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道果 第432节
只是现在来看,便是以他朱晦庵的眼光,也没能真正看出姜离的能力极限啊。
“来人。”
朱晦庵一边唤着,一边从随身的储物法器中取出一个玉匣,道:“将老夫这本《北辰辨》送到鼎湖派,作为礼物,恭喜新任摇光长老上位。”
一个身穿士子袍的年轻人闻声从外头赶了进来,听到朱晦庵之言,当即就露出犹豫之色,“老师,这是否会有影响?”
此举既是送礼,也是赔礼,无疑是给之前的举动赔礼道歉了。
这不是平白舍了面子吗?还容易招来姬氏那边的不满。
“送去便是。”朱晦庵淡淡道。
第287章 不是你考验我,而是我考验你
是夜,天水峡。
月华如霜,落在峡谷顶端,照出了一站一坐的两道身影。
朱晦庵坐在石凳上,眼眸半开半阖,面前乃是一张石桌,上有小炉架着铜壶,此时壶中正冒着水雾,里面的水已是烧开了。
“明远,你先下去吧。”
朱晦庵缓缓睁开双眼,淡淡道。
石桌上除了水壶以外,还有一套茶具,现在正有两个茶杯正放着,一个是朱晦庵自己的,另一个,却显然不是旁边站着的年轻人的。
名唤“明远”的年轻儒生闻言,嘴唇蠕动,欲言又止,然后行了一礼,便自退下。
而朱晦庵则是拿起水壶,行云流水般泡好茶水,又先沏好一杯,将手往桌上一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之源,始于姜氏,姜氏之茶可谓天下一绝,其中尤以烈山茶为最。”
茶杯无声平移向对面,朱晦庵淡淡说道:“这烈山茶,还是老夫当年做客姜氏时,姜氏家主姜韬送予老夫的礼物,但自得到此茶后,老夫一次都未开封过,一口都未饮过,今日,还是第一次。”
石桌对面一缕清风飘来,自风中伸出一只白皙得如同琉璃晶体般的手掌,恰到好处地拿住了茶杯。
随即,姜离的身影缓缓浮现,同样语气平淡地道:“我猜,绝对不是因为先生舍不得喝。”
这世上有爱茶之人,也有攀附权势之人,前者会因为茶叶的珍贵而舍不得喝,后者则会因为姜氏的权势而舍不得喝,但朱晦庵显然不是这两种人。
这是一个······功利的人。
为了他的目的,他愿意做出任何的尝试,付出能付出的一切代价,舍不得茶叶之说,在他身上不成立。而姜氏都已经迁居海外四年了,早就失势,自然也谈不上攀附权势。
“道不同,不相为谋,姜氏的茶,老夫喝不上嘴。”朱晦庵道。
他明明看起来才三四十岁,却已是用老夫来自称,言谈间自有一种沧桑之色,以及一种老骥伏枥般的雄心。老骥伏枥,尚且志在千里,何况朱晦庵实则不老,少说还能再活个两三百年,若是肯入洞天福地,这世间还能往后推。
便是年老都不能抹去的雄心,如今正放在一具还未老的身体内,如烈火般燃烧着。
所以才说,他是一个功利的人,功利到试图抓住一切机会,也包括姜离。
“我猜,是因为姜氏无僭越之心。”
姜离慢悠悠地说着,将一本印着星斗符号的书册放到石桌上。
——《北辰辨》。
一本讲北辰星空的书籍,一本朱晦庵自己研究天文所写的书籍。
而北辰星,还有一个普世的名字——“紫微星”。
也即是帝星。
尤其在大周这一朝,紫微星的尊贵意义尤其之重,姬氏将紫微星认为先祖黄帝的象征,所谓轩辕,即是北斗帝车。
拿这么本书出来,这意思是不言自明。
朱晦庵看着这本书册,脸上毫无被揭破的动容之意,道:“世上没有绝对完善的制度,初衷良好,不代表制度会好,初衷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代表制度能经得起,何况如今的大周也未必有那初衷。大周的国制持续了八百年,该变一变了。”
“当初姜氏的赭鞭失落,恰在彼时,有天雷落于九地,直入幽冥,阴律司土伯自那以后便闭关不出。老夫识得机会,亲自前往神都,明敲侧击,言语暗示,让他早做准备。可惜,他只是好生招待了老夫,并送出一包烈山茶,作为礼品。”
朱晦庵目光微动,缓缓给自己沏好一杯茶,茶中倒映出的面孔露出一丝讥讽,“也不知他死时是否曾后悔当日之举。”
姜氏是有登临皇位,容纳天子道果的资格的,且只要容纳了天子道果,这天下各地的地祇都将听从号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资格不是空谈,而是真正能做到的。
只要姜氏能取得天子道果。
而在彼时,天子的寿数就无多了,只要等个十来年,就是天子身死之时。且既然土伯出手在先,姜氏反击,也未尝不可。
提早准备,卧薪尝胆十年,只待天时至,一飞冲天。那样未必不能登临帝位,虽然成功的概率不大······
照姜离看来,姜氏家主该是动心了,否则不会以礼相送,但他没有付诸于行动,到底是放弃了冒险。
失败的概率太大了。
就算土伯重伤不出,就算十年后天子寿数耗尽,也还有天君公孙弃,而姜氏那时就只剩姜韬一个三品了。事实也证明会失败,姜韬直接在皇城暴毙了。
姬氏的实力远在姜氏之上。
可见姜韬还是有远见的,虽然不多。
而且朱晦庵显然不知天子道果的缺陷,就算是姜氏的人容纳了道果,也只会遵循旧制,不会改制,他们只会成为另一个天子。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告诉他了。
听着朱晦庵的话,姜离略作分析,然后看向桌上的书册,“所以,先生现在找上了我?”
一如当年,朱晦庵又一次找上了姜氏的人,其目的不言自明。
“是!”朱晦庵拿着茶杯,毫不掩饰,“老夫认为你能成事。”
实力、潜力、势力、名位,姜离皆是上上之选,最主要的是能屈能伸,吃得了软饭,打得了硬仗。
能从一无所有走到今日,哪怕如今还是五品,也依旧值得投资。
这一切,无需多言,朱晦庵知道姜离是知道的。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姜离,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以及他所能达到的地位。
登临九五,不是不可能。
他的优势,甚至比姜氏主家尚在时的姜韬还要大。
但是,姜离并不动心,而是挂起一丝莫名之色,“看来,先生是已经考量良久了,对我有了方方面面的了解了,不过,我对先生却不是很了解。”
他拿起茶杯,徐徐饮下,然后道:“今日我来,不是想听先生是否能够支持我,而是想看先生有没有能力支持我。”
“不是你考验我,而是我考验你。”
第288章
幽蓝色的蝴蝶如梦似幻,飘然而起,舞动的蝶影落入朱晦庵的眼中,就像是一片片阴翳的色彩,遮盖了视线。
感知、意识、意念,都出现了空白,就像是有什么无形的力量抹去了思维,明明有心抵抗,却在这一刻被抹杀了抵抗的想法,难以调动精气神三元的力量。
就在这突兀之间,朱晦庵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攻击。
亦或者说,考验。
朱晦庵固然有投资姜离的意思,但他并非是投效,而是带着一种考量,若姜离的表现不能让他满意,他便抽身而去。
他送《北辰辨》,也有考验的意思。
而现在,换做姜离考验他了。
姜某人弱小时被人考验,强大了还要被人考验,那他不白强大了?
一个朱晦庵,可没资格考量现在的姜离。
于悄然之间,形势变化,幽蓝色的梦蝶将天遁剑意送入朱晦庵心神,斩意杀识,就连朱晦庵这等大儒,都在一时间中了招。
但他也不愧是被称为祭酒以后最有希望晋升三品的人物,天遁剑意侵入心神的同时,一道浩气应激而发,浩大之声凭空响起。
“吾日三省吾身。”
朱晦庵的身上多出了一道虚影,浩气涤荡心神,让他如同从噩梦中惊醒一般,骤然回神。
五品先贤道果·曾子之神通【三省吾身】。
神通常居其身,若心神偏离常状,则能够第一时间扭转心境,恢复正常,这便是【三省吾身】。
突如其来的剑意被道果神通挡下,朱晦庵心神恢复,目中焕发精光,抬手一挡,“子不语,怪力乱神。”
言出法随,浩气激荡,儒门秘法施展,搅乱梦蝶所散发的剑意,掌中有浩气迸发,截住一段凭空而现的剑光。
“君子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便是独处,也当严格自律,不能松懈,此言此法,正是儒门修心之诀。
朱晦庵以【三省吾身】和“君子慎独”两者并行,将心神防线打造得固若金汤,同时骈指,代剑演法。
“风乎舞雩。”
剑气纯白,挥挥洒洒,如风灵动,又有一种庄严神圣之感,正撞上了再度射来的剑光。
“锵!”
剑气碰撞剑光,发出如金铁相击般的声响,挥洒的剑气如风纹般纠缠着剑光,绞杀消磨,令得剑光越进越弱,待来到朱晦庵眼前,便散做了一股劲风,吹拂着发丝和三缕长须。
“舞雩剑?”
姜离眼见着自己的两道剑光皆是无功而返,却是毫无异色,反倒是探究起对方所展现的剑法。
儒门绝学舞雩剑,据说乃是儒门某位先辈从儒家经典中提炼出精义所创,却是未想到朱晦庵也擅长此剑法。
所谓舞雩,乃是一种求雨祭祀之法,求雨者排成逶迤的队形,虔诚地模仿想象中龙的动作舞动,以祭龙神,祈求降雨。在儒门的功法划分中,这种祭祀相关的法门,该是划归为礼。
而朱晦庵真正称雄于世的本领,还是六艺中的射。
能够以剑法来连抗两道剑光,正是说明朱晦庵还未展现实力。他只是以剑挡招,同时剑气大起,势若清风,又出龙形,反攻姜离。
风行于方寸之间,不动石桌与茶具,却出浩浩荡荡之势,如龙矫矫,显露天地之浩荡。
然而这股浩荡甫接近姜离,便如百川汇海般,融入其中。
端坐着的身影岿然不动,却似天边风云般飘渺,这浩荡风势吹拂其身,不动其势分毫,反倒融入其中,而姜离的双目则是剑光闪现,游弋在繁复的图案之间。
适才那两道剑光,竟是其双眸所发。
“来人。”
朱晦庵一边唤着,一边从随身的储物法器中取出一个玉匣,道:“将老夫这本《北辰辨》送到鼎湖派,作为礼物,恭喜新任摇光长老上位。”
一个身穿士子袍的年轻人闻声从外头赶了进来,听到朱晦庵之言,当即就露出犹豫之色,“老师,这是否会有影响?”
此举既是送礼,也是赔礼,无疑是给之前的举动赔礼道歉了。
这不是平白舍了面子吗?还容易招来姬氏那边的不满。
“送去便是。”朱晦庵淡淡道。
第287章 不是你考验我,而是我考验你
是夜,天水峡。
月华如霜,落在峡谷顶端,照出了一站一坐的两道身影。
朱晦庵坐在石凳上,眼眸半开半阖,面前乃是一张石桌,上有小炉架着铜壶,此时壶中正冒着水雾,里面的水已是烧开了。
“明远,你先下去吧。”
朱晦庵缓缓睁开双眼,淡淡道。
石桌上除了水壶以外,还有一套茶具,现在正有两个茶杯正放着,一个是朱晦庵自己的,另一个,却显然不是旁边站着的年轻人的。
名唤“明远”的年轻儒生闻言,嘴唇蠕动,欲言又止,然后行了一礼,便自退下。
而朱晦庵则是拿起水壶,行云流水般泡好茶水,又先沏好一杯,将手往桌上一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之源,始于姜氏,姜氏之茶可谓天下一绝,其中尤以烈山茶为最。”
茶杯无声平移向对面,朱晦庵淡淡说道:“这烈山茶,还是老夫当年做客姜氏时,姜氏家主姜韬送予老夫的礼物,但自得到此茶后,老夫一次都未开封过,一口都未饮过,今日,还是第一次。”
石桌对面一缕清风飘来,自风中伸出一只白皙得如同琉璃晶体般的手掌,恰到好处地拿住了茶杯。
随即,姜离的身影缓缓浮现,同样语气平淡地道:“我猜,绝对不是因为先生舍不得喝。”
这世上有爱茶之人,也有攀附权势之人,前者会因为茶叶的珍贵而舍不得喝,后者则会因为姜氏的权势而舍不得喝,但朱晦庵显然不是这两种人。
这是一个······功利的人。
为了他的目的,他愿意做出任何的尝试,付出能付出的一切代价,舍不得茶叶之说,在他身上不成立。而姜氏都已经迁居海外四年了,早就失势,自然也谈不上攀附权势。
“道不同,不相为谋,姜氏的茶,老夫喝不上嘴。”朱晦庵道。
他明明看起来才三四十岁,却已是用老夫来自称,言谈间自有一种沧桑之色,以及一种老骥伏枥般的雄心。老骥伏枥,尚且志在千里,何况朱晦庵实则不老,少说还能再活个两三百年,若是肯入洞天福地,这世间还能往后推。
便是年老都不能抹去的雄心,如今正放在一具还未老的身体内,如烈火般燃烧着。
所以才说,他是一个功利的人,功利到试图抓住一切机会,也包括姜离。
“我猜,是因为姜氏无僭越之心。”
姜离慢悠悠地说着,将一本印着星斗符号的书册放到石桌上。
——《北辰辨》。
一本讲北辰星空的书籍,一本朱晦庵自己研究天文所写的书籍。
而北辰星,还有一个普世的名字——“紫微星”。
也即是帝星。
尤其在大周这一朝,紫微星的尊贵意义尤其之重,姬氏将紫微星认为先祖黄帝的象征,所谓轩辕,即是北斗帝车。
拿这么本书出来,这意思是不言自明。
朱晦庵看着这本书册,脸上毫无被揭破的动容之意,道:“世上没有绝对完善的制度,初衷良好,不代表制度会好,初衷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代表制度能经得起,何况如今的大周也未必有那初衷。大周的国制持续了八百年,该变一变了。”
“当初姜氏的赭鞭失落,恰在彼时,有天雷落于九地,直入幽冥,阴律司土伯自那以后便闭关不出。老夫识得机会,亲自前往神都,明敲侧击,言语暗示,让他早做准备。可惜,他只是好生招待了老夫,并送出一包烈山茶,作为礼品。”
朱晦庵目光微动,缓缓给自己沏好一杯茶,茶中倒映出的面孔露出一丝讥讽,“也不知他死时是否曾后悔当日之举。”
姜氏是有登临皇位,容纳天子道果的资格的,且只要容纳了天子道果,这天下各地的地祇都将听从号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资格不是空谈,而是真正能做到的。
只要姜氏能取得天子道果。
而在彼时,天子的寿数就无多了,只要等个十来年,就是天子身死之时。且既然土伯出手在先,姜氏反击,也未尝不可。
提早准备,卧薪尝胆十年,只待天时至,一飞冲天。那样未必不能登临帝位,虽然成功的概率不大······
照姜离看来,姜氏家主该是动心了,否则不会以礼相送,但他没有付诸于行动,到底是放弃了冒险。
失败的概率太大了。
就算土伯重伤不出,就算十年后天子寿数耗尽,也还有天君公孙弃,而姜氏那时就只剩姜韬一个三品了。事实也证明会失败,姜韬直接在皇城暴毙了。
姬氏的实力远在姜氏之上。
可见姜韬还是有远见的,虽然不多。
而且朱晦庵显然不知天子道果的缺陷,就算是姜氏的人容纳了道果,也只会遵循旧制,不会改制,他们只会成为另一个天子。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告诉他了。
听着朱晦庵的话,姜离略作分析,然后看向桌上的书册,“所以,先生现在找上了我?”
一如当年,朱晦庵又一次找上了姜氏的人,其目的不言自明。
“是!”朱晦庵拿着茶杯,毫不掩饰,“老夫认为你能成事。”
实力、潜力、势力、名位,姜离皆是上上之选,最主要的是能屈能伸,吃得了软饭,打得了硬仗。
能从一无所有走到今日,哪怕如今还是五品,也依旧值得投资。
这一切,无需多言,朱晦庵知道姜离是知道的。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姜离,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以及他所能达到的地位。
登临九五,不是不可能。
他的优势,甚至比姜氏主家尚在时的姜韬还要大。
但是,姜离并不动心,而是挂起一丝莫名之色,“看来,先生是已经考量良久了,对我有了方方面面的了解了,不过,我对先生却不是很了解。”
他拿起茶杯,徐徐饮下,然后道:“今日我来,不是想听先生是否能够支持我,而是想看先生有没有能力支持我。”
“不是你考验我,而是我考验你。”
第288章
幽蓝色的蝴蝶如梦似幻,飘然而起,舞动的蝶影落入朱晦庵的眼中,就像是一片片阴翳的色彩,遮盖了视线。
感知、意识、意念,都出现了空白,就像是有什么无形的力量抹去了思维,明明有心抵抗,却在这一刻被抹杀了抵抗的想法,难以调动精气神三元的力量。
就在这突兀之间,朱晦庵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攻击。
亦或者说,考验。
朱晦庵固然有投资姜离的意思,但他并非是投效,而是带着一种考量,若姜离的表现不能让他满意,他便抽身而去。
他送《北辰辨》,也有考验的意思。
而现在,换做姜离考验他了。
姜某人弱小时被人考验,强大了还要被人考验,那他不白强大了?
一个朱晦庵,可没资格考量现在的姜离。
于悄然之间,形势变化,幽蓝色的梦蝶将天遁剑意送入朱晦庵心神,斩意杀识,就连朱晦庵这等大儒,都在一时间中了招。
但他也不愧是被称为祭酒以后最有希望晋升三品的人物,天遁剑意侵入心神的同时,一道浩气应激而发,浩大之声凭空响起。
“吾日三省吾身。”
朱晦庵的身上多出了一道虚影,浩气涤荡心神,让他如同从噩梦中惊醒一般,骤然回神。
五品先贤道果·曾子之神通【三省吾身】。
神通常居其身,若心神偏离常状,则能够第一时间扭转心境,恢复正常,这便是【三省吾身】。
突如其来的剑意被道果神通挡下,朱晦庵心神恢复,目中焕发精光,抬手一挡,“子不语,怪力乱神。”
言出法随,浩气激荡,儒门秘法施展,搅乱梦蝶所散发的剑意,掌中有浩气迸发,截住一段凭空而现的剑光。
“君子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便是独处,也当严格自律,不能松懈,此言此法,正是儒门修心之诀。
朱晦庵以【三省吾身】和“君子慎独”两者并行,将心神防线打造得固若金汤,同时骈指,代剑演法。
“风乎舞雩。”
剑气纯白,挥挥洒洒,如风灵动,又有一种庄严神圣之感,正撞上了再度射来的剑光。
“锵!”
剑气碰撞剑光,发出如金铁相击般的声响,挥洒的剑气如风纹般纠缠着剑光,绞杀消磨,令得剑光越进越弱,待来到朱晦庵眼前,便散做了一股劲风,吹拂着发丝和三缕长须。
“舞雩剑?”
姜离眼见着自己的两道剑光皆是无功而返,却是毫无异色,反倒是探究起对方所展现的剑法。
儒门绝学舞雩剑,据说乃是儒门某位先辈从儒家经典中提炼出精义所创,却是未想到朱晦庵也擅长此剑法。
所谓舞雩,乃是一种求雨祭祀之法,求雨者排成逶迤的队形,虔诚地模仿想象中龙的动作舞动,以祭龙神,祈求降雨。在儒门的功法划分中,这种祭祀相关的法门,该是划归为礼。
而朱晦庵真正称雄于世的本领,还是六艺中的射。
能够以剑法来连抗两道剑光,正是说明朱晦庵还未展现实力。他只是以剑挡招,同时剑气大起,势若清风,又出龙形,反攻姜离。
风行于方寸之间,不动石桌与茶具,却出浩浩荡荡之势,如龙矫矫,显露天地之浩荡。
然而这股浩荡甫接近姜离,便如百川汇海般,融入其中。
端坐着的身影岿然不动,却似天边风云般飘渺,这浩荡风势吹拂其身,不动其势分毫,反倒融入其中,而姜离的双目则是剑光闪现,游弋在繁复的图案之间。
适才那两道剑光,竟是其双眸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