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沈绥道,“我让四弟去接的。”
四老爷去接也行,毕竟沈绥和沈延私下已经父子相认了。
老夫人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和我商议一下?”
沈绥道,“宁老王爷是真的疼桓儿,我不忍心拒绝。”
老夫人道,“你不忍心,那你自己呢,你也是有爵位要人承袭的。”
老夫人知道沈绥有两个儿子,可也得人在跟前,两个儿子都流落在外,一个寻回来了,可另一个呢,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老夫人希望有,可这不是她希望有就真的会有的。
老夫人只知道沈绥同意萧桓入赘宁王府了,其他的,老夫人还什么都不知道。
沈绥道,“这事我和宁老王爷商议过,要行儿找的回来,爵位由行儿继承,要找不回来,以后爵位由桓儿的儿子承袭。”
沈行,是沈绥给自己至今还流落在外的小儿子取的名字。
这么说,老夫人脸色就缓和了几分。
沈绥继续道,“桓儿成亲之后,宁老王爷会安排桓儿到我麾下历练,父子感情不会生分。”
“偶尔桓儿也会带柔嘉郡主回侯府小住几日,陪陪您。”
宁老王爷说的是每个月,但沈绥改为了偶尔,说的太明确,怕以后做不到,老夫人会失望。
老夫人脸色已经缓和七七八八了,“陪我是其次,重要的是你们父子情分,毕竟这么多年都没养在身边……”
生恩不及养恩大。
宁老王爷宁老王妃本就疼沈延,皇上同意他入赘宁王府,以后就更是疼的正大光明了,老夫人怕沈延以后眼里只有宁王府,没有平远侯府了。
不过宁老王爷到底为人厚道,把沈延安排到沈绥麾下,倒是比在府里更方便培养父子感情。
老夫人的想法,沈绥在乎,但没那么在乎,他看向沈棠,毕竟沈延是沈棠找回来的,“你不怪父亲这么做吧?”
沈棠摇头,“不论大哥在哪里,他都是我大哥,也始终是父亲的儿子,祖母的孙儿。”
三太太道,“棠儿说的没错,宁老王爷疼延儿,是延儿的福气,也是咱们平远侯府的福气。”
老夫人怒气尽消,道,“人怎么还没接回来?”
老夫人翘首以盼。
屋子里压抑了半天的气氛总算又缓过来了。
又等了一刻钟,才有丫鬟快步进来道,“老夫人,四老爷把大少爷接回来了!”
这府里除了老夫人,其他人都见过萧桓的。
又等了一会儿,只见一道挺拔的身影走进来,眉眼像沈绥,但通身的贵气,只一眼,老夫人就知道宁老王爷是真的拿萧桓当亲孙儿培养的,也不怪宁老王爷舍不得放萧桓回来。
老夫人眼睛湿润,“延儿……”
既是认祖归宗,磕头是肯定免不了的。
丫鬟拿来蒲团,萧桓跪下给老夫人磕头,老夫人忍着扶他起身的冲动,等萧桓磕完头,才扶他起来,哽咽道,“十五年了,可算是回家了……”
萧桓眼睛也通红。
虽然这些年他在宁王府过的很好,宁老王爷宁老王妃都拿他当亲孙儿疼,事事为他筹谋,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宁王世子,他也想找到家人,想问问为何遗弃他,宁老王爷说他根骨奇佳,是练武奇才,也擅读书,未必是遗弃,也有可能是和家人走散了,但不论是哪个原因,他总归是想找到家人的,找到自己的来历。
知道自己是平远侯府十五年前在花灯会上丢失的大少爷后,萧桓知道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在找他,惦记着他,多年的心结总算是解了。
萧桓唤道,“祖母……”
老夫人连连点头,高兴的泪眼模糊。
萧桓又喊了沈绥一声,“父亲。”
然后看向沈棠,沈棠先喊出声,“大哥。”
老夫人有许多的话想问萧桓,又不敢问,毕竟萧桓这么多年都在宁王府,这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的贵气,就是皇室宗亲也没几个比得过的,老夫人抹着眼泪道,“先去祭祖吧,得把这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
沈绥就起了身,领萧桓去祠堂,三老爷四老爷,还有沈棠他们都去了。
一般女子是不让进祠堂的,但沈绥让沈棠也进去上香了,沈延是沈棠找回来的,还有沈行的存在,也是沈棠找谢归墨帮忙接回春兰,平远侯府上下才知道的。
沈棠虽是女儿身,倒是比他这个做父亲的做的还要多,要沈棠都没资格进祠堂,这侯府也没几个人能进了。
这边萧桓认祖归宗,那边老夫人高兴,赏了府里上下半年月钱,整个侯府都高兴起来。
侯府高兴,有人就不高兴了,甚至呕血。
早朝上的事,传到二太太耳中,二太太没差点气的当场中风。
她让人放流言,是要破坏宁王府和平远侯府的关系,结果不但没破坏了,还让两府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二房处心积虑算计沈延的世子之位,结果把沈延送到了宁老王爷膝下,送了他一个宁王世子的位置!
二房什么都没落到,还被从族谱上除名,如同阴沟里的老鼠,人人喊打!
二太太气的两眼发黑,嘴里都有了血腥味儿。
第204章
拖累
除了二太太之外,最生气的莫过于叶贵妃和齐王了。
尤其是叶贵妃,不知道骂了二老爷二太太多少遍蠢笨如猪了。
做下偷梁换柱这样的事,还不瞒严实,要是瞒的死死的,以如今平远侯府嫡女的身份,能给齐王带来多大的助力。
平远侯府和靖阳王府联姻,靖阳王世子几乎是非沈棠不娶的地步,晋德长公主和长驸马的女儿从小在二太太膝下长大,丢失十五年的平远侯府大少爷,被宁老王爷宁老王妃当亲孙儿养大,娶的又是端王府柔嘉郡主。
娶了平远侯的女儿,相当于多了靖阳王府、晋德长公主、宁王府以及端王府这么的助力!
就算这些人不明着帮齐王夺嫡,至少不会站到对立面去。
可现在呢?!
二房做的那些坏事被公之于众,人尽皆知,脊梁骨都快被人戳烂了,二老爷更是被贬官两级,在齐王夺嫡一事上,非但帮不上忙,甚至还成了拖累!
叶贵妃一口银牙没恨的咬碎。
叶贵妃和齐王不高兴,许皇后和大皇子可就高兴了,更觉得惊险。
本来叶贵妃就得宠,齐王在朝中势力不弱,许皇后不敢想要沈娢真的是沈绥的女儿,宁王世子的亲妹妹,要这些人都拥护齐王了,可能真就没她和大皇子什么事了。
许皇后着实没想到帮她和大皇子最大的,竟然是沈二姑娘,也不枉当日他们花那么大力气把沈娢扶上二皇子妃的位置上,这一步棋走的当真是妙绝,许皇后甚至隐隐觉得,若是大皇子夺嫡成功,这绝对是最关键的一步。
可惜平远侯就一个亲生女儿,还已经许给靖阳王世子了,不然她就直接求皇子赐婚了,那样估计都不用争,直接就把叶贵妃和齐王活活气死了。
……
再说沈棠,跟着进祠堂,祭拜列祖列宗后,就又一起回到了松鹤堂。
一路上假山大树都是丫鬟,脑袋一颗叠一颗,都想看看他们平远侯府大少爷长什么模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丫鬟中也有和家人失散的,可是她们丢了后,碰到的是人牙子,辗转被卖了做丫鬟,不像大少爷,在花灯会上走丢,身份更更更尊贵了。
真是应了那句有福之人不进无福之门,福泽深厚的人,走到哪儿都福泽深厚。
然后丫鬟们就想知道同样倒霉催,也格外命大的二少爷,这会儿在哪儿了。
被二房算计送出府活埋,被春兰给救了,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有没有吃苦头……
绕过屏风进屋,老夫人就问萧桓道,“延儿喜欢吃什么菜,我让厨房给你做?”
萧桓道,“祖母,我不挑食。”
一句话,别说老夫人了,王妈妈听得鼻子都泛酸了。
大少爷小时候可挑食了,就没几道他喜欢吃的菜,王妈妈都不敢想他在花灯会上丢失,在被宁老王爷找到之前,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怕勾起萧桓的痛苦回忆,那段过往,沈绥都没敢问,老夫人就更不敢了。
眼下没有证据,证明萧桓当年丢失是二房的手笔,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二房对长房才刚出娘胎的孩子都狠心要活埋了,何况是老太爷老夫人疼爱的大少爷,得亏当年姜氏为了给侯爷一个惊喜,瞒着自己怀的是双胎的事,不然二姑娘的都不一定能保的住。
大少爷是二姑娘找回来的,二少爷的消息也是二姑娘派人接回春兰,才为大家所知。
要二姑娘保不住,长房可真就被二房算计的死死的了。
老夫人哽咽道,“不挑食好,祖母让厨房捡拿手的菜做……”
沈绥道,“不急,我一会儿带延儿和棠儿去姜家,午饭在姜家吃,晚饭再在松鹤堂吃。”
四老爷去接也行,毕竟沈绥和沈延私下已经父子相认了。
老夫人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和我商议一下?”
沈绥道,“宁老王爷是真的疼桓儿,我不忍心拒绝。”
老夫人道,“你不忍心,那你自己呢,你也是有爵位要人承袭的。”
老夫人知道沈绥有两个儿子,可也得人在跟前,两个儿子都流落在外,一个寻回来了,可另一个呢,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老夫人希望有,可这不是她希望有就真的会有的。
老夫人只知道沈绥同意萧桓入赘宁王府了,其他的,老夫人还什么都不知道。
沈绥道,“这事我和宁老王爷商议过,要行儿找的回来,爵位由行儿继承,要找不回来,以后爵位由桓儿的儿子承袭。”
沈行,是沈绥给自己至今还流落在外的小儿子取的名字。
这么说,老夫人脸色就缓和了几分。
沈绥继续道,“桓儿成亲之后,宁老王爷会安排桓儿到我麾下历练,父子感情不会生分。”
“偶尔桓儿也会带柔嘉郡主回侯府小住几日,陪陪您。”
宁老王爷说的是每个月,但沈绥改为了偶尔,说的太明确,怕以后做不到,老夫人会失望。
老夫人脸色已经缓和七七八八了,“陪我是其次,重要的是你们父子情分,毕竟这么多年都没养在身边……”
生恩不及养恩大。
宁老王爷宁老王妃本就疼沈延,皇上同意他入赘宁王府,以后就更是疼的正大光明了,老夫人怕沈延以后眼里只有宁王府,没有平远侯府了。
不过宁老王爷到底为人厚道,把沈延安排到沈绥麾下,倒是比在府里更方便培养父子感情。
老夫人的想法,沈绥在乎,但没那么在乎,他看向沈棠,毕竟沈延是沈棠找回来的,“你不怪父亲这么做吧?”
沈棠摇头,“不论大哥在哪里,他都是我大哥,也始终是父亲的儿子,祖母的孙儿。”
三太太道,“棠儿说的没错,宁老王爷疼延儿,是延儿的福气,也是咱们平远侯府的福气。”
老夫人怒气尽消,道,“人怎么还没接回来?”
老夫人翘首以盼。
屋子里压抑了半天的气氛总算又缓过来了。
又等了一刻钟,才有丫鬟快步进来道,“老夫人,四老爷把大少爷接回来了!”
这府里除了老夫人,其他人都见过萧桓的。
又等了一会儿,只见一道挺拔的身影走进来,眉眼像沈绥,但通身的贵气,只一眼,老夫人就知道宁老王爷是真的拿萧桓当亲孙儿培养的,也不怪宁老王爷舍不得放萧桓回来。
老夫人眼睛湿润,“延儿……”
既是认祖归宗,磕头是肯定免不了的。
丫鬟拿来蒲团,萧桓跪下给老夫人磕头,老夫人忍着扶他起身的冲动,等萧桓磕完头,才扶他起来,哽咽道,“十五年了,可算是回家了……”
萧桓眼睛也通红。
虽然这些年他在宁王府过的很好,宁老王爷宁老王妃都拿他当亲孙儿疼,事事为他筹谋,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宁王世子,他也想找到家人,想问问为何遗弃他,宁老王爷说他根骨奇佳,是练武奇才,也擅读书,未必是遗弃,也有可能是和家人走散了,但不论是哪个原因,他总归是想找到家人的,找到自己的来历。
知道自己是平远侯府十五年前在花灯会上丢失的大少爷后,萧桓知道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在找他,惦记着他,多年的心结总算是解了。
萧桓唤道,“祖母……”
老夫人连连点头,高兴的泪眼模糊。
萧桓又喊了沈绥一声,“父亲。”
然后看向沈棠,沈棠先喊出声,“大哥。”
老夫人有许多的话想问萧桓,又不敢问,毕竟萧桓这么多年都在宁王府,这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的贵气,就是皇室宗亲也没几个比得过的,老夫人抹着眼泪道,“先去祭祖吧,得把这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
沈绥就起了身,领萧桓去祠堂,三老爷四老爷,还有沈棠他们都去了。
一般女子是不让进祠堂的,但沈绥让沈棠也进去上香了,沈延是沈棠找回来的,还有沈行的存在,也是沈棠找谢归墨帮忙接回春兰,平远侯府上下才知道的。
沈棠虽是女儿身,倒是比他这个做父亲的做的还要多,要沈棠都没资格进祠堂,这侯府也没几个人能进了。
这边萧桓认祖归宗,那边老夫人高兴,赏了府里上下半年月钱,整个侯府都高兴起来。
侯府高兴,有人就不高兴了,甚至呕血。
早朝上的事,传到二太太耳中,二太太没差点气的当场中风。
她让人放流言,是要破坏宁王府和平远侯府的关系,结果不但没破坏了,还让两府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二房处心积虑算计沈延的世子之位,结果把沈延送到了宁老王爷膝下,送了他一个宁王世子的位置!
二房什么都没落到,还被从族谱上除名,如同阴沟里的老鼠,人人喊打!
二太太气的两眼发黑,嘴里都有了血腥味儿。
第204章
拖累
除了二太太之外,最生气的莫过于叶贵妃和齐王了。
尤其是叶贵妃,不知道骂了二老爷二太太多少遍蠢笨如猪了。
做下偷梁换柱这样的事,还不瞒严实,要是瞒的死死的,以如今平远侯府嫡女的身份,能给齐王带来多大的助力。
平远侯府和靖阳王府联姻,靖阳王世子几乎是非沈棠不娶的地步,晋德长公主和长驸马的女儿从小在二太太膝下长大,丢失十五年的平远侯府大少爷,被宁老王爷宁老王妃当亲孙儿养大,娶的又是端王府柔嘉郡主。
娶了平远侯的女儿,相当于多了靖阳王府、晋德长公主、宁王府以及端王府这么的助力!
就算这些人不明着帮齐王夺嫡,至少不会站到对立面去。
可现在呢?!
二房做的那些坏事被公之于众,人尽皆知,脊梁骨都快被人戳烂了,二老爷更是被贬官两级,在齐王夺嫡一事上,非但帮不上忙,甚至还成了拖累!
叶贵妃一口银牙没恨的咬碎。
叶贵妃和齐王不高兴,许皇后和大皇子可就高兴了,更觉得惊险。
本来叶贵妃就得宠,齐王在朝中势力不弱,许皇后不敢想要沈娢真的是沈绥的女儿,宁王世子的亲妹妹,要这些人都拥护齐王了,可能真就没她和大皇子什么事了。
许皇后着实没想到帮她和大皇子最大的,竟然是沈二姑娘,也不枉当日他们花那么大力气把沈娢扶上二皇子妃的位置上,这一步棋走的当真是妙绝,许皇后甚至隐隐觉得,若是大皇子夺嫡成功,这绝对是最关键的一步。
可惜平远侯就一个亲生女儿,还已经许给靖阳王世子了,不然她就直接求皇子赐婚了,那样估计都不用争,直接就把叶贵妃和齐王活活气死了。
……
再说沈棠,跟着进祠堂,祭拜列祖列宗后,就又一起回到了松鹤堂。
一路上假山大树都是丫鬟,脑袋一颗叠一颗,都想看看他们平远侯府大少爷长什么模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丫鬟中也有和家人失散的,可是她们丢了后,碰到的是人牙子,辗转被卖了做丫鬟,不像大少爷,在花灯会上走丢,身份更更更尊贵了。
真是应了那句有福之人不进无福之门,福泽深厚的人,走到哪儿都福泽深厚。
然后丫鬟们就想知道同样倒霉催,也格外命大的二少爷,这会儿在哪儿了。
被二房算计送出府活埋,被春兰给救了,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有没有吃苦头……
绕过屏风进屋,老夫人就问萧桓道,“延儿喜欢吃什么菜,我让厨房给你做?”
萧桓道,“祖母,我不挑食。”
一句话,别说老夫人了,王妈妈听得鼻子都泛酸了。
大少爷小时候可挑食了,就没几道他喜欢吃的菜,王妈妈都不敢想他在花灯会上丢失,在被宁老王爷找到之前,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怕勾起萧桓的痛苦回忆,那段过往,沈绥都没敢问,老夫人就更不敢了。
眼下没有证据,证明萧桓当年丢失是二房的手笔,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二房对长房才刚出娘胎的孩子都狠心要活埋了,何况是老太爷老夫人疼爱的大少爷,得亏当年姜氏为了给侯爷一个惊喜,瞒着自己怀的是双胎的事,不然二姑娘的都不一定能保的住。
大少爷是二姑娘找回来的,二少爷的消息也是二姑娘派人接回春兰,才为大家所知。
要二姑娘保不住,长房可真就被二房算计的死死的了。
老夫人哽咽道,“不挑食好,祖母让厨房捡拿手的菜做……”
沈绥道,“不急,我一会儿带延儿和棠儿去姜家,午饭在姜家吃,晚饭再在松鹤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