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为了他沾花惹草而伤心,但其实她自己也没有多么纯情。
  她和李元璟共赴巫云,心里也总想着和别的男人能攀上交情。
  她留下崔家的传家宝,其实也有一分自己的打算和用意。
  她低头盯着这支碧绿的发簪,半晌后喃喃道:“算了吧。”
  将这发簪还给崔家吧。
  *
  崔邈川再次见到甄华漪的时候,觉得她沉郁了不少。
  他不由得想起了从贺兰璨那里试探出来的事情。
  甄华漪和晋王,莫非有情?
  贺兰璨不知作为什么角色,在里面又添了一脚。
  崔邈川想到这里,不由有些不快。
  他前几日才对甄华漪渐渐改观,没想到她其实本性一直没改,就是一个虚浮浅薄又爱招惹人的女子。
  他曾经和她有过婚约,不过幸好,这件婚事并没有成功。
  不过,若她是他的妻子,在他的教导下,她也可以成为一个主母典范。
  枕边教妻,大约能纠正她的一些恶习。
  两人安静坐下,甄华漪突然偷偷递给他一只盒子,崔邈川偏头看她。
  甄华漪低着头看书,瓷白的脸上有灵秀的眉目,她没有看他,倒给了崔邈川机会打量了她一眼。
  崔邈川知道非礼勿视,很快收回了眼神。
  崔邈川装作没有瞧见甄华漪的小动作,并不接她手里的盒子。
  甄华漪低着头,只觉得屋里的太监都向她看了过来,她急得有些冒汗,慌忙着去扯崔邈川的袖子。
  崔邈川虽不想接她的东西,却也不欲在众人面前与她拉扯,权衡轻重之下,他只得去伸手借了。
  他将手往前一张,要去握甄华漪手里的盒子,不知怎的,手心里握住的却是一只柔弱无骨的手。
  崔邈川心口一跳,脸上顷刻之间就带上了一丝薄红。
  甄华漪猛地僵硬了一下,将盒子塞进崔邈川的手中,忙缩回了手指。
  将簪子还给了崔家,甄华漪感到心里一块大石落地。
  她也曾对崔邈川存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幻象着若能嫁给崔邈川,自己能过上举案齐眉的平静生活。
  但其实,崔家从来都给不了她想要的平静。
  崔家护不住她,即使她真嫁给了崔邈川,也很难在之后的风波中幸免。
  就算崔家能护住她,崔家门第高贵,规矩森严,从皇宫到深宅大院,不过是从一个囚笼走进了另一个囚笼。
  甄华漪松下一口气,不由得露出了些笑容来。
  *
  晋王府后院池塘边,李重焌在安静垂钓,张固悄声走到了他的身边。
  “宫里传来的消息,圣上说服了太后,太后默许了让贺兰氏的这一胎给贵妃,只是不知圣上许诺了贺兰家什么。”
  李重焌冷冷一笑:“反正这孩子是从贺兰氏肚中所出,是贺兰舅舅的外孙,贺兰家不吃亏,反倒是让皇兄欠了一个大人情。”
  张固叹道:“圣上执意不用前朝后宫记名的惯例,要瞒着贺兰才人,要她一生下就丧子,让这孩子做贵妃的亲生孩子……哎,说是有情,却也无情。”
  李重焌道:“皇兄和本王都盼着那是一个皇子,可惜,是个公主。”
  得知贺兰般若怀孕以及李元璟的种种打算之后,李重焌设法将一个老藏医送进了宫里,那老藏医有一种看家本领,就是能看孕妇腹中胎儿是男是女。
  水面一阵涟漪,鱼上钩了。
  李重焌吊起了鱼,将鱼捏在手里端详片刻,笑道:“稳坐钓鱼台之人,说什么有情无情,旁人的生死,不过是他们手中的鱼罢了。若不想被人摆布,就做不得鱼。”
  李重焌重新抛了钓竿,淡淡问道:“集贤院那边有什么消息?”
  张固沉默片刻,从袖中拿出一封密信来,不愿意交给他,口中说着:“宫里太监的话不可全信,也许有些谬误。”
  李重焌皱了眉,伸手接过了密信。
  信中说,甄华漪和崔邈川日益亲近,甄华漪趁着请教崔邈川的时候,暗暗在桌子底下递给他一只钿盒,两人拉拉扯扯,十分亲密。
  张固看见,李重焌的手指渐渐用力,薄薄的信纸已经被捏破。
  李重焌突然抓住衣襟,剧烈地咳嗽了起来,拿锦帕一拭,竟看到了点点血痕。
  张固大惊失色,李重焌只是平静说道:“咳嗽尚未好全罢了,无需大惊小怪。”
  他捏着信纸的手缓缓收紧。
  他知道,自己是怒火攻心。
  *
  古籍修补的事差不多到了尾声,剩下的就全部交给崔家,甄华漪这边算是大功告成。
  这件事一宣扬出去,倒是将甄华漪岌岌可危的名声挽救回了不少。
  东昌公府也将近竣工,上梁那日,李元璟特意悄悄带了甄华漪出宫。
  甄华漪被叫到清思殿的时候还一脸怔怔,她看见殿庭当中稳稳当当地停着一架马车,她正在疑惑,马车中伸出了一只手,她听见李元璟的声音:“进来。”
  甄华漪犹豫了片刻,还是将手搭在了他的掌中。
  马车一路行至东昌公府,甄华漪忍不住好奇,揭开了帘子一角,看见东昌公府的白墙占了大半条街,大门口上,已经挂上了牌匾。
  王保全将甄华漪扶下了车,笑着说道:“陛下特意吩咐了工部,要加急加快建好公府,好让娘娘的亲眷早日入住,陛下
  为娘娘可是费了心了。”
  甄华漪忍不住看了王保全一眼,如今他待自己的态度都渐渐亲近起来,可见自己的确是圣宠优渥,可奇怪的是,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开心。
  李元璟领着她在公府里转了一圈,两人来到公府门外,王保全赶来了马车。
  李元璟却没急着走,说道:“方才在清思殿之时,朕已经下旨,赦免了甄氏族人的奴籍。”
  他顿了顿,说道:“你欢喜么?”
  今日甄华漪一直神思倦倦,她看到了东昌公府,却蓦然想到了巍巍宫阙,曾经她们是在那里嬉笑打闹的,她们的笑声仿佛传到了甄华漪的耳中。
  甄华漪定了定神,听到李元璟终于松口要赦免甄氏族人奴籍,这才感到疲倦后的欢喜。
  甄华漪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欢喜。”
  李元璟笑了一笑,伸手将她揽进了怀中,甄华漪一怔,身子有些僵,于是刻意放柔了身体,在他怀里靠了一下。
  这个拥抱并不长,两人都站在公府门口,虽穿着便衣,但也不妥当。
  李元璟松开了抱住甄华漪的手,甄华漪顺势后退了一步,她挽了挽鬓边的碎发,避开李元璟的脸,抬眼望了望街边。
  街边,一架不起眼的青帷油壁车停着,一只掀帘的手收了回去,半片青黑色的衣角消失在车帷里。
  李元璟和甄华漪上了马车,车轮声滚滚,夹杂着李元璟的声音响起:“我少年时常在这片坊市里闲荡,那时最爱去南街的酒楼,酒楼里有一道金齑玉脍,最为出名。”
  甄华漪以为李元璟是在闲聊,附和着说了一句:“想必是鲜美异常。”
  李元璟忽问道:“你想吃吗?”
  甄华漪一愣。
  马车停在了酒楼下,李元璟带着甄华漪走了下来,方一下马车,就有殷勤的店家将两人迎了进去,甄华漪在李元璟身后打量着酒楼,只觉富丽堂皇,但在宫中见惯了这种富丽堂皇,倒也不稀奇。
  两人坐下,店家环视了一下李元璟身后站着的一堆人,试探着问道:“客官两个人?”
  “三人。”一道声音横插了进来,甄华漪和李元璟都循声抬了头,只看见李重焌游荡了过来,大大咧咧地坐下,坐在了李元璟和甄华漪的中间。
  四方桌上,李元璟和甄华漪相对而坐,李重焌则坐到了他们的侧边。
  “见到我很意外?”
  李重焌嘴角微勾,不知是在对谁说话。
  “没有打搅兄长和嫂嫂的亲近吧。”他缓缓微笑。
  甄华漪心口一紧,不知他是在随口问候,还是存着阴阳怪气的意思。
  酒水很快端上来,有了店家的一通介绍打岔,甄华漪渐渐平静下来。店家很快又端来了一大桌的佳肴美馔,当中正是酒楼的招牌菜金齑玉脍。
  店家正在喜气洋洋地介绍着这道金齑玉脍,李重焌冷不丁地说道:“不过是一道鲈鱼脍。”
  他笑道:“以嫂嫂的出身,哪里吃少了鲈鱼脍,出来了还专门吃这种东西,她哪里会觉得惊喜?”
  李重焌拍了拍手,钱葫芦附耳下来,他说道:“去我常去的那家汤包铺子,买些汤包来。”
  李元璟安静坐着,面色却不大好看。
  他想着,李重焌这回来恐怕是故意要膈应他的,自李重焌回长安后,他处处限制,回回针对,心高气傲的李重焌自然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不过这样眼巴巴地前来寻他晦气,却是小孩子气了。
  李元璟淡淡笑道:“女子身体娇弱,更何况是她,街边的东西不干净不精细,只怕吃不惯,弟弟出身行伍,习惯了这些粗俗饮食,我们却在深宅大院里养刁了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