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道果 第750节
天与地,在形成了完整的一体。
“经天纬地图和山河社稷图相合,如承天地之重,以致于无人能够将其移动,甚至连触碰都做不到。操控山河社稷图的法门控制不了经天纬地图,反之也一样,控制经天纬地图的法门也操控不了山河社稷图。”
长公主看着前方的画卷,给姜离讲解道。
这处洞天之内除了画卷之外再无他物,上下皆是一片黑暗,无一物存,姜离和长公主则是御气凌空,注视着囊括山河社稷和周天星辰的画卷。
“那么姬氏的族老们如何分离两图,藏下山河社稷图?”姜离问道。
既然无法控制,他们又凭什么有信心分离两图?
“该是从天子那里得到了一些法门,”长公主看着画卷,嘲声道,“他们以为能够分离两图,却不想想,如果他们手上的法门有效,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
如果法门有效,另一个人肯定早就先一步分离两图了。
只要大尊想,有的是办法从族老们脑中挖出需要的信息来。
这些老家伙虽是身居高位,却不知晓至强者真正的厉害。尤其是大尊,弱于大尊的人对上他,那是不会有丝毫抵抗之力。一发宙光神通下来,大尊想对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后他们还不会有任何感觉。
因为大尊能够将他们的光阴给倒流。
至于天子为何会知晓那所谓的“一些法门”······
“原来如此,是【口含天宪】。”姜离恍然道。
这就是经典的你只要开口,其余的交给【口含天宪】来想办法了。
这世间还当真没有什么比【口含天宪】更万能的运用之法了,只要提供的力量足,就完全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任何不超过道果神通之上限——也就是伏羲道行之上限的事情。
历代天子也是依靠着【口含天宪】来使用两图,甚至还凭着自身境界进行了解析,推衍出一些法门。
只不过从结果来看,这些法门并没有大效果。
以姜离的角度去推测,历代天子虽然达到了至强者之境,但他们并不能参透天子道果的神通,并开创出对应的功法来。
现在的姜离也同样做不到,他也没法参透青帝神通的玄妙。
“只有天子才能够使用此物,接下来该怎么用,就看你自己了,本宫先去收拢宗室,以免生变。顺便警告一下他们,莫要擅自替本宫和离。”
说到后一句话时,长公主又挂起了那意味深长之色。随后,她便翩翩移动,出了此处洞天空间。
独留姜离一人在空间之中独对画卷。
‘这是要拿捏我?’
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姜司空想了想,不屑一笑。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赘婿和赘婿之间也是一样。
姜离轻哼一声,对这些小把戏不屑一顾,随后便看起了两图相合的画卷。
【帝出乎震】的神通开始全力运使,姜离的眼眸瞳孔竖起,身现鳞纹。
一股无形的气韵在姜离和画卷之间流转,随即——
“开。”
神通施展,画卷应声而动,再度演化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之景。
周天星辰上行于天,山河大地沉降于地,万象纷呈,一种无形的悸动在姜离心中流转。
天地万物与己并生,与己呼应,庄周道果的最后一个神通终于被引动。
【圣人:圣人无名,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天道之变,动静合乎天地,心定而王天下,心定而服万物。】
第299章 道果演绎,天降祥瑞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姜离的身后同步出现了九州版图,又外扩增加面积,加入了佛国疆域。
只是成形的版图之上有些地方出现了明显的晦色,就如同瑕疵般破坏了版图的完整。
姜离没有分心顾及版图之异状,而是观照那显化而出的山河大地,同步演变自身神通带来的变化。渐渐的,版图扩展,不再是平面,出现了山峦起伏,也有城池在各地显现。
【圣人】神通令得姜离的境界又有拔升,他通达于天道之变、天地之动静,进而将【朕即国家】的神通运转给洞悉,深入其中。
虽是身处另一方空间,却和九州大地相合,冥冥有感。
甚至于——
姜离突然看向前方演化的山河,以神通下令,“神都。”
神都之景立即在姜离眼前演化,巍峨的都城显现,又在姜离心念动时落到下方,将俯瞰之景呈现于姜离的眼中。
当这个王朝的核心出现之时,姜离的感应更为深入,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自己能随意改变神都中的一切,能够感知到神都范围之中的一切,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甚至是五浊恶气。
天子立于神都之时,则能够得到最强的加持,力量攀升到无可争议的天下无敌,如今的大周虽然无法带给姜离天下无敌的力量,但他通过这种相合,却是有了新的发现。
当境界和神通结合,姜离连五浊恶气的本质都能够掌握。
之前姜离就已经能够隐隐察觉到五浊恶气乃是一种天地“病”变,此刻他的感觉更为清晰。
且在此时,姜离敏锐察觉到道果的悸动。
以他对因果的造诣和理解,以他的易道成就,姜离把握住了道果悸动之时的因果,进而找到青帝道果的演绎之法。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最古之天,太昊伏羲可谓是世间第一王,然而他不仅在于王,在于先。”
“创立八卦,始造文字,治世制秩,开创新的时代。”
“青帝道果的演绎,就在于推动时代。”
姜离念动之间,亦是运使了【帝出乎震】的神通,“清浊转易,五浊化灵。”
真气如泄洪一般从体内泄出,神都的上空风云变幻,有祥云朵朵,豪光满天,瑞气千条,五浊恶气迎来了大幅度的转变,滚滚灵机在神都天空中出现。
与此同时,姜离感应到了道果的悸动进一步加深。
转化五浊恶气,再造天地,这是姜离本来为自己准备的晋升仪式——以能够影响人族五千年的功绩来晋升炎帝道果。
后来因为变数连连,这一行为也被搁置,直到现在方才被姜离再度启出。
并且,还和青帝道果的演绎搭上了关系。
他以神通和大周结合,神都以姜离之意而进行衍变,五浊恶气转化灵机之时,姜离几乎与天地同体,整个神都就如同在姜离掌中。
沛然灵机转化而出,灵气滚滚,汇于祥云,倏然间降下了灵雨。
明明是晴天白日,却有雨水降下,灵气化作千丝万缕之雨,降落神都,洗涤去秽气,也将因阴律司异变而外泄的阴气一扫而空。
落到生灵之上,则直接化作灵气,滋养身体,祛除病气,亦或者被修行者汲取炼化,增益功力。
一时之间,神都四处皆是惊呼和欢喜,因为数次大变而带来的阴霾也在无形之中被一扫而空。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皆是连呼奇迹。
正在府邸花园中思索如何劝进的朱晦庵猛然站起,以手接雨,感受着那纯净的灵机,看着花园中的花草树木尽皆焕发生机,不由哈哈大笑,“天意!哈哈哈哈······这当真是天意!天意在于司空啊。”
“杨言,杨言!”
声音回荡在整个府邸,朱晦庵的门生杨言闻声快步走到花园。
还不等杨言行礼,朱晦庵就道:“天降灵雨,此乃祥瑞,速去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天意在于司空。之前城外坊市中的流言也可利用,另外还要将司空平定雍、梁二州的功绩和灵雨结合起来。”
即便是在这个有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天降灵雨也是千年未有之奇迹,谁叫这个世界乃是五浊恶世呢。
这是真正的祥瑞、吉兆,便是再怎么不信命的修行者遇到此事,也会不由生出一种天命所归之感。
不过这个时候先帝下葬的消息也已经传出,突然降下灵雨,并被证明为祥瑞,还当真有些许幽默色彩。
杨言心中想了想,当即应下,正要离开,又听朱晦庵道:“派人传信,将祥瑞和司空容纳天子道果之事告知于太学祭酒。若是他能回来为司空贺,则儒家归心矣,若是不愿······”
后边的话,朱晦庵没说,但杨言明白。
若是不愿,那位太学祭酒怕是要成为敌人了。
“是,学生明白。”
杨言领命退下。
······
······
宗正府中。
姬长风坐在正堂内,出神地看着外边的雨丝,“天意啊。”
之前与姬长风商量的族老也看着外面的灵雨,低声道:“长风兄,现在那位应该已经进入洞天内了,也许是他用山河社稷图······”
“要是那样的话,就不是天意在姜了,他自己就是天意了,”姬长风轻声道,“这要是人力而为,可比自然奇迹更可怕。接下来的一甲子,大周属于姜司空,甚至在一甲子之后,大周也可能还是属于姜氏。”
“那······我们之前说的那事就得抓紧了,”老者声音进一步压低,“如果不能让江山回到姬氏手中,那至少也得落入有姬氏血脉的人手中才行。单单是昭元郡主,可能不太保险,而且她毕竟是姓公孙。”
“都是一族之人,哪来那么多嫌隙。”
姬长风没好气地骂了声,想了想,又道:“容老夫三思。”
······
······
灵雨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午后方才停止。
之后,神都之内就开始风传祥瑞和姜离之事,并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向着九州扩散。
有朱晦庵的人脉,还有南天司的神行太保传递消息,朝野之中皆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冀州的一处山野中,一个老道骑着只青牛慢悠悠地行走,突然道人眼皮一抬,看向某个方向,发出一声笑。
“道君,你笑什么?”座下的青牛不紧不慢地走着,听到笑声,好奇地问道。
“贫道听到了一件好事,然后感觉到了一件好事。”
道君摇头晃脑,一派欣然之色,“神都下雨了。”
“下雨有何稀奇?”青牛不以为意。
“下雨不稀奇,下的是灵雨就稀奇了,”道君笑道,“此番西行佛国虽是功败垂成,但能遇到这件好事,也是足以将贫道欢喜了。姜道友可真是会打算盘,坏了贫道的事,又送上一份礼,叫贫道都不好报复。”
他拍着青牛的后背,道:“牛儿,转道。”
“去神都?”青牛慢腾腾地转着方向。
“经天纬地图和山河社稷图相合,如承天地之重,以致于无人能够将其移动,甚至连触碰都做不到。操控山河社稷图的法门控制不了经天纬地图,反之也一样,控制经天纬地图的法门也操控不了山河社稷图。”
长公主看着前方的画卷,给姜离讲解道。
这处洞天之内除了画卷之外再无他物,上下皆是一片黑暗,无一物存,姜离和长公主则是御气凌空,注视着囊括山河社稷和周天星辰的画卷。
“那么姬氏的族老们如何分离两图,藏下山河社稷图?”姜离问道。
既然无法控制,他们又凭什么有信心分离两图?
“该是从天子那里得到了一些法门,”长公主看着画卷,嘲声道,“他们以为能够分离两图,却不想想,如果他们手上的法门有效,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
如果法门有效,另一个人肯定早就先一步分离两图了。
只要大尊想,有的是办法从族老们脑中挖出需要的信息来。
这些老家伙虽是身居高位,却不知晓至强者真正的厉害。尤其是大尊,弱于大尊的人对上他,那是不会有丝毫抵抗之力。一发宙光神通下来,大尊想对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后他们还不会有任何感觉。
因为大尊能够将他们的光阴给倒流。
至于天子为何会知晓那所谓的“一些法门”······
“原来如此,是【口含天宪】。”姜离恍然道。
这就是经典的你只要开口,其余的交给【口含天宪】来想办法了。
这世间还当真没有什么比【口含天宪】更万能的运用之法了,只要提供的力量足,就完全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任何不超过道果神通之上限——也就是伏羲道行之上限的事情。
历代天子也是依靠着【口含天宪】来使用两图,甚至还凭着自身境界进行了解析,推衍出一些法门。
只不过从结果来看,这些法门并没有大效果。
以姜离的角度去推测,历代天子虽然达到了至强者之境,但他们并不能参透天子道果的神通,并开创出对应的功法来。
现在的姜离也同样做不到,他也没法参透青帝神通的玄妙。
“只有天子才能够使用此物,接下来该怎么用,就看你自己了,本宫先去收拢宗室,以免生变。顺便警告一下他们,莫要擅自替本宫和离。”
说到后一句话时,长公主又挂起了那意味深长之色。随后,她便翩翩移动,出了此处洞天空间。
独留姜离一人在空间之中独对画卷。
‘这是要拿捏我?’
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姜司空想了想,不屑一笑。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赘婿和赘婿之间也是一样。
姜离轻哼一声,对这些小把戏不屑一顾,随后便看起了两图相合的画卷。
【帝出乎震】的神通开始全力运使,姜离的眼眸瞳孔竖起,身现鳞纹。
一股无形的气韵在姜离和画卷之间流转,随即——
“开。”
神通施展,画卷应声而动,再度演化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之景。
周天星辰上行于天,山河大地沉降于地,万象纷呈,一种无形的悸动在姜离心中流转。
天地万物与己并生,与己呼应,庄周道果的最后一个神通终于被引动。
【圣人:圣人无名,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天道之变,动静合乎天地,心定而王天下,心定而服万物。】
第299章 道果演绎,天降祥瑞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姜离的身后同步出现了九州版图,又外扩增加面积,加入了佛国疆域。
只是成形的版图之上有些地方出现了明显的晦色,就如同瑕疵般破坏了版图的完整。
姜离没有分心顾及版图之异状,而是观照那显化而出的山河大地,同步演变自身神通带来的变化。渐渐的,版图扩展,不再是平面,出现了山峦起伏,也有城池在各地显现。
【圣人】神通令得姜离的境界又有拔升,他通达于天道之变、天地之动静,进而将【朕即国家】的神通运转给洞悉,深入其中。
虽是身处另一方空间,却和九州大地相合,冥冥有感。
甚至于——
姜离突然看向前方演化的山河,以神通下令,“神都。”
神都之景立即在姜离眼前演化,巍峨的都城显现,又在姜离心念动时落到下方,将俯瞰之景呈现于姜离的眼中。
当这个王朝的核心出现之时,姜离的感应更为深入,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自己能随意改变神都中的一切,能够感知到神都范围之中的一切,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甚至是五浊恶气。
天子立于神都之时,则能够得到最强的加持,力量攀升到无可争议的天下无敌,如今的大周虽然无法带给姜离天下无敌的力量,但他通过这种相合,却是有了新的发现。
当境界和神通结合,姜离连五浊恶气的本质都能够掌握。
之前姜离就已经能够隐隐察觉到五浊恶气乃是一种天地“病”变,此刻他的感觉更为清晰。
且在此时,姜离敏锐察觉到道果的悸动。
以他对因果的造诣和理解,以他的易道成就,姜离把握住了道果悸动之时的因果,进而找到青帝道果的演绎之法。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最古之天,太昊伏羲可谓是世间第一王,然而他不仅在于王,在于先。”
“创立八卦,始造文字,治世制秩,开创新的时代。”
“青帝道果的演绎,就在于推动时代。”
姜离念动之间,亦是运使了【帝出乎震】的神通,“清浊转易,五浊化灵。”
真气如泄洪一般从体内泄出,神都的上空风云变幻,有祥云朵朵,豪光满天,瑞气千条,五浊恶气迎来了大幅度的转变,滚滚灵机在神都天空中出现。
与此同时,姜离感应到了道果的悸动进一步加深。
转化五浊恶气,再造天地,这是姜离本来为自己准备的晋升仪式——以能够影响人族五千年的功绩来晋升炎帝道果。
后来因为变数连连,这一行为也被搁置,直到现在方才被姜离再度启出。
并且,还和青帝道果的演绎搭上了关系。
他以神通和大周结合,神都以姜离之意而进行衍变,五浊恶气转化灵机之时,姜离几乎与天地同体,整个神都就如同在姜离掌中。
沛然灵机转化而出,灵气滚滚,汇于祥云,倏然间降下了灵雨。
明明是晴天白日,却有雨水降下,灵气化作千丝万缕之雨,降落神都,洗涤去秽气,也将因阴律司异变而外泄的阴气一扫而空。
落到生灵之上,则直接化作灵气,滋养身体,祛除病气,亦或者被修行者汲取炼化,增益功力。
一时之间,神都四处皆是惊呼和欢喜,因为数次大变而带来的阴霾也在无形之中被一扫而空。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皆是连呼奇迹。
正在府邸花园中思索如何劝进的朱晦庵猛然站起,以手接雨,感受着那纯净的灵机,看着花园中的花草树木尽皆焕发生机,不由哈哈大笑,“天意!哈哈哈哈······这当真是天意!天意在于司空啊。”
“杨言,杨言!”
声音回荡在整个府邸,朱晦庵的门生杨言闻声快步走到花园。
还不等杨言行礼,朱晦庵就道:“天降灵雨,此乃祥瑞,速去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天意在于司空。之前城外坊市中的流言也可利用,另外还要将司空平定雍、梁二州的功绩和灵雨结合起来。”
即便是在这个有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天降灵雨也是千年未有之奇迹,谁叫这个世界乃是五浊恶世呢。
这是真正的祥瑞、吉兆,便是再怎么不信命的修行者遇到此事,也会不由生出一种天命所归之感。
不过这个时候先帝下葬的消息也已经传出,突然降下灵雨,并被证明为祥瑞,还当真有些许幽默色彩。
杨言心中想了想,当即应下,正要离开,又听朱晦庵道:“派人传信,将祥瑞和司空容纳天子道果之事告知于太学祭酒。若是他能回来为司空贺,则儒家归心矣,若是不愿······”
后边的话,朱晦庵没说,但杨言明白。
若是不愿,那位太学祭酒怕是要成为敌人了。
“是,学生明白。”
杨言领命退下。
······
······
宗正府中。
姬长风坐在正堂内,出神地看着外边的雨丝,“天意啊。”
之前与姬长风商量的族老也看着外面的灵雨,低声道:“长风兄,现在那位应该已经进入洞天内了,也许是他用山河社稷图······”
“要是那样的话,就不是天意在姜了,他自己就是天意了,”姬长风轻声道,“这要是人力而为,可比自然奇迹更可怕。接下来的一甲子,大周属于姜司空,甚至在一甲子之后,大周也可能还是属于姜氏。”
“那······我们之前说的那事就得抓紧了,”老者声音进一步压低,“如果不能让江山回到姬氏手中,那至少也得落入有姬氏血脉的人手中才行。单单是昭元郡主,可能不太保险,而且她毕竟是姓公孙。”
“都是一族之人,哪来那么多嫌隙。”
姬长风没好气地骂了声,想了想,又道:“容老夫三思。”
······
······
灵雨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午后方才停止。
之后,神都之内就开始风传祥瑞和姜离之事,并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向着九州扩散。
有朱晦庵的人脉,还有南天司的神行太保传递消息,朝野之中皆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冀州的一处山野中,一个老道骑着只青牛慢悠悠地行走,突然道人眼皮一抬,看向某个方向,发出一声笑。
“道君,你笑什么?”座下的青牛不紧不慢地走着,听到笑声,好奇地问道。
“贫道听到了一件好事,然后感觉到了一件好事。”
道君摇头晃脑,一派欣然之色,“神都下雨了。”
“下雨有何稀奇?”青牛不以为意。
“下雨不稀奇,下的是灵雨就稀奇了,”道君笑道,“此番西行佛国虽是功败垂成,但能遇到这件好事,也是足以将贫道欢喜了。姜道友可真是会打算盘,坏了贫道的事,又送上一份礼,叫贫道都不好报复。”
他拍着青牛的后背,道:“牛儿,转道。”
“去神都?”青牛慢腾腾地转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