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花盆里种出一百吨的稻子那倒是不用,能提高家里的亩产就行,安华不贪心。
水稻分为三个品种,早稻,中稻晚稻,品种不同,播种的时间也不同,早稻和中稻最佳播种时间已经过去了,只能种在六月下旬适合的晚稻了。
这边的地理环境挺适合种植水稻的,附近的村子都是种植的水稻,要是安华弄的好了,还可以让几个村子里一起种,到时候大家抱团,产量都提升上来,生存的几率会更大。
种水稻首先要育苗,安华第一次实验没有弄的太多,只在自己家的地头上弄了一垄地,儿子们看见了还说她是不是现在育苗太早了点,安华用自己大家长的威势镇住了他们,让他们别多管,儿子们也就乖乖听话了。
安华没种过地,但好在有原主的记忆做帮助,还有从系统商城上兑换来的农业知识大全,里面的东西很全面,不只包括了各种植物的种植方法,还手把手的教你,怎么从没有接触过农业的生手,变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
不得不说,这种学习新事物的感觉,让安华为之沉迷,每个世界她都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都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知识改变命运,这种掌握着自己命运的感觉非常好!
过了几天时间,安华来看自己培育的秧苗,毫不意外,都死了。
她没有气馁,第一次嘛,难免有失误,她再接再厉,收拾好心情,总结经验,开始了第二茬培育秧苗。
就这么着试了三次,终于成功了一垄地!
安华开心的很,她又向大吃大喝的日子迈进了一步!
立马总结前几次的失败经验,结合这次的成功经验,拉着家里的儿子儿媳又种了一亩地!
家里也种的早稻,七月份中旬就能收割了,现在日子也差不多,地正好腾出来。
村里人还说这老王太太是不是出了点什么毛病,要是种晚稻这个时间应该重新翻地,把已经用过的地培育得肥起来,下一次才好丰收,哪有这么快就种地的。
王老太太也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了,怎么这都不懂?
有的好心的村民过来劝了两句,安华就神神秘秘的说,她得到一个种地的秘方,能成倍的收庄稼,等她研究好了教给他们,让他们来年也丰收!
村里人只当她老糊涂了说的胡话,别说没有这种秘方,就是真有这种秘方,也不能让她一个老太太得去啊!
王老太太来了村里都几十年了,他们就没见着老太太出过几回远门,上哪得到什么种地的秘方去?
听说这次王老太太生了一回大病,八成啊是病的糊涂了。
他们说几个傻儿子,让他们劝着点娘,你们可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不能都听她老太太一个人的!
结果这群孝顺儿子们笑呵呵的说,都听俺娘的,俺娘说的一定不会错!
怎么得到种地秘方的,安华都已经想好了说辞,就说之前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个老道士在这山上修炼,这个秘方是她去山上采野菜蘑菇的时候偶然间找到的,一开始不知道,后来是她家三儿媳妇看见了认出上面的字,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种地的秘方!
没错,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安华发现三人媳妇儿居然是认字的!
要知道在这种战乱年代,十里八村都不一定能出一个秀才,她家这一袋米糠买来的三儿媳妇,居然会认字儿!
这就有点不简单了。
安华就有事儿没事儿的和这三个媳聊天儿,发现她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的,自己的过往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大脑受到损伤,记忆方面出现了问题。
而且安华还发现,三儿媳在地上写写画画的那些东西,其实是一种文字。
不是这个国家的通用文字,安华也看不懂,倒是有些像在之前的世界里见过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再一细看三儿媳,确实是浓眉大眼,眼窝深邃,带着一点儿异域风情。
这么说,当初卖她的那个老头可能不是她的亲爹。
难道她这个三儿媳是其他国家的子民?
落了难逃到这里来了?又或者被人贩子拐了来?
在三儿媳的记忆没有完全恢复时,这些都无从考究。
安华用了农业知识大全上的栽培方法种植水稻,从培育期到收获期都非常的短,普通的水稻能收一茬的时间,用这种方法种植可以收三茬!
不过安华为了不太过引人注意,改成了能收两茬。
这就已经很惊人了,现在的田地都很低产,一亩地六百斤都不到,现在用上了安华的方法,一亩地起码得翻上三番!
这还是一开始田地没有养的特别好的原因,按照农业知识大全书上说的,安华粗略估计大概能亩产一千五百斤左右。
等以后种的次数多了,田地被养的肥了,收获三千斤完全不是难事儿!
现在水稻长势喜人,只等一个月之后看水稻的收成了。
这一个月里安华还真体会到了种植的乐趣!
看着那些小秧苗在自己的手下一点一点茁壮成长,从小小的两片叶子变成高高的秧苗,又从高高的秧苗结出沉甸甸的稻穗,心里不由得涌起了无限的成就感!
安华每天是越干越有劲!
去地里比谁都早,回来的比谁都晚,每天都勤快的很,身上一点不见疲惫,总是神采奕奕的!
看起来比家里的壮劳力们还要精神!
也不能干等着水稻丰收,家里最近的口粮就快断了,征兵的时候还把家里的粮食也收走了一大半,家里十口人根本就不够吃,更别提还全都是干活出力的人,还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安华想去山上弄点吃的来,让家里人都能垫垫肚子,要想马儿跑,哪能不让马儿吃草,但这个时候山上已经快被村里人薅秃的差不多了,要想找点什么东西只能往山的深处走了,深山里可到处都是宝贝,不知道会发现什么好东西!
第四十九章 我的一群土豆地瓜儿子(4)
安华起了个大早,拿了一堆自己可能会用得上的工具偷偷摸摸上了山,她不想带着儿子们去,他们去还不够给捣乱的呢,还是她老太太一个人轻手利脚的方便!
山上果然像她想的那样,能吃的东西都被附近的村民挖的差不多了,甚至就连那些嫩嫩的树皮草根都被挖去不少,安华背着一堆东西往深山里走去。
这山里有猛兽,很多年前就有,而且这山越往里走,地势越崎岖,人们轻易不敢过来,除非是专门打猎的猎户,好在那些猛兽都没有下山过,只是偶尔能听见山里头似有狼嚎。
安华拿了一根很长的棍子,一边走一边用棍子探草丛防止有蛇,也防止猎人藏着的捕兽陷阱,她现在已经走到大山的深处了,路边偶尔的一些脚印和厮打的痕迹,证明这山里确实有大型野兽。
她身上的背篓里已经摘了不少可以食用的菌类和野菜,还找到了几位药材,要是能在这深山里找到灵芝人参就好了,这山里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越往里走资源越是丰富,或许找到人生什么的也不是难事,家里现在是用不着,但要是拿到城里头去卖,能卖上一笔不菲的价格!
野山参最值钱了!
安华本想用系统里的寻宝道具,奈何那玩意儿太贵了,她的积分不是很够。
只能在深山里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搜寻。
她打算弄点儿山鸡野兔子的回去,刚才已经看见草丛里跑过好几次,她得找好地方下陷阱才行。
不用陷阱靠她这老胳膊老腿的什么时候才能抓一只鸡,要是她还是个杀手,抓只鸡兔自然不在话下,甚至她还能把兔子准确的打死,而不破坏一点皮毛。
要是陷阱也抓不着,她只能从空间里拿一些在现代世界的养殖鸡出来了,反正王家人已经多长时间都没吃过鸡肉了,估计吃不出来家养的和山里的有什么区别。
安华设好了陷阱,拿草掩盖好,在里面撒了一把鸡爱吃的苞谷,又制作了一个扣兔子的陷阱,放在疑似兔子窝的旁边,这样的陷阱她弄了好几个,总有一个能中的,陷阱藏好,其他就不用管了,安华拎着她的工具循着水声去了有水源的地方。
穿过一道树林,水声越来越近,安华已经能感觉到水气在鼻尖萦绕的感觉,身处森林之中,清新的气息已经足够让人神清气爽,清凌凌的水气更加让人身心舒畅。
安华紧走了两步,从树林里钻出来,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面前没有树木的遮挡,只有一道蜿蜒的小溪在泊泊流动!
小溪里的水流动的很快很猛,安华伸手试了试,感受着水流阵阵的冲击,即使在夏天,河水冲在皮肤上也是一阵阵的冰凉。
安华惊讶,这么冰?不会是地下河吧?
小溪清澈见底,里面的鹅卵石已经被河水冲得发亮,一条条的鱼儿在里面欢快的游动,个头很大,安华瞧见最大的一条起码有她的半个手臂大了,这里人迹罕至,鱼长这么大也很正常。
水稻分为三个品种,早稻,中稻晚稻,品种不同,播种的时间也不同,早稻和中稻最佳播种时间已经过去了,只能种在六月下旬适合的晚稻了。
这边的地理环境挺适合种植水稻的,附近的村子都是种植的水稻,要是安华弄的好了,还可以让几个村子里一起种,到时候大家抱团,产量都提升上来,生存的几率会更大。
种水稻首先要育苗,安华第一次实验没有弄的太多,只在自己家的地头上弄了一垄地,儿子们看见了还说她是不是现在育苗太早了点,安华用自己大家长的威势镇住了他们,让他们别多管,儿子们也就乖乖听话了。
安华没种过地,但好在有原主的记忆做帮助,还有从系统商城上兑换来的农业知识大全,里面的东西很全面,不只包括了各种植物的种植方法,还手把手的教你,怎么从没有接触过农业的生手,变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
不得不说,这种学习新事物的感觉,让安华为之沉迷,每个世界她都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都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知识改变命运,这种掌握着自己命运的感觉非常好!
过了几天时间,安华来看自己培育的秧苗,毫不意外,都死了。
她没有气馁,第一次嘛,难免有失误,她再接再厉,收拾好心情,总结经验,开始了第二茬培育秧苗。
就这么着试了三次,终于成功了一垄地!
安华开心的很,她又向大吃大喝的日子迈进了一步!
立马总结前几次的失败经验,结合这次的成功经验,拉着家里的儿子儿媳又种了一亩地!
家里也种的早稻,七月份中旬就能收割了,现在日子也差不多,地正好腾出来。
村里人还说这老王太太是不是出了点什么毛病,要是种晚稻这个时间应该重新翻地,把已经用过的地培育得肥起来,下一次才好丰收,哪有这么快就种地的。
王老太太也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了,怎么这都不懂?
有的好心的村民过来劝了两句,安华就神神秘秘的说,她得到一个种地的秘方,能成倍的收庄稼,等她研究好了教给他们,让他们来年也丰收!
村里人只当她老糊涂了说的胡话,别说没有这种秘方,就是真有这种秘方,也不能让她一个老太太得去啊!
王老太太来了村里都几十年了,他们就没见着老太太出过几回远门,上哪得到什么种地的秘方去?
听说这次王老太太生了一回大病,八成啊是病的糊涂了。
他们说几个傻儿子,让他们劝着点娘,你们可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不能都听她老太太一个人的!
结果这群孝顺儿子们笑呵呵的说,都听俺娘的,俺娘说的一定不会错!
怎么得到种地秘方的,安华都已经想好了说辞,就说之前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个老道士在这山上修炼,这个秘方是她去山上采野菜蘑菇的时候偶然间找到的,一开始不知道,后来是她家三儿媳妇看见了认出上面的字,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种地的秘方!
没错,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安华发现三人媳妇儿居然是认字的!
要知道在这种战乱年代,十里八村都不一定能出一个秀才,她家这一袋米糠买来的三儿媳妇,居然会认字儿!
这就有点不简单了。
安华就有事儿没事儿的和这三个媳聊天儿,发现她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的,自己的过往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大脑受到损伤,记忆方面出现了问题。
而且安华还发现,三儿媳在地上写写画画的那些东西,其实是一种文字。
不是这个国家的通用文字,安华也看不懂,倒是有些像在之前的世界里见过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再一细看三儿媳,确实是浓眉大眼,眼窝深邃,带着一点儿异域风情。
这么说,当初卖她的那个老头可能不是她的亲爹。
难道她这个三儿媳是其他国家的子民?
落了难逃到这里来了?又或者被人贩子拐了来?
在三儿媳的记忆没有完全恢复时,这些都无从考究。
安华用了农业知识大全上的栽培方法种植水稻,从培育期到收获期都非常的短,普通的水稻能收一茬的时间,用这种方法种植可以收三茬!
不过安华为了不太过引人注意,改成了能收两茬。
这就已经很惊人了,现在的田地都很低产,一亩地六百斤都不到,现在用上了安华的方法,一亩地起码得翻上三番!
这还是一开始田地没有养的特别好的原因,按照农业知识大全书上说的,安华粗略估计大概能亩产一千五百斤左右。
等以后种的次数多了,田地被养的肥了,收获三千斤完全不是难事儿!
现在水稻长势喜人,只等一个月之后看水稻的收成了。
这一个月里安华还真体会到了种植的乐趣!
看着那些小秧苗在自己的手下一点一点茁壮成长,从小小的两片叶子变成高高的秧苗,又从高高的秧苗结出沉甸甸的稻穗,心里不由得涌起了无限的成就感!
安华每天是越干越有劲!
去地里比谁都早,回来的比谁都晚,每天都勤快的很,身上一点不见疲惫,总是神采奕奕的!
看起来比家里的壮劳力们还要精神!
也不能干等着水稻丰收,家里最近的口粮就快断了,征兵的时候还把家里的粮食也收走了一大半,家里十口人根本就不够吃,更别提还全都是干活出力的人,还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安华想去山上弄点吃的来,让家里人都能垫垫肚子,要想马儿跑,哪能不让马儿吃草,但这个时候山上已经快被村里人薅秃的差不多了,要想找点什么东西只能往山的深处走了,深山里可到处都是宝贝,不知道会发现什么好东西!
第四十九章 我的一群土豆地瓜儿子(4)
安华起了个大早,拿了一堆自己可能会用得上的工具偷偷摸摸上了山,她不想带着儿子们去,他们去还不够给捣乱的呢,还是她老太太一个人轻手利脚的方便!
山上果然像她想的那样,能吃的东西都被附近的村民挖的差不多了,甚至就连那些嫩嫩的树皮草根都被挖去不少,安华背着一堆东西往深山里走去。
这山里有猛兽,很多年前就有,而且这山越往里走,地势越崎岖,人们轻易不敢过来,除非是专门打猎的猎户,好在那些猛兽都没有下山过,只是偶尔能听见山里头似有狼嚎。
安华拿了一根很长的棍子,一边走一边用棍子探草丛防止有蛇,也防止猎人藏着的捕兽陷阱,她现在已经走到大山的深处了,路边偶尔的一些脚印和厮打的痕迹,证明这山里确实有大型野兽。
她身上的背篓里已经摘了不少可以食用的菌类和野菜,还找到了几位药材,要是能在这深山里找到灵芝人参就好了,这山里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越往里走资源越是丰富,或许找到人生什么的也不是难事,家里现在是用不着,但要是拿到城里头去卖,能卖上一笔不菲的价格!
野山参最值钱了!
安华本想用系统里的寻宝道具,奈何那玩意儿太贵了,她的积分不是很够。
只能在深山里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搜寻。
她打算弄点儿山鸡野兔子的回去,刚才已经看见草丛里跑过好几次,她得找好地方下陷阱才行。
不用陷阱靠她这老胳膊老腿的什么时候才能抓一只鸡,要是她还是个杀手,抓只鸡兔自然不在话下,甚至她还能把兔子准确的打死,而不破坏一点皮毛。
要是陷阱也抓不着,她只能从空间里拿一些在现代世界的养殖鸡出来了,反正王家人已经多长时间都没吃过鸡肉了,估计吃不出来家养的和山里的有什么区别。
安华设好了陷阱,拿草掩盖好,在里面撒了一把鸡爱吃的苞谷,又制作了一个扣兔子的陷阱,放在疑似兔子窝的旁边,这样的陷阱她弄了好几个,总有一个能中的,陷阱藏好,其他就不用管了,安华拎着她的工具循着水声去了有水源的地方。
穿过一道树林,水声越来越近,安华已经能感觉到水气在鼻尖萦绕的感觉,身处森林之中,清新的气息已经足够让人神清气爽,清凌凌的水气更加让人身心舒畅。
安华紧走了两步,从树林里钻出来,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面前没有树木的遮挡,只有一道蜿蜒的小溪在泊泊流动!
小溪里的水流动的很快很猛,安华伸手试了试,感受着水流阵阵的冲击,即使在夏天,河水冲在皮肤上也是一阵阵的冰凉。
安华惊讶,这么冰?不会是地下河吧?
小溪清澈见底,里面的鹅卵石已经被河水冲得发亮,一条条的鱼儿在里面欢快的游动,个头很大,安华瞧见最大的一条起码有她的半个手臂大了,这里人迹罕至,鱼长这么大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