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者有话说:
  秦笙:啧,全世界都以为我有新首饰……现猪敷
  凌宴:在准备啦!
  感谢以下老板的支持↓(猫猫头叼走.jpg)
  第359章软饭香的[vip]
  铁会生锈不利保存, 没法用作注射器的针头,而以现阶段的小作坊水平,钢针头也是不现实的。
  银是最好的替代品, 熔点低,工艺相对简单得多, 造价对凌宴来说不是问题,可手搓无法大规模生产,在工业体系成型前, 总归有重复利用的情况,除菌消毒是个大问题, 不过那些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她只要成品, 尽快储备救命的医疗物资。
  不光这个冬天难捱,明年也没好到哪去,她手下的人一个都不能病死。
  银匠被自己坑的头大如斗,那头凌宴正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包围,各个跑来嘘寒问暖,“阿宴姐怎才回来, 我们好想你和笙姐姐。”
  “嘴巴怪甜。”凌宴脸上挂着笑,问起最近的伙食情况, 众人七嘴八舌,跟凌宴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做了好几次骨汤,好吃极了!”
  “炖菜也好吃, 比我家的香!”
  “菜里有油当然好吃了,我们能做好多事啦。”
  好似把她当成亲人, 又或者说凌宴本就是她们的再生父母。
  肚子里没油水过不了冬,家养的鸡鸭肥的很, 凌宴不需要鸡身上的黄油,她嫌太腻,现代人看不上,这对时常吃不到荤腥的人来说有大用,廖十娘都剃下来炼成油做菜,一不浪费、二来美味,一举两得。
  且看秦霜那七个孩子跟大家相处的很融洽,凌宴非常欣慰,还是那句嘱托,“冬天难捱,你们年纪还小,都仔细身体莫要生病。”
  “嗯!”孩子们都把她的话当圣旨,无有不从,“你们也要健康平安!”
  “喝水。”一个孩子给凌宴送来热水,凌宴一看,是那杨春花,曾经木然畏缩的姑娘腰背挺得笔直,眼里有了神采,这是秦笙私下里给她撑腰时教她的,看来她学的不错。
  接过茶杯,凌宴跟她道了声谢,刚夸完的小姑娘立马泄底,局促地吱吱唔唔,“不敢,该我做的,不谢。”
  凌宴笑了笑,拍拍小姑娘肩膀,“别紧张,这叫基本的礼数,你们长大早晚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虽是种地的乡下人,在外也要知礼数、懂仪态,结个善缘总比交恶的好,你们想是不是这样。”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小孩子的处事方式大多源自模仿双亲,好的、坏的皆是如此,换句话说就是家教。
  仓廪足而知礼节,更知对错,相较于现代的自我意识过剩,古代更多的是缺乏自我,大多只会人云亦云,凌宴要让好压过陋习,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影响下一代,免得养出些什么女孩子不值钱,在家只会打老婆的垃圾人。
  显然,有的人家压根没教过这些,倒是被僧侣养大的秦霜最先领悟,“庙里的姑姑们也总说多谢施主,都客客气气的,这就是善缘吗?”
  “差不多一个意思。”凌宴点了点头,“对外人客气是礼数,得人帮助要说谢谢,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孩子们答应的很痛快,凌宴的奖赏也不含糊,“好,待会打饭时敢说的,让廖大娘子给你们多加一块肉。”
  “哇!”孩子们激动的跳高高,凌宴喝下热水,将杯子还给杨春花,认真鼓励,“你是个很好、也很聪明的孩子,不要被不好的声音影响,静下心来好好努力,我很期待你的成就,呵,没有成就也没关系,平安长大就好。”
  这一句话,让从未被期待过的杨春花登时泪眼巴巴,“嗯,我肯定努力!”一定回报阿宴姐和笙姐姐的恩情。
  此时的凌宴还不知自己激励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她是在孩子们的簇拥下离开的。
  难民安置完毕,羊毛也按部就班搬到地里,凌宴叫来暂且空闲的张娴,“这天假期记好之后补上,最近是不行了,忙完这段吧。”
  在凌宴手底下干活舒坦得不行,她真把她们这些人当人、而不是牲口使唤,张娴心里暖洋洋,“是。”
  声音沙哑,刚才指挥扯嗓子喊的,凌宴摸出颗梨膏糖给她,“待会我让武峙给你送些吃的。”
  眼看张娴露出笑意,凌宴话锋一转,打趣道,“别高兴太早,明天有你忙的,我要从山上搬个大家伙下来,工坊清场,人全待在屋里不可随意走动,出了岔子我可不饶你。”
  事赶事都堆在一起,有点烦躁。
  张娴也不多问,忙不迭道,“是,我一定办好。”
  晚上她和小姑子坐在热炕上一起享用武峙送来的烧鸡,心里有点犯嘀咕,“阿宴姐要搬啥下来,神神秘秘的。”事情倒没多难,就是人多总要担心疏漏。
  几个管事都收到命令,白若初自然知晓,凌宴会的东西太多,心思也太难猜了,她压根想不到,嗦着鸡骨的滋味,含糊道,“明天就知道了。”
  张娴看了她一眼,没吭声,白若初闷头吃东西,也不说话。
  相对而食,半晌无言。
  不多时,白若初收走骨头擦净桌面,“我回屋了。”
  一盘烧鸡还剩大半,两个大腿摆在最明显的地方没人动,只少了些边边角角没肉的肋骨,张娴忽觉心口发堵,美味无比的烧鸡也吃不下了,草草收到厨房,铺好炕被独自望着隔壁的方向发呆。
  隔壁,白若初挑了挑冒黑烟的油灯,拿来一盘沙子和算盘,小心翼翼地翻看图纸,写画拨弄,全神贯注。
  翌日,所有管事按命令在工坊上头的小山坡处等候,夜里下了清雪,薄薄一层盖在地上,山风吹过,卷人满脸。
  众人裹紧棉袄背过风口,裘好脚下一滑,鞋底擦地口中牢骚,“我说咋这么滑,地上怎都是冰,你们小心着些。”
  苦等无趣,几人纷纷划拉脚下,“是哎,冰怎这么厚呢……”
  张娴定睛细看,这冰顺山坡向下,形成一道半尺宽的冰路,旁的地方没有,阿宴姐说要搬东西下来,“应该是东家派人浇的。”
  “唉,那是东家吧,东家来了。”白若初眼尖,瞧见远处淡淡的黄棕色,那是凌宴的外衣,她身后牧场的人牵着几头大黄牛走来,后面好似拖着物件,几人上前去迎,走近瞧见地上的物件,心里具是咯噔一声。
  她们终于明白为何要清场了,东家要搬个大铁疙瘩下山!
  张娴头皮发紧,连忙凑到裹成粽子的凌宴跟前,“阿宴姐,这,这铁器……”
  凌宴拨下秦笙给她系的围巾,艰难露出嘴巴,“这玩意重的很呢,你们都吃饱没,有没有力气。”
  众人呆若木鸡,僵在原地,凌宴一阵好笑,“都吓傻了?”
  私铸铁器是什么罪来着……要砍脚的,几人呆愣愣地盯着凌宴左腿,又看了看自个的,往后她们不会成坡脚工坊吧……
  几人哭丧着脸噤若寒蝉。
  “民间不可私铸,我任司农一职,与农事有利自然可以。”凌宴摆摆手,很是不以为意,“都别傻站着了,过来搭把手。”
  好似管事们小题大做。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白若初直勾勾地盯着铁器,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凌宴说啥她信啥,管事们也是一样,长长吐出数道白气,抹掉冷汗赶紧过去帮忙。
  张娴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太对劲,立刻请示,“我回工坊看着,免得出岔子。”
  聪明又谨慎,凌宴就中意她这性子,自然放人。
  这是曾经跟苏南风交易的条件之一——需要铁质器械处理羊毛,要王府背书大开方便,老底是不可能交的,她只说了钉板,苏南风答应了。
  说白了她就是两头忽悠。
  凌宴丝毫不慌,气定神闲地指挥人们做事,手臂粗的大麻绳绑住零件,绕过大树,人们扯着绳子的另一端,靠十几个人的体重和力气,把冰面上的零件一点点顺下去,简单高效又安全。
  众人惊呼,纷纷感叹这法子的奇妙之处,白若初大开眼界,眼巴巴地跟凌宴请教,“阿宴姐这是什么道理,能不能教教我。”
  “定滑轮的原理。”好像是高中物理知识,还没教到那,凌宴稍微想想,“晚上来我家拿图纸,你自己做出模型就明白了。”
  白若初喜笑颜开,“好嘞!”
  “我们下去接应。”铁匠陈洪和牧场的人带上工具下山,零件运到早早建好的锅炉房,整个锅炉就是他们配合组装起来的,重新拼接轻车熟路。
  来来回回,十分顺利,花了大半天时间,锅炉全须全尾运到山下,只在冰面上摩擦多了些划痕,铁匠涂上桐油保养,只这一点损耗,凌宴非常满意,让他们点火测试一宿,如果没问题了就糊泥砌砖,如窑炉般将锅炉包裹起来。
  那是她在商城买的保温层浇注料,一积分一麻袋,保温还能掩人耳目,划算的很。
  “除了你们,谁都不知道里面是铁器。”凌宴笑得意味深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也不想被王爷问为何用这么大的家伙在工坊烧水,你们觉得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