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232节
这书的封面上除了英文以外,还有中文的“真假千金”和“云景”六个字,毫无疑问,这是云景的书。
不是说云景出书是假的?人家书都出来了,能是假的?
这些人气势汹汹地来找麻烦,又一下子泄了气。
跟在后面的屠卫巷,更是觉得胸口一股闷气发不出去,涨得他难受。
黄培成懒得搭理他们,转身回报社。
而这时,一个编辑拿着手上的稿件找到黄培成:“黄主编,这里有一些不错的稿件,你快来看!”
“不错的稿件?是新人的还是刊登过的作者的?”黄培成问。
他们报社用新人的稿件时,会比较慎重,就怕有些人抄了别人的故事来投稿。
之前王木的稿件黄培成敢直接用,是因为他觉得,那样的小说不可能是抄的。
那编辑道:“黄主编,是王木的稿件!”
黄培成凑过去,发现稿件的署名确实是王木,这人一次投了许多稿件,还留了姓名地址。
看到那地址,黄培成倒抽一口冷气。
这是上海最好的女子中学之一!
王木是写了班级的,所以她应该是这所中学的学生,而据黄培成所知,能读这所中学的女学生,全都非富即贵。
没想到王木竟然是这样的身份!
“黄主编,王木也是女子,她的稿件要用吗?”编辑问。
黄培成道:“用,当然要用!”
这个叫“孟琳”的女子,身份肯定不一般,他们报社用她的稿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新小说报》这边收到的书并不多,总共也就十套。
这十套书,谭峥泓送给黄培成,是让黄培成拿来送人,或者单纯摆着好看的。
南城书局那边就不一样了!
谭峥泓直接给南城书局送了八百套书过去,这些书,他打算放在南城书局寄卖,或者让南城书局找路子帮他卖掉。
在中国,英文书不好卖,但也不是没人买,如今在国内很多地方,都住着洋人,还有很多人在学英文。
八百套书,慢慢卖,肯定能卖掉!
此外,谭峥泓手上还留了一百多套,这些书他打算用作收藏,或者送人。
今日,南城书局很热闹,因为又有新书上市!
这新书,倒不是云景刚完结的《一个士兵》,而是《水浒传》连环画里的其中两册。
之前南城书局出的《西游记》连环画非常受欢迎,不仅在上海卖得好,在其他城市也卖得很好,甚至引起了一阵西游热,让《西游记》这本书在孩子们中间的受欢迎程度节节攀升。
然后,在《西游记》连环画结束之时,南城书局推出了《水浒传》。
这《水浒传》连环画,价格和西游记连环画一样,但分成108册,而且每一册,都送一张梁山好汉的卡片做书签,也就是说,买齐108册,就能集齐梁山108个好汉!
这书一经问世,就有无数人购买,它每周出两册,而出书的那日,南城书局门口,总是挤满了孩子。
据说一些孩子,宁愿饿上两顿,也要攒钱买书。
今日,就是最近的两册书出售的日子,书局里自然挤满了人。
费中绪看着外面热闹的场景,对身边人道:“云景先生的主意真不错,很多孩子,是为了集齐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卡片,才买的书。”
买书送卡片的主意,是桑景云出的。
多制作一份卡片,成本并不会增加太多,他们也就同意了。
哪曾想,效果竟然这么好?
他们以为,《水浒传》的销量会比《西游记》低,相比于《水浒传》,孩子们肯定更喜欢《西游记》。
然而现在,《水浒传》的销量,远超《西游记》!
书可以借来看,卡片却是没法借的,卡片还能拿来炫耀……孩子们为了卡片,纷纷攒钱买书。
“确实!对了,费编辑,有人在报纸上说云景先生的坏话,你知道吗?”南城书局一个新来的编辑问费中绪。
费中绪问:“又有人说云景先生的坏话?说了什么?”
这新编辑道:“我没买报纸,是听人说的,好像是说云景先生长得丑,又说云景先生的书出英文版的事情,是假的。”
“这些人整日胡编乱造!”费中绪有些不满。
偏偏这时候,竟然有人从外面进来,问他们:“之前你们出售《真假千金》时,对外宣传说这书会在英国出版,结果这是假的。你们南城书局,要给个说法!”
这人明显是来找麻烦的,费中绪身边的新编辑有些不知所措。
费中绪却一点不慌,对这人道:“这事怎么就是假的了?这事分明是真的!你且等着,过些日子,我们书局还会出售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当初为了让黄培成刊登桑景云的小说,费中绪上来就胡编乱造,说桑景云是知名的新式文人。
现在他也说谎不打草稿,张嘴就说他们书局会出售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那个来找麻烦的人听了,原本想说的话,还真就被费中绪堵在嘴里。
费中绪笑道:“你若是对《真假千金》的英文版感兴趣,可以过些日子来我们书局购买!”
南城书局有很多人在。
云景的小说出英文版这件事是假的,此事很多人都听说了,还有许多人相信。
云景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他们不觉得她的小说,会被翻译成英文。
但费中绪说得信誓旦旦……所以,这书真的要出英文版?
也就费中绪身边的那个新编辑很是心虚。
英文版《真假千金》要在他们书局出售的事情,他并未听过……
这么想着,他拉了一下费中绪的袖子。
费中绪能猜到他的想法,但不以为意,反而跟面前那些人吹起来:“那些洋人非常喜欢《真假千金》,据我所知,他们花了大价钱做这本书。这书的英文版,被做得非常精良!只是我们书局分到的书应该不多,到时候若是有,你们一定要抢先买,可以当作收藏……”
他知道很多事情,传个一两天,就没人记起了!
就说《真假千金》出英文版这件事,现如今报纸刚面世,因而有人上门来询问。
等过上一个月,谁还记得?
只要他咬死了这书会出,就算暂时没书又如何?这年头出个书本就很慢,更不要说是在外国出书!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抬了一些箱子进来。
“这是什么?”费中绪问,同时也认出,来送东西的,是谭峥泓身边的一个保镖。
这保镖拿了一张纸给费中绪:“费编辑,这些是《真假千金》英文版的书,刚从南洋那边送来的!我家少爷让我拿一些给你。”
费中绪看了看那张纸。
这其实是一份寄售合同,
谭峥泓将书放在他这里出售,每套卖两个银元,给南城书局一角钱作为寄售费。
这是常见的合作方式。
费中绪对保镖道:“就按照纸上说的来!”
说完,他对书局里那些来买书的人开口:“诸位,那些洋人实在太过喜爱《真假千金》这本书,他们不仅早早将这书翻译好,还早早将这书印刷出来!若有人想要购买英文版的书,现在就可以购买!只是这书是从马来亚送来的,路途遥远成本也高,因此卖两个银元一套!”
他说着,就打开了一个箱子!
箱子里装着的,确实是英文版的《真假千金》,也确实印刷精良。
其实现在在南城书局的人,都不认识英文,看不懂这本书。
但这是英文书!
一个不差钱的,来买《水浒传》连环画的少年开口:“我买一套!”
他们学校教英文,他买了这本书以后,可以照着学英文!
有这个少年打头阵,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买书。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来找麻烦的人,已经偷偷离开。
桑景云并不知道有人质疑自己的事情。
她写了一些《穿成包身工》的剧情,写够三千字以后,就将之放在一边,然后拿出另一份稿纸,开始写俄国。
桑景云早就想用东兴的笔名写“俄国未来”,或者说,写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后的新世界。
但许久过去,她修修改改,连一千字都没写到。
她原本不想用小说的方式来写,想写得严肃一些。
但她几次动笔都写不下去,然后深刻地认识到一件事——她知识积累不够。
她知道俄国会发生十月革命,但别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她想在顾教授那里找资料,但顾教授书房里的资料和报纸,都来自英国!
里面有一些对俄国的描述,但实在不多。
至于从其他渠道找资料,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她可以瞎编,她想写的,本就不是真正的俄国。
她是想让民众知道,正常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子的!
但在没有故事情节的情况下,要瞎编也不好编。
桑景云算是了解了自己,她就只会写小说!
除去小说,让她写短篇还行抒发一下情感还行,让她写一篇很长的社科类书籍,那就是难为她了!
既如此,她干脆写小说。
想到这里,桑景云豁然开朗,脑海里也涌现出很多故事情节。
这本新书,她将之起名为《梦游莫斯科》,就写一个东北人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梦见自己附身在一个莫斯科工人身上。
神奇的是,他睡一觉,只过去一个晚上,那个莫斯科工人却过了整整一年!
不是说云景出书是假的?人家书都出来了,能是假的?
这些人气势汹汹地来找麻烦,又一下子泄了气。
跟在后面的屠卫巷,更是觉得胸口一股闷气发不出去,涨得他难受。
黄培成懒得搭理他们,转身回报社。
而这时,一个编辑拿着手上的稿件找到黄培成:“黄主编,这里有一些不错的稿件,你快来看!”
“不错的稿件?是新人的还是刊登过的作者的?”黄培成问。
他们报社用新人的稿件时,会比较慎重,就怕有些人抄了别人的故事来投稿。
之前王木的稿件黄培成敢直接用,是因为他觉得,那样的小说不可能是抄的。
那编辑道:“黄主编,是王木的稿件!”
黄培成凑过去,发现稿件的署名确实是王木,这人一次投了许多稿件,还留了姓名地址。
看到那地址,黄培成倒抽一口冷气。
这是上海最好的女子中学之一!
王木是写了班级的,所以她应该是这所中学的学生,而据黄培成所知,能读这所中学的女学生,全都非富即贵。
没想到王木竟然是这样的身份!
“黄主编,王木也是女子,她的稿件要用吗?”编辑问。
黄培成道:“用,当然要用!”
这个叫“孟琳”的女子,身份肯定不一般,他们报社用她的稿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新小说报》这边收到的书并不多,总共也就十套。
这十套书,谭峥泓送给黄培成,是让黄培成拿来送人,或者单纯摆着好看的。
南城书局那边就不一样了!
谭峥泓直接给南城书局送了八百套书过去,这些书,他打算放在南城书局寄卖,或者让南城书局找路子帮他卖掉。
在中国,英文书不好卖,但也不是没人买,如今在国内很多地方,都住着洋人,还有很多人在学英文。
八百套书,慢慢卖,肯定能卖掉!
此外,谭峥泓手上还留了一百多套,这些书他打算用作收藏,或者送人。
今日,南城书局很热闹,因为又有新书上市!
这新书,倒不是云景刚完结的《一个士兵》,而是《水浒传》连环画里的其中两册。
之前南城书局出的《西游记》连环画非常受欢迎,不仅在上海卖得好,在其他城市也卖得很好,甚至引起了一阵西游热,让《西游记》这本书在孩子们中间的受欢迎程度节节攀升。
然后,在《西游记》连环画结束之时,南城书局推出了《水浒传》。
这《水浒传》连环画,价格和西游记连环画一样,但分成108册,而且每一册,都送一张梁山好汉的卡片做书签,也就是说,买齐108册,就能集齐梁山108个好汉!
这书一经问世,就有无数人购买,它每周出两册,而出书的那日,南城书局门口,总是挤满了孩子。
据说一些孩子,宁愿饿上两顿,也要攒钱买书。
今日,就是最近的两册书出售的日子,书局里自然挤满了人。
费中绪看着外面热闹的场景,对身边人道:“云景先生的主意真不错,很多孩子,是为了集齐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卡片,才买的书。”
买书送卡片的主意,是桑景云出的。
多制作一份卡片,成本并不会增加太多,他们也就同意了。
哪曾想,效果竟然这么好?
他们以为,《水浒传》的销量会比《西游记》低,相比于《水浒传》,孩子们肯定更喜欢《西游记》。
然而现在,《水浒传》的销量,远超《西游记》!
书可以借来看,卡片却是没法借的,卡片还能拿来炫耀……孩子们为了卡片,纷纷攒钱买书。
“确实!对了,费编辑,有人在报纸上说云景先生的坏话,你知道吗?”南城书局一个新来的编辑问费中绪。
费中绪问:“又有人说云景先生的坏话?说了什么?”
这新编辑道:“我没买报纸,是听人说的,好像是说云景先生长得丑,又说云景先生的书出英文版的事情,是假的。”
“这些人整日胡编乱造!”费中绪有些不满。
偏偏这时候,竟然有人从外面进来,问他们:“之前你们出售《真假千金》时,对外宣传说这书会在英国出版,结果这是假的。你们南城书局,要给个说法!”
这人明显是来找麻烦的,费中绪身边的新编辑有些不知所措。
费中绪却一点不慌,对这人道:“这事怎么就是假的了?这事分明是真的!你且等着,过些日子,我们书局还会出售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当初为了让黄培成刊登桑景云的小说,费中绪上来就胡编乱造,说桑景云是知名的新式文人。
现在他也说谎不打草稿,张嘴就说他们书局会出售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那个来找麻烦的人听了,原本想说的话,还真就被费中绪堵在嘴里。
费中绪笑道:“你若是对《真假千金》的英文版感兴趣,可以过些日子来我们书局购买!”
南城书局有很多人在。
云景的小说出英文版这件事是假的,此事很多人都听说了,还有许多人相信。
云景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他们不觉得她的小说,会被翻译成英文。
但费中绪说得信誓旦旦……所以,这书真的要出英文版?
也就费中绪身边的那个新编辑很是心虚。
英文版《真假千金》要在他们书局出售的事情,他并未听过……
这么想着,他拉了一下费中绪的袖子。
费中绪能猜到他的想法,但不以为意,反而跟面前那些人吹起来:“那些洋人非常喜欢《真假千金》,据我所知,他们花了大价钱做这本书。这书的英文版,被做得非常精良!只是我们书局分到的书应该不多,到时候若是有,你们一定要抢先买,可以当作收藏……”
他知道很多事情,传个一两天,就没人记起了!
就说《真假千金》出英文版这件事,现如今报纸刚面世,因而有人上门来询问。
等过上一个月,谁还记得?
只要他咬死了这书会出,就算暂时没书又如何?这年头出个书本就很慢,更不要说是在外国出书!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抬了一些箱子进来。
“这是什么?”费中绪问,同时也认出,来送东西的,是谭峥泓身边的一个保镖。
这保镖拿了一张纸给费中绪:“费编辑,这些是《真假千金》英文版的书,刚从南洋那边送来的!我家少爷让我拿一些给你。”
费中绪看了看那张纸。
这其实是一份寄售合同,
谭峥泓将书放在他这里出售,每套卖两个银元,给南城书局一角钱作为寄售费。
这是常见的合作方式。
费中绪对保镖道:“就按照纸上说的来!”
说完,他对书局里那些来买书的人开口:“诸位,那些洋人实在太过喜爱《真假千金》这本书,他们不仅早早将这书翻译好,还早早将这书印刷出来!若有人想要购买英文版的书,现在就可以购买!只是这书是从马来亚送来的,路途遥远成本也高,因此卖两个银元一套!”
他说着,就打开了一个箱子!
箱子里装着的,确实是英文版的《真假千金》,也确实印刷精良。
其实现在在南城书局的人,都不认识英文,看不懂这本书。
但这是英文书!
一个不差钱的,来买《水浒传》连环画的少年开口:“我买一套!”
他们学校教英文,他买了这本书以后,可以照着学英文!
有这个少年打头阵,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买书。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来找麻烦的人,已经偷偷离开。
桑景云并不知道有人质疑自己的事情。
她写了一些《穿成包身工》的剧情,写够三千字以后,就将之放在一边,然后拿出另一份稿纸,开始写俄国。
桑景云早就想用东兴的笔名写“俄国未来”,或者说,写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后的新世界。
但许久过去,她修修改改,连一千字都没写到。
她原本不想用小说的方式来写,想写得严肃一些。
但她几次动笔都写不下去,然后深刻地认识到一件事——她知识积累不够。
她知道俄国会发生十月革命,但别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她想在顾教授那里找资料,但顾教授书房里的资料和报纸,都来自英国!
里面有一些对俄国的描述,但实在不多。
至于从其他渠道找资料,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她可以瞎编,她想写的,本就不是真正的俄国。
她是想让民众知道,正常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子的!
但在没有故事情节的情况下,要瞎编也不好编。
桑景云算是了解了自己,她就只会写小说!
除去小说,让她写短篇还行抒发一下情感还行,让她写一篇很长的社科类书籍,那就是难为她了!
既如此,她干脆写小说。
想到这里,桑景云豁然开朗,脑海里也涌现出很多故事情节。
这本新书,她将之起名为《梦游莫斯科》,就写一个东北人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梦见自己附身在一个莫斯科工人身上。
神奇的是,他睡一觉,只过去一个晚上,那个莫斯科工人却过了整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