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想起了去礼佛时候碰见的崔夫人。
  *
  甄华漪在北苑陡然听闻崔夫人要来看她,她觉得疑惑。
  她与崔夫人非亲非故,崔夫人为何特意来看她。
  上回见到崔夫人,还是在逃难途中,这位夫人待她极为和善,甚至在崔邈川不在的情况下,让她匆匆拜堂,受到崔家庇护。
  可惜她只崔夫人相处短短几天,后来,在前往博陵崔家的时候,车队遭乱军劫掠,她就此与崔夫人分开,无缘成为崔家妇。
  如今她成了李元璟的妃嫔,在这种情况下,崔家更应该和她划清界限为好,崔夫人怎会主动来看她?
  心中疑惑,甄华漪依旧颇有礼数地出来迎了崔夫人。
  崔夫人大惊,连连说道:“不可不可,你好好在床上养病,怎可出门来吹风。”
  崔夫人揽住她进屋,扯着棉被给她盖上,似要垂泪:“今日能起身了,这就好,好好养着,总会好的。”
  甄华漪更加疑惑了。
  她刚进北苑的时候烧了一回,有太医照料,休养几天后就好了,北苑荒凉,可有杨七宝特意关照,倒是不难挨。
  现下,她屋子里烧着熏笼,门窗重新修葺过,被褥温暖干净,虽然知道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人,但她情愿装作不知道。
  崔夫人没有察觉到甄华漪的疑惑,自顾自说道:“你千万别一跌不振,我知晓,你如今父母亲友不在,容易想不开,致使重病如此。我千方百计进宫,就是想告诉你,其实你母亲她……”
  甄华漪急切问道:“我母亲?”
  崔夫人打量甄华漪神色,片刻后说道:“宫里宫外都说你得了一场大病,怕挨不过春天,现在看来,却又不像,这是怎么一回事?”
  甄华漪道:“这倒无关紧要,崔夫人,你方才要告诉我什么事,我母亲她怎么了?”
  原先以为甄华漪重病不起,心存死志,崔夫人这才想要将五儿的事告知她的,只是现在,她又犹豫了。
  甄华漪抓着崔夫人的手,眼圈红红地望着她:“崔夫人。”
  崔夫人心软了,叹一口气道:“好吧。”
  崔夫人道:“我认识你母亲的时候,我们年纪都还小,她是采买进府的舞女,舞姿出众,于音律上也极有见地,我与她成了知音,她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她的,不为人知的事。
  “她并非汉人,而是高句丽人,因战乱一路流亡,接着来到了王家,后来又进了宫。进宫之后,旁人都瞧不起她,若她高句丽人的身份被人所知,恐怕会招惹来祸事,于是她再也不提。我成了唯一知晓的人。
  “她总是思乡,盼着能有一天回到高句丽,闺中时,她和我约定,若有一天她回到了高句丽,会给我寄送她亲自采挖的人参,她说只有她知道哪种人参最好。
  “我心中知道这只是玩笑话,她进了宫,更不会再回到家乡了,后来长安被攻破,听说她不在了,每每想到闺中的玩笑话,我总是伤感不已。”
  甄华漪从不知母亲的这些往事,听崔夫人娓娓道来,仿佛她又见到了母亲,忍不住眼睛发红。
  “五年前,我收到了来自高句丽的人参。”
  平地起惊雷,甄华漪猛地抬头,眼睫上的泪珠尚未滴落:“什么?”
  崔夫人站了起来,边踱步边思索,道:“我起先没有多想,后来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你母亲寄过来的,你母亲没有死,或许她回到了高句丽,但被困住了,只能以这种手段传递消息。我早就该来见你的。”
  甄华漪想起了民间的那些传言,传言说她母亲登上了一艘大船,莫非那并不是无稽之谈,是真的?
  她告诫自己保持冷静,问道:“可是有谁会救我母亲?”
  她从前由衷希望
  传言是真的,但仔细一想,燕朝气数已尽,母亲没有亲族,声名狼藉,有谁会愿意去救她?
  崔夫人道:“五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倒有些没有根据的猜测,你姑且一听。
  “你母亲的行踪是在晋州消失的,那是晋王当年的地盘,那半年里,晋王一路朝东,击溃了叛军却没有急着返程,而是去到莱州观海。
  “或许,他并不是为了观海,而是为了将你母亲送到高句丽。
  “我打听到,高句丽王有一位极为宠爱的妃子,在那一年生下了高句丽世子。在此之前,却从未有过这妃子的半分记载。
  “你也许,还有一个亲弟弟流落高句丽。如此一来,晋王隐瞒这件事情,倒是解释得通了。”
  母后还活着,她可能还有一个亲弟弟!
  甄华漪想要大笑又想要大哭,这复杂情绪许久平静下来,她心中还有一层疑惑。
  李重焌……
  会是他救下了母后吗?
  可那个时候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她好似总是看不透李重焌。
  五年前,她以为他喜欢她。
  后来,她以为他从前厌恶她。
  但似乎都不尽然。
  崔夫人看着甄华漪怔怔不语,拍了拍她的手。
  门外宫女在催,她拖延不得,只得向甄华漪告辞,离开了北苑。
  *
  春日明丽,草长莺飞。
  又到了春狩的时候。
  春狩伴驾的名单早已拟定好,李元璟的御驾才出宫门,太皇太后大手一挥道:“小甄氏困在北苑许久了,让她也出去透透气,说不准出去病就好了。”
  于是甄华漪被硬塞进了春狩的队伍,再次伴驾。
  李重焌也在春狩的行列中,他骑在高头大马上,颇有兴致地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仿佛这只是一趟普通的出游。
  但这趟出游却并不普通。
  李重焌收到消息,这趟春狩李元璟会对他动手。贺兰恕正如他所料,一面出卖了他以获取李元璟信任,一面暗中协助他逃出长安。
  前往围场的途中,贺兰恕会为他制造骚乱,他可凭借贺兰恕的令牌,一路畅通无阻,东出长安。
  除了自己的逃离计划在按部就班进行,宫中也无需操心。
  甄华漪被打入冷宫,北苑偏僻,少有人至,他放出她病重的消息,等到时机合适,令她假死宫中,再悄悄接到洛阳。
  李重焌徐徐想着,忽听得身边的年轻郎君大声问道:“殿下此次围猎定要拔得头筹啊。”
  旁边的儿郎们声音此起彼伏:“那是自然。”
  李重焌微微笑了。
  突然队伍里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喊道:“是北戎人,他们想做什么?”
  李重焌神色微凝,贺兰恕竟用北戎人来搅混水,有用是有用,未免有些弄险。
  眼下顾不得这些,李重焌拔出长剑迎了上去,顺便看准时机要从密林中遁走。
  有人又喊道:“北戎人往后头去了,那边是宫里的女眷。”
  “是谁?”
  “好像是姓甄的御女,那个燕公主。”
  甄华漪,她怎么会在这里?她明明应该在宫里。
  卫离驱马跑到了前面,边骑马边疑惑回望,奇怪李重焌为何迟迟不跟上来。
  他看着李重焌掉转了马头。
  卫离瞠目:“殿下不可。”
  李重焌逆着众人疾驰,脊背绷得很直,他转过头来,薄唇紧抿:“你们先走。”
  *
  车队骚乱,甄华漪不知发生了什么,紧张地撩开车帘偷眼往外看。
  却看见高鼻深目的异族人挥着砍刀骑马奔了过来,宫人当下惊得如鸟兽散。
  宫人散开,一架马车赤条条落在北戎人眼中,他们大笑着骑马赶来。
  甄华漪心口砰砰直跳,她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眼看着北戎人从左边包围而来,她猛地推开车窗,从右边跳出了车窗。
  一阵剧痛从大腿上传来,甄华漪咬着牙强忍疼痛向前跑去。
  快跑,快跑,躲入林子里,说不定能逃出一条生路。
  北戎人砍开了车厢,没有见到马车里的人,正在疑惑,有人忽然抬起头看到了远处。
  又是一阵大笑,北戎人追赶了过来。
  后颈又是一阵痛,她陷入昏黑中。
  昏迷之前,她悲哀地想到,自己还是没有逃掉啊。
  碌碌半生,却是这么一个下场,虎头蛇尾的,太不痛快。
  甄华漪以为自己死了,但不知为何总有种在风中奔驰的感觉。
  身子也在颠簸,颠得太难受了,她动了动,身后传来压抑的声音:“别怕,很快就安全了。”
  她好像被人抱住,抱得很紧很紧,呼吸间是年轻男子身上清寒的柏子香。
  她忽然间感到安全,甚至开始沉溺于这难得的安全感。
  身后人的声音愈发急迫:“不要睡。”
  不要睡?
  可是她好困啊。
  身后的声音在发颤:“不要睡。”
  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睁开眼打量四周,小木桌上燃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小屋的摆设尽收眼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