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143节
云景先生的这本新书,让他大开眼界!
欧洲军队用什么武器,欧洲人吃什么东西,云景先生全都在书里写得清清楚楚。
云景先生,实在了不得!
见到谭峥泓,黄培成更是道:“谭少,云景先生的新书已经写出来了!这可当真是一本了不得的书,我觉得这本书,比《真假千金》更值得翻译成英文。”
谭峥泓有些惊讶:“云景先生的新书,写的是什么?”
黄培成道:“云景先生写的是欧洲战场。”
“先生竟然写欧洲战场?说起欧洲战场,我也有些了解……”桑景云一直在找跟欧洲战场有关的资料,他便也看了不少相关信息。
黄培成没把谭峥泓的话当回事,他将《一个士兵》前面五万字的稿件给谭峥泓,道:“谭少可以看看。”
五万字的稿件着实不少,有厚厚一大沓。
谭峥泓从第一页开始看,看了没一会儿,眼睛就红了。
看到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上战场,还死在战场上,他有些难受。
唉,云景先生的书,开篇主角都有点惨!
不过仔细想想,《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刚开始时,主角也很惨。
谭峥泓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个故事里的诸多细节,不知为何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
主角经历的这场战役,他前不久刚了解过!
主角用的武器,他也帮桑景云翻译过!
里面对军队的人吃的食物的描述,还跟他和桑景云看的一篇报道上的食物一模一样!
那份报纸,讲的是有士兵举报军官,说军官克扣他们伙食,给他们吃的面包里加入了锯末。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假的,没想到调查过后,竟然发现是真的!
谭峥泓对这篇报道印象深刻,曾经跟桑景云讨论过。
当时,他对欧洲那边的人把木屑放到面包里给士兵吃这件事不能理解,结果桑景云说,一些国家甚至会将猪饲料给士兵吃。
他叹为观止,然后亲眼看到桑景云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现在,云景先生的书里,就写了这件事。
这一切,是不是太巧了?
第99章 身份
谭峥泓很喜欢这本书, 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下去。
但那些熟悉的细节,却又让他停下了翻页的动作。
黄培成瞧见这一幕,开口询问:“谭少, 怎么了?”
谭峥泓道:“没什么,我就是觉得, 这书写得非常真实。”
“确实如此!我觉得,云景先生应该去过欧洲, 甚至可能上过战场,不然不可能知道得这般详细。”
若是之前, 谭峥泓也会这么觉得。
但现在……
这些资料, 也不一定要去欧洲, 要去战场才能找到。
很多资料,顾教授那里就有!
他之前一直不明白, 桑小姐在顾教授那里看书时, 为何总关心细节,还要专门在笔记上记下。
现在看看……
桑小姐在笔记本上记了朗姆酒的价格, 军官们聊天时就提到了。
桑小姐在笔记本上记下“后勤会给士兵发柠檬预防生病”这件事, 小说里就提到士兵们打赌, 输的人要生啃一个柠檬。
而正是这些细节,让人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真实。
桑小姐记下的,都是有用信息。
只是这些有用信息,怎么会跑到云景先生的文里?
谭峥泓心里, 升起一个荒谬的猜测。
其实并不荒谬。
桑小姐的名字, 就是云景倒过来!
还有就是那部, 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卖得很好但成年人已经不怎么讨论的《西游记》连环画。
这部连环画的编者除了“云景”以外,还有一个“景英”。
桑小姐的弟弟, 就叫桑景英!
谭峥泓脑子里乱糟糟的,恨不得马上跑去桑家,询问一番。
但他的小说还没看完。
谭峥泓茫然了一会儿,然后“破罐子破摔”,继续往下看。
不管怎么样,先看了再说!
五万字的内容,认真去读,要很久才读完。
等谭峥泓看完,已经下午四点多。
“谭少,你觉得云景先生的新书如何?”黄培成问。
谭峥泓道:“云景先生的新书非常好看,等我翻译完《真假千金》,就来翻译这本书!”
不管这书是不是桑小姐写的,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本书非常好看。
他看了之后,对欧洲还祛魅了!
黄培成闻言眼睛一亮,又问起《真假千金》的翻译情况。
谭峥泓道:“这书我已经快翻译完,前几日,还将前面我翻译好的内容,交给他人润色。等下个月,这本书英文版就能出来,我会马上找人排版印刷。”
黄培成闻言,很是高兴,对谭峥泓夸了又夸。
谭峥泓又跟黄培成聊了几句,这才离开。
离开后,他立刻去了隔壁南城书局,找费中绪。
“谭少,好久不见。”费中绪看到谭峥泓,笑着打招呼。
“好久不见。”谭峥泓跟着笑了笑,然后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
不,不是粽子,应该是粽子肉的香味。
今天中午在桑家,谭峥泓吃了粽子肉。
用粽叶包裹住五花肉,然后就像煮大块红烧肉一样煮,这样做出来的肉,带着浓郁的肉香和特殊的清香,让人印象深刻。
谭峥泓问:“费先生吃了粽子肉?”
费中绪有些惊讶:“你鼻子还挺灵!我是吃了粽子肉,还留了一些准备晚上吃。”
谭峥泓又问:“是桑小姐送的?”他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在费中绪这里见过的白切羊肉!
那天,桑小姐也送了他白切羊肉!
费中绪惊讶地看着谭峥泓。
谭峥泓想从费中绪这里试探点什么出来,就道:“桑小姐在租界的房子,是我帮她找的,她就告诉我了。”
费中绪听谭峥泓这么说,以为谭峥泓已经知道桑景云是云景的事情,笑道:“桑小姐父亲的厨艺真不错,这肉炖得刚刚好!”
“确实!我今日中午,在桑家吃了一大块。”谭峥泓开口。
此时此刻,谭峥泓已经确定,桑小姐就是云景先生。
这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想象中的云景先生,是他的国文老师张先生那样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他倡导新思想,经历过很多事情,也见到了底层百姓的艰辛。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为了唤醒民众,他开始写书。
谭峥泓无数次想象云景先生的模样,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云景先生,竟然是他喜欢的桑小姐!
他就说他爹对桑小姐的态度,为何突然变得这么好,想来是因为他爹知道了桑小姐的身份。
他爹竟然不告诉他!
谭峥泓想到这几日自己父亲时常问自己对云景先生的看法,不免生出些怨念。
他爹分明就是在看他笑话!
心里闪过无数想法,而最后,谭峥泓只剩下一个念头。
他眼光真好!
他就说桑小姐非常聪明,很不一般,没想到桑小姐竟然是云景先生。
这么想着,谭峥泓看向费中绪:“云景先生的新书特别好看,是不是?”
费中绪道:“确实。”
谭峥泓一脸自豪:“那些资料,是我帮着找的!”
“那谭少贡献颇大!”费中绪笑着开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许久。
一直到外面天都快黑了,谭峥泓才想起来要回家,连忙出门找黄包车。
他挑了一辆有些旧的黄包车,那车夫的年纪瞧着也有些大了,看着就像是跑不快的。
一般人不爱坐这样的车,他找对方拉车,是想给对方增加一些收入。
欧洲军队用什么武器,欧洲人吃什么东西,云景先生全都在书里写得清清楚楚。
云景先生,实在了不得!
见到谭峥泓,黄培成更是道:“谭少,云景先生的新书已经写出来了!这可当真是一本了不得的书,我觉得这本书,比《真假千金》更值得翻译成英文。”
谭峥泓有些惊讶:“云景先生的新书,写的是什么?”
黄培成道:“云景先生写的是欧洲战场。”
“先生竟然写欧洲战场?说起欧洲战场,我也有些了解……”桑景云一直在找跟欧洲战场有关的资料,他便也看了不少相关信息。
黄培成没把谭峥泓的话当回事,他将《一个士兵》前面五万字的稿件给谭峥泓,道:“谭少可以看看。”
五万字的稿件着实不少,有厚厚一大沓。
谭峥泓从第一页开始看,看了没一会儿,眼睛就红了。
看到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上战场,还死在战场上,他有些难受。
唉,云景先生的书,开篇主角都有点惨!
不过仔细想想,《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刚开始时,主角也很惨。
谭峥泓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个故事里的诸多细节,不知为何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
主角经历的这场战役,他前不久刚了解过!
主角用的武器,他也帮桑景云翻译过!
里面对军队的人吃的食物的描述,还跟他和桑景云看的一篇报道上的食物一模一样!
那份报纸,讲的是有士兵举报军官,说军官克扣他们伙食,给他们吃的面包里加入了锯末。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假的,没想到调查过后,竟然发现是真的!
谭峥泓对这篇报道印象深刻,曾经跟桑景云讨论过。
当时,他对欧洲那边的人把木屑放到面包里给士兵吃这件事不能理解,结果桑景云说,一些国家甚至会将猪饲料给士兵吃。
他叹为观止,然后亲眼看到桑景云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现在,云景先生的书里,就写了这件事。
这一切,是不是太巧了?
第99章 身份
谭峥泓很喜欢这本书, 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下去。
但那些熟悉的细节,却又让他停下了翻页的动作。
黄培成瞧见这一幕,开口询问:“谭少, 怎么了?”
谭峥泓道:“没什么,我就是觉得, 这书写得非常真实。”
“确实如此!我觉得,云景先生应该去过欧洲, 甚至可能上过战场,不然不可能知道得这般详细。”
若是之前, 谭峥泓也会这么觉得。
但现在……
这些资料, 也不一定要去欧洲, 要去战场才能找到。
很多资料,顾教授那里就有!
他之前一直不明白, 桑小姐在顾教授那里看书时, 为何总关心细节,还要专门在笔记上记下。
现在看看……
桑小姐在笔记本上记了朗姆酒的价格, 军官们聊天时就提到了。
桑小姐在笔记本上记下“后勤会给士兵发柠檬预防生病”这件事, 小说里就提到士兵们打赌, 输的人要生啃一个柠檬。
而正是这些细节,让人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真实。
桑小姐记下的,都是有用信息。
只是这些有用信息,怎么会跑到云景先生的文里?
谭峥泓心里, 升起一个荒谬的猜测。
其实并不荒谬。
桑小姐的名字, 就是云景倒过来!
还有就是那部, 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卖得很好但成年人已经不怎么讨论的《西游记》连环画。
这部连环画的编者除了“云景”以外,还有一个“景英”。
桑小姐的弟弟, 就叫桑景英!
谭峥泓脑子里乱糟糟的,恨不得马上跑去桑家,询问一番。
但他的小说还没看完。
谭峥泓茫然了一会儿,然后“破罐子破摔”,继续往下看。
不管怎么样,先看了再说!
五万字的内容,认真去读,要很久才读完。
等谭峥泓看完,已经下午四点多。
“谭少,你觉得云景先生的新书如何?”黄培成问。
谭峥泓道:“云景先生的新书非常好看,等我翻译完《真假千金》,就来翻译这本书!”
不管这书是不是桑小姐写的,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本书非常好看。
他看了之后,对欧洲还祛魅了!
黄培成闻言眼睛一亮,又问起《真假千金》的翻译情况。
谭峥泓道:“这书我已经快翻译完,前几日,还将前面我翻译好的内容,交给他人润色。等下个月,这本书英文版就能出来,我会马上找人排版印刷。”
黄培成闻言,很是高兴,对谭峥泓夸了又夸。
谭峥泓又跟黄培成聊了几句,这才离开。
离开后,他立刻去了隔壁南城书局,找费中绪。
“谭少,好久不见。”费中绪看到谭峥泓,笑着打招呼。
“好久不见。”谭峥泓跟着笑了笑,然后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
不,不是粽子,应该是粽子肉的香味。
今天中午在桑家,谭峥泓吃了粽子肉。
用粽叶包裹住五花肉,然后就像煮大块红烧肉一样煮,这样做出来的肉,带着浓郁的肉香和特殊的清香,让人印象深刻。
谭峥泓问:“费先生吃了粽子肉?”
费中绪有些惊讶:“你鼻子还挺灵!我是吃了粽子肉,还留了一些准备晚上吃。”
谭峥泓又问:“是桑小姐送的?”他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在费中绪这里见过的白切羊肉!
那天,桑小姐也送了他白切羊肉!
费中绪惊讶地看着谭峥泓。
谭峥泓想从费中绪这里试探点什么出来,就道:“桑小姐在租界的房子,是我帮她找的,她就告诉我了。”
费中绪听谭峥泓这么说,以为谭峥泓已经知道桑景云是云景的事情,笑道:“桑小姐父亲的厨艺真不错,这肉炖得刚刚好!”
“确实!我今日中午,在桑家吃了一大块。”谭峥泓开口。
此时此刻,谭峥泓已经确定,桑小姐就是云景先生。
这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想象中的云景先生,是他的国文老师张先生那样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他倡导新思想,经历过很多事情,也见到了底层百姓的艰辛。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为了唤醒民众,他开始写书。
谭峥泓无数次想象云景先生的模样,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云景先生,竟然是他喜欢的桑小姐!
他就说他爹对桑小姐的态度,为何突然变得这么好,想来是因为他爹知道了桑小姐的身份。
他爹竟然不告诉他!
谭峥泓想到这几日自己父亲时常问自己对云景先生的看法,不免生出些怨念。
他爹分明就是在看他笑话!
心里闪过无数想法,而最后,谭峥泓只剩下一个念头。
他眼光真好!
他就说桑小姐非常聪明,很不一般,没想到桑小姐竟然是云景先生。
这么想着,谭峥泓看向费中绪:“云景先生的新书特别好看,是不是?”
费中绪道:“确实。”
谭峥泓一脸自豪:“那些资料,是我帮着找的!”
“那谭少贡献颇大!”费中绪笑着开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许久。
一直到外面天都快黑了,谭峥泓才想起来要回家,连忙出门找黄包车。
他挑了一辆有些旧的黄包车,那车夫的年纪瞧着也有些大了,看着就像是跑不快的。
一般人不爱坐这样的车,他找对方拉车,是想给对方增加一些收入。