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2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桑景云觉得跟他聊天很愉快,寒暄过后,两人就聊起新书。
  诺伯特听完桑景云的描述,感叹道:“桑小姐真是一个善良的人!”
  这本书里写到的,压榨未成年少女的工厂,也曾遍布英国。
  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之前并没有什么感觉,这次听桑景云说起,心中才升起强烈的同情。
  “谢谢夸奖。”桑景云笑道,又跟诺伯特聊起别的,感谢诺伯特之前在屠卫巷这件事上的帮忙。
  说着说着,他们又聊到了已经印刷好的,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这本书已经印刷好,一部分在南洋出售,剩下的都送去英国。
  这书不见得能赚很多钱,但诺伯特对它的期望很大。
  他觉得他可以用这本书开路,将来从事出版行业。
  桑景云在诺伯特家中用了餐,又跟诺伯特聊了许久,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离开。
  他们在诺伯特家中吃的那顿饭,对诺伯特来说是早餐,因而吃得很早,桑景云这会儿已经饿了,就提议去吃点东西。
  谭峥泓问:“桑小姐,你想吃什么?”
  桑景云道:“我们去吃面条?”她们家不怎么吃面,她有些想吃。
  谭峥泓立刻道:“桑小姐,我知道一家面店的面条特别好吃,我带你去吃。”
  上海这边的面条,多是细面,浇头很丰富。
  这个点,按理吃面条的人很少,结果面店里聚集了不少人。
  桑景云走近,才发现原来是有人在念《穿成包身工》。
  “这故事真有意思。”
  “这云景,想法挺多。”
  “她写的书很好看,可惜人长得丑。”
  ……
  本来在听夸奖的桑景云听到有人说自己长得丑,有些莫名其妙。
  她哪里长得丑了?
  谭峥泓更是忍不住问:“你们从哪里得知云景先生长得丑的?”
  说这话的那人理直气壮:“云景若长得漂亮,肯定早成亲了,听说她一大把年纪还未成亲,那必然是长得丑。”
  桑景云很是无语,见谭峥泓想跟人吵架,立刻将人拉过来。
  这世上,总有一些喜欢用自己浅薄的见识来评论他人的人。
  跟他们计较,是把智商拉到跟他们一样,实在犯不着。
  毕竟从这些人只能听人读报来看……他们连字都不认识,也就只能这么找一找优越感了。
  桑景云吃了面条,就跟谭峥泓一起回家。
  而这时,《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被人围堵了:“黄主编,今日的报纸,我还想要一千份。”
  “我也要!”
  “黄主编,你再印一些,总不能有钱不赚。”
  “老黄,下回你可不能再少印报纸!”
  ……
  黄培成道:“冤枉!诸位,我可不曾少印报纸!今日的报纸,我印的是与昨天一样多的。”
  “云景先生新书刊登,你哪能印跟之前一样多的报纸?你该多印一些才对!”
  “是极是极!”
  “黄主编,今日的报纸你再印一些吧,明日的报纸,我也多要一千份!”
  ……
  此时的报纸不便宜,很多人买报之后,是不会扔掉的,反而会整理好保存起来。
  云景先生的小说很受欢迎,更是有人一天不落地买《新小说报》,就为了将云景的小说全套集齐。
  既然想要集齐全套,第一份报纸自然不能少。
  可不知道为何,今日市面上的《新小说报》,竟然早早卖完,以至于很多读者没买到报纸。
  一些读者,其实已经看过报纸上的故事,但自己没有报纸,就不能在看后面内容时回顾前面,他们依旧想买。
  有很多人想买报纸没买到,那些卖报的商贩,就求到黄培成这里来了。
  报纸的销量不降反增,这是黄培成不曾想到的。
  而他并未犹豫:“今日的报纸的排版还未拆掉,我这就让人再去印三千份。”
  再印三千份,应该差不多了。
  一个报商突然道:“再印六千份吧!多给我三千份,我拿去别处卖。”
  《新小说报》自从销量节节攀升,报社有了钱,报纸上的内容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好。
  也因此,这些报纸越来越受欢迎,在其他城市,也能卖得很好。
  至于他们将报纸送去其他城市时,报纸的日期已经过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种小说报,是不讲时效的。
  至于云景是女子……对报商来说,这反而可以用作宣传!
  女作家写的小说,总是让人好奇的,肯定有人会想要买来看一看。
  黄培成闻言,倒抽一口冷气。
  《新小说报》的销量一直在增加,并未减少过。
  若是再加六千份,那这份报纸的销量,就达到三万份了!
  三万份!这可是三万份!
  黄培成甚至觉得,自己应该再给桑景云加一些稿费。
  这销量,真的太惊人了!
  就是他们报社的印刷工,又要受累了。
  必须招人!
  不,只是招人已经不够,他们报社的地方太小了,他觉得他应该换个宽敞一点的地方开报社。
  黄培成又一次觉得,自己要大干一场。
  当然在此之前,要先把报纸给印刷出来。
  他撸起袖子,跟其他人一起干起来。
  他们要是不帮忙,那些印刷工真的会吃不消。
  这个晚上,《新小说报》编辑部的灯彻夜未熄。
  而第二天一大早,新一期的《新小说报》,就又在上海出售。
  “卖报了卖报了!想知道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来看云景的新小说!”
  “未来女子穿成包身工,她该何去何从?买份报纸看看吧!”
  “知名女作家云景的新作,快来购买!”
  ……
  报童们吆喝个不停,而买报纸的人,非常多。
  昨日买了《新小说报》的人,今天基本上都会再买一份。
  这报纸放在家中,凑齐一整套书,将来就不用再去买书看了,可以省钱。
  而且报纸上除了这小说好看以外,别的故事也好看,买了不亏。
  很多人买了报纸,就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未成年女性包身工的苦难,直接展露在他们面前。
  他们中很多人,以前连包身工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他们却无比同情那些包身工。
  “竟然有人偷了曹大丫的稻草,那人实在可恶!”
  “你就想到了这一点?我看完觉得,这些女子太辛苦,那稻草的御寒效果,着实不怎么样。”
  “她们只吃这样的东西,能长好身体?真的不会被饿死?”
  “饿死又如何?看书里描写,无人在乎这些女孩的性命。”
  “这些女工,都已经麻木了,唉!”
  “希望曹可欣能快些离开工厂。”
  ……
  这些议论,桑景云没有听到,但能猜到。
  而今日,她跟着谭峥泓,来参观谭大盛的工厂。
  等参观完,她还想去周围别的工厂看看,收集资料,方便她写小说。
  之前她写的工厂,都是听了谭峥泓转述后,自己编造着写的,但后面不能一直这样。
  第151章 工厂与女作者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 上海就建了一些工厂。
  有赫赫有名的,能制造轮船、机器等物品的“江南制造局”,也有中国的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等时间进入民国, 各类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