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不开心 第36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手中的佛珠越转越快,越转越快,将他的杀心与理智一并转碎在这小小一串佛珠中。
  那佛珠冰冷,硌得他手指生疼。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妖邪不可信。
  妖族野蛮、奸诈、冷情、懒惰,以我人族为食。
  他该杀了轩辕。
  杀了这个以英雄之名,统领人族的,龙妖。
  可为什么,他偏偏要守在这树梢上,守在这龙妖旁,唯恐有人惊了虚弱的假皇上?
  杀了他,会不会天下大乱?
  杀了他,会不会让人族与妖族彻底开战?
  杀了他,会不会让人族陷入怀疑与猜忌之中?
  多可笑,一个妖族,怎么就会成为人族最后的希望?
  池水中的轩辕呼吸渐渐平稳,他面上潮红退去,龙尾也渐渐被他收入衣摆之中。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路行之最后看了他一眼,怀中匕首沾了体温,变得温暖,若刺入轩辕体中,定不会让他感受到这夜色冰冷。
  可他最终还是没有动手,只最后看了轩辕一眼,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
  “师傅,我今日翻到一份古籍,心中生惑,特来问师傅。”
  “若有贼人窃国,登临帝位,而结束乱世,四海升平。若为前朝旧臣,该杀死贼人,还是故作不知?”
  方丈闻言,轻拨佛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路行之又问,“若有一山,山中有数村落,有山匪作乱,有县官鱼肉百姓。”
  “一日,大妖来犯,杀山匪,杀县官,占山为王。”
  “大妖不食人,以武力镇,村落和平共处。大妖要村民每年供奉粮食些许,于是百姓生活渐有起色,更胜之前。”
  “数年后,村民中生一武学奇才,问,此大妖当斩不当斩?”
  方丈道,“不可妄下定论。”
  “大妖有恩,而武力强横,非我族类。不可令村落上下依附于其,可缓缓图之,令人族掌握大权,若大妖不伤人,奉其为守护神即可,若大妖伤人,则斩之。”
  ……
  人族当缓缓图之,掌控人族本身。
  但轩辕与他们又不相同。
  轩辕惊才绝艳,他一时竟想不出,究竟有谁能取代轩辕,成为人族新的首领。
  他憎恶妖族。
  因为妖族残害人族同胞。
  可若他杀了轩辕,人族动荡,人妖两组重新陷入纷争之中,究竟是在救人族,还是在害人族?
  他想不通。
  房门被敲响,有小沙弥送来莲子羹。
  “方丈说,师叔最近思虑过重,火气太旺,该喝一碗莲子羹,再好好睡一觉。”
  路行之看向铜镜,铜镜中的自己,眼底青黑。
  他恍然想起,自己自从看见轩辕真身后,已经两日不曾合眼了。
  他喝了莲子羹,又抄了一遍佛经,心境平复后,困意便如潮水般缓缓浮了上来。
  黑夜。
  月色。
  雾气。
  他又来到了遇见轩辕真身的那个夜晚。
  他拨开雾气,走向温泉池中的巨龙。
  巨龙睁开眼睛,冰冷而光滑的鳞片缠上他的腰肢,一圈圈的缠绕,让他有种被蛇类捕食的错觉。
  黑色的鳞片上,泛着浅浅的金。
  忽而身子一轻。
  巨龙化作人形,唯有那条龙尾,依旧缠在他的腰上。
  龙尾末端,也带着一抹亮眼的金。
  那一抹金色,从他腰肢垂落,缠在他的腿上,扫过他的脚踝。
  人形的龙,紧贴着他的胸膛,扣着他的肩膀,又环住他的脖颈。
  那黑金色的龙角,泛着冰冷的光,轻轻戳在他的额头上。
  竟然是温热的。
  他下意识伸手去抓。
  将龙角握进掌心的刹那,轩辕面上浮起一层潮红,发出一声低吟。
  像是痛苦。
  又像是欢愉。
  就像是,那晚在池水中听到的一样!
  ……
  路行之猛地从床上坐起。
  他的头脑一片混乱。
  在一片混沌中,他想起了这几天为了解龙妖,而看过的古籍。
  “……妖族兽性未脱,成年之后,亦有发情期之说。”
  “发|情期间,依本性求偶,欲与交合。”
  所以当时,轩辕不是受伤,而是发|情期到了。
  那为什么我……
  为什么我在梦中,也会情动?
  第325章
  路行之自幼时被捡回寺中, 佛法高深,声名远扬。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俗家弟子。
  他不解, “方丈, 是非善恶、喜怒哀惧, 我皆已看透,为何不为我剃度?”
  方丈只叹,“未曾入红尘, 又谈何看破红尘。”
  为此,他设想过很多可能让他破戒的情景, 以及应对方法。
  此情此景, 他却从未料到过。
  他相貌清俊, 哪怕剃发也无损其容貌,反倒平添几分清冷,宛如清风明月月下松, 也少不了痴情男女多爱慕。
  但那些人从未动过他心神半分。
  怎么如今,反倒一夜荒唐,有春风入梦?
  难道他竟荒淫至此, 情|欲上头,便也不分对方是谁了?
  梦中龙尾似乎还缠在腰间,鳞片冰冷如玉石,贴着他的衣衫。
  衣衫轻薄, 鳞片上的凉意便似要跟着刻入骨血。
  他狠狠闭眼,不敢再想, 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文, 被他诵了一遍又一遍,清墨将心经抄满书页, 睁眼一看,那泛黄纸张上,字字句句写着的,分明是“轩辕”。
  ……
  他今年二十三岁,许正是血气躁动的时候。
  一定是因为精力无处发泄,才会做出这等荒唐春梦。
  他向方丈请了破戒刀,在院中不分昼夜地练武,一遍遍挥刀,直到筋疲力尽。
  方丈来看他,雪白长眉下,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似已将一切看透。
  “堵不如疏。”
  疏?
  他当然知道,但他现在做的,不就是在“疏”吗?
  或许方丈的意思是,让他直面那个梦?
  人都有七情六欲,他尚未成佛,自然有俗世欲望。
  他沉思许久,直到小沙弥来提醒,他才收起破戒刀,前往前庭为香客诵经。
  大堂之中,檀香缓缓,佛音袅袅。
  待诵经结束,有香客叫住了他。
  眼前的,是位公子,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纪,眉眼灵动俊秀,腮边尚带几分婴儿肥,稚气未脱,却已见风华。
  这小公子拦住他,说要请教佛经,在他解说时,那一双眼睛,却不住地往他脸上看,被他低头捉住目光,便慌里慌张地低下头,面颊微红。
  他心下了然,心道,之后要避着些这位小公子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