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玉娇迟疑一瞬,还是顺从接过汤碗,在宫女的围护下,袅袅娜娜地走向紫宸殿。
  殿内的李怀恒正在闭目歇息,眼见崔玉娇来了,便示意她放下汤碗,“文景来了,你与他叙叙旧吧。”
  话音刚落,屏风后立时走出一个长身玉立、端正守礼的青年。他深深望了崔玉娇一眼,低声唤道:“娘娘安好。”
  崔玉娇现在的身份尴尬,先帝是当今的哥哥,所以她便也保留了皇后一称,不过为“故皇后”。很多人为避免尴尬,只称她为“娘娘”。
  崔玉娇不知怎么跟陆文景相处,她初当皇后时遭过许多麻烦事,很多不好与父亲说的事情,都是陆文景帮她解决的。
  那时她尚且能把两人当成合作关系,可现在......
  她看着青年眼底的灼灼眼神,无声一叹:“陆大人客气了。”
  陆文景掩下眼底的自嘲,带着依旧挑不出错的笑容与崔玉娇攀谈了几句,随后便告辞走人。
  那道身影渐渐消失在房内,一道随之响起的声音乍然惊动了崔玉娇,“别看了,人已经走了。”
  眼看着崔玉娇看过来,李怀恒垂下眼帘,淡声道:“崔姑娘还有何事?”
  他还是叫她崔姑娘......崔玉娇恍惚了一瞬,随后垂头道:“陛下,咱们真的要将李将军留在这里吗?她身上好歹流着一半的王家血脉......”
  她这句话没别的意思,该因为此时能跟着潜逃的,大都是曾经四大姓的人。
  “你也知道她流着一半王家血脉......可她就是这般害自家人的?”李怀恒手背青筋暴起,又倏忽复原,“此事休得再议,崔姑娘回去吧。”
  崔玉娇低声应是,在路过高高的门槛时,她忽而停顿了一下。
  她以前答应这些人,帮他们毒害先帝时,除了那少许的少女心作祟,更多的还是觉得四皇子比三皇子更适合做皇帝。可如今看来,一切皆没有定数。
  *
  三日还
  未到,外边动荡的风便吹到了府内。不过一个半日,李府大门便乍然打开,露出外边形色匆匆的人们。
  李沙棠靠在门檐处,耳边是人们惶恐的私语。
  “我听宫里当差的舅舅说,叛军三日后就要压境了!宫里的贵人们听说在准备跑路了!”
  “我怎么听说,他们一天前就跑了?连陆家那个闯祸精最近几天都没出来过了!”
  “不会吧......我姑姑也在宫里当差,宫里贵人们还在呀!”
  “就是,你不懂就不要乱说!”
  李沙棠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被指责的那个中年男人,朴素布衣及蜡黄面容,扔人堆里也找不出来的那种形象。
  她豁然转身,在房里收拾了一下,随即躲过府邸内外的暗哨,飞速跑去皇宫。
  她率先跑进凤栖宫,宫内坐着一个美人,正在沾花弄草,看身影和长相特别像崔玉娇。
  李沙棠的眼神在美人指尖顿了顿,美人指尖长而细,带着微微薄茧。
  刹那间,她变了脸色。
  正准备冲出去一问究竟时,城楼金钟忽然敲响,荡漾在永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第86章 要不要脸她失去了与他缠斗的欲望,甚……
  叛军围攻永安了!
  李沙棠面色大变,她眼疾手快劫持沾花弄草的“崔玉娇”,企图从她口中知道王室逃亡路径。
  可这人刚被劫持,七窍便开始流血,一下子死于非命!
  门口的脚步声突然响起,还伴随着声声叫唤。
  “娘娘?娘娘叛军打进来了!娘娘......”
  木门吱呀一声响,她刚推开门,手里的瓷盘便乍然掉落在地。
  整个皇宫响起几声凄厉叫喊。
  “娘娘被害了!”
  “陛下被害了!”
  “太后娘娘也被害了!”
  声声堆叠,形成片片沉甸甸的阴云,笼罩在皇宫上方。
  宫内枯树冒新芽,枝叶生长间,一片阴云低空刮过,带着无以伦比的速度飞进李府。
  她前脚刚到的李府,宣旨太监后脚就到了李府门边。
  李沙棠理过发髻衣裳,连忙阔步走来,神色不见慌乱,“见过祥公公。”
  小祥子也不搞客气,端着圣旨,朗朗宣读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卿忠勇,素为先帝所重。今逆贼猖獗,朕不得已,暂幸蜀中以全社稷。然宗庙陵寝、百万生民皆系于长安一城,卿当砺刃秣马,与将士同心。
  朕在蜀中,日夜西望,惟盼捷音。倘天不佑朕,卿可自决,勿以朕为念。钦此!”
  李沙棠垂头跪地,久久不语。
  “李大将军,接旨吧!”小祥子催促道。
  “除了我之外,朝堂没有人能担当此任了吗?”李沙棠一边起身,一边不客气问道。
  “您......”小祥子有些尴尬,“您是现今朝堂上,官职最大的人了。”
  “官职比我大的,只怕都跑了吧?”李沙棠讽笑一声,她仔细收好圣旨,面上却看不出太多表情,“公公怎么不跟着一块儿走?”
  她要再看不出小祥子是谁的人,她被骗、被捅的几次经历就白遭了。
  “公子说......要杂家协助大将军。”小祥子被戳被了也不慌,反倒笑得一如往昔。
  “协助?”李沙棠细细咀嚼着这两个字,情绪在喉间翻腾,最终化为一道呵声。
  “那有劳公公了。”她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不知公公是准备协助本将军加快本朝灭亡,还是协助本将军保住本朝?”
  小祥子惊异于她如此快的妥协,连忙低头恭敬道:“本朝人自当做本朝事,自是帮助将军守好朝廷。”
  李沙棠听后沉默许久,眸底墨色翻滚,最终连为三声“好”。
  唇角勾起弧度,眸中却冰冷,“那你带我府中下人去找陆都尉他们,兵分几路挨个查官邸,把所有还留在永安的朝臣都翻出来,赶到乾清殿前集合。就说李将军现在心情不好,要是有谁敢逃,我拼死也得追上去把他砍了!”
  向来爽脆的声音此刻浸满煞气,化为丝丝凉气,捂冷了小祥子刚浸出薄汗的脖颈。
  他垂头,连声应是,随后跟着李府上的几个姑娘一同出了门。
  *
  日已过半,冬去春来,乾清殿前的大坪上春阳杲杲,蒸得众臣额前出薄汗,却无一人敢动手擦汗。
  只因玉阶上的那人双手背着,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他们。
  偏暖的日光毫不留情地洒在他们脸上,而玉阶上的那人却被一众婢女服侍着,打伞的、扇扇子的、还有拿刀站在一旁玩的。
  众臣本该很愤怒,可偏偏那些婢女前阵子刚收拾了他们一遍,此刻他们腹中空空地站在暖阳下受训,实在是没精力得很。
  眼看着底下人都被晒蔫了皮,李沙棠抿了口雀香端来的水,这才开口:“你们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已经站在这里了。想必诸位已经知道皇室和那三家暗自潜逃的事情了吧?叛军不日便要攻城,咱们再不采取举措,那便真成了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了。”
  待底下人渐渐躁动起来,这才又开口:“事分轻重缓急,强制诸位来到这里,是我之过,孟夏在此给大家道歉。”说罢,她朝众臣鞠了一躬。
  在场众臣大都是她的长辈,如今遇上国难,他们没有小辈心焦也就罢了,竟还要小辈向他们这些本想琢磨怎么逃离的人道歉吗?部分人的耳朵已经开始火辣辣地疼了。
  一片寂静中,杜拾遗上前一步,拱手朝李沙棠恭声道:“李将军爱国心切,我等自愧不如,还望将军周旋部署,我等定当从之!”
  一开始只有他一人出列,可渐渐的,随着第一个的出头,后头也逐渐有人跟着上。
  “我等定当从之!”
  “我等定当从之!”
  “我等定当从之!”
  大坪中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方人群或年迈,或年轻,他们汇成一条突然爆发的河流,即将咆哮着扑向远方。
  李沙棠扫过一旁零星跪着的人群,转头让沈九将他们带回家安顿,随后步步下台阶,站在那群黑压压的人群前,深吸口气,逼走眼眶的酸涩,沉声道:“你们都想清楚了?”
  杜拾遗扫过面容尚且稚嫩的少女,她今年不过十七,周身气势却比他们一些大臣还老练。
  他忽然欣慰地笑了笑,随后应声道:“将军尽管吩咐吧,我这把老骨头别的做不了,一砖一瓦一稻草总能搬运!”
  李沙棠抿唇吸鼻,随后压下心中波澜,沉声道:“杜大人之才,绝非一砖一瓦一稻草能比,大人切莫妄自菲薄!”
  正午渐过,暖阳将消,她眯眼看向不再刺眼的蓝天,忽而笑道:“人在做,天在看,诸位大人的义举,上天是不会辜负的!”
  *
  宵禁时,永安城外却驻扎了一个个行军帐。
  炽烈篝火在帐篷中间烧着,众多手戴白骨佛珠的起义军围着篝火跳舞,姿态癫狂、神色痴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