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马车停了,钱葫芦道:“嬷嬷,下车吧。”
傅嬷嬷下车,欲言又止地看了钱葫芦一眼,走了一会儿,她试探道:“我家娘娘病弱,多谢晋王殿下出手相救,敢问公公,殿下请的是哪一位大夫?”
钱葫芦面色古怪,道:“是晋王殿下自己。”
傅嬷嬷一怔,反应过来,心中绝望不止。
傅嬷嬷走进了卧房。
隔着珠帘,她看见甄华漪安静地睡在榻上,半片迤逦的裙角拖到了地上。
傅嬷嬷打起珠帘,只见甄华漪紧闭着眼睛,一张小脸白生生的,嘴唇却红肿得显眼。
她脖子上也有几点红痕,直蔓延到衣襟,傅嬷嬷越看越心惊。
傅嬷嬷不忍再看,猛地放下帘子,她知晓自己身份低微,没有资格质问,但还是走到了门口,问钱葫芦道:“钱公公,晋王殿下在哪里?”
夜很深,廊檐上灯笼的火光都驱不散浓雾般的黑暗,钱葫芦心虚回答:“半夜里有急事,殿下出门去了。”
傅嬷嬷心里更是愤愤。
可见晋王对自家娘娘没有半分怜香惜玉之情,不然怎能半夜将人扔在榻上,自己一走了之?
钱葫芦望着傅嬷嬷含着隐怒的脸,转开了眼。
在钱葫芦等人的遮掩下,傅嬷嬷将甄华漪带回了行宫。
不知是身上残毒的影响,还是夜里折腾得太狠,一路上甄华漪不曾清醒,只在马车碾过崎岖不平的石子路时,迷迷糊糊问了一句:“地动了?”
傅嬷嬷满心酸涩心疼,摸了摸甄华漪的头,正要解释,她却又昏昏沉沉地歪头睡过去了。
这一觉,甄华漪睡到了大天亮。
甄华漪睁眼,透过影影绰绰的秋香色软烟罗帷帐,看见屋里轻手轻脚晃动的人影。
玉坠儿的声音响起:“都这时候了,娘娘还没有醒来,要不要找个太医瞧瞧?”
傅嬷嬷道:“之前的那个太医往后再不能找了,去找郑医女来瞧一瞧吧。”
玉坠儿道:“可是郑医女似乎是……的人,我如何请得过来。”
她声音一含糊,甄华漪没有听清楚她说的名字。
傅嬷嬷却笃定道:“去请便是。”
甄华漪听到这里,忙坐起身来,想要阻止,她在宫里习惯不惹麻烦,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是才起身,就觉身上被车轮碾过一般到处酸疼。
甄华漪动作一滞,后知后觉地回忆起昨夜模模糊糊的片段。
帷帐揭开,傅嬷嬷一脸担忧问道:“娘娘醒了?”
甄华漪迟疑开口:“我昨夜……”
玉坠儿在旁边正要回答,却被傅嬷嬷一个眼神制止了。
傅嬷嬷对着甄华漪说道:“昨夜,娘娘得幸于圣上。”
甄华漪细长的眉微微一蹙,玉坠儿紧张得直看傅嬷嬷,傅嬷嬷这时也有些心虚,但她强装镇定,闭着嘴等甄华漪说话。
良久,甄华漪轻叹一声,神色有些复杂,仿若是认命,仿若是圆满。
傅嬷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忘加上一句:“只是娘娘,奴婢昨夜忖度圣上言语,仿佛他不愿意将临幸之事外传,娘娘勿要对他人提起。”
她小心地补上这样一句,又是紧张地看甄华漪的反应,害怕被看出破绽。
但甄华漪没有丝毫怀疑,反而有种正当如此的释然,她道:“我知道了。”
从前李元璟似乎对她也有这般的嘱托,他心里记挂着她的姐姐,不愿意让甄吟霜伤心,甄华漪并不意外。
甄华漪将昨夜的事问完,在傅嬷嬷的搀扶下穿衣起身,站起的时候,她突然一顿。
昨夜的动作重复了太多遍。
身体里仿佛还滞留着贯穿填满的错觉,
傅嬷嬷关切问道:“娘娘身子不舒服?”
甄华漪面颊微红,道:“没有的事,嬷嬷胡说什么。”
懒起梳妆,傅嬷嬷往她脖子上的红痕不住地扑珍珠粉,好在那些红痕的位置偏下,用稍微严实的衣裳遮掩,一般是看不见的。
晋王还算是没有太过张狂。
甄华漪在铜镜里看着傅嬷嬷一脸愤愤的样子,不自在地拢了拢衣襟,声音细细,仿若心虚:“嬷嬷,我这几日养病,就不出门见人了。”
傅嬷嬷道:“晋王西征在即,圣上要去骊山老母宫祈福,娘娘到时候说不准也要去。”
李重焌的名号猝不及防跳到了甄华漪跟前,甄华漪心尖一颤,方才面对傅嬷嬷的心虚之感又翻了几番,也不知为何。
她对自己的反应兀自疑惑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问道:“晋王?西征?”
随后,甄华漪听到了这个早几个时辰震惊长安的消息。
军营哗变,赵毅身死,李重焌临危受命,平定骚乱,领兵出征。
李重焌……要走了?
“娘娘,”傅嬷嬷突然语气加重,肃然说道,“从前奴婢没有制止娘娘和那位殿下的来往,是奴婢不该,如今赵毅既死,圣上对娘娘也不再似从前冷漠,娘娘应当安心做一个妃嫔,小心侍奉。”
甄华漪依旧愣愣,像是在出神,傅嬷嬷严厉道:“娘娘!”
甄华漪神思回笼,微怔说道:“嬷嬷……”
她望见傅嬷嬷严厉的眼神,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傅嬷嬷的话上,说道:“我只是突然想起嬷嬷曾说,我们姓甄的女郎,毋需对任何男子曲意逢迎……”
她笑了笑,“这世间哪有这般好事。”
傅嬷嬷神色一黯。
其实,就连曾经贵为公主,甄华漪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从前她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少年郎。
不管名门世族的公子,军阀豪强的儿郎,甄华漪都会去刻意结交,她生得美貌,身份又高,那些少年追逐着她,众星捧月。
她并非只为玩乐。
她的母后出身寒微,凭借美貌宠冠六宫,没有家族,没有皇子,还有一个妖后的名声,将来会有什么下场。
甄华漪还在很小的时候就不敢细想。
胡思乱想的时候,她就会缠着傅嬷嬷要饴糖吃。
口舌甜得发苦,但当偷偷跑进书房,和那些少年们一同说笑时,她望着他们,就又有了安全感。
她望着的是“他们”。
从来不是单单一个“他”。
她喜欢那些少年郎们,却也从未因为哪一个的离开而感到特别惋惜。
现在她听见李重焌要离开的消息,却失神良久。
她告诉自己,是因为现在她手里的砝码太少,所以每一个都弥足珍贵。
李重焌,要离开了啊……
她怀疑,以李重焌的野心,他未必会再回长安。
甄华漪蓦然想起深夜里泛舟湖上时,李重焌衣襟中乌程若下的清冽酒香。
那便是最后一次见面。
奇怪,他人尚未离开,甄华漪却有了怅然的想念。
不知从何时起,她竟把他当作是了朋友?
*
果如傅嬷嬷猜测的那般,李元璟祈福之行,也捎带上了她。
傅嬷嬷看起来半是欣喜半是忧虑,甄华漪猜不出她为何忧虑,便对她说道:“嬷嬷,圣上既已与我同房,便是不再嫌弃我了,这趟出行,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知为何,她这般宽慰反倒让傅嬷嬷眉头皱得更紧。
去往老母宫这日,是个阴天,天气闷沉沉的,仿佛就要下雨。
李元璟与众位妃嫔为此次战事祈福之后,他便携着甄吟霜去山岭看花。
甄华漪望着李元璟和甄吟霜相伴的背影,忽觉手背一湿,原来是雨滴终于落了下来。
头上被一柄伞挡住,甄华漪回头,却见是贺兰般若。
贺兰般若呆呆看着李元璟和甄吟霜的背影,而后回头对甄华漪一笑,说道:“圣上同贵妃去赏山樱,”她顿了片刻,道,“山樱有什么好看的,不若牡丹华贵,不若桃李艳丽。”
甄华漪此前和贺兰般若并没有什么来往,因此听了她隐约嘲讽甄吟霜的话,只是淡淡一笑。
傅嬷嬷这时赶紧上前一步,为甄华漪撑起了伞,她分辨不出贺兰般若是敌是友,只管要支开甄华漪,于是说道:“娘娘不是说要去看山洞壁画么?要趁着雨小快些走了。”
贺兰般若笑了一下,也没有多纠缠,目送这对主仆二人走远。
去看山洞壁画也并非是借口,甄华漪自幼受皇家教育,不曾钻研过政事,但琴棋书画皆通。
甄华漪小时候没有想过学这些东西的用处,但必定是有用的吧。
雨渐渐下大了,甄华漪和傅嬷嬷又都不识路,这一路走得颇为狼狈,不知不觉地却走到了一片山樱丛中。
这时节山樱开得正好,甄华漪走过山樱丛时,落了一身细小花瓣,傅嬷嬷上手给甄华漪拍着身上的花瓣,却见一个奇怪的人追了上来。
傅嬷嬷往甄华漪身前一拦,警惕问道:“你是谁,要做什么?”
那人张嘴,却说不出半句话来,只是啊啊了许久,看来是神宫里的哑仆。
傅嬷嬷下车,欲言又止地看了钱葫芦一眼,走了一会儿,她试探道:“我家娘娘病弱,多谢晋王殿下出手相救,敢问公公,殿下请的是哪一位大夫?”
钱葫芦面色古怪,道:“是晋王殿下自己。”
傅嬷嬷一怔,反应过来,心中绝望不止。
傅嬷嬷走进了卧房。
隔着珠帘,她看见甄华漪安静地睡在榻上,半片迤逦的裙角拖到了地上。
傅嬷嬷打起珠帘,只见甄华漪紧闭着眼睛,一张小脸白生生的,嘴唇却红肿得显眼。
她脖子上也有几点红痕,直蔓延到衣襟,傅嬷嬷越看越心惊。
傅嬷嬷不忍再看,猛地放下帘子,她知晓自己身份低微,没有资格质问,但还是走到了门口,问钱葫芦道:“钱公公,晋王殿下在哪里?”
夜很深,廊檐上灯笼的火光都驱不散浓雾般的黑暗,钱葫芦心虚回答:“半夜里有急事,殿下出门去了。”
傅嬷嬷心里更是愤愤。
可见晋王对自家娘娘没有半分怜香惜玉之情,不然怎能半夜将人扔在榻上,自己一走了之?
钱葫芦望着傅嬷嬷含着隐怒的脸,转开了眼。
在钱葫芦等人的遮掩下,傅嬷嬷将甄华漪带回了行宫。
不知是身上残毒的影响,还是夜里折腾得太狠,一路上甄华漪不曾清醒,只在马车碾过崎岖不平的石子路时,迷迷糊糊问了一句:“地动了?”
傅嬷嬷满心酸涩心疼,摸了摸甄华漪的头,正要解释,她却又昏昏沉沉地歪头睡过去了。
这一觉,甄华漪睡到了大天亮。
甄华漪睁眼,透过影影绰绰的秋香色软烟罗帷帐,看见屋里轻手轻脚晃动的人影。
玉坠儿的声音响起:“都这时候了,娘娘还没有醒来,要不要找个太医瞧瞧?”
傅嬷嬷道:“之前的那个太医往后再不能找了,去找郑医女来瞧一瞧吧。”
玉坠儿道:“可是郑医女似乎是……的人,我如何请得过来。”
她声音一含糊,甄华漪没有听清楚她说的名字。
傅嬷嬷却笃定道:“去请便是。”
甄华漪听到这里,忙坐起身来,想要阻止,她在宫里习惯不惹麻烦,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是才起身,就觉身上被车轮碾过一般到处酸疼。
甄华漪动作一滞,后知后觉地回忆起昨夜模模糊糊的片段。
帷帐揭开,傅嬷嬷一脸担忧问道:“娘娘醒了?”
甄华漪迟疑开口:“我昨夜……”
玉坠儿在旁边正要回答,却被傅嬷嬷一个眼神制止了。
傅嬷嬷对着甄华漪说道:“昨夜,娘娘得幸于圣上。”
甄华漪细长的眉微微一蹙,玉坠儿紧张得直看傅嬷嬷,傅嬷嬷这时也有些心虚,但她强装镇定,闭着嘴等甄华漪说话。
良久,甄华漪轻叹一声,神色有些复杂,仿若是认命,仿若是圆满。
傅嬷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忘加上一句:“只是娘娘,奴婢昨夜忖度圣上言语,仿佛他不愿意将临幸之事外传,娘娘勿要对他人提起。”
她小心地补上这样一句,又是紧张地看甄华漪的反应,害怕被看出破绽。
但甄华漪没有丝毫怀疑,反而有种正当如此的释然,她道:“我知道了。”
从前李元璟似乎对她也有这般的嘱托,他心里记挂着她的姐姐,不愿意让甄吟霜伤心,甄华漪并不意外。
甄华漪将昨夜的事问完,在傅嬷嬷的搀扶下穿衣起身,站起的时候,她突然一顿。
昨夜的动作重复了太多遍。
身体里仿佛还滞留着贯穿填满的错觉,
傅嬷嬷关切问道:“娘娘身子不舒服?”
甄华漪面颊微红,道:“没有的事,嬷嬷胡说什么。”
懒起梳妆,傅嬷嬷往她脖子上的红痕不住地扑珍珠粉,好在那些红痕的位置偏下,用稍微严实的衣裳遮掩,一般是看不见的。
晋王还算是没有太过张狂。
甄华漪在铜镜里看着傅嬷嬷一脸愤愤的样子,不自在地拢了拢衣襟,声音细细,仿若心虚:“嬷嬷,我这几日养病,就不出门见人了。”
傅嬷嬷道:“晋王西征在即,圣上要去骊山老母宫祈福,娘娘到时候说不准也要去。”
李重焌的名号猝不及防跳到了甄华漪跟前,甄华漪心尖一颤,方才面对傅嬷嬷的心虚之感又翻了几番,也不知为何。
她对自己的反应兀自疑惑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问道:“晋王?西征?”
随后,甄华漪听到了这个早几个时辰震惊长安的消息。
军营哗变,赵毅身死,李重焌临危受命,平定骚乱,领兵出征。
李重焌……要走了?
“娘娘,”傅嬷嬷突然语气加重,肃然说道,“从前奴婢没有制止娘娘和那位殿下的来往,是奴婢不该,如今赵毅既死,圣上对娘娘也不再似从前冷漠,娘娘应当安心做一个妃嫔,小心侍奉。”
甄华漪依旧愣愣,像是在出神,傅嬷嬷严厉道:“娘娘!”
甄华漪神思回笼,微怔说道:“嬷嬷……”
她望见傅嬷嬷严厉的眼神,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傅嬷嬷的话上,说道:“我只是突然想起嬷嬷曾说,我们姓甄的女郎,毋需对任何男子曲意逢迎……”
她笑了笑,“这世间哪有这般好事。”
傅嬷嬷神色一黯。
其实,就连曾经贵为公主,甄华漪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从前她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少年郎。
不管名门世族的公子,军阀豪强的儿郎,甄华漪都会去刻意结交,她生得美貌,身份又高,那些少年追逐着她,众星捧月。
她并非只为玩乐。
她的母后出身寒微,凭借美貌宠冠六宫,没有家族,没有皇子,还有一个妖后的名声,将来会有什么下场。
甄华漪还在很小的时候就不敢细想。
胡思乱想的时候,她就会缠着傅嬷嬷要饴糖吃。
口舌甜得发苦,但当偷偷跑进书房,和那些少年们一同说笑时,她望着他们,就又有了安全感。
她望着的是“他们”。
从来不是单单一个“他”。
她喜欢那些少年郎们,却也从未因为哪一个的离开而感到特别惋惜。
现在她听见李重焌要离开的消息,却失神良久。
她告诉自己,是因为现在她手里的砝码太少,所以每一个都弥足珍贵。
李重焌,要离开了啊……
她怀疑,以李重焌的野心,他未必会再回长安。
甄华漪蓦然想起深夜里泛舟湖上时,李重焌衣襟中乌程若下的清冽酒香。
那便是最后一次见面。
奇怪,他人尚未离开,甄华漪却有了怅然的想念。
不知从何时起,她竟把他当作是了朋友?
*
果如傅嬷嬷猜测的那般,李元璟祈福之行,也捎带上了她。
傅嬷嬷看起来半是欣喜半是忧虑,甄华漪猜不出她为何忧虑,便对她说道:“嬷嬷,圣上既已与我同房,便是不再嫌弃我了,这趟出行,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知为何,她这般宽慰反倒让傅嬷嬷眉头皱得更紧。
去往老母宫这日,是个阴天,天气闷沉沉的,仿佛就要下雨。
李元璟与众位妃嫔为此次战事祈福之后,他便携着甄吟霜去山岭看花。
甄华漪望着李元璟和甄吟霜相伴的背影,忽觉手背一湿,原来是雨滴终于落了下来。
头上被一柄伞挡住,甄华漪回头,却见是贺兰般若。
贺兰般若呆呆看着李元璟和甄吟霜的背影,而后回头对甄华漪一笑,说道:“圣上同贵妃去赏山樱,”她顿了片刻,道,“山樱有什么好看的,不若牡丹华贵,不若桃李艳丽。”
甄华漪此前和贺兰般若并没有什么来往,因此听了她隐约嘲讽甄吟霜的话,只是淡淡一笑。
傅嬷嬷这时赶紧上前一步,为甄华漪撑起了伞,她分辨不出贺兰般若是敌是友,只管要支开甄华漪,于是说道:“娘娘不是说要去看山洞壁画么?要趁着雨小快些走了。”
贺兰般若笑了一下,也没有多纠缠,目送这对主仆二人走远。
去看山洞壁画也并非是借口,甄华漪自幼受皇家教育,不曾钻研过政事,但琴棋书画皆通。
甄华漪小时候没有想过学这些东西的用处,但必定是有用的吧。
雨渐渐下大了,甄华漪和傅嬷嬷又都不识路,这一路走得颇为狼狈,不知不觉地却走到了一片山樱丛中。
这时节山樱开得正好,甄华漪走过山樱丛时,落了一身细小花瓣,傅嬷嬷上手给甄华漪拍着身上的花瓣,却见一个奇怪的人追了上来。
傅嬷嬷往甄华漪身前一拦,警惕问道:“你是谁,要做什么?”
那人张嘴,却说不出半句话来,只是啊啊了许久,看来是神宫里的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