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沙棠那点好心情顿时没了。
一股无言的愤怒涌上心头,她转身叫过附近的婢女,让人把凶鱼处理了。
*
翌日清晨。
李沙棠睁开眼,眼前还是那顶雪青色的软烟罗帐,可鼻端的玉兰香已淡不可闻了。
关月听着响动,立即推门而入,帮着小姐洗漱梳发。
近日来,小姐越发不待见外面那些新来的婢女们,生活大小琐事都要她与纪嬷嬷亲力亲为。
关月正想着,纪嬷嬷便急匆匆地跑来了,她手里还攥着本红册子。
“小姐......”豆大的汗珠顺着纪嬷嬷的鬓发往下掉落,她喘着粗气,话都说不上来。
李沙棠匆匆走到纪嬷嬷身前,亲手给纪嬷嬷倒了杯温水,一边递与纪嬷嬷喝着,一边轻轻地拍着纪嬷嬷的背。
一旁的关月已经看愣了。
待纪嬷嬷恢复几分后,她立马拍开小姐的手,后退一步道:“小姐,这些事您以后就不要做了。”
李沙棠一怔,她看着纪嬷嬷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偏过头,看向关月道:“关月姐姐,你去外面守着吧。”
关月已经习惯守门了,闻言只是低声应是。
待关月走后,纪嬷嬷才又开口:“嬷嬷明白小
姐把嬷嬷当亲人,但小姐,你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嬷嬷只是一介下人,你要有分寸。”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纪嬷嬷发现小姐心中自有成算,她自不能让小姐的成算毁于生活的细节中。
李沙棠抿唇,不解道:“什么叫分寸?”
纪嬷嬷缓了口气,温声道:“就像方才,小姐可以让婢女替我倒水揉背,而不是自己亲自动手。这一幕要是传出去了,有损小姐威信。”
李沙棠不想懂,她跳开这个话题,转而问道:“这个红册子就是嫁妆单吗?”
纪嬷嬷点点头,将手中的册子递给李沙棠。
李沙棠打开册子,一页一页地翻着。
终于,在一页不经意的角落里,李沙棠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她眼里缓缓溢出笑意。
*
巳时。
永兴坊临近东边码头,大街上车水马龙,处处可见志得意满的各地商人。
大街最黄金的地段上,一块金灿灿的牌匾赫然高挂其上,正是王家粮行。
此刻的王家粮行热闹得很,一个个闲汉和码夫围成大圈,七嘴八舌地看着热闹。
一个破布烂裳、满脸憔悴的女人抱着个面色发青的三岁孩童,直愣愣地跪在粮行面前。
粮行小二气恼得很,他围着女人转圈圈,最后抵不过人言,只得低声劝慰道:“你这女人又是何必呢!你跪在这里,这粮行的粮价也不会变!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会儿行老来了,你就有苦头吃了!”
那女人从身上摸出一个破布袋子,将里头的铜板倒出来,对着小二不住磕头,“求求你,求求你,我不是不给钱,我给钱的!安阳县的粳米都是这个价,我以为,我以为......我身上也只有这么些钱了,求求你行行好吧......”
那女人一直磕着头,她脸上的泪水蜿蜒成河,逐渐消融在这条阔气的大街上。
小二瞪着女人,咬牙道:“安阳县是安阳县!你来这永安城,连这里的粮价都不打听吗?要我说,穷人就不该来永安,那得活活饿死!”
最后一句小二自己都悲从心来,声音不由得大了些,引起路边闲汉码夫们一阵哗然。
女人抱着怀里的孩子,泪水越发汹涌,“要是能选择,谁会来永安啊!”
小二哑然,这句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于是他也不劝了,只袖手等着行老来。
万一......行老见这女人可怜,赏她一口饭吃呢?
*
粮行徐行老没一会儿就来了,他约莫知天命的年纪,一把胡须飘飘,看起来不像个商人,倒像个道士。
“诶呦!”那徐行老一见着面色发青的孩童,立马伸手抚了抚孩子的脑袋。
那女人眼见着徐行老来了,麻木的眼里立马燃起希望。她将地上的铜板放到破布袋子里,小心翼翼地递给行老,“大人,钱,买粮钱……”
徐行老伸出一根手指制止了她,抚须笑道:“来者是客,婶子往里请,粮行免费给孩子熬粥喝。”
女人坚持将钱袋递给徐行老,待徐行老的随从接过后,她这才抱着孩子,兴高采烈地踏进粮行大门。
围观群众纷纷叫好,连店小二都露出了自豪之色。
人群中,一个头戴帷幕的姑娘缓缓退出人群,转身匿进幽深的小巷子里。
“沈九。”那姑娘面对着藤蔓疯长的石砖墙,忽而开口,“救下那对母子,送到东郊的庄子上去。”
石砖墙上跳下一个蒙面的高挑女子,她转过身,朝李沙棠眨眼道,“少主总算叫卑职办事了!”
还没等李沙棠反应,沈九几个跃步,转瞬消失在巷子里。
李沙棠看着沈九的背影,笑着摇摇头,也转瞬消失在巷子里。
第32章 抛尸救人丹药吃久了,是会发疯的。……
王家粮行后院。
两个壮汉正往一个破麻袋里塞棉花,待棉花塞满后,他们便将麻袋放到一个小推车上,叮呤咣啷地推着走。
两人走的小道,没多时就走到一个废弃的墓地。他们熟练地抬起麻袋,满脸嫌恶地往墓地里面走去。
这墓地荒废许久,早已成为周遭名副其实的乱葬岗,许多死人都是拿个草席一卷了事,倒喂饱了不少苍蝇。
两人越走越深,直到远离乱葬地,四周只零零散散立了几个石碑,他们这才将手中的麻袋甩进一个大坑里。
“这里的蚊子毒得很!”其中一个壮汉甩了甩手臂,他粗壮的胳膊上迅速肿起一个红包。他用手擦了下嘴,抹了点唾沫涂到肿包上。
“你血香呗!”另一个壮汉笑他。
两人一路骂骂咧咧地离去,四周再度恢复平静。
就在这时,空旷寂静的大坑旁忽然多出一个黑衣蒙面女子,她蹲下身来,往坑里打量了几眼。
崭新的麻袋下零零碎碎地散着一些破布料,隐约可见黄褐布料下的累累白骨。
“造孽!”沈九呸了几句,随后将麻袋扯出大坑,轻柔地平放在地面。
沈九本来准备扛着麻袋就走,但转身的那瞬,她忽然瞟到一抹红色。
她重新走到坑前,那抹红色隐在层层布料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倾身上前,小心翼翼地扯开布料,拿出那枚红色的东西。
那红色的东西上画着金色的符文,它的四角皆有明显破损,瞧着像枚年代久远的平安符。
沈九将平安符收进袖里,转身扛着麻袋,几步没了踪影。
*
李沙棠离开王家粮行后,转身溜进进步巷的一间宅院。
“庞夫人,我来看你了!”李沙棠一边合上院门,一边抱起飞奔过来的庞朱倩,“倩倩想姐姐没?”
庞朱倩今年六岁,长得胖乎又水灵。她笑嘻嘻地赖在李沙棠怀里,葡萄似的眼睛一眨,“倩倩可想姐姐了,姐姐说要给我带好吃的,吃的在哪里啊?”
李沙棠哭笑不得地捏着小馋鬼的鼻头,从怀中掏出刚买的米糕,“喏,赵叔叔做的米糕,姐姐对你好吧?”
庞朱倩接过米糕,啃得满脸幸福,“姐姐待倩倩最好了,前段时间有坏人骂姐姐,我跟阿娘都帮姐姐骂回去了!”
李沙棠一怔。
庞朱倩没得到回应,小小的身姿扭啊扭,期待道:“倩倩也待姐姐最好了!”
李沙棠忍俊不禁,她揉揉倩倩脑袋,将庞朱倩放回地面,附和道:“姐姐知道倩倩人最好了。”
庞朱倩得意昂首,她啃着米糕,含糊不清道:“姐姐知道就好。”
“胖朱倩!你都胖成这样了,怎么还吃!”李沙棠还没说话,内室就冲出一个十岁大小的男孩,冲着庞朱倩气恼道。
庞朱倩冲他做了个鬼脸,嘻嘻笑道:“臭朱乾!自己吃不到,还不许别人吃。”
庞朱乾抱着胳膊,余光瞟着李沙棠,嘴上仍不肯认输:“我才不爱吃这种小孩子吃的东西。”
李沙棠忍住笑意,从怀里又掏出个米糕,在庞朱乾面前晃了晃。
庞朱乾下意识接过。
庞朱倩随后爆笑,她葡萄似的眼睛笑成月牙,嚷嚷道:“臭朱乾不是不吃吗?”
“你俩别闹了。”高晓曼从内室走出来,她身后还跟着个素衣银钗的美妇人。
“你怎么也在这?”李沙棠诧异地看着高晓曼,不知这两人何时认识的。
高晓曼眯着眼睛打量李沙棠,那晚她喝醉了,没仔细观察她的孽徒。如今天色正好,她这么细看之下,李沙棠跟她那个顽固爹像了个七八成,尤其是那一双剑眉,令人见之就烦。
“别这么惊讶,”高晓曼哼笑一声,“我跟庞夫人认识的时候,你才丁点大呢!”
说完,她生怕不够详细似的,伸手指向庞朱倩,“喏,就跟她差不多大。”
一股无言的愤怒涌上心头,她转身叫过附近的婢女,让人把凶鱼处理了。
*
翌日清晨。
李沙棠睁开眼,眼前还是那顶雪青色的软烟罗帐,可鼻端的玉兰香已淡不可闻了。
关月听着响动,立即推门而入,帮着小姐洗漱梳发。
近日来,小姐越发不待见外面那些新来的婢女们,生活大小琐事都要她与纪嬷嬷亲力亲为。
关月正想着,纪嬷嬷便急匆匆地跑来了,她手里还攥着本红册子。
“小姐......”豆大的汗珠顺着纪嬷嬷的鬓发往下掉落,她喘着粗气,话都说不上来。
李沙棠匆匆走到纪嬷嬷身前,亲手给纪嬷嬷倒了杯温水,一边递与纪嬷嬷喝着,一边轻轻地拍着纪嬷嬷的背。
一旁的关月已经看愣了。
待纪嬷嬷恢复几分后,她立马拍开小姐的手,后退一步道:“小姐,这些事您以后就不要做了。”
李沙棠一怔,她看着纪嬷嬷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偏过头,看向关月道:“关月姐姐,你去外面守着吧。”
关月已经习惯守门了,闻言只是低声应是。
待关月走后,纪嬷嬷才又开口:“嬷嬷明白小
姐把嬷嬷当亲人,但小姐,你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嬷嬷只是一介下人,你要有分寸。”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纪嬷嬷发现小姐心中自有成算,她自不能让小姐的成算毁于生活的细节中。
李沙棠抿唇,不解道:“什么叫分寸?”
纪嬷嬷缓了口气,温声道:“就像方才,小姐可以让婢女替我倒水揉背,而不是自己亲自动手。这一幕要是传出去了,有损小姐威信。”
李沙棠不想懂,她跳开这个话题,转而问道:“这个红册子就是嫁妆单吗?”
纪嬷嬷点点头,将手中的册子递给李沙棠。
李沙棠打开册子,一页一页地翻着。
终于,在一页不经意的角落里,李沙棠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她眼里缓缓溢出笑意。
*
巳时。
永兴坊临近东边码头,大街上车水马龙,处处可见志得意满的各地商人。
大街最黄金的地段上,一块金灿灿的牌匾赫然高挂其上,正是王家粮行。
此刻的王家粮行热闹得很,一个个闲汉和码夫围成大圈,七嘴八舌地看着热闹。
一个破布烂裳、满脸憔悴的女人抱着个面色发青的三岁孩童,直愣愣地跪在粮行面前。
粮行小二气恼得很,他围着女人转圈圈,最后抵不过人言,只得低声劝慰道:“你这女人又是何必呢!你跪在这里,这粮行的粮价也不会变!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会儿行老来了,你就有苦头吃了!”
那女人从身上摸出一个破布袋子,将里头的铜板倒出来,对着小二不住磕头,“求求你,求求你,我不是不给钱,我给钱的!安阳县的粳米都是这个价,我以为,我以为......我身上也只有这么些钱了,求求你行行好吧......”
那女人一直磕着头,她脸上的泪水蜿蜒成河,逐渐消融在这条阔气的大街上。
小二瞪着女人,咬牙道:“安阳县是安阳县!你来这永安城,连这里的粮价都不打听吗?要我说,穷人就不该来永安,那得活活饿死!”
最后一句小二自己都悲从心来,声音不由得大了些,引起路边闲汉码夫们一阵哗然。
女人抱着怀里的孩子,泪水越发汹涌,“要是能选择,谁会来永安啊!”
小二哑然,这句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于是他也不劝了,只袖手等着行老来。
万一......行老见这女人可怜,赏她一口饭吃呢?
*
粮行徐行老没一会儿就来了,他约莫知天命的年纪,一把胡须飘飘,看起来不像个商人,倒像个道士。
“诶呦!”那徐行老一见着面色发青的孩童,立马伸手抚了抚孩子的脑袋。
那女人眼见着徐行老来了,麻木的眼里立马燃起希望。她将地上的铜板放到破布袋子里,小心翼翼地递给行老,“大人,钱,买粮钱……”
徐行老伸出一根手指制止了她,抚须笑道:“来者是客,婶子往里请,粮行免费给孩子熬粥喝。”
女人坚持将钱袋递给徐行老,待徐行老的随从接过后,她这才抱着孩子,兴高采烈地踏进粮行大门。
围观群众纷纷叫好,连店小二都露出了自豪之色。
人群中,一个头戴帷幕的姑娘缓缓退出人群,转身匿进幽深的小巷子里。
“沈九。”那姑娘面对着藤蔓疯长的石砖墙,忽而开口,“救下那对母子,送到东郊的庄子上去。”
石砖墙上跳下一个蒙面的高挑女子,她转过身,朝李沙棠眨眼道,“少主总算叫卑职办事了!”
还没等李沙棠反应,沈九几个跃步,转瞬消失在巷子里。
李沙棠看着沈九的背影,笑着摇摇头,也转瞬消失在巷子里。
第32章 抛尸救人丹药吃久了,是会发疯的。……
王家粮行后院。
两个壮汉正往一个破麻袋里塞棉花,待棉花塞满后,他们便将麻袋放到一个小推车上,叮呤咣啷地推着走。
两人走的小道,没多时就走到一个废弃的墓地。他们熟练地抬起麻袋,满脸嫌恶地往墓地里面走去。
这墓地荒废许久,早已成为周遭名副其实的乱葬岗,许多死人都是拿个草席一卷了事,倒喂饱了不少苍蝇。
两人越走越深,直到远离乱葬地,四周只零零散散立了几个石碑,他们这才将手中的麻袋甩进一个大坑里。
“这里的蚊子毒得很!”其中一个壮汉甩了甩手臂,他粗壮的胳膊上迅速肿起一个红包。他用手擦了下嘴,抹了点唾沫涂到肿包上。
“你血香呗!”另一个壮汉笑他。
两人一路骂骂咧咧地离去,四周再度恢复平静。
就在这时,空旷寂静的大坑旁忽然多出一个黑衣蒙面女子,她蹲下身来,往坑里打量了几眼。
崭新的麻袋下零零碎碎地散着一些破布料,隐约可见黄褐布料下的累累白骨。
“造孽!”沈九呸了几句,随后将麻袋扯出大坑,轻柔地平放在地面。
沈九本来准备扛着麻袋就走,但转身的那瞬,她忽然瞟到一抹红色。
她重新走到坑前,那抹红色隐在层层布料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倾身上前,小心翼翼地扯开布料,拿出那枚红色的东西。
那红色的东西上画着金色的符文,它的四角皆有明显破损,瞧着像枚年代久远的平安符。
沈九将平安符收进袖里,转身扛着麻袋,几步没了踪影。
*
李沙棠离开王家粮行后,转身溜进进步巷的一间宅院。
“庞夫人,我来看你了!”李沙棠一边合上院门,一边抱起飞奔过来的庞朱倩,“倩倩想姐姐没?”
庞朱倩今年六岁,长得胖乎又水灵。她笑嘻嘻地赖在李沙棠怀里,葡萄似的眼睛一眨,“倩倩可想姐姐了,姐姐说要给我带好吃的,吃的在哪里啊?”
李沙棠哭笑不得地捏着小馋鬼的鼻头,从怀中掏出刚买的米糕,“喏,赵叔叔做的米糕,姐姐对你好吧?”
庞朱倩接过米糕,啃得满脸幸福,“姐姐待倩倩最好了,前段时间有坏人骂姐姐,我跟阿娘都帮姐姐骂回去了!”
李沙棠一怔。
庞朱倩没得到回应,小小的身姿扭啊扭,期待道:“倩倩也待姐姐最好了!”
李沙棠忍俊不禁,她揉揉倩倩脑袋,将庞朱倩放回地面,附和道:“姐姐知道倩倩人最好了。”
庞朱倩得意昂首,她啃着米糕,含糊不清道:“姐姐知道就好。”
“胖朱倩!你都胖成这样了,怎么还吃!”李沙棠还没说话,内室就冲出一个十岁大小的男孩,冲着庞朱倩气恼道。
庞朱倩冲他做了个鬼脸,嘻嘻笑道:“臭朱乾!自己吃不到,还不许别人吃。”
庞朱乾抱着胳膊,余光瞟着李沙棠,嘴上仍不肯认输:“我才不爱吃这种小孩子吃的东西。”
李沙棠忍住笑意,从怀里又掏出个米糕,在庞朱乾面前晃了晃。
庞朱乾下意识接过。
庞朱倩随后爆笑,她葡萄似的眼睛笑成月牙,嚷嚷道:“臭朱乾不是不吃吗?”
“你俩别闹了。”高晓曼从内室走出来,她身后还跟着个素衣银钗的美妇人。
“你怎么也在这?”李沙棠诧异地看着高晓曼,不知这两人何时认识的。
高晓曼眯着眼睛打量李沙棠,那晚她喝醉了,没仔细观察她的孽徒。如今天色正好,她这么细看之下,李沙棠跟她那个顽固爹像了个七八成,尤其是那一双剑眉,令人见之就烦。
“别这么惊讶,”高晓曼哼笑一声,“我跟庞夫人认识的时候,你才丁点大呢!”
说完,她生怕不够详细似的,伸手指向庞朱倩,“喏,就跟她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