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朱雄英听说高原挑选转世灵童的时候,往往会选出好几个。
  各派系都想让自家挑选出来的灵童成为活佛,因此闹出了不少大乱子。
  作为大明的天子,仁慈的皇帝陛下,不忍见大明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命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堪称奢华的宝瓶,上面雕刻着佛陀、菩萨,镶满了名贵宝石。
  然后请大明百余位僧道领袖进行开光。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他命人将宝瓶送到了高原上。
  以后你们挑选出来灵童,将名字写在纸上扔进宝瓶里进行抽签。
  抽中谁,谁就当活佛。
  这是天子对你们的关爱,你们不会不同意的,对吧?
  第599章 尾声(七)
  朱雄英派往高原送宝瓶的使者出发不久,一年一度的新年就到了。
  由于全国都在搞专项行动,加上大分封等等事宜。
  大明从朝堂到民间都很忙碌,不适合搞大庆祝。
  所以今年的新年并未大肆庆祝,除了例行的祭天祭祖和元日大典之外,其它活动全部取消。
  百官对此也早就有了准备,甚至还觉得皇帝体谅人。
  各种庆祝活动看起来热闹,其实也意味着,有无数人不能陪家人过年。
  现在不必要的活动取消,大家也都轻松了许多。
  时间就这样平平常常的进入了明昭八年。
  新年假期刚结束,朝廷就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各个机构,都在围绕朝廷的几大战略计划忙碌。
  其中以兵部和吏部最忙。
  兵部要为接下来平定高原筹备军需物资,吏部则忙碌着挑选合适的官吏。
  大都督府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得为后续治理高原出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召回部分退役军人,将其派往高原维稳。
  -----------------
  罗不弃生于洪武元年,是大明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代人。
  十八岁从军,二十岁参与了征辽东战役,后又随蓝玉征讨捕鱼儿海。
  硬是靠着斩首,给自己挣了个骑尉的功勋。
  这已经是普通士兵能获得的最高勋位了。
  因为作战勇猛又有功劳,上面有意培养他当军官。
  因此在军中他学了文化知识,接受了系统的军队教育,没多久也顺利被提拔为百户。
  后来大明军改,他所在的指挥所,被划拨给了燕王领导的北方军团。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打北元挣军功,一举两得啊。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一次跟随朱高燧深入漠北作战时,他们与北元军正面相撞。
  经过一番厮杀,他们大获全胜。
  但罗不弃的左臂被铁骨朵砸了一下。
  幸好有护肩抵消了一部分力道,胳膊才没有被砸掉。
  经过手术治疗,他的手臂是保住了,但也无法再发力,只能无奈退出现役。
  依照军功,退役后被安排在基层担任游檄。
  但他把自己的职务,让给了战死的战友遗孤。
  当地衙门感念他的忠义,就让他在预备役当了个军官。
  但级别、权力和俸禄,都远不如游檄一职。
  他家里的人虽然没有责备他,但每每提起,都一副遗憾的样子。
  对此罗不弃非常不满,认为这是对他战友情的亵渎,为此没少和家里人发脾气。
  最终闹的一家人关系都比较僵硬。
  他自己在家呆的也不舒心,十天倒是有九天呆在预备役衙门。
  这天他带着预备役士兵训练结束,刚返回衙门,就见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什么。
  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大都督府下令召回部分老兵。
  一名文职人员说道:“优先召回没有家眷、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
  罗不弃围过来,好奇的道:“这好好的,朝廷为啥突然召回老兵?莫非是哪里要打仗?”
  一名相熟的官吏笑道:“咋可能,我大明所向披靡,哪还有什么敌人值得召回老兵。”
  “上面说了,这批召回的老兵是去边疆担任基层官吏的。”
  另一名官吏说道:“是啊,要不说优先召回没有家眷拖累的,这是要在那边安家了。”
  罗不弃又问道:“去哪里说了吗?”
  相熟的官吏说道:“没说,只说去边疆,可能随机分配吧。”
  罗不弃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不在焉的与大家聊了几句,就借故离开。
  之后他直接找到预备役百户方兴昌,开门见山的道:
  “方百户,听说大都督府在召老兵去镇守边疆?”
  正在调阅档案的方兴昌点点头,说道:
  “是啊,边疆缺人,据说这次上面准备召回五万老兵去边疆。”
  “这不,我正翻档案呢,看看咱们县都有哪些人适合。”
  “然后挨个通知他们,看是否愿意去。”
  这事儿肯定不能强制,否则那些老兵心怀怨言,到地方了说不定反而会坏事。
  罗不弃点点头,说道:“把我的名字也报上去吧。”
  方兴昌笑道:“老罗你可真会开玩笑……”
  话说到一半,他就察觉到罗不弃的脸色不对,笑容渐渐消失,眉头紧皱道:
  “老罗,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罗不弃正色道:“我也是军队里出来的,知道轻重。”
  方兴昌连连摇头:“不行,你身上有伤,又上有老下有小,不符合规定。”
  罗不弃争辩道:“我这条胳膊打仗不行,可又不影响做事。”
  “我爹娘也不用担心,有兄弟姐妹在呢。”
  “我婆娘愿意跟我一起去就去,不愿意去就和离。”
  “孩子年龄也不小了,不想跟我去受苦,就在家种地。”
  方兴昌自然不会同意:“这么一来你不就妻离子散了吗。”
  “我要是将你名字报上去了,还不得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啊。”
  “你什么都别想了,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呆着吧。”
  “至于你工作的事情,我会再往上面打申请,早晚能给你谋个一官半职的。”
  “到时候你给家里也能有个交代。”
  罗不弃自然不愿意,缠着非要报名。
  方兴昌被他烦的不行,最后说道:
  “回家和你爹娘、婆娘都商量下,他们要是同意我就给你报上去。”
  “回去吧,我给你放一个星期的假。”
  罗不弃没办法,只能闷闷不乐的回了家。
  本来他以为,自己回家肯定能快刀斩乱麻把事情搞定。
  然而真到了家中,看着爹娘,又看着老婆孩子,怎么都张不开嘴。
  接下来几天他心事重重,一天连话也说不了两句。
  本来他以为家里人会关心他,问他怎么了。
  哪知道竟没有一个人理他,这让他更加憋闷。
  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就是透明人,谁都不理解他。
  直到第六天,他发现自己婆娘竟然在打包行李。
  他惊讶不已,连忙问道:“你收拾行李做什么?”
  他婆娘白了他一眼,说道:“随你去边疆。”
  “啊?”罗不弃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等等,等等,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去边疆?”
  他婆娘一边收拾,一边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