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绥就是来看一下沈棠,知道沈棠没有大碍,他也就放心了,从清漪苑出去,老夫人派人来将他请了去。
  沈绥去了松鹤堂,见到他,老夫人叹息一声,道,“棠儿和萝儿得靖阳王世子相救,才没有出大事,我们平远侯府理应登门道谢。”
  想到这事,老夫人就觉得难堪。
  他们平远侯府姑娘一个怕守寡,算计自己的亲妹妹替嫁,一个明知道靖阳王世子不会死,死活不肯上花轿,让靖阳王府的花轿空着抬回去,白办了一场喜宴,靖阳王世子却以德报怨,实在是叫他们平远侯府无地自容。
  本来这些事做的就落人话柄了,再不登门道谢,就更被人戳脊梁骨了。
  靖阳王世子不仅救了他们平远侯府两位姑娘,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接住了沈棠,帮她治好了脱臼……
  这要换两个人,十有八九要定亲,结果茶楼酒肆没一个议论这事的,要是能成,早就成了,靖阳王世子都退掉了平远侯府的亲事,靖阳王府花轿临门,沈二姑娘凤冠霞帔都穿上了,宁扎自己一簪子,也不嫁给靖阳王世子,还怎么嫁怎么娶?
  不可能的事,还议论做什么?
  再说了,接骨那算是大夫,大夫给个姑娘接骨就要娶人家,那大夫得要娶多少媳妇?
  老夫人不敢奢望平远侯府和靖阳王府再结亲,她怕的是这事会影响沈棠那门定了一半的亲事……
  连是谁要求娶沈棠都不知道,人家不上门提亲,沈绥总不能去问皇上。
  想到要去靖阳王府道谢,沈绥头就隐隐作疼,上回靖阳王退婚就够尴尬了,没想到还有更尴尬的时候,但愿以后没有了。
  沈绥道,“明日上完早朝,我就去靖阳王府道谢。”
  又商议了下准备哪些谢礼,沈绥就走了。
  ……
  一夜浅眠。
  睡的不好,醒来时头有些昏沉。
  沈棠撑着床坐起来,外面银杏和秋桐端着铜盆进来,见沈棠醒了,银杏过来伺候沈棠起床,她嘴角咧着道,“姑娘,昨晚佛堂出事了。”
  沈棠瞬间就来精神了,“佛堂出什么事了?”
  银杏道,“二太太和大姑娘想早点抄完家规出佛堂,昨晚熬夜抄家规,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大姑娘打翻了烛台,灯油将抄好的五百多篇家规全给烧了,还差点把佛堂点着……”
  要不是怕被人说幸灾乐祸,银杏都不知道笑多少回了。
  老夫人可是说了要抄够六百篇家规才许出来,家规被烧了,可不作数了。
  沈棠烦闷的心情好了许多,只是沈娢怎么会这么不小心,沈棠看向窗外,怀疑是不是陈山在替她出气。
  沈棠往窗外看了一眼,银杏就上心了,等沈棠吃完早饭,银杏小声道,“奴婢问了,是陈山在给姑娘出气……”
  人家帮她出气,沈棠心下感激,不能让人白帮忙。
  吃完早饭,沈棠向陈山道谢,送上十两银子,陈山道,“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沈棠道,“你主子虽然让你来保护我,但肯定不会吩咐的这么细致。”
  确实,这是陈山自己的主意,他待在树上,人都快待僵硬了,就去佛堂活动了下筋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沈棠将银子递给他。
  这回陈山收了,“那多谢世子妃赏赐。”
  沈棠,“……”
  真是有其主就有其仆。
  做主子的一口一个岳父大人,做属下的张口叫她世子妃。
  一点都不顾及她尴不尴尬。
  早知道不谢他了。
  不过陈山这算是暴露他主子是个世子吗?
  想到男子能请皇上出面转话,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
  沈棠受的都是皮外伤,又有男子送的贡品药膏,养了三天,就好差不多了。
  这日,洗漱完,沈棠坐下来吃早饭,拿了个包子,咬了一口眉头就皱紧了,咸的人眉毛都炸掉了,赶紧吐掉。
  银杏尝了一口,道,“怎么这么咸?奴婢去问问。”
  银杏把包子拿出去,很快回来告诉沈棠道,“这两天大厨房有点乱,各个院子要的菜都送错了……”
  大厨房什么时候会出这么低级的错误了?
  沈棠问道,“只是大厨房乱?”
  银杏道,“绣房好像也出了点事,听四儿说,各处的管事妈妈昨儿几乎都去找过老夫人。”
  沈棠笑了,二太太这是在佛堂抄家规抄不耐烦了,在闹幺蛾子,逼老夫人放她出去呢。
  老夫人已经上了年纪,这十多年都是二太太管家,就是老夫人有心接手,也力不从心了。
  既然这么想出佛堂,她不介意帮她们一把。
  吃完早饭,沈棠就带着银杏去松鹤堂。
  半道上,银杏劝道,“姑娘身上撞出来的淤青还没完全好,这么心急去给老夫人请安做什么?晚几日去,老夫人不会怪你的。”
  沈棠惆怅道,“近来倒霉事情一件接一件,我心不安,我要去大昭寺上香祈福。”
  银杏道,“可姑娘才惊马啊,侯爷特地叮嘱,能不出门就不让去,老夫人不会让你去的。”
  沈棠道,“不让去我也得去,母亲不在了,父亲又忙,这些事我不去办,我还能指望谁?我出事也就罢了,就怕这倒霉劲祸延父亲和祖母,去求个心安,我不坐马车去就是了。”
  主仆俩边说边走远,一旁假山后走出来一道碧绿色身影,脚步匆匆的往佛堂方向去了。
  第55章
  回礼
  屋内,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喝茶,三太太坐在老夫人下首,在陪老夫人说话。
  沈棠绕过屏风走进去,见到她,老夫人有些诧异,三太太就更诧异了,“二姑娘伤的比萝儿重,这么快就恢复了?”
  沈棠上前,福身给老夫人请安,“让祖母担忧了,身上撞出来的淤青已经好七七八八了。”
  老夫人点头,慈霭道,“没事就好。”
  三太太有些坐不住了。
  沈棠伤的比她女儿重,是大夫亲口说的,同样养伤,她女儿惊马丢的半条命还没找回来,二姑娘都能来给老夫人请安了,三房是庶出,沈棠是正儿八经的侯府嫡女,她女儿比沈棠还要娇贵,可说不过去。
  三太太怀疑大夫捧高踩低,给沈棠用的药膏比给她女儿用的好。
  嗯,沈棠确实用的药膏更好,但不是大夫给的,三太太虽然怀疑,但没有证据,也不敢乱说。
  沈棠坐下来,对老夫人道,“祖母,近来府里接连出事,实在晦气的很,我想去大昭寺拜拜,替您和父亲祈福。”
  不止沈棠,府里上下就没有不觉得侯府近来倒霉的,好像所有的倒霉事都是从靖阳王世子需要冲喜,大姑娘怕守寡不肯嫁开始,靖阳王世子毒解醒过来就没事了,他们平远侯府倒霉事却是一桩接一桩,没完没了。
  确实该去大昭寺拜拜了。
  但老夫人没打算让沈棠去,正要反对,外面快步进来一小丫鬟,上前道,“老夫人,二太太觉得侯府近来太不安生,让她心惶惶不安,想去大昭寺祈福,望您准她去大昭寺一趟,回来再继续抄家规。”
  沈棠听了忙道,“祖母,我去就行了。”
  老夫人道,“你才惊马,伤还没好全,好好待在府里养伤,让你二婶带你长姐去替侯府祈福也一样。”
  老夫人不让沈棠去,在沈棠意料之中,让二太太和沈娢去,也在沈棠意料之中。
  老夫人罚二太太去佛堂抄家规已经好些天了,这两日二太太憋不住闹幺蛾子,老夫人心底跟明镜似的,可就这么放二太太出来,老夫人岂不是被二太太拿捏住了,不放受累的又是老夫人自己,现在有台阶给老夫人下,老夫人不会不接着。
  沈棠不放弃挣扎了两下,老夫人不松口,沈棠也就死心了。
  沈棠没走,耐着性子坐了会儿,二太太和沈娢就来了,沈棠这些天都没再去佛堂,二太太瘦了一圈,沈娢的气色就更更更差了。
  佛堂不得见荤腥,吃的肯定不比在自己院子里,再加上抄家规,心情差,气色能好才怪了。
  见老夫人眼底满是疼惜,沈棠道,“祖母,长姐不小心将灯烛打翻,将抄好的家规烧了,才迟迟没抄完六百篇家规,您就免了她们的责罚吧。”
  银杏站在沈棠身后,听得眼睛都睁圆了,姑娘吃错药了吗,怎么帮大姑娘和二太太求情啊,让她们在佛堂抄家规抄到地老天荒才好呢。
  沈棠也不想帮沈娢和二太太求情,但老夫人都心疼成这样了,她不帮着求情,老夫人也不会让她们继续抄家规了,都递了个大台阶了,不差这个小的了。
  这不,沈棠一求情,老夫人就同意了,“看在棠儿替你们求情的份上,不用你们再抄家规了。”
  沈棠帮着求情才免抄家规的,肯定要向沈棠道谢。
  一大清早就起来抄家规的沈娢是咬着牙向沈棠道谢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