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孝孺主编的《辽东书》六分真,三分是推测,只有一分假。
  也正是因此,才能骗过辽东本地的读书人。
  这本史书可是在朝廷那里挂了名的,所以书成之后,朝鲜王朱梓就欢天地喜的给洛阳报喜。
  同时还送过去了一套副本。
  方孝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调的对外宣布准备返回中原。
  还郑重的给好友写信道别。
  这一下朝鲜国的文坛炸开了,这是我们的文圣,怎么能让他走呢?
  有资格的,纷纷过来挽留。
  更多没有资格直接面见他的徒子徒孙,则跑到他的府邸周围静坐。
  短短几天时间,门外就聚集了上千人,并且还有更多人前来。
  这一下就连普通人都知道,方文宗要走了。
  一时间竟然让朝鲜的民心产生了浮动,吓的朱梓也赶紧过来相劝。
  朝鲜不可一日无方先生啊。
  叶云流也很是骄傲,这就是我的老师啊,大丈夫当如是。
  不过他也很担心眼前的局面:“老师,现在怎么办?”
  方孝孺很是淡定,说道:“此事有何难。”
  然后他就打开大门,给所有人来了一次演讲:
  “……难道诸位就不想让我唯物学名扬天下,成为显学吗?”
  “天下的中心就在洛阳,只有在那里站稳脚跟,才有资格称为显学。”
  “我此去中原,并非是弃大家而去,而是为了宣扬唯物学。”
  一名年轻人将信将疑的道:“先生真不是弃我等而去?”
  方孝孺含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年轻人激动的道:“学生金永浩,见过先生。”
  方孝孺笑道:“永浩,感谢你来挽留我,我很开心。”
  “辽东有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终有一日会变成不弱于中原的繁华之地。”
  金永浩激动的已经说不出话来。
  其他人也同样非常的激动,这可是来自于文宗的夸赞啊。
  方孝孺这才回答方才的问题:“大家本就是同道中人,我只是比你们先行了一步而已。”
  “竟受到大家如此尊敬,实在汗颜。”
  众人纷纷出声,您太谦虚了,您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方孝孺也深受感动,说道:“大家如此厚待于我,我又怎么会舍大家而去。”
  金永浩兴奋的道:“您不走了?”
  方孝孺摇摇头,语气坚定的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要去中原。”
  “只有让我们的学问名扬天下,方才不愧对诸位的厚爱。”
  眼见人群又要闹起来,他提高声音说道:
  “然,只靠我一人,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我会挑选一些学子,与我一起回中原,去宣扬唯物之学。”
  “哗。”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这次不是为了反对,而是惊喜。
  竟然有机会和方文宗一起去中原?那可是太好了啊。
  很快大家都再次看向方孝孺,目光里充满了炽热。
  不只是年轻人,就连很多大儒都心动了。
  中原在华夏文化圈里,具有神圣般的地位。
  谁不想去那里见识一番呢?
  如果能留下一些声音,那就真的死而无憾了。
  以前他们不敢去,也没机会去。
  现在机会突然出现在眼前,谁又能不心动呢。
  方孝孺显然早就有所谋划,他宣布为了公平起见,让年轻人比试一翻。
  成绩最好的跟随他一起去大明。
  没被选到的也不要伤心,等他们在那边站稳脚跟,大家都有机会去。
  至于大儒,就不能用考试来选拔了。
  而是把大家叫到一起互相商议了一下。
  方孝孺拿出了同样的说辞,等站稳脚跟,所有人轮番去。
  如此很快就拿出了一份名单。
  二十位大儒学者加三百优秀学子,将跟随他一起前往中原。
  叶云流很是吃惊:“老师,为何要带如此多人回中原?恐不好管理啊。”
  方孝孺露出一个尽在掌握的笑容,说道:
  “你是我的亲传弟子,有些事情告诉你也无妨。”
  “朝鲜虽然已经并入大明,然时间太短,人心依然有隔阂。”
  “其中读书人最为严重。”
  这是很正常的,越是读过书的人,族群意识就越强。
  想要彻底融合他们,就更加的麻烦。
  尤其是大明和朝鲜之间,还远隔重洋。
  地理上的距离,也会加重这种隔阂。
  时间长了,他们甚至会再次生出独立之心。
  “如果我把朝鲜国优秀的年轻人,全部带到中原。”
  “朝鲜本地的文化就会渐渐没落,而这些年轻人去中原接受教育,自然就会心向大明。”
  “如此,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朝鲜国永为大明藩属。”
  叶云流震惊的瞪大双眼,他没有想到自家老师竟然还有如此深的谋划。
  等反应过来,由衷的道:“老师深谋远虑,学生佩服。”
  方孝孺笑道:“这其实是我和那位陈伴读一起商量好的策略……”
  虽然他数年没有回中原,但和陈景恪的联系从未断过。
  除了交流学问,还商量了很多政治问题。
  其中就有吸引四方人才入中原的方案。
  将对方的人才吸走,时间长了他们的文风必然会黯然无光。
  而那些人才去中原学习华夏文化,自然就亲近大明。
  他们选择留下,能为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如果他们带着一身所学回国,那就是华夏文化的宣传员。
  如此一来,他们本国就很难在发展出独立的思想,永远和华夏一体。
  而朝鲜王国,是大明藩属里除日本外文化最兴盛的国家。
  如果能在这个国家,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掠夺机制,其他藩属国基本就没难度了。
  而恰好方孝孺在这个国家拥有者独特的地位。
  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那就太对不起他方文宗的头衔了。
  所以他才会如此高调的返回大明,就是等着朝鲜文坛来挽留自己。
  然后他顺势宣布,带领一批优秀人才,和他一起去大明宣扬唯物学。
  “大明那边已经做好准备,等为师回到洛阳,立即就建立一座书院。”
  “然后源源不断的从朝鲜王国吸纳人才……”
  他所说的书院就在洛下书院旁边,房子已经建好就等他回去了。
  对于如此深远的谋划,叶云流叹为观止,并佩服的五体投地。
  去大明的人选确定之后,很快就乘船出发了。
  不过方孝孺却没有跟随大部分一起走,而是准备先去一趟辽西。
  叶云流很是不解,什么事情比回洛阳开书院还重要?
  等到达目的地,他顿时就明白了缘由。
  来拜访解缙。
  去年被贬到辽西泰宁县为官,他内心很是激愤。
  不过他本身并不是那种自暴自弃的人,心里反而憋着一口气。
  将我贬到这里,那我偏偏要做出一番成绩,然后荣耀回归朝堂。
  他唯一担心的,是辽西文教很差,没有人能交流学问。
  谁知赴任之后就听说了方孝孺的大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