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祈和褚淳贤算是听明白了,郑宓的话绕了一大圈,意思就是她把押送她去大理寺的侍卫给打了。
  褚淳贤无奈地摇头,“你身在京城,总要守些规矩,不然出了事被人参奏一本,还要连累郑将军。”
  郑宓说道:“我知道了,嫂嫂,以后我会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
  褚淳贤头一次被人叫作嫂嫂,而且对方还是赵祈的家人,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情。
  赵祈道:“外人都传我以女子之身登基,牝鸡司晨,触犯了天谴,又娶了女子为妃,更是阴阳颠倒惊世骇俗,你叫贤妃嫂嫂,是真的能接受我们吗?”
  郑宓不屑地说道:“我刚上战场时,被士兵嘲笑和轻视,他们认为我只是一个女子,不可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战场是男子才能去的地方,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我偏不,我要让他们看看,女子也不比男子差。”
  她又欣慰道:皇帝表姐,你当了皇帝,自会有很多男子不满,可这也给了咱们女子信心,边疆不少女子已开始习武读书,都想着为大周做出贡献。至于女子相恋,皇帝表姐你已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你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家里有余粮,外敌不敢入侵,你就是大周百姓尊崇的人,至于你中意的人是男是女,谁又真的在意呢?”
  赵祈想她这表妹不愧是书中为男主打下半壁江山的女战神,小小年纪想得就比一般人通透。
  大周女子地位低下,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女子若想出人头地,往往需要付出比男子更多的努力。
  郑宓能让边疆将士对她心悦诚服,让敌人闻风丧胆,由此可见她在这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
  赵祈一直都钦佩那些不向命运屈服的人,郑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更是让她赞叹不已:“自古英雄出少年,表妹你年纪轻轻,却志向远大。表姐有你在身边帮衬,大周何愁不能兴旺,女子有你作为表率,又何愁没有未来?”
  郑宓听了这番话,心中怎能不为所动。
  从小到大,父亲身边的将士对她说最多的话便是:“郑宓啊,你若是个男子就好了,就能继承郑将军的衣钵,只可惜你是个女子。”
  每次一听这话,她身上便涌起热意,她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这个时代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想要证明,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甚至可以比男子更加出色。
  现在,皇帝表姐告诉她,让她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天下女子都看看,女子也能在疆场上驰骋,自己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和支持,她听到后怎能不激动?
  郑宓一脸严肃地说道:“皇帝表姐,你放心,我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赵祈点点头,心中又涌起一阵疑惑:如此志向远大的女子,怎么会甘心屈居于燕君烨身边呢?
  片刻间郑宓又换了一副嬉皮笑脸的面孔,对皇帝表姐说道:“宫里实在无趣,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出宫游玩?”
  褚淳贤闻言,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冷哼一声,“你竟然在你表姐面前献上人头,把她吓得不轻,现在她还在榻上躺着,你竟然还要让她带你出宫?”
  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本想给皇帝表姐一个惊喜,谁知道变成了惊吓。”说着,她还眨了眨眼睛,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
  她确实不知道皇帝表姐的胆子这么小,竟然会被人头吓晕。看见敌人的首级,应该兴奋猜才对呀!
  赵祈摆摆手,宽慰道:“无妨。”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母后薨逝后,你和舅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亲缘了,你先在宫内住下,晚上你同我一起用膳,咱们姐妹俩浅酌两杯,好好聊聊。”
  郑宓也不禁有些触动,她想起父亲每逢姑母生辰和忌日,便会将自己关进书房,一整天都不出来。
  郑宓悄悄地走到书房门口,听见父亲在里面喃喃自语,似乎是在与姑母说话。父亲对姑母的感情很深,虽然姑母已经去世多年,但父亲始终无法释怀。
  “皇帝表姐,我有句真心话想跟你说。虽然我们是第一次相见,但我却觉得你十分亲切,就好像我们从前见过一般。在我心中,你并非高不可攀的皇帝,而是我的亲人。”
  褚淳贤心中咯噔一下,她仔细端详着郑宓,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端倪。郑宓的脸上一脸赤诚,这让褚淳贤也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赵祈闻言难得真心动容,“表妹,我也深有同感。”
  褚淳贤想起前世郑家被判谋反,满门抄斩,她们姐妹反目成仇,再看今日她二人如亲生姐妹般的场景真是让人感慨。
  褚淳贤柔声说道:“祈儿,你的身子不适,恐不能饮酒。”
  赵祈回答道:“无碍,浅酌两杯而已。”
  郑宓看着她们,眉眼弯弯,抿嘴轻笑,她的目光在赵祈和褚淳贤之间来回穿梭,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有趣的事情。
  而赵祈和褚淳贤则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郑宓在笑些什么。
  她们对视一眼,齐齐抬头看向郑宓。
  郑宓调笑道:“没想到皇帝表姐还很听嫂嫂的话呢。”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调皮和调侃。
  赵祈心中无语,她感到困倦不堪,轻声说道:“我实在倦得狠,你先下去休息吧,容我小憩片刻,待我醒来再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似乎已经无法再支撑下去。
  说着,赵祈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她的呼吸渐渐平稳,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
  郑宓此时倒是乖乖退出殿内。
  褚淳贤贴在她耳边说,“祈儿,睡吧,我守着你。”
  褚淳贤发觉祈儿身子实在虚弱,她之前总以为,前世祈儿不理朝政,身子骨还能好些,如今操心政事,心思重了,身子比前世还要差上许多,稍有劳心,身子便撑不住。
  那胡太医医术到底如何?祈儿这气虚之症怎么总不见好?
  半个时辰后,赵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精神也渐渐恢复了过来。
  褚淳贤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看到赵祈醒了,轻轻地扶起她,喂她吃了药。
  褚淳贤见她精神彻底好了些,才细细与她说起明日朝堂之事,赵祈听在心里,一一记了下来。
  第12章
  翌日朝上。
  赵祈端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静,眼神庄重,她已经完全适应了一国之君的角色。
  她开口问道:“徐将军,此次西平县之行,可曾有燕君烨将军的消息?”
  徐岩鄂赶忙回答道:“回禀陛下,并未有燕小将军的消息。”
  赵祈一脸沉痛,声音充满了懊悔和自责:“燕君烨失踪多日,至今杳无音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此事,皆是朕之失策,朕难辞其咎!”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继续说道:“为了弥补朕的过错,朕决定追封燕君烨为武安君,并昭告天下,受大周百姓敬仰,让他永载大周史册。同时,其父燕啸鸿教子有方,赐伯爵位,享伯爵俸禄。”
  赵祈刚说完,便有文臣站出来反对,“陛下,燕君烨作为此次大战的主帅,不但没有击退敌寇,反而命丧疆场。如今赐予他如此厚重的恩典,是否有些不妥?”
  燕啸鸿听后也匆匆跪下道:“承蒙陛下隆恩,老臣受之有愧,实在不敢当此殊荣!”
  此时,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静,众臣纷纷交换着眼神,似乎都在等待着赵祈的反应。
  赵祈微微皱眉,她看向那位反对的文臣,问道:“卿家有何高见?”
  文臣恭敬地答道:“陛下,燕君烨战败,导致我军损失惨重,赐予他恩典,恐怕难以服众。”
  赵祈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文臣接着道:“陛下,西平县之所以战败,责任全在燕君烨身上。他若无事,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在死后还会受到褒奖,否则,何以对得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
  有些臣子纷纷点头称是。
  赵祈沉思片刻后,说道:“卿家所言有理。但是,燕君烨也是为了保卫大周而战,虽然战败,但其忠心可嘉。又以身殉国,应当报以嘉奖,若将士战败都要受到惩罚,还哪有将士敢为大周而战。”
  那位文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赵祈打断了。
  赵祈看向燕啸鸿,“燕将军,你是燕君烨的父亲,你对此有何看法?”
  燕啸鸿知道自己儿子和女帝后宫里那位的纠缠,因此刚才不敢答应。
  他还以为女帝又要给他设什么陷阱,看到有人反对,他心里还有些宽慰,可是女帝言语中给自己儿子的恩典似乎不像是假的。
  又转念一想,自己半生都在为大周效力,就燕君烨这么一个儿子,临老了儿子还战死沙场,他和他儿子怎么就不配得到恩典了!
  他一改刚才的态度,感激涕零地跪地谢恩说道:“陛下英明,老臣感激不尽。犬子虽然战败,但他也是为了保护大周,陛下能够不计前嫌,赐予他恩典,老臣实在是无以为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