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应阑垂下眉睫,指尖摩挲着手上被烫伤的部分,他叹了口气:“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不是一个好征兆。我们不过是影卫,没有什么实权,只不过是节度使的刀罢了。”
  “谢忱。”
  陈应阑闻声抬眼,看着陈自寒在自己的碗里夹了些小菜,有些感激。他问道:“怎么了?”
  “看看你的剑。”
  陈自阑闻言,垂下头看着腰间的佩剑,防备性地抬起头:“为何?”
  影卫的剑名为——青花剑。影卫一项原则“凡是影卫,青花剑不离身,随时为主奉命”,青花剑是影卫的标志。其剑身修长,下粗上窄,中部刻有青花剑纹,剑柄处有着青色的流苏。青花剑运锋轻盈,刀锋凌厉,一旦节度使出现不测,最开始冲锋陷阵的便是影卫。
  “不必了。”陈自阑道,“影卫规定,青花剑不离身。”
  突然,手掌被陈自寒单手抱住,陈应阑几欲要挣脱,陈自寒却更加用力,宛若一条铁链,禁锢住他的手。
  这时,陈自寒道:“你知道你这把青花剑是谁送给你的吗?”
  陈应阑眉目微蹙,挣扎着自己的双掌,最终陈自寒松下力气,他的手自然滑落。他看着被攥着通红的掌心,没有说什么。
  “青花剑是每个影卫都应佩有的,没有谁送谁之说。”陈应阑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道,“我们看起来好像第一次认识,我是……谢忱,你是陈惊阙,两人都很陌生。今夜促膝长谈并非天时地利人和,倒是陈府军感觉有些牵强。如果我们两人没有什么话,我看陈府军还是回房休息吧。”
  陈自寒站起身,透光窗户,看着窗外远山,以及近处白茫茫一地未消散的白雪。他背对着陈应阑道:“你的那把青花剑,是天顺初期所制造的青花剑。以卷刃构成,所以当你运起剑来时,会比当时当下所制造的,更为轻盈,似是流水鸿雁。”
  “郎当”一响,腰间佩着的青花剑突然出鞘,弹到陈应阑手中。他举起来仔仔细细看了一番。当影卫这么多年,自己的青花剑上沾染了多少人的血,也并不知晓还有这样一说。剑锋处有微微迂回曲折的纹路,那些细小的卡槽里有着血水,干涸的,暗色的,不明显,却细微。
  “的确如此。”说罢,陈应阑横举青花剑,放于胸前,剑锋横指,不明所以,接着,他开口继续道,“有些事情我记不得。影卫是当时天蛰时,受到某人指示,前来甘州。因为佩着青花剑,甘州营的人误认为我是影卫,当时我几乎身败名裂,所以误打误撞地就成了影卫。”
  他将青花剑放入剑鞘里,又挂在腰间,道:“不过罢了。青花剑谁送我,怎么得到的,已经不重要了。都是些陈年旧事,忘干净了就好。”
  突然间,他好像领略到什么,倏然抬起头,看着陈自寒道:“不过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的青花剑与其他人不同的?我有给你看过吗?”
  屋内的柴火“噼啪”作响,迸裂出一点点火花,惹上陈自寒的衣袂。陈自寒从进屋后,就褪却了轻铠甲胄,拥上琗衣内袍。他抬眼打量着他眼中的“谢忱”,倒是有些颇为熟悉之感。
  “早年听人说过。”陈自寒是打算囫囵吞枣就过去了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没有‘字’吗?”陈自寒歪过头,好奇地问道,“就像我名为自寒,字为惊阙一般。”
  往事流转,从未停止。那年还如今天这般,寒冬腊月,风雪漂泊。他父母死得早,算是含冤而亡,自己也被送去漠北陈府,被陈从连收养如今,也随陈自寒的名字,从小认陈自寒为兄长。
  至于“谢忱”,陈应阑稍微有些印象的是,自己的父亲姓“谢”,“忱”是今日早些时候,与陈自寒重逢时,临时取的。
  父母为何含冤而亡?
  不知。
  “诶。”陈应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而后走出房间,“无名小卒而已。”
  他觉得屋内闷热,早日因为陈自寒无声赶来,自己也没出去成。现在夜深人静,还未到打更人出行敲锣打鼓的时间,雪也停了,除了寒风,似乎也没有什么阻挡他了的。陈自寒明日好早前往晏都,肯定过一会儿就会回自己的房间,总之两人基本上是不会再见了。
  “你要去哪里?”陈自寒探开屋门,看到正在穿厚衣的陈应阑。
  “出去转转。”陈应阑道,“不必派人跟随。”
  “不。”陈应阑顿住脚步,回过头看着陈自寒,听他说,“快到打更时间了。待会被打更人发现,是谓大灾。”
  第2章
  亥时,一行人拎着油灯,敲锣打鼓,走在无人的街上。他们哼着、默念着令人不懂的句子。戴着兜帽,手握木杖,上面有着锋利的钢钉。
  陈应阑刚在甘州乡下看完了一场灯会,没看天色,以为还是戌时,连走路都慢悠悠的,丝毫不受打更人的影响。可当他折返回甘州营时,在巷弄里看到点点行走的亮光,那些人宛若一层层黑压压的云,他们唇语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慢慢地,语速越来越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八个字最终也成为一团浆糊,过耳而模糊不清。
  鼓点如雷鸣,渐渐朝陈自阑逼近。陈应阑飞快地跳上屋顶,拐入另一条巷子口。幸好陈应阑身着暗黑色的衣袍,又趁着夜色,雪地上的脚印从未显现。
  “有脚印。”打更人大喝一声,随后朝着陈应阑拐进去的巷子口奔去。
  打更人是北明朝廷按照东厂督主魏德贤所设的掌控日夜交替的使节,若是在亥时到寅时毫无预兆、没有理由地出现在大街上,要么就是将人剁成尸块,抛入门户的枯井中,要么就是活捉,受其虐待,不论官职,不论利禄。
  陈应阑匍匐在屋顶上,屋顶上还盖着白雪。前胸压着白雪,冰冷刺骨,但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他握紧腰间的青花剑,正待时机,找寻机会,妄想突袭,而后飞奔逃走。可是,这一帮打更人似乎赖在这里了。
  陈应阑:“……”
  “脚印是从这里消失的。”打更人用木杖敲着地面,发出的声响虽然细微,却在寂静的夜晚,被格外放大。
  “那就是在屋顶。”一个打更人抬眼,看着陈应阑所匍匐的屋顶片刻,斩钉截铁地道。
  这时,耳边“呜呼——”一声,来者动作飞快,恰如疾风贯耳。很快一个木杖就抵在了自己的额前,陈应阑也顺势站起身子,揉揉肩骨,按着青花剑,一步一退缩。
  “哗啦”屋顶的瓦片并不稳定,每当陈应阑一后退,总有瓦片掉落在地上,碎成两半。
  那人问道:“你是谁?”
  陈应阑道:“甘州营影卫,谢忱。”
  “影卫啊……”那人语气不屑,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瞧不起”的劲头,他道,“谢忱这名儿,没听过。”
  陈应阑不紧不慢地道:“新来的。”
  话语罢了,木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陈应阑劈头盖脸地砍下来。陈应阑反应够快,往后一仰,在空中翻了个跟头,稳稳当当地落入打更人的背后的房梁上。
  刹那间,青花剑出鞘。陈应阑扭转手腕,平步青云,往打更人后背袭来。打更人连忙转身,用木杖一挡。
  木杖上的铁钉与青花剑摩擦,发出刺耳的轰鸣声,须臾间还有火花划过。陈应阑推开打更人,从房梁跳下,落入地面。打更人也顺势落下,陈应阑瞄准时机,一挑青花剑,划过打更人的衣着浅袖。
  鲜红的雪夜从衣服上落下来,落入地面上未解冻的白雪,染上点滴红色,宛若寒冬腊月,晶莹剔透的梅花,鲜艳不曾凋零。
  打更人看着自己的伤口,边缘处有几分歪歪扭扭的锯齿状,很细微,不易察觉。他抬起眼眸问道:“你不是新来的。”
  陈应阑喘着气,他的虎口也因为运气问题,而微微发疼,还迸出点滴鲜血,划到剑柄处。
  “什么?”陈应阑没听清,又重新问了一遍。
  “你不是新来的影卫。”打更人指着自己的伤口,道,“伤口边缘处是曲折的,乃是天顺五年流行的卷刃青花剑,一般都是影卫骨干所用的。所以,你不是新来的。”
  陈应阑:“我确实不知道这把剑是谁送的。”他说完,翻看了一下青花剑。
  “但我想说的是,我到底是谁,你们打更人需要知道吗?”陈应阑忽然抬眸,扭转剑锋,脚步飞快,恰如飞鸿踏雪,朝着打更人刺去。青花剑带起来的风很疾快,打更人在躲闪在迅速,也终究被风吹开兜帽。
  剑尖划破他的脸,留下一道伤痕。陈应阑停步,他也愣在了原地,两处皆是沉默,那一刻时间被放得很慢很慢,像是电影中的慢动作,一帧一帧重播倒放。
  “唰啦”一声,陈应阑举起青花剑,指着那人的胸膛,欲要张口,忽然怔在了原地。
  那人皮肤苍白,略显出病态,眼角有一颗小痣,他头发散乱,扔下木杖,垂立于天地之间,茫茫大雪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