗!我知你一朝得势,便瞧不起季家,但你难道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管了吗?”
只要说服尤氏跟他回去,他就不怕拿捏不了季明瑶。
季明瑶气得浑身发抖,而季老太公的嘴角则勾起得意的笑。
和他斗,季明瑶还是太年轻了!
季太公笑道:“女子这辈子最重要的便是嫁人,难道还要向男子一样建功立业不成!依我看陆世子和沈都督都不错,你也要懂得知足,能同时被两位贵人看上,是你八辈子才修来的服气。”
“阿瑶不能嫁陆文瑾。”尤氏鼓起勇气坚定说道。“阿瑶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陆文瑾,又怎能再跳火坑。若非我的身子不争气,当初我定会拦着那花轿不许阿瑶嫁人,阿瑶与那个人退婚,累及名声,饱受非议,都是陆文瑾害的,他就是个疯的。”
此前陆文瑾逼迫季明瑶,还害她坠崖,尤氏都听说了,她激动说道:“阿瑶差点被他逼死了。”
尤氏情绪激动咳嗽不已。
季明瑶搀扶着她,劝道:“母亲别动怒,母亲保重身子要紧。”
尤氏紧紧地抓住季明瑶的手,眼中含着泪,心疼女儿遭受的委屈,“阿瑶,母亲以后会护着你,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季老太公冷声道:“不嫁陆世子也行,那便选沈都督。”
若季家有沈家的庇护,季兰辞便不必前往岭南。
“明瑶的亲事就这么定了。”季老太公看向尤氏,“尤氏,你也赶紧随我回京为明瑶亲自操办婚事。”
尤氏紧紧咬着唇,“公公凭什么便要如此草率替阿瑶做决定!”
“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便是婚姻大事,嫁错人便是一生的不幸,难道公公不该问问阿瑶的意思?难道要阿瑶像我一样,嫁错了人,白白耽误一辈子吗?”
季老太公看了尤氏一眼,觉得这个一向遵循夫纲,以夫为天的大儿媳是不是吃错了药,冷声呵斥,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能嫁沈家,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她还想嫁皇子不成?沈家肯要她,是上天对她的恩赐。”
尤琴芳也觉得季太公句句都不顺耳,忍不住替季明瑶说话,“可阿瑶根本就不喜欢沈都督,强行成婚是不会幸福的。”
季老太公不满尤琴芳插话,怒道:“女儿家成日将喜欢挂在嘴边,该让你的夫君好好管教你,教你懂礼,知廉耻。”
“你这个老古板。”尤琴芳忍不住骂出声来。
她早就听说过季老太公是个老顽固。
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简直就是个老古董,听他说了几句,她都快要窒息了。
尤氏问季明瑶,“那阿瑶喜欢沈都督吗?”
季明瑶摇了摇头。她打算和季老太公硬刚,却被尤氏阻止。
尤氏红着眼睛看向季老太公,“敢问公公,我嫁进季家有多少年了?”
老太公没料到尤氏会突然问一句不相干的话,竟也回答不上来。
尤氏道:“二十五年。”
她嫁给季开朗的第一年便怀了季泽川,季泽川已经二十五岁了。
“我为季家生了三个儿女。生宗儿的时候难产,差点丢了性命。”
季老太公不屑地说道:“谁家出嫁的女子不是这样,生儿育女乃是女子该守的的本分。”
尤氏大笑了一声:“好。”
“好一个女子应守的本分!”
尤氏默默擦去脸上的泪水,“那儿媳再问公公,这些年儿媳打理家中大小事物,服侍伺候公婆,婆婆卧病十年,我每日侍奉汤药可曾勤勉?可曾有一日间断?儿媳怀孕八个月时也从未落下替婆婆煎药喂药。”
季老太公想起死去的亡妻,想到尤氏确实还算尽心,还是点了点头。这大儿媳,虽然大字不识,但却也称得上是个难得的贤妇。
“那也是你应该做的。”
尤氏轻笑了一声,“我一心为了这个家操持,可我又得到了什么?夫君的背叛,为了一个江湖女子一走了之。周氏趁我生病,扣下药钱,若非瑶儿,我性命不保,我为季家付出了一切,付出了我的一生,到头来,季家却护不住我三个儿女。”
周氏苛待为难,若非季明瑶,他们母子恐怕皆不能幸免。
季老太公的眉头越皱越紧,“你到底想说什么?”
尤氏高声道:“我要和离!”
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她感到浑身轻松。
季老太公震惊不已,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你说什么?”
尤氏笑道:“我要和离,不,我要休夫!”
“从今往后,我要为自己而活,为护住我的儿女而活。”
三岁时,她的母亲病逝,不久后,父亲带回了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个女人对她温和慈爱,弥补了她幼时失去母亲的缺憾。
但继母秦氏不许她读书,只让她学刺绣,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老实本分才是女子应有的品德。
她事事遵从,嫁入季家之后,丈夫冷落她,公公刻薄,妯娌不睦,她身心俱疲,生了三个孩子,身体也垮了。
可她的继妹小尤氏却拥有和她截然相反的人生。继妹不仅才艺出众,是金陵才女,还嫁得如意郎君,每天都被爱着,被宠着。
直到卢兆为了往上爬,投靠了肃王,犯了谋逆之罪,不日将被斩首,继妹所拥有的令她羡慕的人生也在一朝失去。
昔日疼爱她继母对她下毒,为了防止她和继妹争家产,她看透了继母的真面目。
尤氏将自己关在房中,觉得自己多年生
活在欺骗和谎言之中,信念崩塌。
靠人不如靠自己。
只有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尤氏扔下休书,“从今日开始,我休了季开朗,我和我的孩子们都与季家一刀两断!”
“阿瑶,我们走。”
季明瑶搀扶着尤氏,夸赞母亲,“母亲真的好飒,巾帼不让须眉!方才祖父的脸上实在太精彩了,实在太爽了!”
尤氏宠溺地看着女儿,温柔地说道:“真的吗?母亲这一次没叫阿瑶失望吧!”
季明瑶摇头,“母亲做的很好!女儿真的为母亲感到骄傲。”
尤氏跪在季明瑶的面前,“阿瑶,是母亲对不起你。从前是母亲的狭隘无知耽误了你,我的阿瑶本该是那个最有天赋的孩子,却都被母亲毁了。都怪我太蠢,是母亲错了,是母亲害了你……母亲大错特错!”
季明瑶红了眼眶,扑到尤氏的怀中,“女儿知道母亲一直过的很苦,女儿不怪母亲。”她替母亲擦干眼泪,“再说,一切都还不晚,从现在开始,女儿会将想学重新学一遍,将错过的都补起来。”
“好。以后阿瑶想留在清河县,母亲便陪着瑶儿留下,阿瑶不想嫁人那便不嫁。”
“但接下来,阿瑶可有什么打算?”
沈皇后滔滔不绝,并未察觉沈淑宜兴致缺缺,左耳进右耳出。
她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季泽川。
他会来她的生辰宴吗?
沈淑宜应付了沈皇后几句,便称身体不适出宫回府。
还有十日便是她的生辰,礼部已经定下了和太子成婚的日子,
就选在三月初一这天。
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季泽川,她很期待与他重逢的日子。
*
远在清河县的季明瑶不知,就在三天前,季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季明瑶的堂兄季兰辞近日被调入了督察院,成了一名御史,虽说是升了官,
但都知道御史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儿。
英王小姨子家的表兄宋奇在近郊侵占良田,还打死了一名佃农,不仅如此,还强行放印子钱给庄子上的佃农,佃农被反复压榨,本就连填饱肚子都难,又背负着欠了巨额外债,很多都卖儿卖女,被逼上了绝路。
季兰辞身为御史,自然不能对宋奇欺压百姓的行为置之不理,他便向上级御史中丞回禀要上书弹劾。
御史中丞也说一定会支持他,可却暗暗将消息透露给英王。
季兰辞得罪了英王,英王在皇帝面前说了不少坏话。皇帝下令将季兰辞贬官至岭南去当一名县丞。
岭南多瘴气密林,以往那些南下赴任岭南的官多因水土不服,不少人竟然病死在任上。
季兰辞本就是个病秧子,此去岭南必定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周氏为儿子的事不知哭晕过多少回,四处使钱找关系找门路。
季老太公也将昔日的好友找了个遍,甚至不顾脸面,到处下跪求人。
老友见他年过七十,还为了孙子的事四处奔走,同情他可怜,才将实情透露那御史中丞是长公主的人,因为季家得罪了长公主,联合御史中丞给季兰辞下套。
而大理寺去查案,发现那佃农根本就没事,只是酒后与宋家表哥起了冲突,诈死骗
过众人。
至于放印子钱,更是没有的事,庄头还将账本拿了出来,上面还有佃农们领钱的签名。
自从季明瑶退婚后,长公主和世子已经恨上了季家,当初沈国公上门提亲,长公主顾及沈国公和沈皇后,未对季家动手,季明瑶又再次拒绝了陆文瑾。
季明瑶是圣上亲封的清河县主,圣上做主她的亲事由自己做主,长公主动不了她,便对付季家人。
季家被陆文瑾恨上,焉能还有好日子过!
季明瑶带着母亲和阿弟离开了季家,季老太公用来威逼季明瑶的那一套都行不通了,不仅如此,还因为这清河县主的身份,他不得不对季明瑶低头,季老太公是既憋屈又恼恨。
季明瑶不好对付,他便打算先捡软柿子捏,先去找个尤氏,想要说服尤氏回京。
季明瑶得知母亲去见了祖父,担心母亲会答应回到季家,急忙追了出去,
尤氏急切地问道:“公公当真知晓开朗的下落吗?”
季老太公点了点头,“是,我一直派人去寻季开朗,终于在钟南山的一处村落中得知了他的消息,有人见过他和那个女人。”
尤氏眼圈一红,滚下泪来,“那他还好吗?”
季老太公板起脸,冷声道:“抛妻弃子有什么好不好,不过…”季老太公话锋一转,又道:“你和明瑶先回家吧,我让周氏将管家权交给你。从前周氏对你们不好,我也已经罚过她了,以后在季家没人再敢欺大房,等到找到季开朗,我会让他向你赔罪。”
季明瑶打断了季老太公的话,“祖父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婶母吗?”
周氏固然又蠢又坏,但究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季老太公在背后推波助澜,纵容周氏苛待大房。
“难道祖父便一点错都没有吗?”
季老太公拧眉不悦,“季明瑶,你如今虽是县主,但依然是晚辈,对长辈最基本的礼仪尊卑教养都不懂吗!我知你一朝得势,便瞧不起季家,但你难道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管了吗?”
只要说服尤氏跟他回去,他就不怕拿捏不了季明瑶。
季明瑶气得浑身发抖,而季老太公的嘴角则勾起得意的笑。
和他斗,季明瑶还是太年轻了!
季太公笑道:“女子这辈子最重要的便是嫁人,难道还要向男子一样建功立业不成!依我看陆世子和沈都督都不错,你也要懂得知足,能同时被两位贵人看上,是你八辈子才修来的服气。”
“阿瑶不能嫁陆文瑾。”尤氏鼓起勇气坚定说道。“阿瑶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陆文瑾,又怎能再跳火坑。若非我的身子不争气,当初我定会拦着那花轿不许阿瑶嫁人,阿瑶与那个人退婚,累及名声,饱受非议,都是陆文瑾害的,他就是个疯的。”
此前陆文瑾逼迫季明瑶,还害她坠崖,尤氏都听说了,她激动说道:“阿瑶差点被他逼死了。”
尤氏情绪激动咳嗽不已。
季明瑶搀扶着她,劝道:“母亲别动怒,母亲保重身子要紧。”
尤氏紧紧地抓住季明瑶的手,眼中含着泪,心疼女儿遭受的委屈,“阿瑶,母亲以后会护着你,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季老太公冷声道:“不嫁陆世子也行,那便选沈都督。”
若季家有沈家的庇护,季兰辞便不必前往岭南。
“明瑶的亲事就这么定了。”季老太公看向尤氏,“尤氏,你也赶紧随我回京为明瑶亲自操办婚事。”
尤氏紧紧咬着唇,“公公凭什么便要如此草率替阿瑶做决定!”
“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便是婚姻大事,嫁错人便是一生的不幸,难道公公不该问问阿瑶的意思?难道要阿瑶像我一样,嫁错了人,白白耽误一辈子吗?”
季老太公看了尤氏一眼,觉得这个一向遵循夫纲,以夫为天的大儿媳是不是吃错了药,冷声呵斥,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能嫁沈家,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她还想嫁皇子不成?沈家肯要她,是上天对她的恩赐。”
尤琴芳也觉得季太公句句都不顺耳,忍不住替季明瑶说话,“可阿瑶根本就不喜欢沈都督,强行成婚是不会幸福的。”
季老太公不满尤琴芳插话,怒道:“女儿家成日将喜欢挂在嘴边,该让你的夫君好好管教你,教你懂礼,知廉耻。”
“你这个老古板。”尤琴芳忍不住骂出声来。
她早就听说过季老太公是个老顽固。
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简直就是个老古董,听他说了几句,她都快要窒息了。
尤氏问季明瑶,“那阿瑶喜欢沈都督吗?”
季明瑶摇了摇头。她打算和季老太公硬刚,却被尤氏阻止。
尤氏红着眼睛看向季老太公,“敢问公公,我嫁进季家有多少年了?”
老太公没料到尤氏会突然问一句不相干的话,竟也回答不上来。
尤氏道:“二十五年。”
她嫁给季开朗的第一年便怀了季泽川,季泽川已经二十五岁了。
“我为季家生了三个儿女。生宗儿的时候难产,差点丢了性命。”
季老太公不屑地说道:“谁家出嫁的女子不是这样,生儿育女乃是女子该守的的本分。”
尤氏大笑了一声:“好。”
“好一个女子应守的本分!”
尤氏默默擦去脸上的泪水,“那儿媳再问公公,这些年儿媳打理家中大小事物,服侍伺候公婆,婆婆卧病十年,我每日侍奉汤药可曾勤勉?可曾有一日间断?儿媳怀孕八个月时也从未落下替婆婆煎药喂药。”
季老太公想起死去的亡妻,想到尤氏确实还算尽心,还是点了点头。这大儿媳,虽然大字不识,但却也称得上是个难得的贤妇。
“那也是你应该做的。”
尤氏轻笑了一声,“我一心为了这个家操持,可我又得到了什么?夫君的背叛,为了一个江湖女子一走了之。周氏趁我生病,扣下药钱,若非瑶儿,我性命不保,我为季家付出了一切,付出了我的一生,到头来,季家却护不住我三个儿女。”
周氏苛待为难,若非季明瑶,他们母子恐怕皆不能幸免。
季老太公的眉头越皱越紧,“你到底想说什么?”
尤氏高声道:“我要和离!”
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她感到浑身轻松。
季老太公震惊不已,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你说什么?”
尤氏笑道:“我要和离,不,我要休夫!”
“从今往后,我要为自己而活,为护住我的儿女而活。”
三岁时,她的母亲病逝,不久后,父亲带回了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个女人对她温和慈爱,弥补了她幼时失去母亲的缺憾。
但继母秦氏不许她读书,只让她学刺绣,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老实本分才是女子应有的品德。
她事事遵从,嫁入季家之后,丈夫冷落她,公公刻薄,妯娌不睦,她身心俱疲,生了三个孩子,身体也垮了。
可她的继妹小尤氏却拥有和她截然相反的人生。继妹不仅才艺出众,是金陵才女,还嫁得如意郎君,每天都被爱着,被宠着。
直到卢兆为了往上爬,投靠了肃王,犯了谋逆之罪,不日将被斩首,继妹所拥有的令她羡慕的人生也在一朝失去。
昔日疼爱她继母对她下毒,为了防止她和继妹争家产,她看透了继母的真面目。
尤氏将自己关在房中,觉得自己多年生
活在欺骗和谎言之中,信念崩塌。
靠人不如靠自己。
只有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尤氏扔下休书,“从今日开始,我休了季开朗,我和我的孩子们都与季家一刀两断!”
“阿瑶,我们走。”
季明瑶搀扶着尤氏,夸赞母亲,“母亲真的好飒,巾帼不让须眉!方才祖父的脸上实在太精彩了,实在太爽了!”
尤氏宠溺地看着女儿,温柔地说道:“真的吗?母亲这一次没叫阿瑶失望吧!”
季明瑶摇头,“母亲做的很好!女儿真的为母亲感到骄傲。”
尤氏跪在季明瑶的面前,“阿瑶,是母亲对不起你。从前是母亲的狭隘无知耽误了你,我的阿瑶本该是那个最有天赋的孩子,却都被母亲毁了。都怪我太蠢,是母亲错了,是母亲害了你……母亲大错特错!”
季明瑶红了眼眶,扑到尤氏的怀中,“女儿知道母亲一直过的很苦,女儿不怪母亲。”她替母亲擦干眼泪,“再说,一切都还不晚,从现在开始,女儿会将想学重新学一遍,将错过的都补起来。”
“好。以后阿瑶想留在清河县,母亲便陪着瑶儿留下,阿瑶不想嫁人那便不嫁。”
“但接下来,阿瑶可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