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18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师跟她说,若是她学得好,可以跳级。
  学校学费挺贵的,若是可以跳级,能给她女儿省下很多钱,陆盈是想跳级的。
  这么想着,陆盈看了桑景云一眼,忍不住笑了笑。
  她以前都不知道,原来女孩子还能这么过。
  看到跟在桑景云身边的谭峥泓,陆盈大着胆子问:“峥泓,你要不要再吃点东西?”
  谭峥泓道:“不用了,陆姨,之前去孤儿院那边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准备点吃的,待会儿我们过去的时候,可以吃点热乎的。”
  热乎的东西肯定比供品好吃。
  陆盈不再劝吃,把装了供品的篮子给桑学文,然后在桑钱氏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上船。
  见自己大女儿轻轻松松上船,脚步轻盈,陆盈又笑了笑。
  桑景云小时候身体很不好,她还以为这孩子长大后,会跟自己一样瘦瘦小小。
  结果这半年,桑景云饭量大增,又时常往外跑,不仅个子高了,身体也壮实了。
  想到桑景云说,好好吃饭多运动多晒太阳能长个子,她就想起从前。
  她年少时,整日在屋里待着,吃多了还会被念叨,也难怪不长个子。
  桑景云今天包了船,船夫一直在等他们。
  他们上船后,就又将他们送到孤儿院那边。
  钱表姑带着一群孩子在门口等着,瞧见他们就笑道:“我就说你们该回来了!”
  而江来,他带着一群孩子,给桑景云他们唱了一首欢迎的歌。
  之前来拿工具的时候,谭峥泓给了钱表姑一个银元,让钱表姑准备点吃的。
  这会儿,钱表姑也就端上来好些菜,看分量,就知道她把那一个银元,实打实用进去了。
  既然过来了,谭峥泓就了解了一下孤儿院的情况,陆盈和桑景丽,则跟她们之前的同学聊起来。
  桑景云坐在谭峥泓身边,对孤儿院也算是有了点了解。
  这段时间,孤儿院的孩子又增加了几个,多是刚出生的女婴。
  孤儿院收留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其实成本不高,像江来这样的孩子,已经能靠着做手工赚到可以养活自己的钱。
  孤儿院现在给他提供的,也就是一个住处。
  但抚养女婴的成本很大。
  这时没有奶粉,也就是说,孤儿院必须给女婴请奶娘。
  幸好,孩子养上几个月,就能喝羊奶吃辅食了,到时情况会好很多。
  至于带孩子,这时农村都是大点的孩子带小点的孩子,他们孤儿院也是如此。
  因为孤儿院的孩子都是睡大通铺,房间里还会安排个人看着,也就不用担心出现大孩子虐待小孩子的情况。
  他们这个孤儿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保证是最好的,但绝对是不错的。
  桑景云看过孤儿院的情况后,就跟桑家人商量,把他们之前住的房子,借给孤儿院用。
  “奶奶,房子一直不住人容易坏,我们的房子可以借给孤儿院用,当做他们上课或者白天活动的地方,他们还能在院子里种点菜。”
  房子一直不住人,确实容易坏,拿来给孩子们当教室的话,屋子里有了人气,会好很多,
  孤儿院那边,还肯定会维护一下这房子。
  桑钱氏答应下来,桑景云也就跟谭峥泓说了这件事,又道:“以后可以让姚老师和保镖住我家的房子,也能住得舒服一点。”
  孤儿院一般是不会遇到危险的,真遇到了,两边紧挨着,保镖跑过去也来得及。
  主要是这孤儿院的孩子,大概率会越来越多,保镖和姚同丰住到她家的房子里,也能腾出房间来安置孩子。
  谭峥泓答应下来:“好!桑小姐,你真是个好人!”
  他办孤儿院,就是因为看了桑景云写的《大头菜的一生》。
  桑景云真的很善良!
  谭峥泓看着桑景云,眼睛亮晶晶的。
  桑景云见他这模样,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脑袋。
  谭峥泓不明所以,桑小姐为什么要摸他的脑袋?
  在孤儿院待到下午三点,桑家人才返程,之后,谭峥泓又在桑家吃了晚饭。
  他回家的时候,谭大盛轻哼:“你这臭小子,整日不着家,简直就是给人当上门女婿去了。”
  谭峥泓道:“爹,我是学你的啊!”
  他爹当初就一直住在他姥姥姥爷家,后来发达了,他们也还是跟姥姥姥爷住在一起。
  谭大盛无言以对。
  另一边,陆政安正跟邀请自己回上海的同学喝酒聊天,诉说以前在日本的种种。
  陆政安的同学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他邀请陆政安回国,是想让陆政安到复旦大学教法律。
  这会儿,两人就在探讨各种法律相关的内容,感叹国内的法律不够完善,甚至于很多地方,法律完全无用。
  两人越说越难受,他们都去过国外,也就觉得自己的国家,处处比不上国外。
  这如何不让人伤心难过?
  一直到天暗下来,两人才依依惜别。
  陆政安回家时已经很晚,但他的妻子高桥千穗还在等着他。
  见他回来,高桥千穗立刻上前给他递鞋子,帮他拿衣服,又问他要不要吃点东西,总之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陆政安对这个妻子很喜欢,他笑起来,用日语道:“我不饿,不用吃东西,我们早点睡,明日还要去扫墓。”
  高桥千穗应下,又问扫墓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陆政安以前从不插手这些事情,并不知道清明去扫墓都要准备什么。
  在出国前的很多年里,因为他忙着读书,过清明的时候,时常是不去扫墓的。
  毕竟一来一回,要花许多时间。
  回忆了一下,陆政安道:“准备一些吃的,再准备一些酒水,应当就可以了。”
  陆政安喝了酒,很快就睡下,等他早上起来,高桥千穗已经准备好早餐,又做了一些扫墓用的食物。
  他们家里的食物,是陆政安的朋友在得知他们到来以后,让下人准备的,并不丰富,高桥千穗做的吃食也就比较简单。
  陆政安吃过,带着她就前往上海县城。
  上海变了很多,但上海县城在这十几年里,变化并不大。
  街道都是老样子,还有很多陆政安记忆里的铺子开着。
  陆政安给高桥千穗讲述周围的一切,同时往桑家所在的地方走去。
  虽然他对姐姐姐夫不满,但他既然回来了,肯定要去拜访一下。
  想到这里,陆政安又跟妻子说了自己家里的情况,还道:“我出国前,找过我姐姐,跟她说我要出国留学。别人家的姐姐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关心弟弟一番,再给弟弟准备些东西,我姐姐却只跟我说,她没有钱,不会出钱供我读书。”
  陆政安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羞愤。
  他是去跟陆盈告别的,陆盈呢?把他当成上门要钱的!
  陆盈嫁得好,夫家有钱,但他并不稀罕,绝不会扒着桑家要钱!
  在外求学期间,他吃了很多苦,期间也想过要给陆盈写信。
  但他不想对陆盈服软,也就忍了下来。
  陆盈都说不会给他钱了,他总不能还厚着脸皮去要。
  来到桑家门口,陆政安就发现了不对。
  这宅子被封了!
  桑家莫不是出事了?
  陆政安立刻找人询问桑家的情况。
  这附近居民,对桑家都很了解,听陆政安问起,就道:“桑家被桑学文败光了,就一年多以前吧,这宅子也被卖了。”
  陆政安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他一直都知道,桑学文不靠谱!
  当初桑家人把他当穷亲戚,看不起他,现在呢,桑家败落了!
  陆政安又问:“那桑家人现在住在何处?”他那个姐姐,莫非是租了个小房子居住?也不知道她现在过的是怎么样的苦日子。
  陆政安询问的人开口:“他们搬去租界住了。”
  陆政安愣住。
  第124章 借书
  桑家的经历, 对桑家这些左邻右舍来说,堪称离奇,很适合拿来说道。
  被陆政安叫住询问的是一位大娘, 她闲来没事,更是喜欢跟人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
  她在得知陆政安是陆盈那个十多年前一走就没影的弟弟之后, 就将桑家的事情和盘托出。
  以前,这些左邻右舍都是厌恶桑学文的, 觉得桑学文不学好。
  但最近风向有变。
  随着东兴写文章历述姜老二罪行,随着姜老二倒台, 姜老二做过的事情被一一公开。他曾经设局坑害包括桑学文在内的某些有钱人家的傻儿子的事情, 现在上海县城的人, 都已经知晓。
  桑学文确实不成器,但要是没有姜老二这样的人, 他也就是在县城招猫逗狗, 吃喝玩乐而已,从不干坏事。
  桑家的家教, 一直不错。
  这桑家, 是被姜老二给害惨的!
  这位大娘是看着桑学文长大的, 桑学文长得好还嘴甜,她一直挺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