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皇太后是蒙古的人,总是会帮衬一二。这不,因此科尔沁部的人也很尊敬太皇太后。这不,希吉尔只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展示一次牛肉干,太皇太后马上发现了机会。
  而太皇太后的一封信封寄过去,科尔沁部身先士卒,哪怕现在不是春季,下羊羔牛犊的季节,还是迅速的宰了一部分正在养肥的的牛羊,并将其加工成了牛肉干。
  希吉尔不满,这差别也太大了吧:“我说的时候大哥就推推脱脱,太皇太后一说大哥屁颠屁颠的宰了十分之一的牛羊。”
  但是,麻烦也随机而来。
  信封寄过来的同时,部分加工好的牛肉干也跟着上路,只是因为信封毕竟比较快捷,提早了几日到。
  “哎呦,大哥也没有跟我确认一下,就把牛羊肉给寄过来了。”希吉尔手忙脚乱的,打算去找太皇太后。
  偏偏在太皇太后面前,希吉尔还要帮她那个不省心的大哥遮掩一二:“姑祖母,大哥可支持你了,他宰了好多牛羊肉,做成了肉干,现在已经送往京城了。”
  太皇太后欣慰:“还好没有在拖拖拉拉,不然我非要教训教训他。”
  “等等。”太皇太后意识到不对,“你说班第那小子宰了多少牛羊。”
  希吉尔颤巍巍地说出了数字:“大哥说,好像,好像,是十分之一。”
  太后太后:“是自己养的牛羊吗?”
  希吉尔悄咪咪的躲在皇太后身后:“是整个科尔沁部的,不只是大哥养的牛羊,还要加上牧民的。”
  太皇太后沉默,如同爆发前的火山一般安静。
  第104章
  上行下效
  太皇太后她突兀笑了起来,既没有摔杯子,也没有打骂班第。
  糟糕了,气大伤身,希吉尔也顾不得可能祸及到她身上,她从皇太后的背后里走出,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姑祖母,你别生气,我有办法。”
  太皇太后放松下来,不似刚才绷紧得仿佛利剑就要出鞘:“说说吧,怎么办?”
  听到班第宰了十分之一的牛羊之后,太皇太后早已怒不可竭,不说现在就是草原水草丰盛牛羊长膘的时候,就算是接近冬季要将牛羊宰了储存,也没有一下子去了十分之一分量的事情。
  他是要让牧民活不下去吗!
  希吉尔:“姑祖母听过上行下效的典故吗?”
  满汉融合的第一步自然是先了解汉文化,只有了解后才能针对性的提出方法。
  太皇太后说:“好像是关于齐景公的事情。自在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处齐景公的过失。”
  “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在宴席散后,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对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大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大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大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1】
  希吉尔答:“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个典故,我发现在宫里盛行的东西很快也会流传到皇亲国戚家中,而后再流传到百姓间。”
  希吉尔端一杯茶给太皇太后,她注意到了太皇太后的嘴唇有点干涩:“所以,还是需要您一点点的帮助。”希吉尔的手指头比划出一个很小的距离。要是太皇太后不愿意的话,那这件事就是前功尽弃。
  要是只有班第一个人,太皇太后都不想理会,说来说去,都是要靠太皇太后的面子,但是还有成千上万的牧民。
  太皇太后不会放手不管牧民,她叹息道:“我这张老脸真的是豁出去了。也希望一切如你所说的吧。”
  可想而知,要是事情没有顺利进行下去,班第肯定是首当其冲,但是提出主意的希吉尔,也好不到哪里去。
  太皇太后是不会责怪希吉尔,但其他人可就未必了。
  要给足自己信心,但希吉尔可不能像面对其他人时,反问对方为什么不相信她?希吉尔只能道:“一定行的!”
  广告营销的威力之大,希吉尔早就体验过。
  收拾好烂摊子后,希吉尔再次抱着几个西瓜回到了咸福宫。西瓜又大皮又薄,敲击着“咚咚”作响。
  谁知可能是西瓜皮太薄了,希吉尔一敲,西瓜直接从中间裂开,分成两半。希吉尔早有预料般将西瓜接住,一手接着一半的西瓜。
  希吉尔捧着西瓜,眼巴巴的和渝芳对视:“渝芳,你看,西瓜都裂开了。”
  渝芳把西瓜从希吉尔手里抢走:“娘娘,您今天已经吃了一个西瓜,不能再吃了。”
  希吉尔仍旧不甘心:“可是这个西瓜已经裂开了,放不到明天。”她试图将西瓜挽留住,让西瓜成功的在肚子里超生。
  西瓜不为希吉尔的意愿所挽留,慢慢的消失在了希吉尔的眼前。
  渝芳格外语重心长:“娘娘,您还记得您月事(生理期)的时候,躺在床上,惨白的脸就像是抹了石灰,动都动不了一下。还是奴婢去请了太医,开了几副药,您才缓过来。”
  “西瓜可是性凉的,你今天的分量已经吃完了,要是再吃下去,那月事的时候,奴婢可就不管你了。”
  希吉尔知道其中的道理:“可是西瓜……”
  渝芳回道:“奴婢将西瓜拿去给文常在。”自家娘娘可不是荣嫔想威胁就威胁的,正好废物利用,拿去膈应荣嫔。
  在渝芳的强硬之下,希吉尔也只能接受了。
  “渝芳,在宫外的时候就事事听我的,我觉得在宫里的时候要保持一致。”
  渝芳不想再和希吉尔纠结了:“娘娘,您说的都对。”
  西瓜是渝芳亲自送的。
  希吉尔还在写信,趁着渝芳离开了,偷偷拿了西瓜的饮品起来喝。
  信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兄长,这次事情我和太皇太后给你抹平了,下次不要再一拍脑袋就干不着调的事情,多听听嫂嫂的意见。还有,送牛羊肉的时候,记得多带点银钱来,要在京城,买一个存放肉干的院子,最好是带店铺的,还可以顺便售卖肉干。
  也不知太皇太后是怎么和康熙说的,竟然让康熙真的允许了七夕的时候举办游园会,各宫妃嫔
  都准备些东西出来售卖。
  过了些天,是休沐的时候。大格格好不容易得了空才来找希吉尔。
  大格格的脸没有再那么白泽,略微晒红了些,却更加的阳光,走路时的脚步也不再虚浮:“皇阿玛早上考核我的学习,说我学的不错!”
  自从避暑回来后,康熙百忙之中跟教皇子的师傅们辩驳了几次,便成功的让大格格加入了皇子的学堂。
  大阿哥在一旁可委屈极了:“可不是,师傅们喜欢大格格喜欢的跟什么一样。天天就在那说,大格格学习进度又加快了,大格格考核的成绩又提高了。”
  胤礽没有来咸福宫,在胤褆和大格格都被康熙考察过后,康熙也考核了胤礽,对于胤礽的回答很满意,就将他带到了乾清宫。
  大格格害羞的笑笑,没有在打击胤褆。
  大阿哥那幽怨的小表情实属好笑,希吉尔毫不留情,她拍大腿大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就是胤褆很难过。
  大阿哥:“宣额娘!”早知如此,他就不和大格格一起来自取其辱了,宣额娘一向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肯定会嘲笑他。
  呜呜呜。
  他想回去找额娘了,但是,额娘好像和宣额娘学坏了,天天在那边拉着几个宫女打桥牌,回去的时候,嘘寒问暖只有几个小时,额娘人就不见了。
  大格格说了很多学堂上的事情,出生的性别就决定了接受教育的不同,但是,有了改变,皇阿玛给出的改变的机会,她要抓的紧紧。
  优秀,更加的优秀,让别人无可指摘。
  “宣额娘,给你看我的书。”
  大格格递过来的不再是《女则》《女训》,而是《论语》。
  封面很新,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但是翻开书后,就会为那密密麻麻的字迹而震撼。每一句话,都写满了批注。
  大格格分享自己在学堂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师傅不是很严格,但是我也有很认真的在听,然后慢慢的,师傅的要求就高了,讲课的速度也变快了,我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
  不过就是几周的时间,大格格手上握笔处已然有了一层老茧。
  像看待枯萎的花朵不愿屈服于命运,顽强的是斗争,终于,有一天它盛开了。而你正常参与了它成长的一部分。
  希吉尔的内心震撼不可言喻,她只是帮扶了一把,大格格便像鲲鹏一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大阿哥听着大格格分享的苦读生活,有了自己的思考。
  “只要这么学,成绩便能好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