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022节
大食相对于大唐,不仅制度上落后,武器上差距更大。
是以,唐军轻而易举地使大食军队溃散。
“太子发挥想象,觉得武器改革,会走到哪一步?”
李瑄又突然提问李奕。
“回父皇,正如父皇之言,火炮可以射得更远,威力更强。儿臣大胆认为,青铜大炮可以安置在船上,在某些战斗中更容易发挥……”
李奕沉吟一番后,向李瑄回答道。
“为父已经令人在蓬莱打造火炮战舰,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善战者,动于九天之上。人要有梦想,如鸟儿一样,飞在天上。我们夜晚能看到月亮,为何不登上月亮?”
李瑄可以理解李奕的保守。
在这个世界,除了他,思想都趋于保守。
或许他的话,会被认为是天马行空。
但他的这番话,不仅会对李奕说,还会在智慧宫对一众学者、科学家说。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向往苍穹,向往月亮。
“父皇之言,如同神话。儿臣难以理解。”
李奕怔怔地言道。
父亲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词,“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早已打开人们对月亮的向往。
父亲的《西游记》中,对广寒宫多有描述,那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
李奕也只能憧憬一番,不可想象。
“难而必至,易却无期。为父认为登上月亮,是人类迟早会到达的。恰恰相反,有些看似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却遥遥无期。太子要谨记!”
李瑄郑重地向李奕说道。
他在告戒李奕,要做个仁政爱民,要自律,要有毅力,要有恒心。
要听取意见,不能一意孤行,关键时刻,还要果决。
糜烂之时,还要学会快刀斩乱麻。
“儿臣谨记……”
李奕思索李瑄话中的含义,心中的大门也逐渐打开。
“轰隆隆……”
对大食军队的第三轮炮击已经展开。
仿若陨石撞地,激起土浪。
原本严整的队列被炸得七零八落,伤者匍匐哀号,未伤者肝胆俱裂。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看着不断落地的炮弹,心中渐生绝望。
对岸的炮弹像是无穷无尽一样。
时间太短,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未想到防御大炮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想到,也不可能去实施。
一代哈里发,被天降“陨石”击碎信念。
他奔马在陨落之间,曾经信仰浓烈的大食士卒,与他相反而行。
也仅有忠心耿耿的近卫军,愿意跟随他。
哲温·哈霍伊等元帅将领,见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悍不畏死,面对炮弹面不改色,才敢进前。
在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视线中,看到数以百计的船只、羊皮筏,上面站着密密麻麻的大唐劲卒。
船手奋楫,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中、南,三个方向,越来越多的船只加入。
从船夫到士卒,脸上都写满坚毅。
“哈霍伊元帅,告诉逃跑的士卒,我准备把鲜血流入克孜勒乌赞河,以换取安拉显灵。那雷声虽大,连百分之一的士卒都没有伤害到,真就这么畏惧吗?他们有脸回到圣城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握着宝刀,向哲温·哈霍伊命令道。
他准备倾尽最后的力气,换取一线生机。
克孜勒乌赞河失守,意味着重城哈马丹失守,紧接着与哈马丹为犄角的尼哈温也会失守。
丝绸之路上的两座城池一丢,阿塞拜疆地区门户大开不说。
唐军西可进攻巴格达,南可与波斯波利斯战线的唐军里应外合,全歼其他方位的大食士卒。
一败涂地是必定的。
一天战败。
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
也没有比这更打击士气的事情。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推断,一旦大唐士卒开始靠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东岸的炮火防止误伤,会停止发射。
届时,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刻。
正如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说,青铜大炮对大食士卒的实际杀伤并不大。
主要是威慑力让大食士卒难以承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付诸行动,他令意志更坚定的近卫军到岸边防守。
“呜……呜……”
沉闷且断断续续的号角声,示意更多的大食士卒折返。
哲温·哈霍伊也派遣将领去拦阻,告诉溃兵,哈里发亲自披甲,浴血奋战,与邪恶战斗。
懦夫永无宁日!
再加上青铜大炮不再响,挽回一些大食士卒的信心。
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动作太晚了。
原本在岸边规划的防线散乱,没有长弓手、复合弓手,无法阻挡唐军第一波的锐气。
零零星星,乱作一团的弓箭手,不可能对数以百计的船只完成大规模杀伤。
大河滔滔,浪涛拍岸。
唐军的船只临近河岸,船筏上的尉官一声令下。
强弩和手弩迅速就位,对岸边的大食士卒进行反击。
旨在让大食士卒退离岸边,给唐军士卒登陆,创造可乘之机。
“嗖嗖嗖……”
唐军先锋训练有素,稍微瞄准后,手中强弩发出低沉的嘶吼,一支支利箭如暴雨般向岸边的大食士卒。
“噗嗤……噗嗤……”
箭镞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穿透大食士卒的身躯。
即便是身穿铁甲的近卫军,也不敌神臂弩的穿透。
十几里的沿岸,不断地有大食士卒倒下,比先前炮弹造成的伤害更甚。
刚临炮火的大食士卒在弩箭之中,惨叫声此起彼伏。
弩,作为大唐向火枪过渡的重要兵器,这十几年来,更进一步发展。
大唐的弩多种多样。
公输青子又改良神臂弩,手弩。
有工匠重新改良连弩、骑弩。
从大型的重弩,到小型的轻弩,大唐的各式弩已经多达百种。
天策府选择最实用的弩批量制造,列装军队,充备军实。
在各段登陆点,唐军的弩手已经射开一道道的缺口。随着唐军战船靠岸,神策禁军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
禁军将军哥舒晃是登陆的先锋,他手持长枪,带领一船禁军士卒,最先踏上克孜勒乌赞河的西岸。
同队大食近卫军视死如归,在大食队头的带领下,持矛杀过来,欲将大唐士卒推入河中。
“杀……”
哥舒晃一声怒吼,持枪迎上去。
“噗嗤……”
他长枪斜刺,凌厉而凶狠,一下就将大食近卫军的队头刺死。
随即在敌阵之中,左突右刺,当者披靡,其勇猛颇有乃父之风。
最先登岸的神策卫禁军跟在哥舒晃身旁,他们将彪悍之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刀枪所至,血流漂橹。寒光闪烁的兵刃与飞溅的鲜血交织在一起,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大食近卫军虽奋力抵抗,但登上岸的神策禁军越来越多,在神策卫凌厉的攻势下,薄弱防线渐渐崩溃,他们的尸体,成片成片地错落在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面方向,李晟率领北庭锐士,在强弩的掩护下,紧锣密鼓地到达西岸。
“咚咚咚……”
东岸边,大唐玄龙旗帜下,力士持鼓槌敲击着数十面大鼓,摧动人心。
尽管以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号召力,使不少大食士卒折返。
但他们失去了先机,且良莠不齐。
大唐的大盾兵到达岸上,意味着第一波数千名士卒已经登陆。
船只和羊皮筏折返,开始运送第二波神策禁军和精锐士卒。
是以,唐军轻而易举地使大食军队溃散。
“太子发挥想象,觉得武器改革,会走到哪一步?”
李瑄又突然提问李奕。
“回父皇,正如父皇之言,火炮可以射得更远,威力更强。儿臣大胆认为,青铜大炮可以安置在船上,在某些战斗中更容易发挥……”
李奕沉吟一番后,向李瑄回答道。
“为父已经令人在蓬莱打造火炮战舰,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善战者,动于九天之上。人要有梦想,如鸟儿一样,飞在天上。我们夜晚能看到月亮,为何不登上月亮?”
李瑄可以理解李奕的保守。
在这个世界,除了他,思想都趋于保守。
或许他的话,会被认为是天马行空。
但他的这番话,不仅会对李奕说,还会在智慧宫对一众学者、科学家说。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向往苍穹,向往月亮。
“父皇之言,如同神话。儿臣难以理解。”
李奕怔怔地言道。
父亲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词,“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早已打开人们对月亮的向往。
父亲的《西游记》中,对广寒宫多有描述,那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
李奕也只能憧憬一番,不可想象。
“难而必至,易却无期。为父认为登上月亮,是人类迟早会到达的。恰恰相反,有些看似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却遥遥无期。太子要谨记!”
李瑄郑重地向李奕说道。
他在告戒李奕,要做个仁政爱民,要自律,要有毅力,要有恒心。
要听取意见,不能一意孤行,关键时刻,还要果决。
糜烂之时,还要学会快刀斩乱麻。
“儿臣谨记……”
李奕思索李瑄话中的含义,心中的大门也逐渐打开。
“轰隆隆……”
对大食军队的第三轮炮击已经展开。
仿若陨石撞地,激起土浪。
原本严整的队列被炸得七零八落,伤者匍匐哀号,未伤者肝胆俱裂。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看着不断落地的炮弹,心中渐生绝望。
对岸的炮弹像是无穷无尽一样。
时间太短,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未想到防御大炮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想到,也不可能去实施。
一代哈里发,被天降“陨石”击碎信念。
他奔马在陨落之间,曾经信仰浓烈的大食士卒,与他相反而行。
也仅有忠心耿耿的近卫军,愿意跟随他。
哲温·哈霍伊等元帅将领,见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悍不畏死,面对炮弹面不改色,才敢进前。
在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视线中,看到数以百计的船只、羊皮筏,上面站着密密麻麻的大唐劲卒。
船手奋楫,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中、南,三个方向,越来越多的船只加入。
从船夫到士卒,脸上都写满坚毅。
“哈霍伊元帅,告诉逃跑的士卒,我准备把鲜血流入克孜勒乌赞河,以换取安拉显灵。那雷声虽大,连百分之一的士卒都没有伤害到,真就这么畏惧吗?他们有脸回到圣城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握着宝刀,向哲温·哈霍伊命令道。
他准备倾尽最后的力气,换取一线生机。
克孜勒乌赞河失守,意味着重城哈马丹失守,紧接着与哈马丹为犄角的尼哈温也会失守。
丝绸之路上的两座城池一丢,阿塞拜疆地区门户大开不说。
唐军西可进攻巴格达,南可与波斯波利斯战线的唐军里应外合,全歼其他方位的大食士卒。
一败涂地是必定的。
一天战败。
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
也没有比这更打击士气的事情。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推断,一旦大唐士卒开始靠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东岸的炮火防止误伤,会停止发射。
届时,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刻。
正如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说,青铜大炮对大食士卒的实际杀伤并不大。
主要是威慑力让大食士卒难以承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付诸行动,他令意志更坚定的近卫军到岸边防守。
“呜……呜……”
沉闷且断断续续的号角声,示意更多的大食士卒折返。
哲温·哈霍伊也派遣将领去拦阻,告诉溃兵,哈里发亲自披甲,浴血奋战,与邪恶战斗。
懦夫永无宁日!
再加上青铜大炮不再响,挽回一些大食士卒的信心。
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动作太晚了。
原本在岸边规划的防线散乱,没有长弓手、复合弓手,无法阻挡唐军第一波的锐气。
零零星星,乱作一团的弓箭手,不可能对数以百计的船只完成大规模杀伤。
大河滔滔,浪涛拍岸。
唐军的船只临近河岸,船筏上的尉官一声令下。
强弩和手弩迅速就位,对岸边的大食士卒进行反击。
旨在让大食士卒退离岸边,给唐军士卒登陆,创造可乘之机。
“嗖嗖嗖……”
唐军先锋训练有素,稍微瞄准后,手中强弩发出低沉的嘶吼,一支支利箭如暴雨般向岸边的大食士卒。
“噗嗤……噗嗤……”
箭镞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穿透大食士卒的身躯。
即便是身穿铁甲的近卫军,也不敌神臂弩的穿透。
十几里的沿岸,不断地有大食士卒倒下,比先前炮弹造成的伤害更甚。
刚临炮火的大食士卒在弩箭之中,惨叫声此起彼伏。
弩,作为大唐向火枪过渡的重要兵器,这十几年来,更进一步发展。
大唐的弩多种多样。
公输青子又改良神臂弩,手弩。
有工匠重新改良连弩、骑弩。
从大型的重弩,到小型的轻弩,大唐的各式弩已经多达百种。
天策府选择最实用的弩批量制造,列装军队,充备军实。
在各段登陆点,唐军的弩手已经射开一道道的缺口。随着唐军战船靠岸,神策禁军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
禁军将军哥舒晃是登陆的先锋,他手持长枪,带领一船禁军士卒,最先踏上克孜勒乌赞河的西岸。
同队大食近卫军视死如归,在大食队头的带领下,持矛杀过来,欲将大唐士卒推入河中。
“杀……”
哥舒晃一声怒吼,持枪迎上去。
“噗嗤……”
他长枪斜刺,凌厉而凶狠,一下就将大食近卫军的队头刺死。
随即在敌阵之中,左突右刺,当者披靡,其勇猛颇有乃父之风。
最先登岸的神策卫禁军跟在哥舒晃身旁,他们将彪悍之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刀枪所至,血流漂橹。寒光闪烁的兵刃与飞溅的鲜血交织在一起,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大食近卫军虽奋力抵抗,但登上岸的神策禁军越来越多,在神策卫凌厉的攻势下,薄弱防线渐渐崩溃,他们的尸体,成片成片地错落在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面方向,李晟率领北庭锐士,在强弩的掩护下,紧锣密鼓地到达西岸。
“咚咚咚……”
东岸边,大唐玄龙旗帜下,力士持鼓槌敲击着数十面大鼓,摧动人心。
尽管以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号召力,使不少大食士卒折返。
但他们失去了先机,且良莠不齐。
大唐的大盾兵到达岸上,意味着第一波数千名士卒已经登陆。
船只和羊皮筏折返,开始运送第二波神策禁军和精锐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