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些话如瘟疫般迅速传播,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本就因饥饿而脆弱的神经被彻底挑动。
一些百姓胆子稍大些的,看着家中妻儿老小饿得奄奄一息,想着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活活饿死吧。
就在孙大虎的蛊惑下,头脑一热,便跟着他去劫了粮仓。
这一番闹腾后,众人好歹是填饱了肚子。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天,孙大虎便彻底暴露了他的本性。他先是带领手下,明目张胆地对城内的富商们打家劫舍,将人家辛苦积攒的财富洗劫一空。
又见到谁家姑娘长得出众,便垂涎三尺,妄图占为己有。
哪家要是不同意,他便以不发放粮食相威胁。
在他眼中,荆州城已然成了他的私人领地,他自己俨然成了高高在上的土皇帝。
他的肆意妄为,将这本就饱受洪灾摧残的荆州城搅得更加乌烟瘴气。
孙大虎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一番胡作非为,朝廷一旦派人来,自己绝没有好果子吃。
正愁眉不展之际,他的手下却点醒了他,“老大,您可别忘了,当今天子可是个女的,自古就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依我看呐,咱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拉起自己的队伍,联合那些早就看女帝不顺眼、想要造反的势力,来一场‘清君侧’,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大业呢!”
这话瞬间击中了孙大虎。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显然,这是他之前连想都没想过的事儿。
还没等他回过神,手下又招呼人抬上来几箱沉甸甸的银两,献宝似的说道:“老大,您瞧!这是京城那边的人给咱们送的,人家说了,就盼着咱们攻入京城,到时候就拥立您当皇帝!”
孙大虎一听,眼睛放光,忙问道:“城里哪个大官给的?”
手下忙不迭应道:“估摸着是城里有头有脸、恨透女帝的人物。听说那女皇帝身边有好几个妃子,各个都貌若天仙。老大您要是当了皇帝,这后宫的美人,还不是您想挑哪个就挑哪个,要多少有多少!”
孙大虎听得心花怒放,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早把自己有几斤几两抛到了九霄云外,仿佛已经坐在了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上,左拥右抱,尽享荣华富贵。
手下见他这副模样,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老大,咱们可得对城里百姓好点儿,得把民心攥在手里,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跟着咱们。”
孙大虎一听,觉得十分在理,兴奋地一拍巴掌,“你说得太对了!赶紧吩咐下去,按时给百姓分粮!”
说着,还重重地拍了拍手下的肩膀,豪气万丈地说:“等我当了皇帝,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那手下也机灵,赶忙跪地,高呼:“谢陛下恩赏!”这一声“陛下”,叫得孙大虎浑身舒坦,飘飘然如坠云端。
可美梦还没做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手下匆匆来报,朝廷大军已经在城外集结。
孙大虎一下子从美梦中惊醒,忙把心腹们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这短短几日,孙大虎拼凑起来的这个草台班子,靠着哄骗和裹挟,竟也扩充到了三千人。
可再看看城外,郑宓率领的军队,足足有十万人,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压境,气势汹汹。
要不是为了维护皇上和朝廷的名声,就凭孙大虎这点人马,郑宓的军队分分钟就能踏平荆州城。
手下眼珠子一转,说道:“老大,朝廷的兵虽说多,但咱城里百姓也不少啊。只要咱们放出风声,说朝廷的军队是来屠城的,只要是谁吃了粮仓的粮食,一个都不会放过。百姓们为了活命,肯定会拼死抵抗。到时候,咱们打是打不过的,可以带着人先躲进山里。等那些反朝廷的势力冒头了,咱们再用银子收买人手。就算当不了皇帝,做个称霸一方的霸主,那也够威风的,如此,咱们大业必成啊!”
孙大虎听了,眼睛一亮,连声道:“好!好主意!就这么办,马上派人去告诉百姓,朝廷要屠城的消息!”
老百姓向来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见风就是雨的。
此刻,众人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种谣言如飞雪般四散开来。
有人扯着嗓子喊:“听说朝廷派来的兵,各个凶神恶煞,就是要把咱们荆州城的人斩尽杀绝!”
这话一出口,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城门内被孙大虎的人死死把守着。百姓们怀着满心的惶恐,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城门内,一个个神色紧张,眼睛紧紧盯着紧闭的城门,仿佛下一秒,朝廷的大军就会破门而入。
要说荆州城有没有聪明的人呢?自然是有的。
那些头脑清醒的人,一早在孙大虎带头劫粮仓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朝廷法度森严,一旦追究下来,只要跟劫粮仓这件事沾上边,谁都脱不了干系。
他们早早收拾好包袱,拖家带口,趁着混乱,悄悄地离开了荆州城。
朱宝贞与郑宓率大军在荆州城外安营扎寨,营帐连绵不绝,军旗猎猎作响。
离京之时,陛下那一番交代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此次平乱,既要不快又要快。所谓不快,是要给隔壁郡县留出充裕时间,用以搭建新屋舍,安置受灾百姓;而快,则是绝不能让叛民有丝毫喘息之机,杜绝他们拉帮结派、壮大势力。
营帐内,朱宝贞正全神贯注地写写画画。
郑宓踱步而入,神色忧虑,开口说道:“宝贞,如今这荆州城门紧闭咱们又不能贸然强攻,得赶紧想出个妥善法子,否则这平乱之事,怕是要陷入僵局。”
朱宝贞听闻,停下手中笔,将画好的纸张递了过去,“郑将军,看看这个如何?”
只见纸上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洪水肆虐,无情冲毁无数屋舍。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大周军队马不停蹄地赶来救援,气势如虹。紧接着朝廷官员在灾区分发粮食,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那原本愁容满面的神情渐渐褪去,露出劫后余生的笑意。在纸张最下方,还有一行刚劲有力的字:朝中派钦差救济各个受灾州府郡县,别的灾区百姓都已经住上了新的屋舍,吃上了朝廷分发的粮饷。只剩荆州……
朱宝贞解释道:“咱们将此画,寻军中擅长绘画之人,临摹数张,设法散播到城内。得让城内百姓知晓,朝廷始终心系荆州,绝不会放弃他们。”
郑宓微微颔首,应道:“行,此事就交给我,我这便去找人着手办理。只要能安抚住百姓,让他们看清局势,剩下那些顽固叛民,就算有一万来人,他们犯下的罪行,杀了也是罪有应得。”
朱宝贞分析道:“依我看,参与抢夺粮仓且犯下杀人重罪的,断不会有那么多。否则,他们早就趁机北上,一路收编人手直捣京中了。可如今他们只能龟缩城内,紧守城门,闭门不出,想必是人数有限。百姓们多半是被叛民的花言巧语或凶狠言语给唬住了,才跟着盲目行事。”
郑宓皱着眉头,面露难色,“话虽如此,可就算咱们把这些消息传递进去了,百姓要是依旧被叛民裹挟,不肯打开城门,咱们也无计可施啊。”
朱宝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城内粮仓中的粮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城内灾民众多,消耗巨大,估摸着粮草已经见底了。到那时,咱们将粮食从城外投掷进去,那些叛民本性贪婪,必定会哄抢。如此一来,普通百姓自然吃不上粮食。不出三日,饥饿就会让百姓们认清现实,主动为我们打开城门。即便他们不开,也会满心盼着我们赶紧进城,结束这场苦难。”
郑宓暗自思忖,若城内是西夏或者北狄的士兵,她定当毫不犹豫,即刻挥军强攻,以雷霆之势拿下城池。可偏偏城内皆是大周百姓,是自己的手足同胞,实在不能贸然行事。
朱宝贞提出的这个主意,看似迂回却不失为一个巧妙且有效的法子。
郑宓沉声道:“最多三日,三日内若城门还不开,我便顾不得许多,只能攻进去了。”
南滇那边局势危急耽搁不起。
燕君烨那等狡猾之人,说不定早已得知大周受洪灾的消息,有了别的安排。必须尽快赶到南滇,支援友邦,稳固大周边疆。
第108章
朱宝贞所料丝毫不差,荆州城内的粮仓,实则早就空空如也。
此前孙大虎给百姓分发的粮食,分量少得可怜,百姓们吃了也不过是勉强维持着半口气,离饱腹还差得远。
如今朝廷大军压城,城外的粮食被严密封锁,根本运不进来,而城内仅存的那点粮食,眼瞅着也要消耗殆尽。
城外的士兵依照计划,用无头的箭矢绑着无数纸张,朝着城内|射去。
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捡起纸张,展开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描绘着其他受灾州县的景象:那里的百姓都已经吃上了朝廷分发的粮食,住上了新的房屋。
一些百姓胆子稍大些的,看着家中妻儿老小饿得奄奄一息,想着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活活饿死吧。
就在孙大虎的蛊惑下,头脑一热,便跟着他去劫了粮仓。
这一番闹腾后,众人好歹是填饱了肚子。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天,孙大虎便彻底暴露了他的本性。他先是带领手下,明目张胆地对城内的富商们打家劫舍,将人家辛苦积攒的财富洗劫一空。
又见到谁家姑娘长得出众,便垂涎三尺,妄图占为己有。
哪家要是不同意,他便以不发放粮食相威胁。
在他眼中,荆州城已然成了他的私人领地,他自己俨然成了高高在上的土皇帝。
他的肆意妄为,将这本就饱受洪灾摧残的荆州城搅得更加乌烟瘴气。
孙大虎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一番胡作非为,朝廷一旦派人来,自己绝没有好果子吃。
正愁眉不展之际,他的手下却点醒了他,“老大,您可别忘了,当今天子可是个女的,自古就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依我看呐,咱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拉起自己的队伍,联合那些早就看女帝不顺眼、想要造反的势力,来一场‘清君侧’,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大业呢!”
这话瞬间击中了孙大虎。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显然,这是他之前连想都没想过的事儿。
还没等他回过神,手下又招呼人抬上来几箱沉甸甸的银两,献宝似的说道:“老大,您瞧!这是京城那边的人给咱们送的,人家说了,就盼着咱们攻入京城,到时候就拥立您当皇帝!”
孙大虎一听,眼睛放光,忙问道:“城里哪个大官给的?”
手下忙不迭应道:“估摸着是城里有头有脸、恨透女帝的人物。听说那女皇帝身边有好几个妃子,各个都貌若天仙。老大您要是当了皇帝,这后宫的美人,还不是您想挑哪个就挑哪个,要多少有多少!”
孙大虎听得心花怒放,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早把自己有几斤几两抛到了九霄云外,仿佛已经坐在了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上,左拥右抱,尽享荣华富贵。
手下见他这副模样,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老大,咱们可得对城里百姓好点儿,得把民心攥在手里,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跟着咱们。”
孙大虎一听,觉得十分在理,兴奋地一拍巴掌,“你说得太对了!赶紧吩咐下去,按时给百姓分粮!”
说着,还重重地拍了拍手下的肩膀,豪气万丈地说:“等我当了皇帝,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那手下也机灵,赶忙跪地,高呼:“谢陛下恩赏!”这一声“陛下”,叫得孙大虎浑身舒坦,飘飘然如坠云端。
可美梦还没做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手下匆匆来报,朝廷大军已经在城外集结。
孙大虎一下子从美梦中惊醒,忙把心腹们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这短短几日,孙大虎拼凑起来的这个草台班子,靠着哄骗和裹挟,竟也扩充到了三千人。
可再看看城外,郑宓率领的军队,足足有十万人,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压境,气势汹汹。
要不是为了维护皇上和朝廷的名声,就凭孙大虎这点人马,郑宓的军队分分钟就能踏平荆州城。
手下眼珠子一转,说道:“老大,朝廷的兵虽说多,但咱城里百姓也不少啊。只要咱们放出风声,说朝廷的军队是来屠城的,只要是谁吃了粮仓的粮食,一个都不会放过。百姓们为了活命,肯定会拼死抵抗。到时候,咱们打是打不过的,可以带着人先躲进山里。等那些反朝廷的势力冒头了,咱们再用银子收买人手。就算当不了皇帝,做个称霸一方的霸主,那也够威风的,如此,咱们大业必成啊!”
孙大虎听了,眼睛一亮,连声道:“好!好主意!就这么办,马上派人去告诉百姓,朝廷要屠城的消息!”
老百姓向来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见风就是雨的。
此刻,众人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种谣言如飞雪般四散开来。
有人扯着嗓子喊:“听说朝廷派来的兵,各个凶神恶煞,就是要把咱们荆州城的人斩尽杀绝!”
这话一出口,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城门内被孙大虎的人死死把守着。百姓们怀着满心的惶恐,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城门内,一个个神色紧张,眼睛紧紧盯着紧闭的城门,仿佛下一秒,朝廷的大军就会破门而入。
要说荆州城有没有聪明的人呢?自然是有的。
那些头脑清醒的人,一早在孙大虎带头劫粮仓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朝廷法度森严,一旦追究下来,只要跟劫粮仓这件事沾上边,谁都脱不了干系。
他们早早收拾好包袱,拖家带口,趁着混乱,悄悄地离开了荆州城。
朱宝贞与郑宓率大军在荆州城外安营扎寨,营帐连绵不绝,军旗猎猎作响。
离京之时,陛下那一番交代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此次平乱,既要不快又要快。所谓不快,是要给隔壁郡县留出充裕时间,用以搭建新屋舍,安置受灾百姓;而快,则是绝不能让叛民有丝毫喘息之机,杜绝他们拉帮结派、壮大势力。
营帐内,朱宝贞正全神贯注地写写画画。
郑宓踱步而入,神色忧虑,开口说道:“宝贞,如今这荆州城门紧闭咱们又不能贸然强攻,得赶紧想出个妥善法子,否则这平乱之事,怕是要陷入僵局。”
朱宝贞听闻,停下手中笔,将画好的纸张递了过去,“郑将军,看看这个如何?”
只见纸上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洪水肆虐,无情冲毁无数屋舍。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大周军队马不停蹄地赶来救援,气势如虹。紧接着朝廷官员在灾区分发粮食,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那原本愁容满面的神情渐渐褪去,露出劫后余生的笑意。在纸张最下方,还有一行刚劲有力的字:朝中派钦差救济各个受灾州府郡县,别的灾区百姓都已经住上了新的屋舍,吃上了朝廷分发的粮饷。只剩荆州……
朱宝贞解释道:“咱们将此画,寻军中擅长绘画之人,临摹数张,设法散播到城内。得让城内百姓知晓,朝廷始终心系荆州,绝不会放弃他们。”
郑宓微微颔首,应道:“行,此事就交给我,我这便去找人着手办理。只要能安抚住百姓,让他们看清局势,剩下那些顽固叛民,就算有一万来人,他们犯下的罪行,杀了也是罪有应得。”
朱宝贞分析道:“依我看,参与抢夺粮仓且犯下杀人重罪的,断不会有那么多。否则,他们早就趁机北上,一路收编人手直捣京中了。可如今他们只能龟缩城内,紧守城门,闭门不出,想必是人数有限。百姓们多半是被叛民的花言巧语或凶狠言语给唬住了,才跟着盲目行事。”
郑宓皱着眉头,面露难色,“话虽如此,可就算咱们把这些消息传递进去了,百姓要是依旧被叛民裹挟,不肯打开城门,咱们也无计可施啊。”
朱宝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城内粮仓中的粮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城内灾民众多,消耗巨大,估摸着粮草已经见底了。到那时,咱们将粮食从城外投掷进去,那些叛民本性贪婪,必定会哄抢。如此一来,普通百姓自然吃不上粮食。不出三日,饥饿就会让百姓们认清现实,主动为我们打开城门。即便他们不开,也会满心盼着我们赶紧进城,结束这场苦难。”
郑宓暗自思忖,若城内是西夏或者北狄的士兵,她定当毫不犹豫,即刻挥军强攻,以雷霆之势拿下城池。可偏偏城内皆是大周百姓,是自己的手足同胞,实在不能贸然行事。
朱宝贞提出的这个主意,看似迂回却不失为一个巧妙且有效的法子。
郑宓沉声道:“最多三日,三日内若城门还不开,我便顾不得许多,只能攻进去了。”
南滇那边局势危急耽搁不起。
燕君烨那等狡猾之人,说不定早已得知大周受洪灾的消息,有了别的安排。必须尽快赶到南滇,支援友邦,稳固大周边疆。
第108章
朱宝贞所料丝毫不差,荆州城内的粮仓,实则早就空空如也。
此前孙大虎给百姓分发的粮食,分量少得可怜,百姓们吃了也不过是勉强维持着半口气,离饱腹还差得远。
如今朝廷大军压城,城外的粮食被严密封锁,根本运不进来,而城内仅存的那点粮食,眼瞅着也要消耗殆尽。
城外的士兵依照计划,用无头的箭矢绑着无数纸张,朝着城内|射去。
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捡起纸张,展开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描绘着其他受灾州县的景象:那里的百姓都已经吃上了朝廷分发的粮食,住上了新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