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85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天下犯人属于较多的阶段。
  最终,李瑄决定除了十恶不赦外,还设立三不赦。
  唐军逮捕的众多叛军俘虏,肯定是不能赦免,叛乱在十恶不赦之内,他们要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设的三不赦,一为奸淫妇女者;二为故意杀人者,或致人残疾;三为拦路抢劫者。
  这是除十恶以外,十分恶劣的罪名。
  事实证明,犯过法的人,比普通人更犯法的概率更大。
  李瑄规定,以后徒刑,皆发配至西北、黄土高原上,进行植树造林,六年得归。
  并严令,不会再轻易特赦。如改元、立太子、立皇后等,不得劝谏大赦天下。
  李瑄当太子的时候,有人劝大赦天下,被他否决。
  律法不一定要严苛,但必然要细致,面面俱到,不断吸收案例,取长补短。
  现在使用的《唐六典》,就有诸多纰漏。
  李瑄又下诏免去今年天下百姓的租、庸。
  虽然免税力度远远不如河南河北百姓,但可以让天下百姓感受到新帝的恩德。
  不出意外,今年可以进行除贱为良运动。
  “朕虽称帝,然天策上将、尚书令,朕仍兼之,卿等知晓。”
  与大臣议事到最后时,他着重向文武百官提醒。
  省得他们以为自己登基了,天策府会解散。
  不可能的,天策府是以后的军队总司令部,要进行改制。
  兼尚书令,李瑄也用心良苦,他要确立六部尚书的执行地位。
  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执行部门。
  尚书右仆射将成为首席宰相。
  文武百官没人敢觊觎这两个位置。
  他们只是奇怪皇帝兼官职。
  但也有大臣猜测出李瑄要保留天策府,加强尚书省权力。
  议事结束,文武百官退下,他们暂时停止处理政务,要好好消化一下李瑄所说的内容,准备明日大典。
  长安城,羽林郎将李隆基退位,李瑄登基的消息传至东西两市、大街小巷。
  使百姓知道太子明天将进行登基大典。
  确定消息后,百姓载歌载舞,欣喜若狂。
  李瑄为新帝,平民百姓最认天命。
  他们仿若看到旭日东升,使天下光明。
  看李瑄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上下官吏恪尽职守,泼皮无赖不敢冒头。米价再次有所回落。
  百姓想着米价能落到开元年间。
  现在米价三十五文,相比以往,还是居高不下。
  主要是洛阳含嘉仓要优先向灾区运输粮食,新粮还未下来。
  长安的粮食并不丰裕。
  黄土高原几乎无森林,导致关中水土流失严重。作为大唐政治中心,京畿道户籍人口超过三百万,更别说京畿道奴婢众多,还有宫女、宦官、胡人、僧侣、道士、军队等等。
  使得这曾经的天府之国,不堪重负。
  自唐高宗以来,长安缺粮的问题就没断过。
  李瑄还要想其他办法。
  一些与李瑄敌对的大族,已经不抱有与李瑄对抗的念想。
  他们去拜见李适之、裴泛等,会见大臣,服软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那些嘴硬到底,倚老卖老的大臣,根本翻不起风浪。
  这一日,是载入历史的时刻。
  在长安城风起云涌的时候,李瑄最后一次回太子府……
  第412章 登基大典,变革的时代,李隆基与李适之
  太子府,是之前的秦王府,再之前的天水王府。
  李瑄知道他为太子的日子短暂,所以没有将家人接到太极宫的东宫之中。
  他没有彻底坐上皇位之前,不会违规基本礼制。
  在这关键时刻,道政坊聚集的天策卫越来越多,几乎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与李瑄同居住在道政坊的王公贵族,见证李瑄将获得凌驾一切的权力。
  李瑄回到太子府的时候为下午,他今日没有心情去处理军政事务。
  “拜见陛下……”
  裴灵溪、姜月瑶四女出门向李瑄拜道。
  这段时间禅让闹得沸沸扬扬。
  今天上午之时,李隆基禅让李瑄,李瑄含泪受恩的消息,经羽林郎传递至太子府。
  裴灵溪也忍不住激动,她为李瑄获得九五至尊的权力而感到高兴。
  她早有准备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她的夫君到位置后,终于可以大展鸿图。
  “诸位娘子请起。”
  李瑄下车后,让裴灵溪等女免礼。
  他又一次向他的女人展现成就。
  在家中面对自己的妻儿的时候,他才能暂时卸下重担,放下天下苍生。
  向自己的妻儿证明他是征服天下的男人。
  他给不了裴灵溪、姜月瑶、霜儿、长离太多,他尽可能给她们最多。
  以为他处理后宫之事。
  明日过后,她们将会封后封妃。
  “世事无常,今我主天下。将更要注重德行。如果政务繁忙,儿女的事娘子们要多加照看。高阳、太平的故事要引以为戒,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情同手足。”
  李瑄叫裴灵溪四女在府中湖畔的阁楼上,召开一个小会。
  最后,他又说道:“子不教,父之过。我也会找时间考察儿女们。”
  大义灭亲,说着容易。
  杀旁系的时候,咬咬牙就刀了。
  真轮到儿子,谁能眼不眨地大义灭亲?
  他真希望儿女们能成器,继承他的事业。
  “陛下放心,妾身等一定督促奕儿、淞儿、蓁蓁,请有学问的老师教导他们。”
  裴灵溪能听出夫君的话很委婉。
  她深感责任重大。
  先帝的残忍故事,使她们心悸。
  “不必苛责他们,也要劳逸结合。尊重他们的兴趣。”
  李瑄又说道。
  他也总结有自古以来,把太子、皇子养成废物、偏执狂的案例。
  请老师是一定的。
  最主要的是,妻子们经常能陪伴子女。
  以往皇子们经常看不见皇帝。
  皇帝也不断地出入三宫六院,顾不过来。皇子公主只有举行宴会的时候,才能看到父亲,还不一定能说上话。
  李瑄只要在国都,不论如何,都会三两天见一见儿女们。
  “妾身遵旨!”
  他们说话的时候,小儿女在阁楼下湖边游玩,现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愿他们一直如现在这般亲密!
  “以后国家会逐渐废除宦官的制度,宫中事务,由女官代替。我不管后世如何,在我承天命的时间,宫女有数百足矣。”
  李瑄向自己的妃子透露这件事情。
  历朝历代,皆有宦官干政事情发生。
  宦官贪污受贿,更不计其数。
  当然,李瑄也清楚宦官的好处,可以作为皇帝的耳目。
  在皇帝无法掌握朝臣的时候,可以用宦官。
  但那时候国家崩坏也是一定的。
  另外,用宦官可以在宫中干一些力气活,有的活宫女干不了。
  让侍卫入后宫,有淫乱后宫的风险。最起码与宫女偷换是肯定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