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崔杜衡的声音虽然小,但他用内力将声音传进李沙棠的耳朵里。
是以,李沙棠在听到崔杜衡如此“响亮”的声音时,整个人吓了一大跳,几乎是下意识地转头。
随后“碰”的一声,两人额头对额头,俱撞得龇牙咧嘴。
那女子的目光在李沙棠的身上停顿了下,随后漠然地移开目光,转身离开了客栈。
“都怪你!”李沙棠揉着额头,目光幽怨地看了眼客栈门口,转头怒视着崔杜衡。
崔杜衡好心救她反被怪,这会儿也绷不住了,冷言道:“怎么,你真想被她一刀贯穿?不是我说,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厉害点的人都能把你打趴下!”
李沙棠平生最大的痛点就是有人说她功夫不行,崔杜衡这一句直接踩到她的痛脚。
她抿唇瞪了眼崔杜衡,随后什么也没说,自顾自地吃起了饭。
崔杜衡说完就有些后悔了,可他又拉不下脸去和好,就也自顾自地吃起饭来,全程也不讲话。
赵管家的目光在这一对小儿女身上晃悠,随后发愁地叹了口气,也自顾自地吃起饭来。
*
饭后没多久,李沙棠正准备上楼时,大堂里忽然传来一阵哗然。她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倚在“悦来客栈”的门槛处,邋遢的胡子覆了满面,只留下一双溜溜转着的眼睛。
“好饿啊......”那道士哀叹着,整个人瘫在门槛处,像条赖皮虫,“给点吃的吧......”
店主人从后厨跑出来,他体格健壮,双手拎着两根粗壮的木棍,阔步走到道士面前,嫌恶道:“你还赖在我这儿?我都给你三天馒头了,你再不走,别怪我棍下无情!”
这店家生财有道,又与各方豪杰有点关系,在桌的江湖人士纷纷发声支援。
那道士见势不妙,将指甲缝里的脏污擦在门槛上,抄起衣袍转身就跑。那腿脚伶俐无比,一点也不像没饭吃的。
“呸!”那店主人看了眼门槛上乌黑的腌臜,恶心得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他赶忙转身找店小二,让他擦干净。
那店小二拎着抹布,骂骂咧咧地擦起门槛来,“臭道士几天没洗澡了?这污渍擦都擦不干净!”
李沙棠全程旁观,她扫过与店主人大碗喝酒的江湖众人,心下有些疑惑。
这些江湖儿女连朝廷的命令都不太听,更不可能看得上一个小小的客栈店家。这店主人到底有什么玄机?
“小娘子有所不知,这‘悦来客栈’可不是简单的客栈。这店家的母亲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萧夫人!这萧夫人的面子,江湖中有谁不看?”
有个中年行商路过李沙棠,转头朝她笑着说。
李沙棠这才发觉她将自己的心思都嘀咕出来了,她眼神游离一会儿,不由得尴尬起来。
那行商瞧着颇为慈祥,他指向李沙棠身后,抚须笑道:“小娘子跟兄长吵架了吧?这小公子可一直在你身后巴巴等着呢!”
李沙棠疑惑,她哪来什么兄长?
这般想着,她转身望去,就见崔杜衡抿唇盯着她,眼神冷飕飕的。
李沙棠一下给气笑了,她提着裙摆,嗖嗖嗖地跑上楼去,决定再也不理崔杜衡了。
崔杜衡刚把视线从中年行商身上收回来,就见着李沙棠气冲冲离去的背影。他摸了摸脑袋,疑惑地看向赵总管。
“她怎么总是生气?”
赵总管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自家少爷。
*
戌时。
惠民镇,东福巷的一间大宅子里。
一个年逾半百的老头盯着石桌上的银子,喃喃着:“那朱贼的婚宴闹这么大,希望那小姑娘没事......”
万老夫人坐老头对面,闻言苦着脸道:“你说说你干的事啥事儿?人家小姑娘问着玩儿,你真给人小姑娘说了?”
万老爷子搓着手,喃喃着:“我这不是怕糊涂了嘛......”
那金项圈和玉佛是个衣着富贵的陌生男子拿给儿子的,说是十两银子典当掉。儿子当时就意识到了不对,可面对两个价值千金的大宝贝,到底猪油蒙了心,还是应下来了。
儿子死后,老爷子依旧不舍得两个宝贝,在县令问话的时候选择隐瞒,当时也觉着是安家搞的鬼,不想在赔了儿子的同时,还赔了宝贝。
可未曾想,老两口再去找宝贝时,宝贝却飞了!
再加上县令苦于此案许久,迟迟没有新的线索。
老两口被迫陷入两难局面,他们跟县令坦白,那就是犯了欺瞒之罪;他们不跟县令坦白,儿子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盗宝的人也如一把利剑,时时刻刻悬在老两口心上。
老两口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自家被卷入什么旋涡里。
特别是万老爷子,他常年跟这些边缘人物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最是知道他们的手段。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通过那个小姑娘的口,来跟县令坦白。
幸好县令事后没跟他们计较。
他们幸运至极,早已不再奢求什么,就是不知道那个小姑娘怎么样了。
万老夫人沉沉地叹口气,她盯着万老爷子身后婆娑的树影,忽然道:“话说,大兴娶那贱妇之前,是不是也说过那小树林闹鬼。”
万老爷子提到儿子就伤心,他抹去眼角的眼泪,追忆着:“大兴那天回来的神色,好像是不太对……还有大兴生前的最后一晚,他说小树林闹鬼,他不要跟那贱妇睡,但我们都没信……”
说到这个,万老爷子忽然顿住,喃喃道:“我说大兴那日怎么这般软弱,连自家媳妇都怕。老婆子,你说他会不会真的看到什么……”
万老夫人没有讲话,她惊恐地盯着万老爷子身后,苍老的面孔定格在这一刻。
第11章 崔三掉马(修)崔三竟是清河崔氏的三……
翌日,杨家村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湿漉漉的凉意,薄雾笼罩着村口的池塘,水面平静如镜,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激起一圈圈涟漪。
几个村民正忙着在池塘边打水,一声惊叫忽然打破了宁静。
“哪个憨货往池塘里丢东西!”
一个村民瞥见池塘里漂浮着一坨黑色不明物体,他骂骂咧咧地走进那团东西,却在看见真容的那一瞬,吓得跌坐在地。
“死人了!”
那村民面色惊恐地看着越来越近的那团东西,那赫然是个面皮肿涨,杂草般的头发贴着面皮,穿着脏污道袍的道士!
“快去报官!”
与此同时,李沙棠正坐在窗边,托腮望着远处的山峦。
她少时便去了陇右,长到现在只见过沙丘,还没见过这般青绿的山峦。
想着想着,她便舀了口鱼羹汤,吸溜滑进胃里。
这羹汤鲜嫩又热乎,李沙棠不过喝了几口,胃里便极度妥帖,舒适得她不想动弹。
她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在乡村山林里晃荡、天天吃糟糠菜的时候。
她那时心中还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觉着过不了几年,她就可以风风光光、光明正大地归家,叫阿爹刮目相看。
可现在......她其实也没受什么委屈,可她的眼泪就是会不受控制地滚下来,滴滴砸在桌子上。
“你怎么了?可是羹汤不合胃口?”崔杜衡犹豫了一下,还是舔着脸凑上来。
他实在不知道李沙棠昨日为何要对他摆脸色,他不弄清这个问题,他今晚会睡不着觉的。
李沙棠瞥过快喝完的羹汤,斜睨了崔杜衡一眼,又别开脸,继续抹着眼泪。
崔杜衡有些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想着大哥二哥是怎么讨好小妹的。
虽说他平日里跟他们也不亲,但他们同住一屋檐下,时不时便会碰到。
崔杜衡这一回想,还真给他想到不少有关他们的回忆了。
不过他越想,面色就越臭。
还没等他想到对策,客栈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客栈外围了两排神色森严的府兵,那些府兵中间赫然站着两名官员。
其中一名蓄着长须、身着襕袍的官员死死盯
着客栈门槛,他豁然抬头,喝道:“来人!将这客栈给本官围了!没本官的命令,谁也不得出入!”
崔杜衡与李沙棠同时站起身来,他俩对视一眼,眉头不约而同地皱起来。
*
“放,不放,放,不放,不放......”李沙棠转着铜钱,一脸厌弃地盯着反面,又悄悄一弹,将反面弹成了正面。
“小姐吃点东西吧,这客栈总有解禁的一天,小姐得把身子养好才能安全出去啊!”赵管家将一碗煮得稀烂的白粥放到李沙棠面前,苦口婆心地劝着。
李沙棠放下铜钱,随即盯着这碗稀粥,面色铁青。
她已经吃了三天这玩意儿了!天天都没吃饱!
“悦来客栈”被封了好几天,出入客栈的粮食被府兵层层把控,每日供应的吃食极为有限。
这一日两日不吃饱还好,可三四天过去了,这官府眼见着还没进展,那些江湖人士却快饿疯了。
是以,李沙棠在听到崔杜衡如此“响亮”的声音时,整个人吓了一大跳,几乎是下意识地转头。
随后“碰”的一声,两人额头对额头,俱撞得龇牙咧嘴。
那女子的目光在李沙棠的身上停顿了下,随后漠然地移开目光,转身离开了客栈。
“都怪你!”李沙棠揉着额头,目光幽怨地看了眼客栈门口,转头怒视着崔杜衡。
崔杜衡好心救她反被怪,这会儿也绷不住了,冷言道:“怎么,你真想被她一刀贯穿?不是我说,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厉害点的人都能把你打趴下!”
李沙棠平生最大的痛点就是有人说她功夫不行,崔杜衡这一句直接踩到她的痛脚。
她抿唇瞪了眼崔杜衡,随后什么也没说,自顾自地吃起了饭。
崔杜衡说完就有些后悔了,可他又拉不下脸去和好,就也自顾自地吃起饭来,全程也不讲话。
赵管家的目光在这一对小儿女身上晃悠,随后发愁地叹了口气,也自顾自地吃起饭来。
*
饭后没多久,李沙棠正准备上楼时,大堂里忽然传来一阵哗然。她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倚在“悦来客栈”的门槛处,邋遢的胡子覆了满面,只留下一双溜溜转着的眼睛。
“好饿啊......”那道士哀叹着,整个人瘫在门槛处,像条赖皮虫,“给点吃的吧......”
店主人从后厨跑出来,他体格健壮,双手拎着两根粗壮的木棍,阔步走到道士面前,嫌恶道:“你还赖在我这儿?我都给你三天馒头了,你再不走,别怪我棍下无情!”
这店家生财有道,又与各方豪杰有点关系,在桌的江湖人士纷纷发声支援。
那道士见势不妙,将指甲缝里的脏污擦在门槛上,抄起衣袍转身就跑。那腿脚伶俐无比,一点也不像没饭吃的。
“呸!”那店主人看了眼门槛上乌黑的腌臜,恶心得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他赶忙转身找店小二,让他擦干净。
那店小二拎着抹布,骂骂咧咧地擦起门槛来,“臭道士几天没洗澡了?这污渍擦都擦不干净!”
李沙棠全程旁观,她扫过与店主人大碗喝酒的江湖众人,心下有些疑惑。
这些江湖儿女连朝廷的命令都不太听,更不可能看得上一个小小的客栈店家。这店主人到底有什么玄机?
“小娘子有所不知,这‘悦来客栈’可不是简单的客栈。这店家的母亲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萧夫人!这萧夫人的面子,江湖中有谁不看?”
有个中年行商路过李沙棠,转头朝她笑着说。
李沙棠这才发觉她将自己的心思都嘀咕出来了,她眼神游离一会儿,不由得尴尬起来。
那行商瞧着颇为慈祥,他指向李沙棠身后,抚须笑道:“小娘子跟兄长吵架了吧?这小公子可一直在你身后巴巴等着呢!”
李沙棠疑惑,她哪来什么兄长?
这般想着,她转身望去,就见崔杜衡抿唇盯着她,眼神冷飕飕的。
李沙棠一下给气笑了,她提着裙摆,嗖嗖嗖地跑上楼去,决定再也不理崔杜衡了。
崔杜衡刚把视线从中年行商身上收回来,就见着李沙棠气冲冲离去的背影。他摸了摸脑袋,疑惑地看向赵总管。
“她怎么总是生气?”
赵总管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自家少爷。
*
戌时。
惠民镇,东福巷的一间大宅子里。
一个年逾半百的老头盯着石桌上的银子,喃喃着:“那朱贼的婚宴闹这么大,希望那小姑娘没事......”
万老夫人坐老头对面,闻言苦着脸道:“你说说你干的事啥事儿?人家小姑娘问着玩儿,你真给人小姑娘说了?”
万老爷子搓着手,喃喃着:“我这不是怕糊涂了嘛......”
那金项圈和玉佛是个衣着富贵的陌生男子拿给儿子的,说是十两银子典当掉。儿子当时就意识到了不对,可面对两个价值千金的大宝贝,到底猪油蒙了心,还是应下来了。
儿子死后,老爷子依旧不舍得两个宝贝,在县令问话的时候选择隐瞒,当时也觉着是安家搞的鬼,不想在赔了儿子的同时,还赔了宝贝。
可未曾想,老两口再去找宝贝时,宝贝却飞了!
再加上县令苦于此案许久,迟迟没有新的线索。
老两口被迫陷入两难局面,他们跟县令坦白,那就是犯了欺瞒之罪;他们不跟县令坦白,儿子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盗宝的人也如一把利剑,时时刻刻悬在老两口心上。
老两口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自家被卷入什么旋涡里。
特别是万老爷子,他常年跟这些边缘人物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最是知道他们的手段。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通过那个小姑娘的口,来跟县令坦白。
幸好县令事后没跟他们计较。
他们幸运至极,早已不再奢求什么,就是不知道那个小姑娘怎么样了。
万老夫人沉沉地叹口气,她盯着万老爷子身后婆娑的树影,忽然道:“话说,大兴娶那贱妇之前,是不是也说过那小树林闹鬼。”
万老爷子提到儿子就伤心,他抹去眼角的眼泪,追忆着:“大兴那天回来的神色,好像是不太对……还有大兴生前的最后一晚,他说小树林闹鬼,他不要跟那贱妇睡,但我们都没信……”
说到这个,万老爷子忽然顿住,喃喃道:“我说大兴那日怎么这般软弱,连自家媳妇都怕。老婆子,你说他会不会真的看到什么……”
万老夫人没有讲话,她惊恐地盯着万老爷子身后,苍老的面孔定格在这一刻。
第11章 崔三掉马(修)崔三竟是清河崔氏的三……
翌日,杨家村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湿漉漉的凉意,薄雾笼罩着村口的池塘,水面平静如镜,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激起一圈圈涟漪。
几个村民正忙着在池塘边打水,一声惊叫忽然打破了宁静。
“哪个憨货往池塘里丢东西!”
一个村民瞥见池塘里漂浮着一坨黑色不明物体,他骂骂咧咧地走进那团东西,却在看见真容的那一瞬,吓得跌坐在地。
“死人了!”
那村民面色惊恐地看着越来越近的那团东西,那赫然是个面皮肿涨,杂草般的头发贴着面皮,穿着脏污道袍的道士!
“快去报官!”
与此同时,李沙棠正坐在窗边,托腮望着远处的山峦。
她少时便去了陇右,长到现在只见过沙丘,还没见过这般青绿的山峦。
想着想着,她便舀了口鱼羹汤,吸溜滑进胃里。
这羹汤鲜嫩又热乎,李沙棠不过喝了几口,胃里便极度妥帖,舒适得她不想动弹。
她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在乡村山林里晃荡、天天吃糟糠菜的时候。
她那时心中还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觉着过不了几年,她就可以风风光光、光明正大地归家,叫阿爹刮目相看。
可现在......她其实也没受什么委屈,可她的眼泪就是会不受控制地滚下来,滴滴砸在桌子上。
“你怎么了?可是羹汤不合胃口?”崔杜衡犹豫了一下,还是舔着脸凑上来。
他实在不知道李沙棠昨日为何要对他摆脸色,他不弄清这个问题,他今晚会睡不着觉的。
李沙棠瞥过快喝完的羹汤,斜睨了崔杜衡一眼,又别开脸,继续抹着眼泪。
崔杜衡有些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想着大哥二哥是怎么讨好小妹的。
虽说他平日里跟他们也不亲,但他们同住一屋檐下,时不时便会碰到。
崔杜衡这一回想,还真给他想到不少有关他们的回忆了。
不过他越想,面色就越臭。
还没等他想到对策,客栈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客栈外围了两排神色森严的府兵,那些府兵中间赫然站着两名官员。
其中一名蓄着长须、身着襕袍的官员死死盯
着客栈门槛,他豁然抬头,喝道:“来人!将这客栈给本官围了!没本官的命令,谁也不得出入!”
崔杜衡与李沙棠同时站起身来,他俩对视一眼,眉头不约而同地皱起来。
*
“放,不放,放,不放,不放......”李沙棠转着铜钱,一脸厌弃地盯着反面,又悄悄一弹,将反面弹成了正面。
“小姐吃点东西吧,这客栈总有解禁的一天,小姐得把身子养好才能安全出去啊!”赵管家将一碗煮得稀烂的白粥放到李沙棠面前,苦口婆心地劝着。
李沙棠放下铜钱,随即盯着这碗稀粥,面色铁青。
她已经吃了三天这玩意儿了!天天都没吃饱!
“悦来客栈”被封了好几天,出入客栈的粮食被府兵层层把控,每日供应的吃食极为有限。
这一日两日不吃饱还好,可三四天过去了,这官府眼见着还没进展,那些江湖人士却快饿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