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北 第52节
蔚蓝色的天高而遥远,少年少女的声音混在一起,飘向不知名的远方。
百日誓师结束后也没说解散,王海龙咳嗽了声,声音传遍操场。
“1月18日15时50分,高三七班江朝北到达二楼楼梯,在连廊处对六班林嘉南做出殴打动作,随即升级为打架斗殴,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经校委会协商讨论,现对江朝北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保送资格,记大过一次,留校察看。”
队伍末尾,少年低垂着头,鼻梁上的伤还留着痕迹,对周边投来的目光并不在意。
好事者的眼神又挪到六班,试图寻找另一位当事人,一样没有收获,林嘉南转学回香港了。
散会以后陈橘混在人群里回到教室,做完习题以后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她不太饿,把桌兜里的小面包吃掉,趴在桌面上休息。
窗边吹过来一阵风,带着些许的寒意,班里不少人桌面的卷子被吹起来,发出哗啦的响声,随即又掉在地上。
陈橘看了两眼,先把窗户关掉一半,走出座位,弯腰,挨个捡起来卷子,按着名字放回同学的座位。
最后一张刚好是温秋楠的,陈橘看了眼,放回桌面,转身的时候对上卷子主人的视线。
“刚被风吹到地上了。”陈橘简单解释了句,绕过温秋楠,回到自己的座位。
“我以为你讨厌我。”温秋楠追到陈橘的座位,一动不动地盯着她。
“还好。”陈橘不太明白她的用意,自从口红那件事之后两个人其实没怎么说过话。
“为什么?”温秋楠坐下,追问她,“为什么不讨厌我?”
“我自己的选择,”陈橘握着笔,语气平和地解释,“我不能总是把时间用来讨厌你,那样太辛苦了。”
选择,她又说出一个温秋楠意料之外的词,露出温秋楠最讨厌的那种表情,温和、宽容,她和太阳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因为陈橘不会灼伤任何人。
有人在窗边徘徊,看了她们几眼,开口。
“陈橘,我有事找你,和林嘉南有关,能出来一下吗?”
确实是六班的女同学,陈橘觉得面熟但叫不上名字,问:“什么事?”
“不好说,但我保证很重要,你应该听一听,”女同学又看了她一眼,有些为难,“能找个安静的地方吗,我们单独说。”
“好,”陈橘想了下还是答应了,起身,对着温秋楠说话,“抱歉,我要出去。”
女同学笑了下但很快藏好表情,温秋楠拽住陈橘的手腕,看她。
“不要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温秋楠是个道德低下的人,她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和斤斤计较,在小团体里学会了表现得强硬来避免被当做丫鬟,于清依被欺负的时候她冷静地旁观,因为不关她的事,温秋楠乐于见到别人痛苦的表情。
在上一秒之前,她渴望见到陈橘的崩溃和眼泪,让她变得和自己一样糟糕。
陈橘看向她,话说得很客气:“麻烦你放开。”
“不要去,”温秋楠盯着外面的人,话是对着陈橘说的,“曾可馨叫她来的,她要带你去厕所,然后给你拍裸/照。”
陈橘怔了下,看了她几秒又转身,窗外的女同学一溜烟跑得没影。
“好奇我怎么知道?她们就是这么对于清依的,”温秋楠对上她视线,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笑,最后竟然笑出眼泪,她抹掉,这次道歉是真心实意,“对不起。”
成年人知道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让自己变得平和,十七岁的少女却只有巴掌大的小世界,惴惴不安地在里面打转,老师告诉他们宇宙皆准的定律,却从不教授如何处理嫉妒。
怎样处理那些流动的微妙的情绪,温秋楠不知道,她只是被本能驱使着做了那些事,发觉自己并不如想象中开心。
以及,她看向陈橘。
如果真的可以选择,陈橘值得她当一次好人。
陈橘之前以为小团体的人是愿打愿挨,没想到还有这种行为,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橘……”温秋楠抿唇,还想说什么。
陈橘抬眸看她:“你能拿到证据吗?”
……
证据不是什么难事,曾可馨把照片放在q/q的相册,但陈橘点开以后才发现是锁着的,要回答问题。
“0913,曾可馨的生日,”温秋楠出声,“后面是林嘉南的生日,我不知道。”
陈橘抿唇,在屏幕上按数字,相册打开后就是于清依哭红的眼睛,透过屏幕看着她们。
距离高考还有九十九天,陈橘写完举报信塞进学校的意见反应箱,耐心等了三四天后只得到郑爱霞在晚自习的一句提醒。
说同学们之间要平等相处,再发现欺负同学的现象学校严惩不贷,后面的话题又是关于学习的。
倒数的数字一天天减少,高考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余事情似乎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橘下意识去看于清依,对上她的苦笑。
模拟考结束以后于清依要去书店,陈橘和黄令仪一起送她,刚推开门就有人和她们打招呼。
“你好,”女人穿着天蓝色的衬衫,无边框眼镜,握手后接话,“于清依是吧,我们之前通过电话,我是海省晚报的记者,李佳薇。”
几个人坐下后陈橘才搞清事情的原委,于清依主动联系的李佳薇,后者在了解情况后准备写一篇关于校园暴力
的专访报道。
证据保存在陈橘的手机里,李佳薇看完以后打开录音笔。
“是这样,报道的话需要有让公众信服的证据,所以我们可能会刊登打过马赛克的照片,你还在读高三是不是?父母知道这些事吗?其实可以先让学校试着解决。”
是个很好的新闻,但李佳薇不想影响到于清依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在特殊时期。
“我父母离异后都各自组建家庭了,我跟着我奶奶生活,”于清依看了眼照片,“没关系,刊登吧,我又不是杀人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她们第一次欺负我的时候我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其实不是,她们只会变本加厉。”
她想过改变,告诉过六班的班主任,但当时没有证据,老师觉得是女生间的小打小闹,只简单训斥曾可馨几句。
“她欺负了很多人,”于清依用手背擦了下眼睛,“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能这样了。”
这不公平,受害者唯唯诺诺好似犯错的是自己,没有心思学习,时刻沿着悬崖边走路,施暴者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毕业之后一笔勾销,青春靓丽,像无事发生。
不能再继续这样了。
李佳薇递给她纸巾,沉默了片刻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采访提纲。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对方……”
……
李佳薇最后定下的题目是《青春里被忽视的呼救声——专访校园暴力受害者》,经过于清依允许和报社审查后发表在晚报上。
纸媒式微,晚报的印刷量也大不如前,于清依和陈橘也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希望能带来哪怕一丝丝改变。
距离高考还剩下八十七天,学校停课一天,有教育局的专访组来调查情况,学校的所有领导都聚集在一起,曾可馨和了解情况的人被陆陆续续叫到办公室。
监控在极端时间之内覆盖了海城一中的所有角落,包括厕所门口,厕所内部也安装了一键呼喊的按钮。
陈橘后来没再见过曾可馨,集会时才知道她已经被开除了,其他人是记过处分,所有拿到她们档案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曾经参与校园霸凌。
“不止一中,”李佳薇后面和她们见过面,她消息更灵通一些,“教育局挺重视的,各个学校都排查了,其他学校更过分的也有,上面下定决心要整顿,开除了一大堆。”
“你呢?”李佳薇看着于清依,“最近怎么样?有没有被影响。”
“还好,”于清依想了几秒,“同学们都来安慰我,我同桌还抢着帮我做值日,算影响吗?”
李佳薇笑笑,又嘱咐她们好好学习,高考加油,带着东西离开奶茶店。
“佳薇姐,”陈橘追出来,气喘吁吁地叫住她,“你还要去跟新闻吗?”
“对,有个医保的问题,我要去隔壁市出差,看看是什么情况。”
“好厉害,佳薇姐,谢谢你。”
如果不是舆论,单凭她们几个学生,这件事不会解决得这么顺利。
“我应该做的,”李佳薇摸摸陈橘的头,“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
“佳薇姐,你大学上的什么专业?”陈橘顺着话题问她。
“新闻学,我一开始也是被调剂的,还想转专业来着,”李佳薇眯着眼睛,像在回忆,“不过后来意识到新闻也有它的独特之处,有力量的文字可以改变世界,哪怕一点点,我还蛮享受这个过程的。”
……
学校每周会抽一节晚自习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和校园霸凌的排查,校园又回到往日的平静。
“送给你,”独处的时候陈橘把手套送给温秋楠,“去年买的,之前打算过生日给你。”
还没等温秋楠生日两人就疏远,陈橘留着也没什么用。
“谢谢,”温秋楠低头看手套的花纹图案,吸了吸鼻子,小心翼翼地开口,“陈橘,我们还能当朋友吗?”
“不能了,”陈橘摇了摇头,和她解释,“秋楠,我不讨厌你,但我不能和伤害过我的人做朋友,那对我真正的朋友不公平。”
温秋楠嗯了声,空间又陷入沉默。
她曾经拥有过最真挚的友谊,温秋楠很多年后才彻底意识到这一刻的意义。
……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红色条幅贴得到处都是,做不完的卷子,隔三差五的考试,频繁到陈橘已经对成绩有些麻木,整理完错题以后又拽着江朝北的卷子看。
高考前的某次模拟考,江朝北的成绩突然掉到年级十九名,他理综空了半面没写。
“为什么没写?”陈橘咬唇,比江朝北本来还着急。
“困,”江朝北不太在意,拆开饼干以后递给她,“考试的时候睡了会儿。”
“不能这样,”陈橘把饼干袋放到一边,“要好好考试。”
“知道,下次不会了,”江朝北又把饼干拿起来,“你尝尝,好吃。”
江朝北无所谓的态度一直持续到6月5号,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复习。
两个人都在二中考试,提前看过考场以后孙敏在附近的酒店给江朝北订了两天房间。
“给你们订的标间,到时候中午就在酒店睡会儿,能节省点时间。”
“不用了,我回家就好,学校有大巴车的。”陈橘局促地摇头。
“一来一回浪费多少时间,大巴车里还那么热,”孙敏不赞同地皱眉,把房卡塞给她,“跟阿姨客气什么,阿朝,中午等上小橘,知道吧?”
陈橘还在推脱,江朝北接过房卡之后直接塞进陈橘的书包,说知道了。
6月7日,考场的街道外被堵得水泄不通,家长们围在周边,还拿着条幅,不时有交警在维持秩序。
机械的女声请学生进入考场,陈橘跟着人群进了教学楼,找到自己的座位,在铃声落下后开始答题。
几张薄薄的答题卡竟然就可以给他们过往十八年的努力下一个定论,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
百日誓师结束后也没说解散,王海龙咳嗽了声,声音传遍操场。
“1月18日15时50分,高三七班江朝北到达二楼楼梯,在连廊处对六班林嘉南做出殴打动作,随即升级为打架斗殴,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经校委会协商讨论,现对江朝北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保送资格,记大过一次,留校察看。”
队伍末尾,少年低垂着头,鼻梁上的伤还留着痕迹,对周边投来的目光并不在意。
好事者的眼神又挪到六班,试图寻找另一位当事人,一样没有收获,林嘉南转学回香港了。
散会以后陈橘混在人群里回到教室,做完习题以后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她不太饿,把桌兜里的小面包吃掉,趴在桌面上休息。
窗边吹过来一阵风,带着些许的寒意,班里不少人桌面的卷子被吹起来,发出哗啦的响声,随即又掉在地上。
陈橘看了两眼,先把窗户关掉一半,走出座位,弯腰,挨个捡起来卷子,按着名字放回同学的座位。
最后一张刚好是温秋楠的,陈橘看了眼,放回桌面,转身的时候对上卷子主人的视线。
“刚被风吹到地上了。”陈橘简单解释了句,绕过温秋楠,回到自己的座位。
“我以为你讨厌我。”温秋楠追到陈橘的座位,一动不动地盯着她。
“还好。”陈橘不太明白她的用意,自从口红那件事之后两个人其实没怎么说过话。
“为什么?”温秋楠坐下,追问她,“为什么不讨厌我?”
“我自己的选择,”陈橘握着笔,语气平和地解释,“我不能总是把时间用来讨厌你,那样太辛苦了。”
选择,她又说出一个温秋楠意料之外的词,露出温秋楠最讨厌的那种表情,温和、宽容,她和太阳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因为陈橘不会灼伤任何人。
有人在窗边徘徊,看了她们几眼,开口。
“陈橘,我有事找你,和林嘉南有关,能出来一下吗?”
确实是六班的女同学,陈橘觉得面熟但叫不上名字,问:“什么事?”
“不好说,但我保证很重要,你应该听一听,”女同学又看了她一眼,有些为难,“能找个安静的地方吗,我们单独说。”
“好,”陈橘想了下还是答应了,起身,对着温秋楠说话,“抱歉,我要出去。”
女同学笑了下但很快藏好表情,温秋楠拽住陈橘的手腕,看她。
“不要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温秋楠是个道德低下的人,她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和斤斤计较,在小团体里学会了表现得强硬来避免被当做丫鬟,于清依被欺负的时候她冷静地旁观,因为不关她的事,温秋楠乐于见到别人痛苦的表情。
在上一秒之前,她渴望见到陈橘的崩溃和眼泪,让她变得和自己一样糟糕。
陈橘看向她,话说得很客气:“麻烦你放开。”
“不要去,”温秋楠盯着外面的人,话是对着陈橘说的,“曾可馨叫她来的,她要带你去厕所,然后给你拍裸/照。”
陈橘怔了下,看了她几秒又转身,窗外的女同学一溜烟跑得没影。
“好奇我怎么知道?她们就是这么对于清依的,”温秋楠对上她视线,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笑,最后竟然笑出眼泪,她抹掉,这次道歉是真心实意,“对不起。”
成年人知道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让自己变得平和,十七岁的少女却只有巴掌大的小世界,惴惴不安地在里面打转,老师告诉他们宇宙皆准的定律,却从不教授如何处理嫉妒。
怎样处理那些流动的微妙的情绪,温秋楠不知道,她只是被本能驱使着做了那些事,发觉自己并不如想象中开心。
以及,她看向陈橘。
如果真的可以选择,陈橘值得她当一次好人。
陈橘之前以为小团体的人是愿打愿挨,没想到还有这种行为,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橘……”温秋楠抿唇,还想说什么。
陈橘抬眸看她:“你能拿到证据吗?”
……
证据不是什么难事,曾可馨把照片放在q/q的相册,但陈橘点开以后才发现是锁着的,要回答问题。
“0913,曾可馨的生日,”温秋楠出声,“后面是林嘉南的生日,我不知道。”
陈橘抿唇,在屏幕上按数字,相册打开后就是于清依哭红的眼睛,透过屏幕看着她们。
距离高考还有九十九天,陈橘写完举报信塞进学校的意见反应箱,耐心等了三四天后只得到郑爱霞在晚自习的一句提醒。
说同学们之间要平等相处,再发现欺负同学的现象学校严惩不贷,后面的话题又是关于学习的。
倒数的数字一天天减少,高考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余事情似乎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橘下意识去看于清依,对上她的苦笑。
模拟考结束以后于清依要去书店,陈橘和黄令仪一起送她,刚推开门就有人和她们打招呼。
“你好,”女人穿着天蓝色的衬衫,无边框眼镜,握手后接话,“于清依是吧,我们之前通过电话,我是海省晚报的记者,李佳薇。”
几个人坐下后陈橘才搞清事情的原委,于清依主动联系的李佳薇,后者在了解情况后准备写一篇关于校园暴力
的专访报道。
证据保存在陈橘的手机里,李佳薇看完以后打开录音笔。
“是这样,报道的话需要有让公众信服的证据,所以我们可能会刊登打过马赛克的照片,你还在读高三是不是?父母知道这些事吗?其实可以先让学校试着解决。”
是个很好的新闻,但李佳薇不想影响到于清依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在特殊时期。
“我父母离异后都各自组建家庭了,我跟着我奶奶生活,”于清依看了眼照片,“没关系,刊登吧,我又不是杀人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她们第一次欺负我的时候我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其实不是,她们只会变本加厉。”
她想过改变,告诉过六班的班主任,但当时没有证据,老师觉得是女生间的小打小闹,只简单训斥曾可馨几句。
“她欺负了很多人,”于清依用手背擦了下眼睛,“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能这样了。”
这不公平,受害者唯唯诺诺好似犯错的是自己,没有心思学习,时刻沿着悬崖边走路,施暴者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毕业之后一笔勾销,青春靓丽,像无事发生。
不能再继续这样了。
李佳薇递给她纸巾,沉默了片刻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采访提纲。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对方……”
……
李佳薇最后定下的题目是《青春里被忽视的呼救声——专访校园暴力受害者》,经过于清依允许和报社审查后发表在晚报上。
纸媒式微,晚报的印刷量也大不如前,于清依和陈橘也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希望能带来哪怕一丝丝改变。
距离高考还剩下八十七天,学校停课一天,有教育局的专访组来调查情况,学校的所有领导都聚集在一起,曾可馨和了解情况的人被陆陆续续叫到办公室。
监控在极端时间之内覆盖了海城一中的所有角落,包括厕所门口,厕所内部也安装了一键呼喊的按钮。
陈橘后来没再见过曾可馨,集会时才知道她已经被开除了,其他人是记过处分,所有拿到她们档案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曾经参与校园霸凌。
“不止一中,”李佳薇后面和她们见过面,她消息更灵通一些,“教育局挺重视的,各个学校都排查了,其他学校更过分的也有,上面下定决心要整顿,开除了一大堆。”
“你呢?”李佳薇看着于清依,“最近怎么样?有没有被影响。”
“还好,”于清依想了几秒,“同学们都来安慰我,我同桌还抢着帮我做值日,算影响吗?”
李佳薇笑笑,又嘱咐她们好好学习,高考加油,带着东西离开奶茶店。
“佳薇姐,”陈橘追出来,气喘吁吁地叫住她,“你还要去跟新闻吗?”
“对,有个医保的问题,我要去隔壁市出差,看看是什么情况。”
“好厉害,佳薇姐,谢谢你。”
如果不是舆论,单凭她们几个学生,这件事不会解决得这么顺利。
“我应该做的,”李佳薇摸摸陈橘的头,“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
“佳薇姐,你大学上的什么专业?”陈橘顺着话题问她。
“新闻学,我一开始也是被调剂的,还想转专业来着,”李佳薇眯着眼睛,像在回忆,“不过后来意识到新闻也有它的独特之处,有力量的文字可以改变世界,哪怕一点点,我还蛮享受这个过程的。”
……
学校每周会抽一节晚自习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和校园霸凌的排查,校园又回到往日的平静。
“送给你,”独处的时候陈橘把手套送给温秋楠,“去年买的,之前打算过生日给你。”
还没等温秋楠生日两人就疏远,陈橘留着也没什么用。
“谢谢,”温秋楠低头看手套的花纹图案,吸了吸鼻子,小心翼翼地开口,“陈橘,我们还能当朋友吗?”
“不能了,”陈橘摇了摇头,和她解释,“秋楠,我不讨厌你,但我不能和伤害过我的人做朋友,那对我真正的朋友不公平。”
温秋楠嗯了声,空间又陷入沉默。
她曾经拥有过最真挚的友谊,温秋楠很多年后才彻底意识到这一刻的意义。
……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红色条幅贴得到处都是,做不完的卷子,隔三差五的考试,频繁到陈橘已经对成绩有些麻木,整理完错题以后又拽着江朝北的卷子看。
高考前的某次模拟考,江朝北的成绩突然掉到年级十九名,他理综空了半面没写。
“为什么没写?”陈橘咬唇,比江朝北本来还着急。
“困,”江朝北不太在意,拆开饼干以后递给她,“考试的时候睡了会儿。”
“不能这样,”陈橘把饼干袋放到一边,“要好好考试。”
“知道,下次不会了,”江朝北又把饼干拿起来,“你尝尝,好吃。”
江朝北无所谓的态度一直持续到6月5号,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复习。
两个人都在二中考试,提前看过考场以后孙敏在附近的酒店给江朝北订了两天房间。
“给你们订的标间,到时候中午就在酒店睡会儿,能节省点时间。”
“不用了,我回家就好,学校有大巴车的。”陈橘局促地摇头。
“一来一回浪费多少时间,大巴车里还那么热,”孙敏不赞同地皱眉,把房卡塞给她,“跟阿姨客气什么,阿朝,中午等上小橘,知道吧?”
陈橘还在推脱,江朝北接过房卡之后直接塞进陈橘的书包,说知道了。
6月7日,考场的街道外被堵得水泄不通,家长们围在周边,还拿着条幅,不时有交警在维持秩序。
机械的女声请学生进入考场,陈橘跟着人群进了教学楼,找到自己的座位,在铃声落下后开始答题。
几张薄薄的答题卡竟然就可以给他们过往十八年的努力下一个定论,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