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人走到养心殿,赵祈从容落座,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随后放下茶盏,抬眼望向徐玟,“如意坊建造的怎么样了?”
徐玟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陛下,如意坊已修建完毕,坊内一应的归置安排,皆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交由盼兮姑娘悉心打理了。盼兮姑娘管理有方,将如意坊的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赵祈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等到如意坊开业之时,朕定要亲自前去瞧一瞧。”
褚淳贤听闻,也不禁心向往之,赵祈见状,嘴角微微上扬,柔声说道:“你自进宫后也再没有出过宫,到时候咱们乔装一番,去凑凑热闹。”
“臣妾听从陛下安排。”褚淳贤应着。
赵祈又接着问道:“你父亲可是领兵前往西平县了?”
“回陛下,臣父昨日便已带兵奔赴西平县了。”
“朕问你,为何朕要派你父亲前往西平县?”
徐玟心中明白,这是陛下在考校于她,她的答案关乎着往后陛下对她的看法与信任程度。
徐玟微微整理思绪,沉声道:“陛下的深谋远虑,臣不敢肆意揣测。依臣之愚见,原因有二。其一,叛兵人数众多,留于京中无异于在枕畔放置一把利刃,时刻危及京畿安全,由深受陛下信任且极具威信的将领将其带离方为上策。而臣父与郑宓在军中威望颇高,无疑是承担此项重任的最佳人选,陛下此举既消除了京中的隐患,又能合理安置叛兵,由此可见陛下决策之睿智。”
赵祈微微点头,“你所言不错。”
徐玟见赵祈认可,心中稍安,继续说道:“其二,臣以为西戎屡屡来犯西平县,此乃一大忧患。陛下一方面是要全力保护西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彰显陛下的爱民如子之心;另一方面,臣观西戎以往的行径,每一次侵犯西平县边境皆似试探,此次虽被击退,其野心勃勃,定会伺机而动。且西平县地理位置险要,若被西戎攻破,犹如打开了大周的一道门户,敌军一旦准备充足,便可长驱直入。故而陛下派遣臣父前往,不仅可加固西平的防御,亦是在大周的西境竖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此等布局,实乃陛下深谋远虑之举。”
这一番巧妙的奉承之言说得恰到好处,赵祈听后,心中颇为受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暗自思忖着徐玟此人到底是否能堪大用,又是否真心愿意追随自己。
赵祈微微顿了顿,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徐玟,又缓缓开口道:“你父亲受先帝之托成为朕的辅政大臣,以你这般聪慧,理应能够察觉出高太傅在朝堂之上对朕多有掣肘。那四个辅臣,真正能够为朕所用之人,也唯有你的父亲而已。”言罢,赵祈微微抬眸,注视着徐玟的反应,不再多言。
徐玟稍稍思索,便明白了陛下的弦外之音,“陛下,臣父一生忠君爱国,心中唯一心愿便是大周疆土能够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对结党营私之事,深恶痛绝,一心只为陛下与大周的社稷着想。”
徐玟这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虽说我爹是先帝定下来的辅政大臣,但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职责,对朋党之事是从没有参与过。
赵祈微微颔首,旋即又道:“你的幼妹与恒郡王被先帝赐下婚约,待到你妹妹年满及笄之年,便要遵循先帝旨意,嫁给恒郡王。如此一来,你父亲可就是恒郡王的岳父,而你,亦是恒郡王的妻姐。这其间的关系与利害,你可有思量?”
对于陛下刁钻的质疑,徐玟并无慌乱神色,而是恭敬地回应道:“我在家时,父亲曾不愿让我参与政事,然而臣之所愿,便是能运用自身所学,在这朝堂之上有所建树,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臣曾观史,当年高祖在位之时,女子尚可为官为将,那是何等的开明盛世。然高祖薨逝之后,成宗继位,女子官员竟被网罗各种莫须有的罪状,轻者被罢官削职,重者惨遭流放杀头。自此以后,女子便再无机会读书入朝,此乃大周之憾事。幸得陛下圣明,重开女子科举,为大周女子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赵祈听徐玟又提到了高祖,赵祈一度怀疑,这高祖极有可能也是个穿越之人,在政期间所做种种革新之举,文化教育的推行,有着不同于时代的眼光和见识,只可惜也是个恋爱脑,被自己最爱的妃子和最疼爱的弟弟联手背叛,丢了皇位和性命,落得个凄惨下场。
赵祈又听徐玟继续说道:“陛下先前安排臣担任户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委以监督如意坊建造之事。臣知晓这都是陛下用心良苦,使臣能如今日这般,有幸站在陛下跟前,为陛下效力。若是将来臣的幼妹与恒郡王有缘,臣也只是恒郡王的妻姐,臣对陛下忠心,不会丝毫改变,臣此生获得一切荣宠和机遇,皆倚仗陛下的赏识和信任。”
赵祈听闻这一番赤诚之言,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徐玟竟能想得这么透彻,其心思之缜密,见识之高远,远超自己的预期。
她下意识地望向褚淳贤,眼神之中似有深意,徐玟的聪慧让她忍不住心生狂喜与赞赏之情,她知道褚淳贤一定能洞悉自己此刻的感受。。
“你是郑宓举荐给朕的人,郑宓马上要回边疆,她临行之际,满心忧虑,对朕的安危放心不下,将朕的性命托付给你,命你来保护朕,足以见得她对你的信赖。”
徐玟何等聪慧敏锐,皇上这句话中的深意她又怎会听不明白。
那分明是在暗示徐玟:你虽是郑宓举荐的,但是没有朕的首肯与默许,你也无法来到朕的身边。在这宫廷之中,你真正能够托付忠诚之人唯有朕。
徐玟郑重道:“郑宓于臣是明灯,陛下于臣是根基。臣感恩郑宓的举荐之恩,更感激陛下的知遇与信任。臣定当倾尽所能,以报陛下隆恩。”
赵祈听闻徐玟这一番肺腑言论,心中对她更为满意。
此女当真是聪慧过人,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论是安置于户部、工部还是吏部,凭借她的才情与智慧,皆能妥善应对,让自己放心无虞。
正思忖间,锦清前来禀报:“陛下,郑宓将军求见。”
郑宓刚进到殿内,见到赵祈,便眼眶泛红,满脸的不舍之情。
赵祈知道她是来辞行的,望着她这副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般模样,好似我们要天各一方,再也无法相见了一样。最多不超过半年,我便会召你回京。你此去边疆,务必加紧训练那些兵马,使其足以抵抗北狄。若遇缺兵少粮或是其他任何状况,即刻写信告知于我,自会为你筹备一切所需之物。”
郑宓一听表姐这么说,微微吸了吸鼻子“表姐,我实在是舍不得你。我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你可要千万好好爱护龙体。我听说太后为你挑选了四个如花似玉的妃子,表姐你身子刚刚养好,万不能沉迷美色。”
赵祈听了她的话,简直是哭笑不得。这郑宓平日里向来是直来直去、心直口快的性子,如今竟也学会这般拐弯抹角地表达想法了。她明知自己不会对那些女子动心,却特意提醒爱护龙体,其言下之意,分明是在提醒自己莫要冷落了褚淳贤,要顾念着与褚淳贤之间的情谊。
郑宓转而面向褚淳贤,“嫂嫂,你也要好好养着身子,切不可操劳过度。”
褚淳贤微微点头,轻声应道:“表妹,我会的,你在边疆也要多多保重。”
郑宓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块玄铁令牌递给徐玟,对她嘱咐道:“我离开之后,表姐的安危可就全权交托于你了。我已留了五千精兵供你随时调动,这是令牌。”
郑宓见该说的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表姐,我明日天不亮便要启程了,营中事务繁杂,实在不能在宫中久留了。”
赵祈也有些心酸,耐心叮嘱,“你回边疆之后,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累垮了身子。”
徐玟在一旁默默听着陛下与郑宓的交谈,回想起方才陛下的问话,她能察觉到陛下心思缜密且性情多疑,没想到对郑宓是实打实的信任。
第56章
郑宓说完这些话后,因她还有些事情要与徐玟交代,便和徐玟一起离开养心殿。
宫殿内就剩下赵祈和褚淳贤两人。
赵祈轻声说道:“郑宓这一走,我这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踏实。郑宓率领着数万兵马回到边疆,太后却未趁机加以阻拦,原因太后也清楚,这么多兵马滞留京城,对皇宫大内而言也是个极大的隐患。她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就不会让我继续执掌大权,最为关键的是先要铲除郑家。只要郑家尚在一日*,太后便一日不得安宁,她也就不敢轻易对我有所动作。一旦伤害了我,郑家反扑,那么她的儿子也坐不稳这个龙椅。”
褚淳贤微微点头,应和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在太后眼中,视作眼中钉的可不仅仅只有郑家,我亦是其中之一。”
赵祈轻轻点头,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太后好歹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知晓我几斤几两。如今我变得不同于以往,她想必是认为,是你在背后给我出谋划策,否则她也不会又挑选了四名妃子入宫,不就是为了挑拨你我之间的关系。”
徐玟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陛下,如意坊已修建完毕,坊内一应的归置安排,皆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交由盼兮姑娘悉心打理了。盼兮姑娘管理有方,将如意坊的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赵祈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等到如意坊开业之时,朕定要亲自前去瞧一瞧。”
褚淳贤听闻,也不禁心向往之,赵祈见状,嘴角微微上扬,柔声说道:“你自进宫后也再没有出过宫,到时候咱们乔装一番,去凑凑热闹。”
“臣妾听从陛下安排。”褚淳贤应着。
赵祈又接着问道:“你父亲可是领兵前往西平县了?”
“回陛下,臣父昨日便已带兵奔赴西平县了。”
“朕问你,为何朕要派你父亲前往西平县?”
徐玟心中明白,这是陛下在考校于她,她的答案关乎着往后陛下对她的看法与信任程度。
徐玟微微整理思绪,沉声道:“陛下的深谋远虑,臣不敢肆意揣测。依臣之愚见,原因有二。其一,叛兵人数众多,留于京中无异于在枕畔放置一把利刃,时刻危及京畿安全,由深受陛下信任且极具威信的将领将其带离方为上策。而臣父与郑宓在军中威望颇高,无疑是承担此项重任的最佳人选,陛下此举既消除了京中的隐患,又能合理安置叛兵,由此可见陛下决策之睿智。”
赵祈微微点头,“你所言不错。”
徐玟见赵祈认可,心中稍安,继续说道:“其二,臣以为西戎屡屡来犯西平县,此乃一大忧患。陛下一方面是要全力保护西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彰显陛下的爱民如子之心;另一方面,臣观西戎以往的行径,每一次侵犯西平县边境皆似试探,此次虽被击退,其野心勃勃,定会伺机而动。且西平县地理位置险要,若被西戎攻破,犹如打开了大周的一道门户,敌军一旦准备充足,便可长驱直入。故而陛下派遣臣父前往,不仅可加固西平的防御,亦是在大周的西境竖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此等布局,实乃陛下深谋远虑之举。”
这一番巧妙的奉承之言说得恰到好处,赵祈听后,心中颇为受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暗自思忖着徐玟此人到底是否能堪大用,又是否真心愿意追随自己。
赵祈微微顿了顿,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徐玟,又缓缓开口道:“你父亲受先帝之托成为朕的辅政大臣,以你这般聪慧,理应能够察觉出高太傅在朝堂之上对朕多有掣肘。那四个辅臣,真正能够为朕所用之人,也唯有你的父亲而已。”言罢,赵祈微微抬眸,注视着徐玟的反应,不再多言。
徐玟稍稍思索,便明白了陛下的弦外之音,“陛下,臣父一生忠君爱国,心中唯一心愿便是大周疆土能够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对结党营私之事,深恶痛绝,一心只为陛下与大周的社稷着想。”
徐玟这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虽说我爹是先帝定下来的辅政大臣,但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职责,对朋党之事是从没有参与过。
赵祈微微颔首,旋即又道:“你的幼妹与恒郡王被先帝赐下婚约,待到你妹妹年满及笄之年,便要遵循先帝旨意,嫁给恒郡王。如此一来,你父亲可就是恒郡王的岳父,而你,亦是恒郡王的妻姐。这其间的关系与利害,你可有思量?”
对于陛下刁钻的质疑,徐玟并无慌乱神色,而是恭敬地回应道:“我在家时,父亲曾不愿让我参与政事,然而臣之所愿,便是能运用自身所学,在这朝堂之上有所建树,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臣曾观史,当年高祖在位之时,女子尚可为官为将,那是何等的开明盛世。然高祖薨逝之后,成宗继位,女子官员竟被网罗各种莫须有的罪状,轻者被罢官削职,重者惨遭流放杀头。自此以后,女子便再无机会读书入朝,此乃大周之憾事。幸得陛下圣明,重开女子科举,为大周女子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赵祈听徐玟又提到了高祖,赵祈一度怀疑,这高祖极有可能也是个穿越之人,在政期间所做种种革新之举,文化教育的推行,有着不同于时代的眼光和见识,只可惜也是个恋爱脑,被自己最爱的妃子和最疼爱的弟弟联手背叛,丢了皇位和性命,落得个凄惨下场。
赵祈又听徐玟继续说道:“陛下先前安排臣担任户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委以监督如意坊建造之事。臣知晓这都是陛下用心良苦,使臣能如今日这般,有幸站在陛下跟前,为陛下效力。若是将来臣的幼妹与恒郡王有缘,臣也只是恒郡王的妻姐,臣对陛下忠心,不会丝毫改变,臣此生获得一切荣宠和机遇,皆倚仗陛下的赏识和信任。”
赵祈听闻这一番赤诚之言,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徐玟竟能想得这么透彻,其心思之缜密,见识之高远,远超自己的预期。
她下意识地望向褚淳贤,眼神之中似有深意,徐玟的聪慧让她忍不住心生狂喜与赞赏之情,她知道褚淳贤一定能洞悉自己此刻的感受。。
“你是郑宓举荐给朕的人,郑宓马上要回边疆,她临行之际,满心忧虑,对朕的安危放心不下,将朕的性命托付给你,命你来保护朕,足以见得她对你的信赖。”
徐玟何等聪慧敏锐,皇上这句话中的深意她又怎会听不明白。
那分明是在暗示徐玟:你虽是郑宓举荐的,但是没有朕的首肯与默许,你也无法来到朕的身边。在这宫廷之中,你真正能够托付忠诚之人唯有朕。
徐玟郑重道:“郑宓于臣是明灯,陛下于臣是根基。臣感恩郑宓的举荐之恩,更感激陛下的知遇与信任。臣定当倾尽所能,以报陛下隆恩。”
赵祈听闻徐玟这一番肺腑言论,心中对她更为满意。
此女当真是聪慧过人,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论是安置于户部、工部还是吏部,凭借她的才情与智慧,皆能妥善应对,让自己放心无虞。
正思忖间,锦清前来禀报:“陛下,郑宓将军求见。”
郑宓刚进到殿内,见到赵祈,便眼眶泛红,满脸的不舍之情。
赵祈知道她是来辞行的,望着她这副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般模样,好似我们要天各一方,再也无法相见了一样。最多不超过半年,我便会召你回京。你此去边疆,务必加紧训练那些兵马,使其足以抵抗北狄。若遇缺兵少粮或是其他任何状况,即刻写信告知于我,自会为你筹备一切所需之物。”
郑宓一听表姐这么说,微微吸了吸鼻子“表姐,我实在是舍不得你。我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你可要千万好好爱护龙体。我听说太后为你挑选了四个如花似玉的妃子,表姐你身子刚刚养好,万不能沉迷美色。”
赵祈听了她的话,简直是哭笑不得。这郑宓平日里向来是直来直去、心直口快的性子,如今竟也学会这般拐弯抹角地表达想法了。她明知自己不会对那些女子动心,却特意提醒爱护龙体,其言下之意,分明是在提醒自己莫要冷落了褚淳贤,要顾念着与褚淳贤之间的情谊。
郑宓转而面向褚淳贤,“嫂嫂,你也要好好养着身子,切不可操劳过度。”
褚淳贤微微点头,轻声应道:“表妹,我会的,你在边疆也要多多保重。”
郑宓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块玄铁令牌递给徐玟,对她嘱咐道:“我离开之后,表姐的安危可就全权交托于你了。我已留了五千精兵供你随时调动,这是令牌。”
郑宓见该说的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表姐,我明日天不亮便要启程了,营中事务繁杂,实在不能在宫中久留了。”
赵祈也有些心酸,耐心叮嘱,“你回边疆之后,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累垮了身子。”
徐玟在一旁默默听着陛下与郑宓的交谈,回想起方才陛下的问话,她能察觉到陛下心思缜密且性情多疑,没想到对郑宓是实打实的信任。
第56章
郑宓说完这些话后,因她还有些事情要与徐玟交代,便和徐玟一起离开养心殿。
宫殿内就剩下赵祈和褚淳贤两人。
赵祈轻声说道:“郑宓这一走,我这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踏实。郑宓率领着数万兵马回到边疆,太后却未趁机加以阻拦,原因太后也清楚,这么多兵马滞留京城,对皇宫大内而言也是个极大的隐患。她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就不会让我继续执掌大权,最为关键的是先要铲除郑家。只要郑家尚在一日*,太后便一日不得安宁,她也就不敢轻易对我有所动作。一旦伤害了我,郑家反扑,那么她的儿子也坐不稳这个龙椅。”
褚淳贤微微点头,应和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在太后眼中,视作眼中钉的可不仅仅只有郑家,我亦是其中之一。”
赵祈轻轻点头,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太后好歹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知晓我几斤几两。如今我变得不同于以往,她想必是认为,是你在背后给我出谋划策,否则她也不会又挑选了四名妃子入宫,不就是为了挑拨你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