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0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曾经的天将军已离开西域十二年。
  西域百姓无不怀念。
  这是大唐文化最鼎盛的时刻,也是华夏对西域渗透更深,影响最大的时刻。
  自西汉以来,反反复复,华夏人将强大和威严,刻入西域人的基因里。
  在李瑄出现后,开花结出果实,使得西域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民族大融合。
  一些长相明显与汉人不同的西域人,却自称自己是汉人。
  历史,会交出一份答卷。
  “万岁!”
  “万岁……”
  军民见李瑄龙颜肃穆,目光如炬,他一身金甲骑在汗血宝马上,周身散发的帝王之气震慑四方。
  西域的胡汉百姓忍不住高呼,惊空遏云。
  李瑄也在见到李嗣业、李勉、龟兹王的时候,下令队伍停下。
  “臣等拜见至尊……”
  李瑄无比矫健地翻身下马,李勉和李嗣业率领文武官吏,向李瑄拜见。
  “不必多礼。”
  李瑄令李勉、李嗣业、龟兹王等免礼。
  在迎接仪式上,李瑄从来不过问政事军事。
  他一一对来迎接他的文武官吏、龟兹官吏进行慰问。
  这让他们受宠若惊。
  对于在边塞的官吏来说,从不敢想象见至尊一面,与至尊说上一句话。
  连龟兹的官吏,也觉得与有荣焉。
  胜雄古今的天可汗,一直是他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对象。
  一番慰问后,李瑄重新骑上宝马,向龟兹城而去。
  越来越多的胡汉百姓看到李瑄,李瑄也向他们挥手示意。
  他故意放慢速度,让更多人感受到他。
  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建立自己在西域胡汉百姓心中的威势。
  这样不经意的举动,会让百姓觉得李瑄距离他们很近。
  有的君王,明明距离百姓很近,却如远在天边。
  最终,李瑄进入龟兹城,大都护府。
  沐浴更衣后,他召见李勉和李嗣业。
  “朕此番远征,是为巩固西域,将威胁扼杀于萌芽之中,开万世之太平。卿当与朕勠力同心,倾尽全力。”
  李瑄在诏书上已经说明,再次点明此行目的。主要是让西域方面,不要掉以轻心。
  即便甘肃、青海等地有运输粮食、钱财到西域。
  但那成本太大。
  此行的军资,主要靠和籴。
  用大量的钱财,收购西域、河中所有的粮食。
  安西之地,作为大唐的后勤之地,在这方面上,不能拉胯。
  “请至尊放心。即便安西军离开,留在西域的上千屯耕地,臣也会组织百姓耕种,以确保有更多粮食。”
  安西大都护李勉向李瑄回答道。
  西征不是一朝一夕,可能为积年累月。
  哪怕放弃一些龟兹城的工厂,一些矿场。也要将粮食种上。
  “和籴之时,要有限度。要保证西域地区粮食自给自足,也要有应对灾害的能力。过犹不及,会生出动乱。”
  李瑄担心用力过猛,使粮价飙升。以至于地方百姓、商人将自己的粮食卖完,引发人为的饥荒。
  并非李瑄多想,西域地区的粮食产量太薄弱,即便人少,但地方太大,会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
  “请至尊放心。粮食价格一直在大都护府的控制范围之内。早在至尊主政西域之时,于伊丽水流域、七河流域建立大量牧场,十几年来,牛羊数以百万计。这些随时充为军资,解决粮食不足的压力。”
  李勉向李瑄回答道。
  他是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是宗室的一员。
  早在年轻的时候,李勉勤学经史,以沉雅清峻而出名。
  在李瑄打压宗室的时代,李勉能担任正二品的安西大都护,足以证明其能力。
  “嗯!河西转运,以及北庭的物资,也会源源不断地到来。所有物资经过安西大都护,务必清点、备案。战争结束,需统计西征损耗,载入史册。”
  李瑄对李勉的布置很满意,着重吩咐道。
  “臣遵旨!”
  李勉起身拱手。
  “李都督。安西军的布置如何?”
  李瑄又向李嗣业询问道。
  这一次,西征的三位主帅,分别是李嗣业、马璘、李晟。
  他们之中,除了李嗣业稍长,其他都是军中正值壮年的将领。
  特别是马璘、李晟,与浑瑊、车光倩、来瑱,并称为“五杰”。
  不是他们军功最高,而是他们年富力壮,又有卓越的功绩。是将来军中的中流砥柱。
  现车光倩、浑瑊担任边塞都督,不久前灭亡突厥。
  李瑄不可能将功劳都加在他们身上。
  “回至尊,安西军大部分兵马,已经通过千泉古道,到达柘枝城驻扎。将士们士气正盛,随时准备为国征战。”
  李嗣业向李瑄回答道。
  曾经的陌刀将,人马俱碎的李嗣业,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主帅。
  陌刀军迟早会被时代淘汰,但老当益壮的李嗣业不服输,还想持陌刀,再挥舞一次。
  “不错!附属胡部和西域三十六国准备得如何?”
  李瑄点了点头,又向李嗣业问道。
  “葛逻禄汗国、突骑施诸部、安西诸国的最后一波兵马,也开始出发。其余国家和部落,归柘枝都督府,北庭都督府管辖,一个月前,两位都督向臣通知,他们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李嗣业向李瑄禀告道。
  除此之外,敦煌军、武威军骑兵早在两个月前,由副都督率领,到达碎叶城。
  两地的都督未参加西征。
  “十天后,随朕一起通过千泉古道,兵发萨末鞬城。与诸将汇合后,再议论军事。”
  李瑄明确诸军动向以后,决定尽快赶往萨末鞬城,确立战术。
  在萨末鞬城,李瑄能更准确地接收前线消息。
  随后,李瑄又与李嗣业、李勉交代一番。
  特别是李勉。
  在战争期间,他的职责重中之重。
  如牛肉干、葡萄干、果脯、美酒、果糖等食物,尽可能地加工,运输到前线。
  以丰富将士们的食物。
  还有各类生活用品,都以军队优先。
  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大唐要在综合实力中,对敌人进行摧枯拉朽的碾压。
  翌日,李瑄在大都护府宴请龟兹城的官吏、贵族。
  在龟兹的使节,纷纷表明他们的国王要来龟兹参见天可汗。
  “凯旋再见!”
  这是李瑄的统一答复。
  待他凯旋而归,再于龟兹城召见西域诸国的国王。
  随后几日,李瑄在龟兹附近巡视。
  特别是太子李奕,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西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龟兹城南部,赤河旁的山下,有一座铁矿,李瑄带着李奕、李淞到达此地,观看劳作的工人,目睹钢铁是如何诞生。
  “父皇经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行万里,儿臣深有感触。”
  李奕虽然与李瑄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深得李瑄的教导。
  少时不知父亲远行,不懂得举家连夜逃往陇右。
  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敬佩他的父亲。
  他熟读经典,但在史书上,他见不到如父亲这般伟大。
  尧舜太远!
  秦皇汉武和父亲一比,也会变得渺小。
  仁政方面,太宗皇帝也不如父亲爱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