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瑄知道这一点,才放心将信件交给高力士。
  李隆基立刻拆开信件,翻看查阅。
  却是李瑄弹劾监军郭全的奏折!
  第一,郭全在西平郡良田万亩,家财无数。
  第二,郭全阻拦节度使出湟水城,使节度使无法执行军令。
  李瑄还将与高秀岩诱敌深入的计策告诉李隆基,但就是因为郭全,让这计策难以实行。
  第三,郭全制止他调查丘山铁矿二百多劳役叛乱一事,守丘山铁矿的将领为郭全假子。
  第四,李瑄直接状告郭全贪墨国家之铁,与郭达虎一起中饱私囊。这些年丘山铁矿最少损失十万斤铁。
  不同于郭全污蔑李瑄的密函,李瑄的奏折有理有据。
  最后还申请李隆基派遣监察御史和心腹宦官,来陇右调查。
  “力士,这是郭全刚送来的密函!你怎么看?”
  李隆基将郭全的密函给高力士观读。
  “应是郭全贪墨铁矿的事情被七郎发现,所以倒打一耙,想蒙骗圣人处死七郎。唉!这密函漏洞百出啊,七郎估计连临洮军都未掌握,再说从七郎的诗中,就能看出七郎的忠君报国之心;七郎也一直将获得的财宝上缴。这样的事,他不会去做的!”
  高力士恨铁不成钢,他无法去救郭全。做得太过了。
  “郭全这畜牲,敢私吞铁,敢阻拦七郎立边功,还想害死我的大将,我要将他千刀万剐!”
  该信谁,一目了然。
  李隆基因为这信件,豁然开朗。七郎刚去陇右没几天,就状告其造反,这不就是污蔑吗?
  “圣人息怒!”
  高力士让李隆基暂时平息怒火。
  过几天,李瑄的新奏折再次来到长安。
  巧合的是,在李瑄的奏折到兴庆宫之前,李隆基又收到郭全的密函。
  “郭全说七郎派遣骑兵控制湟水城,已经造反了。”
  李隆基又被整得陷入矛盾中。
  “三郎,你前几天不是告诉妾身了吗,湟水既无人口,又不富裕,周围无险要可守,七郎真造反怎么会去占据那里呢!军中又有几个人会应他呢!再说宋国公等都在长安,前天还因为送三郎的文章写错字,来宫中请罪呢!”
  杨玉环很聪慧,一下举很多例子,认为李瑄没有一点理由造反。
  “玉环知我心意,亦如是想!”
  李隆基心结又解开。
  “嘭!”
  一个时辰后,当李瑄将罪证都摆在李隆基面前后,李隆基再次勃然大怒。
  他派遣心腹宦官黎敬仁,外加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经百名羽林军护送,到陇右确认此案。
  同时,七百里加急,免去郭全的监军之职,由李瑄暂时看押。
  新任监军是一个叫张道斌的宦官,在离开长安前,李隆基和高力士先后对他进行训话。
  李隆基让他不要阻挠李瑄立边功,只需要及时向他汇报战况。
  高力士让他老实一点。
  这让张道斌知道李瑄在圣人和高力士心中的地位,到陇右后小心翼翼,生怕步入郭全的后尘。
  李林甫觉得很可惜,他想过趁机弄死李瑄。
  但李瑄不是省油的灯,他现在已经知道李瑄不仅受高力士喜爱,而且还有杨玉环一直为李瑄说好话。
  哪怕他收买黎敬仁,令监察御史,指认李瑄。
  李瑄也一定会反抗,用通天手眼,再将信件呈到李隆基面前。
  到时候说不定他也会被牵连!
  他甚至怀疑李瑄这个阴险的小贼,等着他上当呢!
  说李瑄现在造反,太不符合逻辑。
  说难听的,就算是造反,也不可能是上任两个月就造反。
  更何况李瑄的家人都在长安。
  ……
  湟水城。
  丘山铁矿事宜安排好后,由安重璋坐镇威戎军,重新让铁矿进入正常状态。
  不久后,李瑄会重派计吏。
  同时,李瑄让安重璋设下陷阱,准备逮捕那些买铁的不法之徒。
  如果是商人,让他们十倍奉还,还不起就抄家。如果是胡人,没收全部资产,身上资产不够,让亲近者来赎。如果是吐蕃人,就当战功来抓。
  以充实陇右府库。
  之前向李瑄坦白的壮汉,李瑄信守承诺,赦免其罪,给予三贯钱,让他回蜀地老家。
  李瑄在威戎军的举动,很快就传遍陇右诸军。
  虽然李瑄的理由很充分,但许多将领不敢担保自己会听监军的,还是听节度使的。
  从积石军使到威戎军使,众将都知道李瑄之前规定的军令,不是开玩笑。
  如果再犯错误,下一个被革职的,可能是他们。
  李瑄回到湟水城的时候,郭全竟还在叫嚣让李瑄死无葬身之地。
  但李瑄把郭达虎抓回来后,郭全的话语明显有气无力。
  李瑄不可能放郭达虎,郭全心虚了。
  他只求圣人能做出英明的决定,在收到他的密函后,立刻派特使来湟水城将李瑄处死。
  但他注定无法等到那一天。
  七天后,长安的诏书先至,李隆基给予李瑄特权,将郭全收监。
  “嘭!”
  李瑄带着亲卫来到郭全豪宅,一脚将其大门踹飞。
  亲卫执剑,鱼贯而入。
  郭全豪宅中的羽林卫想要阻拦,却被李瑄呵斥:“奉圣人诏令,郭全私吞国器,诬告上将,收回其节令,罢免其陇右监军的职位,暂时收押湟水,待特使来审理。”
  羽林卫听到诏令,不敢再上前,他们的职责是保护监军。
  但现在郭全已不是监军。
  “这不可能!”
  郭全现身的时候,刚好听到这句话,他面如土色,口中喃喃:“我从小伺候圣人,圣人怎会不信任我!”
  “一定是假的,李瑄假传诏书,将其抓起来。”
  郭全突然抬头,状若癫狂地大叫,他用手中节杖指着李瑄。
  但羽林卫无动于衷。
  动的是李瑄的亲卫,他们将不断呼喊的郭全按住,夺走圣人的节杖,呈给李瑄。
  李瑄掂量一下节杖的重量,然后交给后方的佐吏,让他们收入府衙,待特使来,交给特使。
  郭全的豪宅中金贵之物甚众,奴婢过百。
  但李瑄没有去动,他将奴婢交给西平郡长史上官青,又令士兵封锁其豪宅。
  这是铁证如山!
  第118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
  李瑄的神策队已经招募一百三十五人。
  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神策队都留在节度使府衙。
  平时都在府衙内的校场训练。
  李瑄回自己府中的时候,只会带二十余骑拱卫周身。
  清一色黑色明光甲的神策队,腰间挎着宝剑,马侧放着牛皮弓囊,马弓插在其中,弓囊旁边还有箭囊。
  另一侧则挂着一柄锐利的长枪。
  如此队伍过街,总是会让行人们驻足,他们知道此年轻的将军,是当今陇右军的主帅。
  短短两个月,陇右平民百姓,无不感激李瑄。
  因为在这两个月,豪强大户,纷纷关闭大门,不敢剥削佃农,更不敢欺凌百姓。
  大族子弟行走在路上,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地方官吏亦不敢多向百姓索要苛捐杂税。
  他们生怕被李瑄抓住把柄,再出现临海、余姚那种恐怖的结局。
  李瑄不是普通的官吏,如果是普通的官吏,豪强被逼急定要杀死李瑄。
  但李瑄掌握整个陇右的兵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将犯上的豪强族灭。
  这一日,李瑄正准备前往府衙办公的时候,一名青年拦在李瑄的马前。
  他一身粗布衣,背后背着一个皮革裹着的东西,应该是一柄剑或者一柄刀。
  “何人胆敢拦路!”
  神策队拔剑戒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