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这位女警察叫刘岸英,因为安华之前住在她家,孩子的户口问题就这位女警察帮着办理的。
要说到户口,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安华这具身体的户口,想要把她的户口单独迁移出来,就要去联系她的父母,安华本来都不打算理他们了。
这俩人已经进去了,他们把原主卖掉,收了赵家村长的钱,他们两个已经触犯了法律,被抓起来是必然的事情。
安华和原主的父母进行了一番“友好协商”,他们同意了把原主的户口单独迁移出来,安华在开了包子铺一段时间之后赚了一笔小钱,付了一栋房子的首付,自己的户口有了着落,两个女儿的户口就落在了她的名下,现在就只剩下两个男孩子的户口没有解决了。
这两个男孩现在都是在赵和畅的户口上,要想赵和畅松口有点难。
赵和畅是逼迫着安华生下两个孩子的,在法律上算是强迫,可这都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根本没有证据,人证物证都没有,要想定他的罪是不可能的。
警方试着找赵和畅谈话,赵和畅根本不理,直接拒绝和警察他们见面!
他现在已经和安华结下了大仇,安华把他父亲和弟弟都送了进去,还带走了他赵家的一个儿子,想他把户口给安华?
门儿都没有!
正经路走不了,安华打算来一点儿旁门左道的,只要不被人抓到,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不是吗?
两个孩子的户口捏在赵和畅手里的时间越久越不好,到时赵和畅万一用这个拿捏安华,安华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个孩子在法律上是赵和畅的儿子,他想把两个孩子要回去也是合情合理,两个儿子在他那儿也不会受到虐待,这样看起来好像连阻拦的理由都没有,那么就更要快点儿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迁出来了!
正好赶上过中秋节,这大半年员工们都挺累的,安华决定给她们放上三天的假,自己去把赵和畅的事情解决了。
把三个孩子拜托给了林奶奶和放假的刘岸英,和她们交代自己去解决户口的问题,两人满口答应,一定会把三个孩子照顾好,让安华放心的去。
对于两个男孩户口的问题,他们也挺关心的,在知道了赵和畅这禽兽对安华做了怎样的事情之后,她们可不放心这两个孩子在这样的人手里!
安华没有带多余的东西,揣着钱和新办的身份证,轻轻松松上了火车,摇摇晃晃的坐了两天火车,到的时候正好是黑天。
赵和畅在一个三级小城市里有一家建材公司,规模还算可以,百十来号人,手下有几个建筑队,安华打算查查他公司有没有什么问题。
别怪安华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她实在是不觉得以赵和畅这样的人品能做下什么好事。
安华一边让系统857帮忙在网上搜查有用的线索,但很可惜,现在是90年代,电脑没有普及,公司里能有上两台电脑就不错了,有很多重要的东西还是使用最原始的记录方式,安华就亲自行动,进了赵和畅的工地探查他那些工地材料有没有问题。
就这么在工地里边儿埋伏了半个月,还真让安华查出了东西!
安华在工地里筛了半个月的沙子,平时休息的时候就这走走,那瞧瞧,只要她想不被人发现,这些普通人没有一个能抓着她,更何况她还喝了灵泉水,以及不知不觉的用了上个世界的法决修炼,虽然只是很微弱的一点能量,可已经让安华的身体素质比起普通人来强了百倍!
白天在工地里和那些工友探听消息,晚上安华就跟踪赵和畅。
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她都不会放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和畅又一次出去的时候,安华摸到了线索!
工地里有一批建材出了问题,安华打听到,赵和畅也是上了当,但他不想损失这一笔钱,所以以次充好,把这批有问题的建材混合到了那些好的建材里,然后把建材倒卖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想把自己摘干净。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那座山里(10)
安华当然不可能让他做成功,她就是想要揭穿赵和畅。
蹲守这么长时间,总算让她蹲到了。
安华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她要搞垮赵和畅的公司!
于是她开始在暗中收集赵和畅以次充好的证据,然后把这些证据匿名上交给了商管!
这时候这些东西都管的挺严的,赵和畅这时候顶风作案,那些人一查一个准儿!
赵和畅没有防备,直接公司就被查封了!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临着巨额的赔偿,安华就在这个时候领着工作人员出现,要求他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解决一下。
这个不是小事,赵和畅做的事情已经违法了,他要是不能按时交罚款,估计大半辈子就得在里面过了,如果他不想连累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应该把户口给出来。
安华利用了赵和畅想给赵家留后的心,就如同当初那些警察利用了赵家村长爱护小孙子的心理一样,她就是要让赵和畅主动的把孩子的户口交出来。
赵和畅考虑了几日,同意了安华的提议,户口转移。
他又没有和安华领过结婚证,不存在合法关系,相当于赵康和赵健只是赵和畅收养的而已,现在户口解除,他们的收养关系也就破除了,那么赵和畅就算在政治上有什么污点,也不会影响到两个孩子。
要说这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还要数赵和畅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儿子。
赵和畅妻子很明事理,之前她被赵和畅瞒的紧,根本不知道他家是个什么情形,现在知道了自然不能原谅赵和畅做的那些事情!
不要说她大难临头各自飞,赵和畅做的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完全颠覆了她对赵和畅以往的认知,她可没有那么痴心,对着这样的人还要和他共渡难关,不管是为了她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她都会和赵和畅离婚!
赵和畅的妻子对赵健还挺好的,她不知道赵健是赵和畅的孩子,就以为这是赵和顺的孩子,现在知道自己一直在养着丈夫和别人的孩子,心里多少有点膈应。
这孩子她带了两年多,已经有了感情,她离开的时候给了赵健一笔钱,安华想推辞,那女人只说,“就当给孩子留一点念想吧,好歹我也疼了他两年。”
她这么一说,安华还哪有拒绝的,就替赵健收下了,她会给赵健单独开出一个银行账户,等赵健长大后,再由他自己去决定这笔钱的去留。
赵健被带离母亲身边的时候已经六岁了,现在他八岁,对于母亲和家里的一切他是记着的,在学校里上了两年学,他明白了很多事情,知道赵家村的状况是不对的,因此虽然对于一直对他还算不错的父亲出了这样的事情有些难过,但他并不后悔,也不怨怪母亲,母亲能逃脱牢笼,他为她高兴,弟弟妹妹们能永远的离开赵家村,他也很高兴。
安华看着年仅八岁就已经成熟很多的赵健很是欣慰,在原剧情里,就是赵健长大以后带着人端了赵家村。
这孩子很不一般,就算在赵家村被那些人熏陶了这么久,还在赵和畅身边长大依然没有长歪,除了这孩子本性不坏以外,还要多亏了赵和畅的妻子的教导。
也不知道赵和畅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能取上这么样一个老婆,他妻子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就算赵健在她眼里只是小叔子的儿子,她拿他也当自己的儿子看待,对待自己儿子和他的时候从不偏颇,该教育的时候教育,该夸奖的时候夸奖,赵健这两年里能这么懂事,她功不可没。
所以在赵和畅的妻子走的时候,安华给她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让她有问题需要帮忙的,只管来找她,只要不是什么世界毁灭这样的事情,安华有自信,她可以帮上忙。
安华还不知道,此时她给出去的一个联系方式,在几年后救了赵和顺妻子的命。
安华再带走赵健之前又领着他去见了赵和畅最后一面。
父子两个坐在一起对视半天,什么话都没说,最后走的时候,赵健只说了一句,“爸,我走了,您保重。”
赵和畅点了点头,深深的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不是在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你也是,好好照顾自己。”
赵健点头,最后看了他一眼,毫不留恋的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这里,他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到赵和畅,但他知道他将要开启全新的生活了,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妈妈一起。
十年后。
林氏包子铺的店面如今已经遍布了几十个城市,几乎走到每个大街小巷都会有这样一家包子铺,并且每家包子铺前都是门庭若市,大排长龙!
有那没吃过这包子的人好奇这包子得好吃成什么样,每一家店铺前都是这样满满的人,怀着这样的好奇心,然后加入到队伍里,延长了这个队伍的长度。
等费尽千辛万苦排上半天的队终于吃上了一口包子时,他们又会舒爽的感叹,真是不枉费排这么长时间的队,怪不得这么多人即使排了这么久的队也要吃上一口,就这一口鲜的舌头都要掉了!
要说到户口,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安华这具身体的户口,想要把她的户口单独迁移出来,就要去联系她的父母,安华本来都不打算理他们了。
这俩人已经进去了,他们把原主卖掉,收了赵家村长的钱,他们两个已经触犯了法律,被抓起来是必然的事情。
安华和原主的父母进行了一番“友好协商”,他们同意了把原主的户口单独迁移出来,安华在开了包子铺一段时间之后赚了一笔小钱,付了一栋房子的首付,自己的户口有了着落,两个女儿的户口就落在了她的名下,现在就只剩下两个男孩子的户口没有解决了。
这两个男孩现在都是在赵和畅的户口上,要想赵和畅松口有点难。
赵和畅是逼迫着安华生下两个孩子的,在法律上算是强迫,可这都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根本没有证据,人证物证都没有,要想定他的罪是不可能的。
警方试着找赵和畅谈话,赵和畅根本不理,直接拒绝和警察他们见面!
他现在已经和安华结下了大仇,安华把他父亲和弟弟都送了进去,还带走了他赵家的一个儿子,想他把户口给安华?
门儿都没有!
正经路走不了,安华打算来一点儿旁门左道的,只要不被人抓到,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不是吗?
两个孩子的户口捏在赵和畅手里的时间越久越不好,到时赵和畅万一用这个拿捏安华,安华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个孩子在法律上是赵和畅的儿子,他想把两个孩子要回去也是合情合理,两个儿子在他那儿也不会受到虐待,这样看起来好像连阻拦的理由都没有,那么就更要快点儿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迁出来了!
正好赶上过中秋节,这大半年员工们都挺累的,安华决定给她们放上三天的假,自己去把赵和畅的事情解决了。
把三个孩子拜托给了林奶奶和放假的刘岸英,和她们交代自己去解决户口的问题,两人满口答应,一定会把三个孩子照顾好,让安华放心的去。
对于两个男孩户口的问题,他们也挺关心的,在知道了赵和畅这禽兽对安华做了怎样的事情之后,她们可不放心这两个孩子在这样的人手里!
安华没有带多余的东西,揣着钱和新办的身份证,轻轻松松上了火车,摇摇晃晃的坐了两天火车,到的时候正好是黑天。
赵和畅在一个三级小城市里有一家建材公司,规模还算可以,百十来号人,手下有几个建筑队,安华打算查查他公司有没有什么问题。
别怪安华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她实在是不觉得以赵和畅这样的人品能做下什么好事。
安华一边让系统857帮忙在网上搜查有用的线索,但很可惜,现在是90年代,电脑没有普及,公司里能有上两台电脑就不错了,有很多重要的东西还是使用最原始的记录方式,安华就亲自行动,进了赵和畅的工地探查他那些工地材料有没有问题。
就这么在工地里边儿埋伏了半个月,还真让安华查出了东西!
安华在工地里筛了半个月的沙子,平时休息的时候就这走走,那瞧瞧,只要她想不被人发现,这些普通人没有一个能抓着她,更何况她还喝了灵泉水,以及不知不觉的用了上个世界的法决修炼,虽然只是很微弱的一点能量,可已经让安华的身体素质比起普通人来强了百倍!
白天在工地里和那些工友探听消息,晚上安华就跟踪赵和畅。
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她都不会放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和畅又一次出去的时候,安华摸到了线索!
工地里有一批建材出了问题,安华打听到,赵和畅也是上了当,但他不想损失这一笔钱,所以以次充好,把这批有问题的建材混合到了那些好的建材里,然后把建材倒卖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想把自己摘干净。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那座山里(10)
安华当然不可能让他做成功,她就是想要揭穿赵和畅。
蹲守这么长时间,总算让她蹲到了。
安华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她要搞垮赵和畅的公司!
于是她开始在暗中收集赵和畅以次充好的证据,然后把这些证据匿名上交给了商管!
这时候这些东西都管的挺严的,赵和畅这时候顶风作案,那些人一查一个准儿!
赵和畅没有防备,直接公司就被查封了!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临着巨额的赔偿,安华就在这个时候领着工作人员出现,要求他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解决一下。
这个不是小事,赵和畅做的事情已经违法了,他要是不能按时交罚款,估计大半辈子就得在里面过了,如果他不想连累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应该把户口给出来。
安华利用了赵和畅想给赵家留后的心,就如同当初那些警察利用了赵家村长爱护小孙子的心理一样,她就是要让赵和畅主动的把孩子的户口交出来。
赵和畅考虑了几日,同意了安华的提议,户口转移。
他又没有和安华领过结婚证,不存在合法关系,相当于赵康和赵健只是赵和畅收养的而已,现在户口解除,他们的收养关系也就破除了,那么赵和畅就算在政治上有什么污点,也不会影响到两个孩子。
要说这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还要数赵和畅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儿子。
赵和畅妻子很明事理,之前她被赵和畅瞒的紧,根本不知道他家是个什么情形,现在知道了自然不能原谅赵和畅做的那些事情!
不要说她大难临头各自飞,赵和畅做的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完全颠覆了她对赵和畅以往的认知,她可没有那么痴心,对着这样的人还要和他共渡难关,不管是为了她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她都会和赵和畅离婚!
赵和畅的妻子对赵健还挺好的,她不知道赵健是赵和畅的孩子,就以为这是赵和顺的孩子,现在知道自己一直在养着丈夫和别人的孩子,心里多少有点膈应。
这孩子她带了两年多,已经有了感情,她离开的时候给了赵健一笔钱,安华想推辞,那女人只说,“就当给孩子留一点念想吧,好歹我也疼了他两年。”
她这么一说,安华还哪有拒绝的,就替赵健收下了,她会给赵健单独开出一个银行账户,等赵健长大后,再由他自己去决定这笔钱的去留。
赵健被带离母亲身边的时候已经六岁了,现在他八岁,对于母亲和家里的一切他是记着的,在学校里上了两年学,他明白了很多事情,知道赵家村的状况是不对的,因此虽然对于一直对他还算不错的父亲出了这样的事情有些难过,但他并不后悔,也不怨怪母亲,母亲能逃脱牢笼,他为她高兴,弟弟妹妹们能永远的离开赵家村,他也很高兴。
安华看着年仅八岁就已经成熟很多的赵健很是欣慰,在原剧情里,就是赵健长大以后带着人端了赵家村。
这孩子很不一般,就算在赵家村被那些人熏陶了这么久,还在赵和畅身边长大依然没有长歪,除了这孩子本性不坏以外,还要多亏了赵和畅的妻子的教导。
也不知道赵和畅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能取上这么样一个老婆,他妻子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就算赵健在她眼里只是小叔子的儿子,她拿他也当自己的儿子看待,对待自己儿子和他的时候从不偏颇,该教育的时候教育,该夸奖的时候夸奖,赵健这两年里能这么懂事,她功不可没。
所以在赵和畅的妻子走的时候,安华给她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让她有问题需要帮忙的,只管来找她,只要不是什么世界毁灭这样的事情,安华有自信,她可以帮上忙。
安华还不知道,此时她给出去的一个联系方式,在几年后救了赵和顺妻子的命。
安华再带走赵健之前又领着他去见了赵和畅最后一面。
父子两个坐在一起对视半天,什么话都没说,最后走的时候,赵健只说了一句,“爸,我走了,您保重。”
赵和畅点了点头,深深的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不是在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你也是,好好照顾自己。”
赵健点头,最后看了他一眼,毫不留恋的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这里,他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到赵和畅,但他知道他将要开启全新的生活了,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妈妈一起。
十年后。
林氏包子铺的店面如今已经遍布了几十个城市,几乎走到每个大街小巷都会有这样一家包子铺,并且每家包子铺前都是门庭若市,大排长龙!
有那没吃过这包子的人好奇这包子得好吃成什么样,每一家店铺前都是这样满满的人,怀着这样的好奇心,然后加入到队伍里,延长了这个队伍的长度。
等费尽千辛万苦排上半天的队终于吃上了一口包子时,他们又会舒爽的感叹,真是不枉费排这么长时间的队,怪不得这么多人即使排了这么久的队也要吃上一口,就这一口鲜的舌头都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