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9节
……
中军。
“你是说突厥左厢诸部还在进攻我前军?”
张齐丘皱眉向探马问。
他以为战斗已经尘埃落地,都晚上了,前军还在抵抗。
突厥左厢诸部也太废物了。
“是的。我们不能接近,但远远望见漫山遍野的突厥士兵在进攻前军所在的高坡。”探马向张齐丘回答。
“继续探!”
张齐丘挥手让探马下去。
他故意携带大量辎重,拖延行军。
如果连夜行军到达战场,李瑄未死,那该如何是好?
“叔父,只能再就地安营一晚。”
张勉向张齐丘说道。
张齐丘心已乱,事情已经偏移他预想的轨道。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他踱步片刻,下令步、骑停止行进。
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李瑄不死,李林甫就不会为他说话。
若成就李瑄的战功,反而还会被李林甫所恶。
他必须把事做绝。
当张齐丘下令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出后,李光弼第一时间跑到张齐丘面前询问:“将军,这是何为?”
“士兵们行进一天,人困马乏,需要休息一番。否则遭遇敌人,不利于接下来的战斗。”
张齐丘对李光弼很厌恶,开口敷衍,还是这一套说辞。
“前锋在浴血,你睡得着吗?”
李光弼质问道。
“大胆!前军兵甲精良,必能坚持几日。你出去,不要影响本将的大局。”
张齐丘再次喝走李光弼。
“敌人十倍于前军,在高地坚守又非城池?岂能坚固?”李光弼不服。他不顾张齐丘的身份,扬起头说:“请将军把军中八千轻骑,一千重骑交给我,我率领他们,星夜驰援前军。”
“传令下去,没有军令,谁也不准动。有违者,斩!”
张齐丘起身向亲卫吩咐,眼中杀机毕露。
李光弼只能咬牙离开。
大唐军规森严,深入士兵的内心。
但李光弼不甘心。
是夜,李光弼独自骑马离开军营。
他知道浑释之与李瑄有大间隙,故不去找。而且浑释之的军队兵甲一般,战斗力一般。
他找到正在后军生闷气的程圭。
“李虞候为何星夜而来?”
右厢兵马使程圭见李光弼后问道。
“王帅破国之功,即将功亏一篑。我忧心,所以而来。”
李光弼叹气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王帅率精兵出阴山,战必胜,攻必克。待我军与王帅汇合,威逼王庭,胜利指日可待。”
程圭是王忠嗣的铁杆支持者,认为这一战他们没有理由失败。
“战国时候的芒卯以诈术受到魏王重视,名不副实,所以有了华阳之战的大败。你看这张齐丘,与芒卯何其相像?我觉得这是失败的原因!”
随后李光弼向程圭讲张齐丘的反常的举动,和前军的境况。
“什么!前军都这样了,他还心情安眠?他不怕一觉醒来,脑袋不保吗?”
程圭惊道。他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劲:“我们一起在回乐城,我接触的张齐丘一向有理有据啊!”
“本部经略军直属五千精骑,人人骁战,善骑善射,披明光甲,并且还装备一千张马弩,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军。就好比用美玉去砸胡桃,精明的将领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李光弼反驳程圭的话,他觉得张齐丘念经念入魔了。
这两日所作所为,经不起一点推敲。
第70章 陷阵
“李虞候,你的意思呢?”
听李光弼这么一说,程圭反应过来。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保护民夫,现在周围突厥骑兵几乎被清剿干净,却迟迟不调遣他们。
“我建议将军率领精骑连夜迂回,赶往前军战场。现在我们中军步、骑被突厥探马监视,而后军突厥探马无法渗透。我们现在离前军所在地不足百里,您麾下又都是精骑良马,完全可以绕远道,避开突厥探马。”
“如果我们赶到战场时前军已被攻破,我们就立刻撤走。如果前军还在抵抗,说明突厥经过一日一夜的大战,又受我中军的威压,不会再有多少战心。我们趁机突袭,必能打败突厥左厢诸部。”
李光弼向程圭分析局势,请求他能够出兵。
“张齐丘是副帅,没他的允许,贸然出兵,违抗军令。”
程圭心有顾虑。
“程将军觉得王帅能容忍张齐丘见死不救的行径吗?王帅爱兵如子啊!”
“当年苏定方跟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伐突厥时,首战告捷,俘获甚众,但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军功,告知程知节不能乘胜追击,只结方阵,人马披甲,在原地固守。又假传召令,夺去程知节的指挥权。致使出征无功而返。事后王文度、程知节皆被问罪。这不就是例子吗?”
“张齐丘在行愚蠢的事情,我们去制止,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况且左相公感念您呐!”
“您再想想,王帅的父亲是怎么战死的?”
李光弼语重心长地向程圭劝道。
“李虞候言之有理!”
程圭一拍大腿,如梦初醒。
只要向王帅说明,张齐丘拿也没办法。
况且本部经略军,都听他和崔湛的命令。
程圭立刻吹角点兵。
半个时辰,五千精骑全部集结。
探马先行开道。
李光弼披甲,与程圭同行。
这一切,并未通知张齐丘。
……
高坡。
战至后半夜,突厥士兵依旧未攻上高坡。
战斗更加残酷,唐军士兵们顶着疲惫与困倦,用勇气和毅力支撑。他们的眼睛,无一不是布满血丝。
突厥士兵也非铁人,他们连夜行军,直至此时,身体也逐渐扛不住。
颇黎许下的高官厚禄,他们有心无力。
每每差一点攻破,又很快就被唐军以性命补上。
外围的战车,已经全部散架,被尸体所盖住。
战至拂晓,东南西北都有数队阵形被打散。
最激烈的时候,有突厥士兵冲上高坡百步,威胁到后勤人员和伤兵,但最终都被杀回去。
唐军箭矢早已用完,不存在什么弓箭手、强弩手,皆持枪持矛。
没有一个队伍,人数超过一半。
“咔嚓!”
李瑄的槊刃断了,他用马槊的杆,抽飞一名突厥士兵。
他又从尸体堆里,找到一柄好槊,接着战斗。
全身浴血,如杀神一样,令突厥士兵望而生畏。
“将军,我们估计坚持不了多久。您带着骑兵突围出去吧!”
王思礼大刀砍死一名突厥士兵,移步到李瑄面前。
“你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堂堂大丈夫,怎能苟且偷生?”
李瑄责斥王思礼。
他怎能弃上千名伤员不顾?弃不会骑马的军士于不顾?
“将军……”
“不要再说了,我准备率领铁骑突入敌阵中,吸引突厥注意力,减轻高坡上的压力。”
王思礼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李瑄打断。
他骑马不是逃跑,要挫一下敌人的锐气,特别是南面,冲上的突厥士兵太多,有止不住的趋势。
中军。
“你是说突厥左厢诸部还在进攻我前军?”
张齐丘皱眉向探马问。
他以为战斗已经尘埃落地,都晚上了,前军还在抵抗。
突厥左厢诸部也太废物了。
“是的。我们不能接近,但远远望见漫山遍野的突厥士兵在进攻前军所在的高坡。”探马向张齐丘回答。
“继续探!”
张齐丘挥手让探马下去。
他故意携带大量辎重,拖延行军。
如果连夜行军到达战场,李瑄未死,那该如何是好?
“叔父,只能再就地安营一晚。”
张勉向张齐丘说道。
张齐丘心已乱,事情已经偏移他预想的轨道。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他踱步片刻,下令步、骑停止行进。
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李瑄不死,李林甫就不会为他说话。
若成就李瑄的战功,反而还会被李林甫所恶。
他必须把事做绝。
当张齐丘下令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出后,李光弼第一时间跑到张齐丘面前询问:“将军,这是何为?”
“士兵们行进一天,人困马乏,需要休息一番。否则遭遇敌人,不利于接下来的战斗。”
张齐丘对李光弼很厌恶,开口敷衍,还是这一套说辞。
“前锋在浴血,你睡得着吗?”
李光弼质问道。
“大胆!前军兵甲精良,必能坚持几日。你出去,不要影响本将的大局。”
张齐丘再次喝走李光弼。
“敌人十倍于前军,在高地坚守又非城池?岂能坚固?”李光弼不服。他不顾张齐丘的身份,扬起头说:“请将军把军中八千轻骑,一千重骑交给我,我率领他们,星夜驰援前军。”
“传令下去,没有军令,谁也不准动。有违者,斩!”
张齐丘起身向亲卫吩咐,眼中杀机毕露。
李光弼只能咬牙离开。
大唐军规森严,深入士兵的内心。
但李光弼不甘心。
是夜,李光弼独自骑马离开军营。
他知道浑释之与李瑄有大间隙,故不去找。而且浑释之的军队兵甲一般,战斗力一般。
他找到正在后军生闷气的程圭。
“李虞候为何星夜而来?”
右厢兵马使程圭见李光弼后问道。
“王帅破国之功,即将功亏一篑。我忧心,所以而来。”
李光弼叹气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王帅率精兵出阴山,战必胜,攻必克。待我军与王帅汇合,威逼王庭,胜利指日可待。”
程圭是王忠嗣的铁杆支持者,认为这一战他们没有理由失败。
“战国时候的芒卯以诈术受到魏王重视,名不副实,所以有了华阳之战的大败。你看这张齐丘,与芒卯何其相像?我觉得这是失败的原因!”
随后李光弼向程圭讲张齐丘的反常的举动,和前军的境况。
“什么!前军都这样了,他还心情安眠?他不怕一觉醒来,脑袋不保吗?”
程圭惊道。他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劲:“我们一起在回乐城,我接触的张齐丘一向有理有据啊!”
“本部经略军直属五千精骑,人人骁战,善骑善射,披明光甲,并且还装备一千张马弩,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军。就好比用美玉去砸胡桃,精明的将领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李光弼反驳程圭的话,他觉得张齐丘念经念入魔了。
这两日所作所为,经不起一点推敲。
第70章 陷阵
“李虞候,你的意思呢?”
听李光弼这么一说,程圭反应过来。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保护民夫,现在周围突厥骑兵几乎被清剿干净,却迟迟不调遣他们。
“我建议将军率领精骑连夜迂回,赶往前军战场。现在我们中军步、骑被突厥探马监视,而后军突厥探马无法渗透。我们现在离前军所在地不足百里,您麾下又都是精骑良马,完全可以绕远道,避开突厥探马。”
“如果我们赶到战场时前军已被攻破,我们就立刻撤走。如果前军还在抵抗,说明突厥经过一日一夜的大战,又受我中军的威压,不会再有多少战心。我们趁机突袭,必能打败突厥左厢诸部。”
李光弼向程圭分析局势,请求他能够出兵。
“张齐丘是副帅,没他的允许,贸然出兵,违抗军令。”
程圭心有顾虑。
“程将军觉得王帅能容忍张齐丘见死不救的行径吗?王帅爱兵如子啊!”
“当年苏定方跟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伐突厥时,首战告捷,俘获甚众,但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军功,告知程知节不能乘胜追击,只结方阵,人马披甲,在原地固守。又假传召令,夺去程知节的指挥权。致使出征无功而返。事后王文度、程知节皆被问罪。这不就是例子吗?”
“张齐丘在行愚蠢的事情,我们去制止,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况且左相公感念您呐!”
“您再想想,王帅的父亲是怎么战死的?”
李光弼语重心长地向程圭劝道。
“李虞候言之有理!”
程圭一拍大腿,如梦初醒。
只要向王帅说明,张齐丘拿也没办法。
况且本部经略军,都听他和崔湛的命令。
程圭立刻吹角点兵。
半个时辰,五千精骑全部集结。
探马先行开道。
李光弼披甲,与程圭同行。
这一切,并未通知张齐丘。
……
高坡。
战至后半夜,突厥士兵依旧未攻上高坡。
战斗更加残酷,唐军士兵们顶着疲惫与困倦,用勇气和毅力支撑。他们的眼睛,无一不是布满血丝。
突厥士兵也非铁人,他们连夜行军,直至此时,身体也逐渐扛不住。
颇黎许下的高官厚禄,他们有心无力。
每每差一点攻破,又很快就被唐军以性命补上。
外围的战车,已经全部散架,被尸体所盖住。
战至拂晓,东南西北都有数队阵形被打散。
最激烈的时候,有突厥士兵冲上高坡百步,威胁到后勤人员和伤兵,但最终都被杀回去。
唐军箭矢早已用完,不存在什么弓箭手、强弩手,皆持枪持矛。
没有一个队伍,人数超过一半。
“咔嚓!”
李瑄的槊刃断了,他用马槊的杆,抽飞一名突厥士兵。
他又从尸体堆里,找到一柄好槊,接着战斗。
全身浴血,如杀神一样,令突厥士兵望而生畏。
“将军,我们估计坚持不了多久。您带着骑兵突围出去吧!”
王思礼大刀砍死一名突厥士兵,移步到李瑄面前。
“你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堂堂大丈夫,怎能苟且偷生?”
李瑄责斥王思礼。
他怎能弃上千名伤员不顾?弃不会骑马的军士于不顾?
“将军……”
“不要再说了,我准备率领铁骑突入敌阵中,吸引突厥注意力,减轻高坡上的压力。”
王思礼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李瑄打断。
他骑马不是逃跑,要挫一下敌人的锐气,特别是南面,冲上的突厥士兵太多,有止不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