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24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日《上海日报》多送一张报纸,那张报纸上没有广告,倒是刊登了一部小说,那部小说,还跟云景的小说一样好看!”
  “之前云景写的欧洲,现在东兴写俄国,要不要买张报纸看看?”
  “《上海日报》要吗?上面有一部新式小说!”
  ……
  黄培成的妻子,每天早上都早早起来做早饭。
  但黄培成不爱在家里吃。
  他妻子每天都做粥,而配粥的菜,永远都是自家腌的咸菜,这味道他都吃腻了!
  他时常借口报社那边有事,要早点走,然后溜出去吃点好的。
  今天,他就这么干了。
  买了几个包子,正吃得津津有味,黄培成就听到了吆喝声。
  听到以后,黄培成脸都黑了。
  高汉林这家伙学着他给人多送一张报纸就算了,竟然还大言不惭,说他报纸上的小说,跟云景写的小说一样好看。
  他又听了几句,得知《上海日报》上的小说是东兴写的之后,更是对这篇小说嗤之以鼻。
  东兴就是个只会骂人的大老粗,他写的小说,怎么都不可能比云景写的小说好!
  等等,竟然还有报童说东兴的小说写得比云景的小说好,岂有此理!
  黄培成立刻叫住一个报童,花钱买了《申报》以后,拿了《上海日报》看。
  这一看,黄培成就生气了。
  东兴学云景,竟然也写穿越!
  真是岂有此理!
  关键是,这个东兴写得还挺不错,至少他一个没留神,就看下去了。
  “先生,你要买《上海日报》吗?”报童问黄培成。
  黄培成当然不想买,但东兴的小说他只看了一点点,他又不好意思在不买的情况下,一直拿着看……
  黄培成把手上还没吃的几个肉包子递给那个小报童:“我请你吃肉包子,你送我一份《上海日报》可好?”
  小报童站在黄培成身边,早已闻到黄培成手上的肉包子的香味,自然想也不想,就同意了交易。
  这肉包子的价格,远超《上海日报》。
  《上海日报》还怪值钱的!
  黄培成不知道小报童的想法。
  他没花钱买《上海日报》,他只是看报童可怜,给报童吃了几个包子。
  这报纸,是报童送的!
  黄培成很快就看完《上海日报》上刊登的,大概四千多字的《梦游莫斯科》。
  这是个很不错的故事,但他觉得,这是东兴模仿了云景的小说写的。
  自从云景写了《穿成包身工》,上海就有很多人写穿越小说,比如民国人穿到宋朝之类。
  黄培成每次看到那样的小说,都觉得生气,而现在,他更生气了。
  “高汉林总是一副瞧不起我的样子,结果呢?他竟然不要脸面,刊登模仿《穿成包身工》的小说!”黄培成骂骂咧咧地来到《新小说报》编辑部。
  其实黄培成很清楚,这部《梦游莫斯科》,跟《穿成包身工》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骂高汉林。
  而《新小说报》编辑部的其他人,也很生气。
  他们还没有看过《上海日报》,但他们知道了一个消息:“黄主编,《上海日报》太过分了,他们为了销量,竟然送报纸!”
  “怎么回事?”黄培成问。
  这个编辑开口:“今日我看到那些报童都吆喝着卖《上海日报》,觉得不对劲,就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今日《上海日报》送出去的报纸,都不要钱。”
  黄培成听完更生气了:“好啊!我就说今天那些人怎么一个个的,把《上海日报》吹上天,原来是黄培成这家伙耍诈!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新小说报》的编辑都义愤填膺,跟着黄培成骂起来。
  骂着骂着,他们突然意识到不对劲:“黄主编,你手上的报纸……”
  黄培成道:“有人送我的,我就说那人为什么送我,原来是不要钱!”
  《新小说报》的编辑听黄培成这么说,还以为是认识的卖报纸的商人送了黄培成一份。
  他们当即提出,要看一看这报纸上的小说。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结果这一看……
  这个东兴的小说,看着还挺好看……
  等等,这个东兴,他是要写俄国的未来?
  俄国现在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涛汹涌,全世界都在猜测俄国的未来。
  他们国家的一些人,就猜测俄国接下来会爆发严重的内战。
  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苏维埃。
  可现在,这篇小说里,东兴写苏维埃获得了胜利!
  故事的主角一开始不懂俄语,所以他不知道游行时间,也不知道革命时间。
  再加上他附身的只是个普通工人,所以他知道的信息很少。
  但意思却是明确的,苏维埃获得了胜利。
  而看这部小说的走向……东兴明显是要继续往下写的。
  也不知道在东兴的书里,苏维埃领导下的俄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新小说报》的编辑开始好奇这本书后面的剧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的脸色不太好看。
  《上海日报》是他们报社的死对头,他们怎么能喜欢《上海日报》上的小说!
  就连《新小说报》编辑部的人都看了《上海日报》,其他人自然也看了。
  《上海日报》本就是有固定读者群的,这些人听说今天多送一张报纸,想也不想就买了。
  又有一些平日里不买《上海日报》的人,得知今天的报纸上刊登了小说,便也买了一份。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人。
  他们或许知道俄国,但对俄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东北在哪里。
  买了《上海日报》,看到《梦游莫斯科》这个标题,他们还好奇:“莫斯科是哪里?”
  虽然不知道莫斯科是哪里,但他们还是看了下去,然后就惊叹起来:“竟然有这么冷的地方?那些人就不怕被冻死?”
  “烧火把床烧热?他们是在床下面烧火的?床上的人就不怕被烧熟?”
  “我也想要这样的床,嗯,火炕,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家里砌一个。”
  “这人睡着以后灵魂出窍了?怎么还跑到洋人背上去了?”
  “游行又是什么东西?古堡又是什么?”
  “这书里写的地方,挺有意思的,我都不知道还有地方是这样的。”
  “那里的人到了冬天,能在河面上走路,鱼还能活下去吗?”
  ……
  此时普通老百姓,多是连国家地图都没看过的,《梦游莫斯科》这部小说,他们看得云里雾里。
  主角不懂俄语,刚穿越的时候很茫然,而他们也一样。
  他们中一些人,因为看不懂,对后续也就没有期待,但绝大多数人,对后续很好奇。
  他们想知道,主角接下来会经历什么。
  要知道,今日刊登的内容的结尾,是主角醒过来,发现时间才过去一晚上……后面到底怎么样了?
  普通人单纯就是想看后续,想看他们以前没有看过的,跟上海截然不同的北国风光。
  那些有文化,对世界局势有了解的人,在看到这篇小说后,却被惊住了。
  这东兴,也太敢写了!
  短短四千多字,东兴已经写到了未来,还预言俄国接下来,会再爆发一场革命,然后无产阶级获得胜利,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
  而结尾处的“未完待续”,说明东兴打算继续往下写。
  他想写什么?写俄国的未来?
  第161章 《一个士兵》出版
  上海县城。
  洪掌柜一如既往地购买了《上海日报》和《新小说报》。
  他最先看的, 自然是《新小说报》。
  他年纪大了,近来眼睛愈发不好,看不清报纸。
  好在他的孙女儿贴心, 用稿费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让他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
  拿着放大镜, 洪掌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穿成包身工》,还读出声音。
  洪掌柜的儿媳妇瞧见, 就道:“爹,你又在看桑家小姐写的小说?这小姑娘真了不得, 她写小说挣的钱, 肯定比我家阿玥画画挣的钱多多了。”
  洪掌柜听到儿媳带着浓浓酸气的话, 转移话题:“阿旭考中学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洪母道:“已经准备好了, 阿旭特别聪明, 肯定能考上。”
  洪掌柜道:“那是,阿旭肯定能考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