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家是没有月饼模子的,就是余家都只有一个小圆模子,不是专门做月饼的,余礼便也没打算就按照镇上的月饼做法去做。
  另一个原因是他就吃过一次,没研究过具体的方子,就是付清住在镇上,先前都没做过月饼。
  虽说没做过月饼,但余礼做其它饼子的时候很多,做饼皮也拿手。
  镇上的月饼外皮松软细腻,但他和李铭川都喜欢吃外皮掉渣的饼,最好还是边吃便能掉的,得拿手接着,吃完还要把手心里接着的倒进嘴里才好。
  他做外皮便按着酥脆的做,这样的饼皮得分油皮和油酥,要用不少猪油,也比较费功夫,若是天气太热,还做不成。
  油皮和油酥的主要材料其实都是白面和猪油,油酥只把这两样东西混好成团便可,要的猪油多。油皮是白面更多,猪油融不进这么多的白面,需得加水搅和,调味的红糖也是放进油皮里的。
  备好后还得在阴凉的地方放上一夜,这秋日里的晚上已算凉了,若是夏日里非得做这个,还得在凉水里湃着。
  中秋前一日,余礼把油皮和油酥做好了,中秋当日,便早起开始包饼皮炒料了。
  水油皮里包入油酥后用虎口收紧,轻轻擀平后卷起来,反复几次就可。余礼第一次上手做这酥皮时,用了力气擀,导致水油皮破了,里头的油酥漏了出来,烤出来后是差很多的。
  馅料简单,肉丝直接塞进去就好,红豆的更是不少人家都会做的,对余礼来说很是容易了。
  这种酥饼就真得烤了,反正晌午饭要去余家吃,直接带去余家烤就好。
  余礼另在篮子里装了些菜,他的小菜园现在白菜和茄子都长得好,特别是茄子,圆圆滚滚的,特别可爱。
  余礼挺爱吃茄子的,蒸的炒的烧的都好吃,还能做酱。
  余家不大种茄子,余礼塞了不少,篮子沉甸甸的。除此之外定是还要塞些肉的,余礼前日准备做肉丝时,就特地去隔壁村买了三块肉,自家一块,余家和李大伯家各一块。
  他最先是打算自己提前去余家烤月饼,等李铭川做完活,直接去余家吃饭就好。
  后来细想了下,回娘家还分开回,怕是不好,村里多嘴的也会多说。虽说他和李铭川已不在意这些人嘴里的话了,但家里人在村里走动时听见了也心里不舒坦。
  两人便还是一同去,只李铭川上午在地里手脚再快些,早些回家寻他就好。
  余家今天的伙食不错,有肉有蛋有菜的,是赵雨梅掌的厨,毕竟是余风和余礼都成亲后的第一个中秋。
  付清也做了饼,是甜甜的软软的,看着就知道会是镇上人家喜欢的,余家人早食就吃的这。
  余礼一来就往灶房里挤,火急火燎准备烤自己做的饼子,他有心在余厨子和付清面前展示一下,两人都是懂的,若是也说好吃,他能更高兴。
  烤出来后他第一个喊李铭川,还烫的很,李铭川只要听到他在喊,不管在做什么,也定都是要应声过来的。
  余礼把肉丝馅的端给他,李铭川没想那么多,伸手就准备拿,余礼连忙把他的手拍开,道:“烫着呢,吹吹再拿。”
  李铭川道:“我皮糙肉厚。”但听话吹了几下再拿的,一入口便等不及说话手已把拇指举了起来,吞下去后才含糊不清喊好吃。
  余礼把饼子拿刀切了切,再喊的其他人来吃,虽说饼子本就不大,但饭前一人也就只能吃一块,免得吃饭没了胃口,切开了好两种味道都尝尝。
  红豆馅的也好吃,但比较寻常,不算稀奇,肉丝馅的是真受喜欢,家里没一个不夸的,余厨子和余风都不爱吃甜的,更是连红豆馅的都没尝,就吃了肉丝的。
  余厨子从前很少夸余礼的厨艺,但余礼成亲后,他的好话也多了不少,今日就肉丝饼子就把余礼的嘴都说翘了。
  赵雨梅悄悄捅了余厨子一下,她经的事多,想得周到,怕把余礼夸多了,付清心里不大高兴。
  但付清也是个性子好的,在付家时暗自生了些尖锐的刺,在这也都软了,夸余礼不比余厨子夸的少。
  余礼从前也不大会说话,但在家里人面前比余厨子要靠得住些,他没吃自己做的红豆馅的,倒夹了块付清做的甜糕点细细尝了。
  道:“大嫂这点心好吃,怎么做的这么细的,舌头一抵就在嘴里化开了,还不腻人呢。”
  付清笑着说:“就会哄我呢,你的手艺这般好,定是也能做的。”
  几人说说笑笑的,过了个高高兴兴的中秋。
  晚上余礼和李铭川去大伯家时也提的送去余家的那些东西,糕点虽凉了,但没有影响口感,还酥得很呢。
  余礼在路上还在同李铭川说:“这方子就怕潮,若是放久了受了潮那吃进去说吞也不是吐又舍不得,只是放凉了不打紧,也好吃着呢。”
  果然,大伯一家也都很喜欢,堂姐李秀兰带着她相公也回了娘家,他们俩是第一次尝到余礼的手艺,都不敢相信。
  李秀兰吃之前还没觉得什么,吃到嘴里细细嚼了厚,拉着人问:“礼哥儿,这真是你做的?比镇上卖的还好吃呢。”
  她相公家里条件还不错,逢年过节也是吃过一些镇上点心的,今日本就拎着一封糕点回的娘家,这礼哥儿自个儿做的,竟比她买来的味道还好。
  大伯一家夸他,是更让余礼面红些的,余家都是家里人,熟悉,大伯一家虽也是至亲,但毕竟他和李铭川成亲没多久,还是害羞的。
  李秀兰的夫家种了麦子,今日她就带了不少麦子来。在桥西村多是水田,村里人基本都种着稻谷,要吃白面都得靠买的,不像他们种麦子的能用麦子磨白面。
  余礼和李铭川也被塞了一袋子,伯娘知道余礼在他们面前面皮还是薄的,把袋子塞进了李铭川手里,待人要推拒时她瞪了一眼,李铭川便不说话了。
  到家其实应该还算早,但秋日里天黑得快,两人也没多折腾其他的事,泡了脚就在床上依偎着说说话了。
  李铭川道:“再有一个月多几日的样子便能拿到工钱了,你便可以不用紧着花钱了。”
  虽说当时答应卫猎户快,也信任卫猎户的品性,定是会按约定结账,但李铭川也还是时常偷偷算着还有多久能收到工钱。
  余礼花钱都是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也舍不得给自己买些什么的,李铭川每每想到这个,心里都是不大好受的。
  余礼本想说就算结了工钱也要省着用,但依稀瞧见了李铭川的神色,话到嘴边转了个弯。
  道:“好呢,等你的工钱下来,我就去镇上看看,若是有喜欢的布啥的,便买了回来。”
  李铭川听他这么说,很高兴,盼着明天就结账。
  余礼也高兴,他的傻相公有时候真的很好懂,买布是可以留两年后再做的,反正到时也要买的,能让他高兴些,那提前两年买也没什么不好的。
  第23章 收稻
  中秋后两日,便是寒露了,桥西村正式进入了深秋。
  水芹菜已长得很不错了,这东西在镇上好卖,村里不少人来摘,更有不少家里没地的,一家老小都出动了,就盼着卖些野菜换些冬日的口粮。
  余礼上山时就碰着一家孩子瘦得不行的,便没想过同他们抢,只摘些自己家里吃的就成。
  除了摘水芹菜,余礼也是顺手捡柴,他入了秋后就常常在山里走动。有时也还能寻到些别的东西。
  今日他大着胆子往山的里头走了走,找着了许多板栗树,这板栗树看着是被人摘过的,定也是不少人发现了的。
  板栗外壳是很多刺的,砸开后里面的栗子对农户人家来说炖汤很好,吃着软糯鲜甜的,有时年节里炖鸡就是用的板栗呢。
  而在余礼手里,这栗子就更有用处了,除了做菜,他还能做糖炒栗子,外头裹上薄薄一层糖衣,就像镇上的糖葫芦那样,比糖葫芦还好吃。
  栗子也能像红豆绿豆那样做成泥,做各种糕点都能用,比豆子做的泥还要细腻一些。
  摘板栗是得用些工具的,余礼就去卫家借了一下工具,摘了两大篓子回家。
  到家他就开始砸,里头的板栗也还有壳护着,用些力气也无妨,砸了小半篓子后,余礼想起了什么,停了手,老实等着李铭川回来砸。
  他也还想再去摘些,板栗容易长虫,但是能晒干了装起来都,若是连壳一起晒干,便能剥了壳直接生吃,也还是脆甜脆甜的。若是剥了壳只连着皮晒干,便是留着日后煲汤的。
  余礼打算下午去余家叫上付清和余雪再一起去摘些,拍了手准备做晌午饭了。
  秋日里余礼做饼子少,多是吃饭,有时也会做馒头,今日就蒸的米。
  若是吃米,余礼是会做道荤菜的,今天就炒了个鸭蛋,余礼的小鸡也三个多月了,他日日都要去仔细翻找,看有没有蛋能找着,但到现在还没有一只小鸡生了蛋,他心里有些着急,这两日的鸡草里还混了稻谷,就盼着小鸡们再长好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