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99节
换句话说,就是吐蕃王朝的外戚被统称为“尚”。同时,在与赞普通婚的家族中尤其以四个家族最为突出,与赞普通婚的次数也最多,因此被统称为“四大尚族”。
吐蕃尊卑极为分明,生而为人,贵贱荣辱,皆天命所定。
这种尊卑下,小家族出身的统牙胡,自然被蔡邦·达仓所鄙视。
“如果说有人能杀死李瑄,那一定是我!”
另一名猛将朗·赤桑扬顿也对李瑄的头颅势在必得。
“虽我军骑众多,但不可大意。我们冲突过去,遇见唐军,先将他们围堵起来。”
虽然没庐·谐曲非常激动,但没有盲目,他立刻安排战术。
准备稳稳地将李瑄吃下。
但他没有看到,吐蕃士兵一双双红着的眼睛。
没庐·谐曲本意是提振士气,更激起士兵的贪欲。
虽然他们听从没庐·谐曲的命令,但他们都在心中打算,一定要找到李瑄,将其杀死。
这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一万骑浩浩荡荡,冲向唐军队伍。
至三十里左右,他们被唐军探马发现。
“大概一万骑!这是硬仗!不过我军皆有以一敌十的本领,正是成就我们威名之时!”
李瑄虽然心惊吐蕃骑兵的人数,但作为主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之色,反而信誓旦旦。
他立刻吩咐士兵停止行军。
在高适的安排下,一柄柄缴获的长矛,被锤入泥土中,“画”成一个圈。
所有妇孺都待在圈里,一匹匹马、牛栓这些矛杆上。
里里外外十几层,别说是吐蕃战马,就是下马步行也要十分小心,才能挤进来。
男性汉人自告奋勇,持长矛在圈内警戒。
如果吐蕃有人挤进来,他们立刻会步战抵挡。
李瑄还挑选合适的明光铁甲,让这些男子穿上,多一些人,就多一份力量。
“廖十三,你不善弓马,不必随我,我令你率领百名男子,在圈内守护,一旦有人冲进来,立刻将其杀死。”
李瑄向廖峥嵘吩咐。
廖峥嵘家中排行十三。
“遵命!”
廖峥嵘重重地抱拳,一切因为他,才让李帅以身犯险前来。
他心中很愧疚!
此次战斗,定不惜性命报答。
阵形布置完毕,辛云京率骑在外围抵挡冲来的骑兵。
这一次战斗,李瑄麾下一千骑不可能拖住太多,必然有敌骑冲击这里。
南霁云率他麾下两百名神射轻骑,凭借轻骑的机动,不停在吐蕃军外面游射。
“车将军,你怕死吗?”
李瑄突然向车神塞问道。
“此时此地,末将不曾有畏惧。”
车神塞一脸无畏地说道。
他坚信有李瑄在,此战必胜。
如果能在千里之外,将被掳走的大唐妇孺百姓救回去,将是一起千古美谈,死又有何惧?
“敌骑过万,于我军不利。我准备于万军之中,斩下敌军主将首级,提振士气。需要你正面率军牵制,我率亲卫在一侧寻找薄弱处冲击。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李瑄正色地向车神塞说道。
“末将得赖于李帅,能返回家乡为将。如果能在旷野捐躯,上不愧国家的养育,下不愧李帅的恩情。即便战死,化为鬼魂,也会在阵前结草,帮助李帅和将士们回到大唐。”
车神塞下马向李瑄一拜,他用“结草”的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决心。
“锵!”
李瑄也拔出佩剑,向众将士说道:“听风声猎猎,看天昏沉沉,必然是在漓水战死的兄弟来助我军获胜,风声如战鼓,本帅必斩敌将首级,而等尽战,死入黄泉同为伴,生为富贵共功名!”
“李帅天威!”
车神塞、安重璋等将领皆呼。
将士们士气高涨,吐蕃骑兵距离唐军仅有数里之遥。
唐军骑兵也开始跑动起来。
李瑄率领亲卫到一侧。
由车神塞、安重璋率领近千骑,成为主力。
第135章 万骑围堵,斩将拔旗
“赤桑扬顿,率领勇士们拦住唐军逃跑之路!”
“达仓,率领勇士杀死所有唐军骑兵!”
没庐·谐曲到场以后,分别向朗·赤桑扬顿和蔡邦·达仓下达命令。
吐蕃骑兵分两队,欲将唐军整个队伍围起来。
但有两队他们无法围堵,一是南霁云率领的游骑,二是李瑄率领的神策卫。
当然,吐蕃骑兵人多势众,皆以为必胜的大战,肯定会分出人手,去攻击李瑄和南霁云。
轰隆隆!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冰天却感受不到寒冷,双方皆热血沸腾。
“将军,唐军将那些奴隶用战马围起来,围了好多层。需不需要派人攻入!”
一名吐蕃将领向没庐·谐曲问道。
“哈哈!唐军竟然还想着保护这些贱奴!为什么要去攻击他们呢?多好的奴隶啊!把唐军全歼,不就可以将这些奴隶全部抓回去了吗?”
谐曲·没庐轻蔑地说道。
在他看来,唐军是多心了。难道还想着以一千余骑,冲击他们一万骑吗?
这是正面对战,不存在任何阴谋诡计。
他承认李瑄很勇猛,堪比神将。但再勇猛那也是人,待战至李瑄一人,千骑齐攻,别说是人,就是真正的神降临,也得毙命!
“将军,看唐军分布,三百骑游离在奴隶旁边。近千骑在奴隶的前方,似乎还向我军主力冲过来,欲正面对抗!外面还有两百名连盔甲都不穿的轻骑,以及一百多名穿着明光铠甲的精骑。那轻骑和明光甲精骑,我们注定难以围堵,李瑄若在,他会不会藏在其中,准备刺杀将军!”
那名吐蕃将领又向没庐·谐曲提醒道。
他的意思是让没庐·谐曲的兽旗大纛前,多留一些士兵防守。
“我周边亲卫,皆为敢死的勇士。还有五百骑护卫周身,他能冲过来吗?”
没庐·谐曲刚说完,又觉得不对劲,对麾下道:“再派一千骑游弋在我的前方。我们八千余骑,足以将所有唐军剿灭。”
从他们得到的情报来看,李瑄的神勇无可估量,他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被选中的一千吐蕃骑兵非常生气,他们以为没有机会再去杀李瑄,获得“玉字告身”。
但吐蕃军功严厉,最起码明面上不能反抗。
“进攻即将开始,我倒要看看李瑄是否有三头六臂!”
没庐·谐曲见身边一重又一重的轻骑,心中大安。
他在心中祈祷,李瑄一定要来此,他要借李瑄的头颅,成就不世军功和赫赫威名!
“那将领铠甲光耀,以一百多骑在外,他是否是李瑄,要在战局不利的时候逃跑?”
蔡邦·达仓看着远处率领一百多骑的李瑄,眼中露出一股狂躁。
“勇士们,向前冲,冲过去就是胜利。分一千骑随我去围剿侧翼的唐军!”
蔡邦·达仓想要尝试一番。
他下达军令以后,吐蕃数千骑冲向车神塞和安重璋。
他们组织有序,在收到蔡邦·达仓的命令后,由千夫长调动,百夫长、大五百听从。
立刻有一千骑随蔡邦·达仓而出。
同时,蔡邦·达仓周围还有数十名亲卫。
这是猛将的自负。在蔡邦·达仓看来,如果千骑不敢面对一百多骑,直接自刎去死。
“送死之人来了,骑射几轮后,你们拱卫我的侧翼,我们以骑兵防守阵形推进!”
李瑄看着向他奔来的吐蕃骑兵,嗤笑一声。
他麾下亲卫有一百五十余人,个个都有勇力。
“遵命!”
亲卫们领命后,开始进行骑射准备。
唐军与吐蕃士兵相比,骑射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唐军作战有顾虑,不能完美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李瑄骑射的时候,车神塞率领唐军,与吐蕃骑兵战在一起。
唐军身披明光甲,人人奋长枪。
吐蕃尊卑极为分明,生而为人,贵贱荣辱,皆天命所定。
这种尊卑下,小家族出身的统牙胡,自然被蔡邦·达仓所鄙视。
“如果说有人能杀死李瑄,那一定是我!”
另一名猛将朗·赤桑扬顿也对李瑄的头颅势在必得。
“虽我军骑众多,但不可大意。我们冲突过去,遇见唐军,先将他们围堵起来。”
虽然没庐·谐曲非常激动,但没有盲目,他立刻安排战术。
准备稳稳地将李瑄吃下。
但他没有看到,吐蕃士兵一双双红着的眼睛。
没庐·谐曲本意是提振士气,更激起士兵的贪欲。
虽然他们听从没庐·谐曲的命令,但他们都在心中打算,一定要找到李瑄,将其杀死。
这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一万骑浩浩荡荡,冲向唐军队伍。
至三十里左右,他们被唐军探马发现。
“大概一万骑!这是硬仗!不过我军皆有以一敌十的本领,正是成就我们威名之时!”
李瑄虽然心惊吐蕃骑兵的人数,但作为主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之色,反而信誓旦旦。
他立刻吩咐士兵停止行军。
在高适的安排下,一柄柄缴获的长矛,被锤入泥土中,“画”成一个圈。
所有妇孺都待在圈里,一匹匹马、牛栓这些矛杆上。
里里外外十几层,别说是吐蕃战马,就是下马步行也要十分小心,才能挤进来。
男性汉人自告奋勇,持长矛在圈内警戒。
如果吐蕃有人挤进来,他们立刻会步战抵挡。
李瑄还挑选合适的明光铁甲,让这些男子穿上,多一些人,就多一份力量。
“廖十三,你不善弓马,不必随我,我令你率领百名男子,在圈内守护,一旦有人冲进来,立刻将其杀死。”
李瑄向廖峥嵘吩咐。
廖峥嵘家中排行十三。
“遵命!”
廖峥嵘重重地抱拳,一切因为他,才让李帅以身犯险前来。
他心中很愧疚!
此次战斗,定不惜性命报答。
阵形布置完毕,辛云京率骑在外围抵挡冲来的骑兵。
这一次战斗,李瑄麾下一千骑不可能拖住太多,必然有敌骑冲击这里。
南霁云率他麾下两百名神射轻骑,凭借轻骑的机动,不停在吐蕃军外面游射。
“车将军,你怕死吗?”
李瑄突然向车神塞问道。
“此时此地,末将不曾有畏惧。”
车神塞一脸无畏地说道。
他坚信有李瑄在,此战必胜。
如果能在千里之外,将被掳走的大唐妇孺百姓救回去,将是一起千古美谈,死又有何惧?
“敌骑过万,于我军不利。我准备于万军之中,斩下敌军主将首级,提振士气。需要你正面率军牵制,我率亲卫在一侧寻找薄弱处冲击。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李瑄正色地向车神塞说道。
“末将得赖于李帅,能返回家乡为将。如果能在旷野捐躯,上不愧国家的养育,下不愧李帅的恩情。即便战死,化为鬼魂,也会在阵前结草,帮助李帅和将士们回到大唐。”
车神塞下马向李瑄一拜,他用“结草”的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决心。
“锵!”
李瑄也拔出佩剑,向众将士说道:“听风声猎猎,看天昏沉沉,必然是在漓水战死的兄弟来助我军获胜,风声如战鼓,本帅必斩敌将首级,而等尽战,死入黄泉同为伴,生为富贵共功名!”
“李帅天威!”
车神塞、安重璋等将领皆呼。
将士们士气高涨,吐蕃骑兵距离唐军仅有数里之遥。
唐军骑兵也开始跑动起来。
李瑄率领亲卫到一侧。
由车神塞、安重璋率领近千骑,成为主力。
第135章 万骑围堵,斩将拔旗
“赤桑扬顿,率领勇士们拦住唐军逃跑之路!”
“达仓,率领勇士杀死所有唐军骑兵!”
没庐·谐曲到场以后,分别向朗·赤桑扬顿和蔡邦·达仓下达命令。
吐蕃骑兵分两队,欲将唐军整个队伍围起来。
但有两队他们无法围堵,一是南霁云率领的游骑,二是李瑄率领的神策卫。
当然,吐蕃骑兵人多势众,皆以为必胜的大战,肯定会分出人手,去攻击李瑄和南霁云。
轰隆隆!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冰天却感受不到寒冷,双方皆热血沸腾。
“将军,唐军将那些奴隶用战马围起来,围了好多层。需不需要派人攻入!”
一名吐蕃将领向没庐·谐曲问道。
“哈哈!唐军竟然还想着保护这些贱奴!为什么要去攻击他们呢?多好的奴隶啊!把唐军全歼,不就可以将这些奴隶全部抓回去了吗?”
谐曲·没庐轻蔑地说道。
在他看来,唐军是多心了。难道还想着以一千余骑,冲击他们一万骑吗?
这是正面对战,不存在任何阴谋诡计。
他承认李瑄很勇猛,堪比神将。但再勇猛那也是人,待战至李瑄一人,千骑齐攻,别说是人,就是真正的神降临,也得毙命!
“将军,看唐军分布,三百骑游离在奴隶旁边。近千骑在奴隶的前方,似乎还向我军主力冲过来,欲正面对抗!外面还有两百名连盔甲都不穿的轻骑,以及一百多名穿着明光铠甲的精骑。那轻骑和明光甲精骑,我们注定难以围堵,李瑄若在,他会不会藏在其中,准备刺杀将军!”
那名吐蕃将领又向没庐·谐曲提醒道。
他的意思是让没庐·谐曲的兽旗大纛前,多留一些士兵防守。
“我周边亲卫,皆为敢死的勇士。还有五百骑护卫周身,他能冲过来吗?”
没庐·谐曲刚说完,又觉得不对劲,对麾下道:“再派一千骑游弋在我的前方。我们八千余骑,足以将所有唐军剿灭。”
从他们得到的情报来看,李瑄的神勇无可估量,他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被选中的一千吐蕃骑兵非常生气,他们以为没有机会再去杀李瑄,获得“玉字告身”。
但吐蕃军功严厉,最起码明面上不能反抗。
“进攻即将开始,我倒要看看李瑄是否有三头六臂!”
没庐·谐曲见身边一重又一重的轻骑,心中大安。
他在心中祈祷,李瑄一定要来此,他要借李瑄的头颅,成就不世军功和赫赫威名!
“那将领铠甲光耀,以一百多骑在外,他是否是李瑄,要在战局不利的时候逃跑?”
蔡邦·达仓看着远处率领一百多骑的李瑄,眼中露出一股狂躁。
“勇士们,向前冲,冲过去就是胜利。分一千骑随我去围剿侧翼的唐军!”
蔡邦·达仓想要尝试一番。
他下达军令以后,吐蕃数千骑冲向车神塞和安重璋。
他们组织有序,在收到蔡邦·达仓的命令后,由千夫长调动,百夫长、大五百听从。
立刻有一千骑随蔡邦·达仓而出。
同时,蔡邦·达仓周围还有数十名亲卫。
这是猛将的自负。在蔡邦·达仓看来,如果千骑不敢面对一百多骑,直接自刎去死。
“送死之人来了,骑射几轮后,你们拱卫我的侧翼,我们以骑兵防守阵形推进!”
李瑄看着向他奔来的吐蕃骑兵,嗤笑一声。
他麾下亲卫有一百五十余人,个个都有勇力。
“遵命!”
亲卫们领命后,开始进行骑射准备。
唐军与吐蕃士兵相比,骑射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唐军作战有顾虑,不能完美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李瑄骑射的时候,车神塞率领唐军,与吐蕃骑兵战在一起。
唐军身披明光甲,人人奋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