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她泪流不止:“不怪你......至少我没有怪过你。”
萧楮风半天吐出两个字:“玉......京......”
“哥哥。”萧玉京抬起泪眼汪汪的眼眸,柔情地看向萧楮风,抬手抚摸了一下萧楮风凌乱的头发,安慰似地道,“就算整个世道都往不利你的那一方倾斜,我、萧玉京也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萧楮风这一边,和你一起在风雨飘摇中同舟共济。”
“现在我已经无法成为理想中的郡主了,此番过后,我究竟何去何从还无从知晓。”萧玉京抹了抹眼泪,鼻子被擦得通红,她抽泣了一声,“但是无论以后该是何模样,我会用我的一生自证你的清白,哪怕更新岁月,风霜携尘。”
*
寒风朔雪,瓦盖薄霜。
存中替韩轲撑着伞,两人无马无车,从宫中出来,又走了好久,冒着寒风才走到了东厂门外。
白雪覆盖在路上,两个人一步一个脚印,沿街数十里。
“韩大人。”存中呼出一口哈气,暗中换了只撑伞的手,道,“张丞相他......”
韩轲偏头,递给存中一副手套,而后不急不徐地道:“活不长久了。”
“那丞相之位,算是空了。”存中的语气有些可惜。
韩轲用指尖敲打了一下存中的额头,解释着:“万物密开,周而复始。张修明死了,自然有下一个‘张修明’登台,具体是谁,我也无从知晓了。本官再神通广大,可也还是个凡夫俗子,至于脱胎换骨之事,另说罢了。”
他一转头,就看见东厂门外的石阶上坐着一个人,那个人裹着棉袄,怀中似乎抱着个颜色鲜艳的布料。此时已经很晚了,韩轲不知是谁,先是看了看门外两侧镇守着的厂卫,厂卫朝他使了个眼色,提醒“这是一位重要之人”。
韩轲便点点头。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花满楼。
“姑娘......”韩轲有些失语,因为他发现了,花满楼怀中抱着的是他的腰带。
花满楼看到韩轲一来,瞳孔一亮,立刻站起身,将腰带递到了韩轲手中。
“你的东西。”花满楼道,“我堂堂曲仙楼大东家,从不善假于物其它也。”
韩轲接过自己的腰带,有些肮脏了,但指尖却触碰到了布料上的温暖。他长吁一口气,而后不知深浅地笑了一下。
看着花满楼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又想起了那首叫《花满楼》的诗:
花重满楼红袖招,雨仙怒目谈寥寥。
只闻红尘无限事,莫把封侯作绸绡。
那道背影终究消失不见,可韩轲却觉得,这首诗叫《花满楼》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良久后,韩轲对着那头大喊道:“谢了!”
第42章
烛影摇曳, 北风簌簌。
白雪茫茫然覆盖于天地之间。六扇门内烧着炭火,十分暖和, 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对比深刻。几行脚印落于白雪上,很快便不知所踪。
花满楼从东厂府衙原路返回曲仙楼,正好要路过六扇门。她在六扇门外停留一阵,倒是惊动了一些看守,见看守提刀走来,于是又转身匆匆离开。
纪玄文命侍从给萧楮风和萧玉京端上两碗热茶,将手下都给撤走。一下子, 整个门内,只剩下三个人正面面相觑, 对坐在一起。
“你没有什么话要跟哥哥说吗?”纪玄文抬起手, 用指尖敲了敲桌面, 用眼神示意着萧玉京,又戏谑道,“你来时说了那么多话,怎么现在倒是默声了。”
“妹妹。”萧楮风将目光转向正坐在自己一旁, 低着头看着不知所思所想如何的萧玉京。
然而,萧玉京摆摆手, 将自己退回到一旁,而后对萧楮风笑了笑。少女眼带泪光, 只一眼便能将真相透光。她并没有再次说什么, 只将目光转向一旁跳动的烛火。
“哥哥, 这么多年来, 辛苦了。”萧玉京只是落下这句话,而后裹紧了自己的斗篷,跟随着六扇门的厂卫亦步亦趋地走出了门外。门外下了一场大雪, 一瞬间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萧玉京却不觉得冷,也许她早已冷了许久了。
很久之前,她曾问过萧楮风:“哥哥,战场很累吧!”
年轻的萧楮风曾告诉自己:“战场很累还很苦。无数战士将死在陌生的冷铁下,也有无数战士幸运地从冷铁之下攀爬出来,就此重生、复活。”
“‘生’和‘死’很可怕吗?‘生’和‘死’对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吗?”萧玉京那个时候年龄太小了,她怎会懂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实就是“生”和“死”的过程。
穷其一生,窥探过很多人的“死”,也证明过很多人的“生”。在懵懂的年纪,萧玉京甚至相信,人的命数是握在自己手中的,犹由自己控制之中。然而,身处乱世,萧楮风早已看到了世间最残忍的离别——生死相隔。
思来想去,萧楮风得到一个结论,他对萧玉京道:“人之命数,怨天忧地。世间多苦,惟天象能解。”
此时此刻,当萧楮风和萧玉京两个人同时想起了这句话时,好像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如果萧平准不贪污腐败,不去计较那两百万两黄金,或许就不会被官府盯上,而萧楮风还会是禁军统领,也不会成为阶下之囚。可是,萧玉京微蹙起了眉头,这个事件似乎不是因为萧平准“贪污腐败”,也不是因为萧平准计较那两百万两黄金,一切的一切好像就是官府刻意为之的。
北明从建朝以来,一直传承延续着“程朱理学”的正统,融合佛道之新理论,促成了维系北明统治的“新儒学”,然而就是这等新思想的传承,才让整个萧家如今家道中落、支离破碎。
北明已经盯上萧家好久了,而两百万两黄金之事,则是一个导火索。
世间大道诸多,在常人百姓眼里,“钱”道才是唯一正道。
*
屋内灯火如昼。纪玄文令人添了几堆烛火,让屋内暖了点。他就这样,眯起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萧楮风许久,也没有移开眼。
“她还没有走远。”纪玄文咳嗽了几声,用来掩饰自己无从掩饰的尴尬,他又道,“六扇门内很大,她走的门不是正门。”
“我知道。”萧楮风倏然抬起眼。只一夜,他竟然变化如此之大。原本意气风发的禁军统领,一夜之间浓密的青丝竟然生出几根白发,脸上也添加了许多皱纹,和那些刀疤比起来,显得更加狼狈不堪。
萧楮风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很早之前,我跟玉京说过一句话。她曾问我‘生’和‘死’的不同。”
“那你怎么说的?”纪玄文偏头好奇地问道。
“那时,她还很小。小到因为人的命数是亘古不灭的,是永无止境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用自己的身心脉搏控制住的。”萧楮风摊开手掌,一点又一点,沉默地勾勒着自己掌心中的掌纹,密密麻麻的就像树木的年轮。他突然又懂得了什么似的。一棵树会被做成房屋,做成房屋的树就是死了,惟有残存的年轮勾勒着岁月的年岁,才得以证明这里曾经存在过一颗苍天大树。遂又道,“可能接下来的言语有失偏颇。我说‘人之命数,怨天忧地。世间多苦,惟天象能解。’她很小,没读过太多诗书,不懂得历史的残酷和轮回。为何西周时期,祭祀兴盛,青铜制作高深,皆都出自四个字‘君权神授’。然而,这个时代君权只是君权,并非神人受之。”
听到这里,纪玄文表情则更加扭曲了。他无法否认“君权神授”这等理论,他只否认和不理解为何在将死关头,萧楮风却以一纸“君权神授”之言论,否认北明天子的正道。
“启越,其实有时候我还蛮佩服你的。”纪玄文清了清嗓子,道,“人的命数是上天的旨意。这个人要活多久,什么时候去死,都是上天的旨意。我能理解你自己心里有愧有委屈,但你不能把你的这些劣等心情强加在北明天子身上,成为困守于北明的一道枷锁。‘君权神授’——从秦朝建立之初,皇帝就接受了上天的旨意,这才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然而此时,萧楮风却眼疾手快地掐住了纪玄文的脖颈,眼神凶煞险恶,眼眶泛红,正自上而下恶狠狠地盯着纪玄文。
“怎么?”纪玄文握住萧楮风的护肘,而后他咬牙切齿地道,“这等时候,谁都要杀我。可是杀我者,绝不能是阶下囚。”说罢,纪玄文抬腿用力,踢开了萧楮风。只在一念之间,便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将剑鞘“哐当”一声,扔到地上。
“啊”的一声,萧楮风滚落在地。他现在没有长刀利剑,只有满身伤痕和坚硬的拳头。他嘶吼一声,猛地撤出一步,绕到了纪玄文的身后,抬手对着纪玄文的背脊就是一掌。
“你知道你打的人是何许人也?”纪玄文转身,一手捂住胸口,一手用利剑挡在了自己的面前,“是北明六扇门主卫——纪玄文!”
“其实你什么都知道对吧!”萧楮风喘着粗气,对着纪玄文的面门就是一拳,再着又是一拳,纪玄文侧身、偏头躲过萧楮风的一招一式,最后抬手抡起利剑,尖锐的剑尖就穿过了他的掌心,砍断了他的掌骨。
萧楮风半天吐出两个字:“玉......京......”
“哥哥。”萧玉京抬起泪眼汪汪的眼眸,柔情地看向萧楮风,抬手抚摸了一下萧楮风凌乱的头发,安慰似地道,“就算整个世道都往不利你的那一方倾斜,我、萧玉京也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萧楮风这一边,和你一起在风雨飘摇中同舟共济。”
“现在我已经无法成为理想中的郡主了,此番过后,我究竟何去何从还无从知晓。”萧玉京抹了抹眼泪,鼻子被擦得通红,她抽泣了一声,“但是无论以后该是何模样,我会用我的一生自证你的清白,哪怕更新岁月,风霜携尘。”
*
寒风朔雪,瓦盖薄霜。
存中替韩轲撑着伞,两人无马无车,从宫中出来,又走了好久,冒着寒风才走到了东厂门外。
白雪覆盖在路上,两个人一步一个脚印,沿街数十里。
“韩大人。”存中呼出一口哈气,暗中换了只撑伞的手,道,“张丞相他......”
韩轲偏头,递给存中一副手套,而后不急不徐地道:“活不长久了。”
“那丞相之位,算是空了。”存中的语气有些可惜。
韩轲用指尖敲打了一下存中的额头,解释着:“万物密开,周而复始。张修明死了,自然有下一个‘张修明’登台,具体是谁,我也无从知晓了。本官再神通广大,可也还是个凡夫俗子,至于脱胎换骨之事,另说罢了。”
他一转头,就看见东厂门外的石阶上坐着一个人,那个人裹着棉袄,怀中似乎抱着个颜色鲜艳的布料。此时已经很晚了,韩轲不知是谁,先是看了看门外两侧镇守着的厂卫,厂卫朝他使了个眼色,提醒“这是一位重要之人”。
韩轲便点点头。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花满楼。
“姑娘......”韩轲有些失语,因为他发现了,花满楼怀中抱着的是他的腰带。
花满楼看到韩轲一来,瞳孔一亮,立刻站起身,将腰带递到了韩轲手中。
“你的东西。”花满楼道,“我堂堂曲仙楼大东家,从不善假于物其它也。”
韩轲接过自己的腰带,有些肮脏了,但指尖却触碰到了布料上的温暖。他长吁一口气,而后不知深浅地笑了一下。
看着花满楼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又想起了那首叫《花满楼》的诗:
花重满楼红袖招,雨仙怒目谈寥寥。
只闻红尘无限事,莫把封侯作绸绡。
那道背影终究消失不见,可韩轲却觉得,这首诗叫《花满楼》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良久后,韩轲对着那头大喊道:“谢了!”
第42章
烛影摇曳, 北风簌簌。
白雪茫茫然覆盖于天地之间。六扇门内烧着炭火,十分暖和, 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对比深刻。几行脚印落于白雪上,很快便不知所踪。
花满楼从东厂府衙原路返回曲仙楼,正好要路过六扇门。她在六扇门外停留一阵,倒是惊动了一些看守,见看守提刀走来,于是又转身匆匆离开。
纪玄文命侍从给萧楮风和萧玉京端上两碗热茶,将手下都给撤走。一下子, 整个门内,只剩下三个人正面面相觑, 对坐在一起。
“你没有什么话要跟哥哥说吗?”纪玄文抬起手, 用指尖敲了敲桌面, 用眼神示意着萧玉京,又戏谑道,“你来时说了那么多话,怎么现在倒是默声了。”
“妹妹。”萧楮风将目光转向正坐在自己一旁, 低着头看着不知所思所想如何的萧玉京。
然而,萧玉京摆摆手, 将自己退回到一旁,而后对萧楮风笑了笑。少女眼带泪光, 只一眼便能将真相透光。她并没有再次说什么, 只将目光转向一旁跳动的烛火。
“哥哥, 这么多年来, 辛苦了。”萧玉京只是落下这句话,而后裹紧了自己的斗篷,跟随着六扇门的厂卫亦步亦趋地走出了门外。门外下了一场大雪, 一瞬间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萧玉京却不觉得冷,也许她早已冷了许久了。
很久之前,她曾问过萧楮风:“哥哥,战场很累吧!”
年轻的萧楮风曾告诉自己:“战场很累还很苦。无数战士将死在陌生的冷铁下,也有无数战士幸运地从冷铁之下攀爬出来,就此重生、复活。”
“‘生’和‘死’很可怕吗?‘生’和‘死’对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吗?”萧玉京那个时候年龄太小了,她怎会懂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实就是“生”和“死”的过程。
穷其一生,窥探过很多人的“死”,也证明过很多人的“生”。在懵懂的年纪,萧玉京甚至相信,人的命数是握在自己手中的,犹由自己控制之中。然而,身处乱世,萧楮风早已看到了世间最残忍的离别——生死相隔。
思来想去,萧楮风得到一个结论,他对萧玉京道:“人之命数,怨天忧地。世间多苦,惟天象能解。”
此时此刻,当萧楮风和萧玉京两个人同时想起了这句话时,好像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如果萧平准不贪污腐败,不去计较那两百万两黄金,或许就不会被官府盯上,而萧楮风还会是禁军统领,也不会成为阶下之囚。可是,萧玉京微蹙起了眉头,这个事件似乎不是因为萧平准“贪污腐败”,也不是因为萧平准计较那两百万两黄金,一切的一切好像就是官府刻意为之的。
北明从建朝以来,一直传承延续着“程朱理学”的正统,融合佛道之新理论,促成了维系北明统治的“新儒学”,然而就是这等新思想的传承,才让整个萧家如今家道中落、支离破碎。
北明已经盯上萧家好久了,而两百万两黄金之事,则是一个导火索。
世间大道诸多,在常人百姓眼里,“钱”道才是唯一正道。
*
屋内灯火如昼。纪玄文令人添了几堆烛火,让屋内暖了点。他就这样,眯起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萧楮风许久,也没有移开眼。
“她还没有走远。”纪玄文咳嗽了几声,用来掩饰自己无从掩饰的尴尬,他又道,“六扇门内很大,她走的门不是正门。”
“我知道。”萧楮风倏然抬起眼。只一夜,他竟然变化如此之大。原本意气风发的禁军统领,一夜之间浓密的青丝竟然生出几根白发,脸上也添加了许多皱纹,和那些刀疤比起来,显得更加狼狈不堪。
萧楮风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很早之前,我跟玉京说过一句话。她曾问我‘生’和‘死’的不同。”
“那你怎么说的?”纪玄文偏头好奇地问道。
“那时,她还很小。小到因为人的命数是亘古不灭的,是永无止境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用自己的身心脉搏控制住的。”萧楮风摊开手掌,一点又一点,沉默地勾勒着自己掌心中的掌纹,密密麻麻的就像树木的年轮。他突然又懂得了什么似的。一棵树会被做成房屋,做成房屋的树就是死了,惟有残存的年轮勾勒着岁月的年岁,才得以证明这里曾经存在过一颗苍天大树。遂又道,“可能接下来的言语有失偏颇。我说‘人之命数,怨天忧地。世间多苦,惟天象能解。’她很小,没读过太多诗书,不懂得历史的残酷和轮回。为何西周时期,祭祀兴盛,青铜制作高深,皆都出自四个字‘君权神授’。然而,这个时代君权只是君权,并非神人受之。”
听到这里,纪玄文表情则更加扭曲了。他无法否认“君权神授”这等理论,他只否认和不理解为何在将死关头,萧楮风却以一纸“君权神授”之言论,否认北明天子的正道。
“启越,其实有时候我还蛮佩服你的。”纪玄文清了清嗓子,道,“人的命数是上天的旨意。这个人要活多久,什么时候去死,都是上天的旨意。我能理解你自己心里有愧有委屈,但你不能把你的这些劣等心情强加在北明天子身上,成为困守于北明的一道枷锁。‘君权神授’——从秦朝建立之初,皇帝就接受了上天的旨意,这才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然而此时,萧楮风却眼疾手快地掐住了纪玄文的脖颈,眼神凶煞险恶,眼眶泛红,正自上而下恶狠狠地盯着纪玄文。
“怎么?”纪玄文握住萧楮风的护肘,而后他咬牙切齿地道,“这等时候,谁都要杀我。可是杀我者,绝不能是阶下囚。”说罢,纪玄文抬腿用力,踢开了萧楮风。只在一念之间,便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将剑鞘“哐当”一声,扔到地上。
“啊”的一声,萧楮风滚落在地。他现在没有长刀利剑,只有满身伤痕和坚硬的拳头。他嘶吼一声,猛地撤出一步,绕到了纪玄文的身后,抬手对着纪玄文的背脊就是一掌。
“你知道你打的人是何许人也?”纪玄文转身,一手捂住胸口,一手用利剑挡在了自己的面前,“是北明六扇门主卫——纪玄文!”
“其实你什么都知道对吧!”萧楮风喘着粗气,对着纪玄文的面门就是一拳,再着又是一拳,纪玄文侧身、偏头躲过萧楮风的一招一式,最后抬手抡起利剑,尖锐的剑尖就穿过了他的掌心,砍断了他的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